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高炽登基不到一年,为何能受到后世的盛赞,他都做了什么?

朱高炽登基不到一年,为何能受到后世的盛赞,他都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66 更新时间:2024/1/19 1:33:15

而在明朝的16个皇帝中,朱高炽是在任时间最短的之一,只在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病逝了。按理说,统治时间如此之短是很难做出一番丰功伟绩的,但朱高炽就是凭借着短短一年的时间,成为了后世盛赞的贤君。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为何会得到这样的赞颂?

一、文采出众

朱高炽是朱棣正妻徐氏的长子,他出生的时候,父亲朱棣刚刚十八岁,在外成家立业还不久。据说他出生当晚,徐氏曾梦见有“冠冕执圭者上谒”,可谓是天生的帝王之兆。

从小朱高炽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不仅文采出众,而且勤勉刻苦,这一点让他极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因为幼年困苦无法读书,对读书人格外看重,得知自己的孙子的如此好学更是另眼相看。

虽然偏爱读书,但朱高炽也并不是完全手无缚鸡之力,也会骑马射箭,准头极高。只是相比起练武,他更加喜欢读书,这也是父亲朱棣最不喜欢他的一点。因为朱棣是天生武将,最不喜舞文弄墨。

虽然朱高炽没有父亲的宠爱却有皇帝爷爷的栽培,朱元璋经常会有意无意地锻炼考验他。有一次,朱元璋让朱高炽与其他几位王爷的世子一起去检验军队,其他几位早早就前去的复命,只有他姗姗来迟。

朱元璋询问他为何来得这么晚,他表示清晨实在太冷,不忍让士兵们饿着独自站队,便等他们都吃饱饭才开始检阅。这番举动让朱元璋对他大为赞赏,称其爱兵如子,乃是“君人之识”。

朱元璋病逝之后,圣孙朱允炆登基。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踌躇满志的他,登基后做的第一项大决策就是削藩。眼看着已有王爷深受其害,燕王朱棣唇亡齿寒,意识到自己必须先发制人,便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兵变,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

二、兄弟反目

朱允炆根本就不是朱棣的对手,最终输了战局也输了皇位。朱棣登基之后,对朝中进行了一番彻底清洗,惩处了那些支持朱允炆的老臣,还将国度迁到自己的老巢的北平,可以说是大权在握,非常任性了。

朱棣登基后的日子过得舒心,朱高炽却是生活过得艰难。朱高炽与老二老三虽都是徐皇后所生,但兄弟之间并不和睦,老二老三野心勃勃,对他这个嫡长的亲生大哥十分嫉妒不服,经常搞事来陷害他。

那时战役还未完全结束,老二朱高熙与老三朱高燧就开始联手陷害大哥,说大哥与朝廷勾结,暗中联系朱允炆。朝廷那边得知这个件事情,也写了一封信给朱高熙,希望能借此机会离间燕王父子。

如果不是朱高熙聪明过人,立刻将这封信交给了朱棣以表忠心,可能真的就被误会自身难保了。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两个兄弟每次都想置自己的亲大哥于死地。

朝廷稳定之后,立储之事又被重新提了出来,朝臣们对于立储人选,争论不休。靖难之役出身的一系列武将纷纷推举二皇子朱高熙为太子,因为他是典型的军武代表,重文轻武,若是他能上位,自然对武将有利。

朱棣自己也是武将,而且非常喜欢这个曾在战场上救过自己的二儿子,所以一开始真的是想要立二儿子朱高熙为太子的。但文臣们却对太子人选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认为应该按照祖制立嫡立长,而且朱高熙仁孝贤明,是众望所归的太子人选。

文臣们的话让朱棣开始左右为难了起来,最终解缙的一句“好圣孙”让他彻底下定了决心。朱元璋在世时孙子有几十个,但最喜欢的只有朱允炆和朱高炽,还曾夸他有“君人之识”,可见其能力是得到朱元璋认可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朱高炽有一个好儿子朱瞻基,他是朱棣最喜欢的孙子,不仅文采了得,而且武力也极强,是个文武全才,颇有朱棣年轻时的风采。思虑再三后,朱棣决定遵循祖制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三、励精图治

