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灭亡,慈禧却拒绝兑现封王的承诺,曾国藩的应对堪称智者

太平天国灭亡,慈禧却拒绝兑现封王的承诺,曾国藩的应对堪称智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935 更新时间:2023/12/20 3:14:22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时,清朝的正规军——八旗军与绿营都不堪大用,屡战屡败。若无曾国藩的湘军苦苦支撑,清朝恐怕早就灭亡了。可以说,曾国藩为清朝整整续了五十年的命。

据传言咸丰皇帝生前,一直深恨太平天国,欲除之而后快。但直到咸丰病死,却仍未如愿。因此有传言,咸丰曾在临死前发狠:

“不管是谁,能克服敌巢南京者,皆封郡王!”

如今天京克复,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了。然而没成想,当时执政的慈禧太后却出尔反尔,只给曾国藩封了个一等勇毅侯。别说是郡王了,连个公爵都没捞到。而破城的首功之人——曾国荃,也不过得了个一等伯爵,其赏赐之薄,简直令人寒心。

据说,当时中枢讨论封典时,诸臣均认为:

“文臣封王,似嫌太骤,且旧制所无;因析唯而为四,封侯、伯、子、男各一。”

他们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曾国藩现在封了王,到时候如果再立功勋,那么还能给他封什么。而且文臣封王,从明朝开始就没有这样先例。当年刘伯温功高盖世,也不过封了个伯爵。

然而这种说法是难以服众的,以和珅为例,此人没有立下什么出众的军功,也不是什么武臣,然而他却被乾隆封了个一等忠襄公。与再造社稷的曾国藩比,和珅连屁都不是,凭啥和珅封了公爵,曾国藩仅封了个侯爵?

实际上,曾国藩没有封王,并非因为他是“文臣”,也不是因为“太骤”。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曾国藩是个汉人。满清一直瑾守“满汉之大防”。如果不是八旗军太没用,又如何有曾国藩等湖湘英豪的出头之地?因此出于防范以及歧视的心态,满清朝廷无论如何也不会给曾国藩封王。

换做旁人,面对如此不公平的待遇,曾国藩理应愤愤不平。然而根据记载,曾国藩不仅不恼,反而还欢欣鼓舞的“谢主隆恩”,甚至对幕僚说“自己松了一口气”。曾国藩为何会有如此“佛系”的反应呢?

首先自古以来,异姓王的下场都很糟糕。汉初时,韩信英布彭越等异姓王同年几乎被杀。而在清朝,异姓王的待遇也不怎么好。清朝开国以来,一共封了五个在世的异姓王,分别是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义王孙可望和平西王吴三桂。

然而很可惜,这些异姓王的结局都很糟,几乎都死于非命。除了孔有德外,其他异姓王的死,都和清廷的猜忌有关,谁叫他们是手握重兵的汉人呢?满人皇帝当然不会对他们放心。和前述几个异姓王一样,曾国藩也是个“手握重兵的汉人”。若曾国藩封了王,谁能保证不会像他的这些先辈一样,被满洲朝廷“鸟尽弓藏”?

因此,若清廷真的给曾国藩封了王,除了给其增加“无端的猜忌”与“非自然死亡”的风险,几乎毫无裨益,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面对的只有两条路。其一,起兵反清,进而称帝;其二,安安心心地做清朝的臣子。以当时的形势与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反清称帝是不实际的选择。而做清朝的臣子,做王远不如当个侯爷安全。因此曾国藩才会大为庆幸,觉得自己保住了一命。

曾国藩虽然放弃了“王爷”的虚名,却没有放弃实利,而他的实利正是旧湘军出身的各省督抚。当时,慈禧太后曾任命非湘军出身的马新贻为两江总督,想析分湘军之权。然而在1870年,马新贻却被莫名其妙地刺杀,酿成了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对于马新贻的死,大家皆以为是湘军买凶杀人,而湘军的总后台,正是表面上默默无语的曾国藩。

对于曾国藩来说,湘军是其性命与权位的保障,无论如何也不容他人染指,即使是至高无上的慈禧太后。而慈禧太后试探到了曾国藩的底线,为了避免兵变,便不再过问“刺马案”的真相。

曾国藩不争“封王”之虚名,却紧紧把持住了实利,与清廷达成了奇妙的默契,最终得以善终。与古代的韩信相比,曾国藩的政治智慧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北洋舰队组建立功,担任过北大校长,因主张保护使馆被慈禧冤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洋海军为什么打不过慈禧,慈禧为何没有控制北洋新军,慈禧与北洋舰队

    许景澄1845年出生在嘉兴,1868年高中进士,在进入仕途之路时刚好洋务运动展开,他也浏览了不少西方的著作,这之后就放弃了对八股文的探索,转而走向对西方学科的研究。因他对伊犁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因此获得了衙门大臣文祥的重用。1880年他被举荐去往日本学习,不过因父亲病逝需要守孝无法前行,直到1884

