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汪直:他6岁成为俘虏,继而为太监,16岁为西厂提督

汪直:他6岁成为俘虏,继而为太监,16岁为西厂提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51 更新时间:2024/1/19 9:40:06

明朝很多太监,依靠的都是皇帝,从而获得了权利。可是直不一样,他依靠的不是皇帝,而是贵妃。

(一)汪直的身世

汪直并不是自愿入宫成为太监的,在汪直六岁的时候,广西瑶族发生了叛变,被镇压后,俘虏被强制宫刑,而后送到了宫中,成为了太监。所以在汪直六岁的时候,就进宫当太监了。

此时大明朝,当家做主的皇帝是朱见深。朱见深是一个倒霉的孩子,他有一个当皇帝的爹,和当皇帝的叔叔,在权利更迭之中,朱见深的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水深火热。

朱见深是一个有原生家庭阴影的人,所以在他小的时候,陪伴他走过艰难岁月的,不是父母,而是一个宫女,一个比他大了17岁的宫女。她给了朱见深所有的温暖,让朱见深离不开她,这个女人,就是万氏。

所以朱见深登基后,就将万氏册封为贵妃,并且独宠她。而汪直,就是朱见深安排在万贵妃身边伺候的小太监。主要是看汪直长得讨巧,所以才指派到万贵妃的身边。

万贵妃没有子嗣,所以面对一个非好看机灵的六岁稚童,所以非常的喜欢。而汪直在面对万贵妃的时候,满嘴的甜言蜜语,而且办事也利落,所以万贵妃一直偏爱汪直。

而汪直也一直在万贵妃的教导下,一点点成长。

(二)西厂提督汪直不过是16岁的少年

长大的汪直,不满足眼前万贵妃身边心腹太监的位置,他想要更大的权势。此时的朱见深也对于东厂有怨言,因为东厂干的活让朱见深不满意,所以汪直通过万贵妃,进到了朱见深的眼中,成为了可以抗衡东厂的存在。

在朱见深的需要中,西厂这就么凭空而起,而汪直就是西厂提督。可以抗衡东厂,是朱见深的新的利刃。朱见深对于汪直做事情的能力赞叹,所以更加信任他。

威胁有了更大的权利,所以才能说出:东厂管不了的,西厂来管;东厂办不了的,西厂来办。

这虽然是影视剧里面的台词,但是却是当时西厂的真实状况。在汪直带领的西厂下,已经盖过了东厂的风头。

而此时让朝中大臣两股战战的西厂提督,汪直不过是16岁的少年,在他进宫的十年后。

汪直上位,不管什么身份,只要触碰了法律,就一定会法办到底,绝不徇私,而汪直这样得罪人的行为,却被朱见深喜欢。

而汪直能够如此风光,就是对朱见深绝对忠诚,知无不言。所以,汪直的成功,就是抱对了大腿。

在后宫之中,抱紧了万贵妃的大腿,在朝堂之上,抱紧了皇帝的大腿。

(三)汪直善终了吗?

直到建州来兵犯界,汪直被朱见深任命为监军,其实就是统帅。这一战,汪直赢得非常漂亮。接下来五年的时间里,汪直一直在外征战,并且屡立战功。可是鞭长莫及的汪直,却忘了,他的战场在皇宫。

五年的时间里,西厂被裁撤,汪直一直被人弹劾。而朱见深也开始怀疑,这个自己眼见成长的小孩,是不是羽翼渐满,自己再难掌控?

所以朱见深将汪直召回京中,给了他一个养老的闲职。在宫中终老,这尝不是善终?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更多文章

  • 宋末词人蒋捷,虽然缺席了文化沙龙,却成为辛弃疾豪放词的接力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蒋捷的个人简历,宋蒋捷,蒋捷最出名的三首词

    如唐代诗人郑谷因鹧鸪诗得到“郑鹧鸪”的昵称。唐朝诗人赵嘏《长安晚秋》一诗中的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被人送上昵称“赵倚楼”;韦庄因为名诗《秦妇吟》得到昵称“秦妇吟秀才”。唐代诗人因为诗句得到昵称,而宋代词人的昵称则来源于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词。宋祁因为在《玉楼春·春景》中有“红杏枝头春

  • 南京城破之后,朱棣为何抱着建文帝遗旨嚎啕大哭?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建文,朱棣攻破南京城的原因,史书记载朱棣找到建文了吗

    这段令人激情澎湃的话是朱棣的一道圣旨,从历史层面来说朱棣也算是称得上最像朱元璋的一个皇帝。设立内阁,五次亲征蒙古,在边境设置驻军,巩固了中国版图。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等等。这些功绩确实能让朱棣称得上是一个文治武功的皇帝。只是,这个皇位来得很不能令人接受!当太子朱标意外死亡时,朱棣本来是感到