虽然成为了太子,但朱高炽的日子还是不好过。朱棣不喜欢他,两个兄弟也从未停止陷害拉踩他,后期甚至一度想要拥兵自重,起兵造反。如果不是朱棣看出了些端倪,将他们二人调到京都之外,可能朱高炽也没办法稳定登基。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朱高炽担心两个兄弟造反,秘而不宣,派自己的儿子朱瞻基前去迎接朱棣的棺椁入京,直到朝堂一切稳定,才对外宣布这个消息,自己也借势继位登基。

朱高炽登基之后开始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听从了朝臣的建议取消了航海计划,取消了边境的茶马贸易,又叫停了采办黄金和珍珠的使团。之所以全部叫停,是因为这些项目实在是太烧钱了,国库根本无法支撑这样的消耗。

除此之外,朱高炽还赦免了许多建文帝的旧臣以及当年因为战争被牵乱流放的官员家属,平反了许多冤案,弥补了许多因为朱棣频繁发动战争而造成的问题。

为了让朝廷清明坦荡,他削汰冗官,还重组了内阁,任命了杨士奇杨溥、黄淮等贤臣肱骨负责民生大事。为了减少贪官污吏,让其无利可图,也是为了补充永乐时期被消耗巨大的国库,朱高熙还叫停了许多劳民伤财的大工程。

改革完了经济、民生,朱高炽还想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将明朝都城迁回南京。那里是明朝发迹的地方,也是文人雅士们的聚集之地,是朱高炽最喜欢的“根据地”。为了能够迁都成功,他还派太子亲自去祭祖铺路。可惜他未能亲眼见证迁都成功,很快就病逝了,在位时间不到九个月,只活到了四十八岁。

结语

评判一个皇帝是否伟大并不能依靠继位时间来判断,而是看他能否在有限的统治生涯中留下正确的政策,造福百姓与国家。有的皇帝即使登基一天,颁布的政令也能救国救民。

朱高炽虽然在位不到一年,却做了许多了不起的大事,将明朝从战乱后的百废待兴带向了蒸蒸日上的太平盛世,为后来的“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

更多文章

  • 秦明成了宋江的妹夫,跟着宋江冲锋陷阵(31)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长叹一声:可惜宋江死在了这里!什么?他是宋江!及时雨宋江那可是天下闻名的大英雄,三个山大王一听赶紧松绑请他坐在上位,跪在地下连连瞌头。宋江揉了揉眼睛,怎么回事?刀下鬼变成了座上客,这天气也变的太快了。虽然裤裆里还在流脓流水,但并不妨碍他乘势吹牛“宋江把救晁盖一节,杀闫婆惜一节......一一备细

  • 明末真是李自成和清军太强?鼠疫 洪水 小冰期个个都要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鼠疫鼠疫可是明朝后期的超级杀手,当时整个中国都陷入了鼠疫危机之中,要知道在同时期的欧洲,鼠疫的危害非常恐怖,甚至一度让欧洲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都直接死亡。在中国鼠疫也是个超大问题,当时就连北京城都遍布鼠疫患者,简直如同人间地狱。''京师大疫,死者无算''恐怖的鼠疫让整个明朝的生产力完全瘫痪,湖北山

  • 传世珍品官窑:官窑贯耳瓶,底带官字 仅售288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官窑精品瓷器拍卖欣赏,官窑官字款双耳瓶的拍卖价格,宋官窑御制精品瓶

    官窑瓷,主要是庞大的官僚群体使用,型制要求相对较低,多限于花鸟虫鱼神话等“礼制”之外的题材,有时皇家会作为“趣味”把玩器采购,但多为官员、富商使用。这一类瓷器,一般由内务府采办,在景德镇设有专门的督陶官,长年烧造。贯耳瓶是古代工匠烧制的瓷瓶之一。流行于中国宋代。器形仿汉代投壶式样,直颈较长,腹部扁圆