  • 红楼梦:金钏跳井,为什么贾政那么震惊,甚至生出自杀念头,还要打死贾宝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贾政为什么对金钏跳井那么震惊,还生气到要打死宝玉的地步? 金钏跳井而死,贾政为什么那么震惊? 贾府历来对下人很宽松。袭人和她的母亲、哥哥都知道贾府对下人很好。贾府的丫头的吃穿用度比普通人家的小姐还好。贾府主子对下人很放纵。司棋因为要吃鸡蛋羹,小厨房不给做,就怒砸小厨房,事后还安然无恙。迎春的奶妈把迎

  • 被误解的中国,明清时中国生产力如何?国外专家:清朝已经落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的生产力水平,明清时期生产力发展表现,清朝的生产力比明朝强吗

    要比较历史上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非常困难的。在现代社会,最常见的指标是购买力评价。但是要比较数个世纪之前的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料,在比较时就会面临大量问题。幸运的是,有两名西方学者对过去数世纪之前欧亚和新大陆各主要地区购买力平价人均产值做出大胆推断,可供我们参考。这张图是比利时历

  • 林则徐偶遇一书生,叹道:你必能像诸葛亮一样收复国土!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林则徐简介全集,林则徐的故事以及评价,林则徐主要成就简介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林则徐刚从新疆戍边归来,刚刚结束苦役的他被任命为云贵总督,中途路过了湖南。到了长沙,胡林翼曾极力向他推荐一个名叫左宗棠的湖南士子,说他是“湘中士类第一”。对此,林则徐是将信将疑的,若左宗棠有如此才学,为何到了38岁,仍没有考上功名呢?由于事出匆忙,林则徐没有和左宗棠见上面

  • 韩信最诡异的奇谋,曾灭项羽20万大军,曾国藩:此计不可能复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月,韩信连续消灭代、赵、燕等国,率领数十万大军兵临齐国。其后,韩信出卖刘邦重臣郦食其,一举歼灭齐国。当时,楚霸王项羽正率领主力与刘邦在荥阳地区进行激烈的拉锯战,而他的老巢——彭城却直接暴露在韩信所率领的汉军面前。由于自身被刘邦拖住,因此他不得不派自己的爱将——龙且率20

  • 光绪父亲墓前长了两棵怪树,被慈禧命令砍掉,光绪怒道:必须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光绪父亲墓里长树,光绪的墓是被谁盗的,假如光绪变法成功

    从宗法上来说,光绪被定为咸丰皇帝的嗣子,但是他的生父爱新觉罗·奕譞却仍活着。由于奕譞特殊的身份,因而成为慈禧攫取政权最好的棋子。在辛酉政变中,慈禧、奕䜣叔嫂一同扳倒了肃顺等八大臣。但随着政局的发展,奕䜣和慈禧日生嫌隙,叔嫂联盟逐步破裂。最终,慈禧找个借口将恭亲王奕䜣一撸到底,解除了他的一切权力。为了

  • 民国才女蒋英:与钱学森相伴62年,相濡以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表哥徐志摩曾任北京大学的教授,表弟金庸更是武侠小说之父,丈夫钱学森是中国航天和导弹之父。一家人可谓人才济济,为了新中国的发展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成为了千古绝唱。民国才女蒋英的传奇音乐生涯1919年是一个群星闪烁的年份,她生而与众不同、气质过人,有过人一等的音乐天赋,她在1943年的鲁辰万国音乐年会

  • 大小金川战役,为何会关乎整个清朝的历史走向和国家战略的调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小金川战役,清朝大小金川战役视频,清朝战役一览表

    纵观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历史,极少有从建国到灭亡都一直处于扩张路上的王朝,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开国的一两代帝王的扩张之后,慢慢的转向保守防御为主。例如威名赫赫的汉王朝也停止了扩张的步伐,喊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防御性口号,同样的清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疆域面积最辽阔的朝代之一。他的扩张之路必然是长久的,但

  • 若林则徐不被撤职,满清能否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听金一南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鸦片爆发时为何将林则徐撤职,林则徐又有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吗,林则徐能打赢鸦片战争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近代史学家讲:大清无昏君,大清无奸臣。意思就是清朝的灭亡非常特殊。以前是因为皇帝太腐朽,但清朝不是这样,道光,咸丰,同治,光绪都是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不管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也都能从维护朝廷利益出发考虑。还有人说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因为道光把林则徐给撤职了,用了一群投降派,这其实是

  • 李鸿章在美国吐了一口痰,工作人员过来说,亲自擦干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鸿章去美国被震撼,李鸿章去国外都看到了什么,梁启超评价李鸿章

    但是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李鸿章所做的不过就是在无可奈何之际为清政府讨价还价,企图可以少一点代价换取清朝的短暂和平。1896年,李鸿章带着自己73岁的身躯,奉旨西游,学习西方文化,光绪帝命令他的儿子随行以方便照顾饮食起居。然而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所有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全部要由他们父子承担,千古骂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