  • 最奇葩的组织,元朝时要复宋,到明朝又要复元,清朝时要反清复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反清复明暗号搞笑,元朝和明朝怎么交替的,反清复明最激烈的地区

    从史书中看,白莲教特别喜欢造反,谁当权就反谁,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就是想让摩尼教中所谓的光明神战胜黑暗神,从而建立人间天国。同时,白莲教还认为,这个光明神就是佛教中的“未来佛”——弥勒。弥勒佛会接替如来佛,将人民从水深火热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为了让弥勒佛早日降临,白莲教教徒们在未来一千年里发动了无数次的

  • 谭嗣同身上最大的污点,欲卖掉中国西部几百万国土,多亏光绪否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谭嗣同个人简介,谭嗣同历史资料,光绪与谭嗣同

    1898年9月28日下午,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被慈禧太后斩首。为了最大程度惩罚六人,慈禧太后让刽子手用钝刀将他们斩首。最后时刻,除了谭嗣同神情自若外,其他五人面如死灰。谭嗣同的名气最大,他也最被后人同情。正如谭嗣同临死前所说的那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

  • 民国最奇特的箱子:为何让五位名人卷入一场没完没了的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樟木箱子值多少钱,民国十大稀有物品,民国名人一览表

    这口箱子之所以奇特,原因在于由它引发的风波涉及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一位才子、三位才女,还有一位国学大师。这位才子就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徐志摩。三位才子分别是:才貌双绝的女建筑学家、作家林徽因;民国时期著名的交际花、一代名媛陆小曼;被誉为“中国的曼殊斐儿”的闺秀派代表作家凌叔华。那位国

  • 故宫有一密旨,内容颠覆历史,学者:难怪慈禧把中国带进沟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慈禧故宫真实照片,慈禧太后怎样爬上故宫的城楼,故宫未解之谜慈禧

    由此,慈禧彻底成了历史的丑角,而她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是将她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那么,慈禧为何会害惨中国?她到底有没有治国能力呢?根据史书记载,慈禧是一个颇有才能的人。根据《清史稿》记载,慈禧是个大才女,受过传统教育,正所谓:“年十六时,五经成诵,通满文,二十四史亦皆浏览”。入宫后

  • 太平天国灭亡,慈禧却拒绝兑现封王的承诺,曾国藩的应对堪称智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时,清朝的正规军——八旗军与绿营都不堪大用,屡战屡败。若无曾国藩的湘军苦苦支撑,清朝恐怕早就灭亡了。可以说,曾国藩为清朝整整续了五十年的命。据传言咸丰皇帝生前,一直深恨太平天国,欲除之而后快。但直到咸丰病死,却仍未如愿。因此有传言,咸丰曾在临死前发狠:“不管是谁,能克服敌巢南京者,

  • 为北洋舰队组建立功,担任过北大校长,因主张保护使馆被慈禧冤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洋海军为什么打不过慈禧,慈禧为何没有控制北洋新军,慈禧与北洋舰队

    许景澄1845年出生在嘉兴,1868年高中进士,在进入仕途之路时刚好洋务运动展开,他也浏览了不少西方的著作,这之后就放弃了对八股文的探索,转而走向对西方学科的研究。因他对伊犁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因此获得了衙门大臣文祥的重用。1880年他被举荐去往日本学习,不过因父亲病逝需要守孝无法前行,直到1884

  • 红楼梦:金钏跳井,为什么贾政那么震惊,甚至生出自杀念头,还要打死贾宝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贾政为什么对金钏跳井那么震惊,还生气到要打死宝玉的地步? 金钏跳井而死,贾政为什么那么震惊? 贾府历来对下人很宽松。袭人和她的母亲、哥哥都知道贾府对下人很好。贾府的丫头的吃穿用度比普通人家的小姐还好。贾府主子对下人很放纵。司棋因为要吃鸡蛋羹,小厨房不给做,就怒砸小厨房,事后还安然无恙。迎春的奶妈把迎

  • 被误解的中国,明清时中国生产力如何?国外专家:清朝已经落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的生产力水平,明清时期生产力发展表现,清朝的生产力比明朝强吗

    要比较历史上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非常困难的。在现代社会,最常见的指标是购买力评价。但是要比较数个世纪之前的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料,在比较时就会面临大量问题。幸运的是,有两名西方学者对过去数世纪之前欧亚和新大陆各主要地区购买力平价人均产值做出大胆推断,可供我们参考。这张图是比利时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