  • 残暴的朱元璋为什么独对一个人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历史上有多残暴,历史上的朱元璋真的残暴吗,朱元璋不为人知的残暴一面

    被茹瑺选中,举荐给了朱元璋的时候,刘三吾已经是一个七十三岁的小老头了。人到古稀,别人早就在家颐养天年,而刘三吾却被举荐入朝为官,开启他的开挂人生。刘三吾(1313-1400),初名昆,后改如步,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朱元璋要挑选人才,朝中官员推荐了很多。在这样一群人中,年过半百的刘老头肯定

  • 曾大败徐达,投降后成为开国元勋,被朱元璋活活鞭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杀徐达原因,徐达那么厉害为啥要被朱元璋杀了,徐达朱元璋杀功臣一览表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大爆发,朱亮祖曾经聚拢乡兵,镇压叛乱,因为战绩出众,被元朝当权者封为义兵元帅。既然吃了皇粮,就是替皇家干活,他收拾包袱,南下去驻守宁国府,也就是现在安徽宣城一带。之后,朱元璋起兵抗元,攻破宁国,俘虏了朱亮祖,大概是想玩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把戏,他没有剥夺朱亮祖的权力,反而继续让他担任原

  • 此人是北宋战神,征战沙场从未战败,却为何还是救不了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抗金名将,宋朝十大悍将排行,北宋抗金名将谁最厉害

    1、腹黑官员他的家庭,可以说是十分牛了。因为他的父亲,是当时开国将领中排名第一位的,而且做人十分沉稳,足智多谋。他受到了自己父亲的熏陶,也学得十分年少老成。当时朝廷中有一个人在边关叛变了。正当朝廷十分着急的时候,他的父亲站出来说,我家儿子肯定行。于是他就披挂上阵,开始了战场生活。他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

  • 此人跟满朝官员一同贪污,本以为能保命,朱元璋却杀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出身最为卑微的皇帝,此人在不发达的时候,不仅当过乞丐,也曾经在地主的家里干过活。因此在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自然更能体会百姓的疾苦了。因此在朱元璋时期,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可以的。不过与之成为对比的是,朱元璋对待官吏却非常的苛刻。朱元璋明白,如果官吏贪污的话,那么受苦的一定是老百姓。因此

  • 此人是南宋猛将,九战九捷,一人追着几百金人砍,曾随岳飞抗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宋第一猛将谁胜过岳飞,南宋岳飞资料道客巴巴,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名将

    不过,历史上岳父部下的将领中,也有一些人因为名气不够大而没能进入这些小说、评书或者影视剧中。比如张玘,尽管《宋史》有他的传记,但《说岳全传》中完全没这个人。张玘(?~1162年),字伯玉,河南渑池阳壶人。这个地方,属于今河南渑池南村乡洋湖村,不过后来整治黄河时,洋湖村淹没在黄河小浪底库区之中。建炎(

  • 此人病死坚定朱元璋杀戮功臣的决心,造不造反都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杀功臣一览表,正史记载的朱元璋杀功臣,朱元璋杀戮功臣真实故事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揭上报朱元璋说凉国公蓝玉企图谋反,结果朱元璋听之勃然大怒。经过严苛的审讯后,得到蓝玉串通景川侯、鹤庆侯、舳舻侯、东伯、吏部尚书、户部侍郎等谋划准备在朱元璋出宫耕种田时起事,于是朱元璋当即决定斩草除根,此事一经泄露,谋逆者被族诛。这件事情震惊朝野,一场腥风血雨过后,明朝的

  • 此人是朱元璋军师,两人曾因为算卦而结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十大军师排名,朱元璋算卦谁先算的,朱元璋军师徐文达

    明初之时,有这么一位叫何中立的相师曾被记载在史书当中,虽然一笔带过,但的确有这么一个人,他做了什么事,可以进入史册呢?他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也不是什么天才相师,但是他准确的预测了朱元璋成为那九五之尊得道天下,所以被记载史书中。他是安徽人,最擅长就是看相测字,对于个人的运势预测非常的准确,当时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