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澄1845年出生在嘉兴,1868年高中进士,在进入仕途之路时刚好洋务运动展开,他也浏览了不少西方的著作,这之后就放弃了对八股文的探索,转而走向对西方学科的研究。因他对伊犁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因此获得了衙门大臣文祥的重用。1880年他被举荐去往日本学习,不过因父亲病逝需要守孝无法前行,直到1884年他才出使去往五国访问,开始了外交生涯,而到了1885年他又担任比利时的公使,如此一来他也成为了"六国公使"。
不过当时清廷在德国购买了三个军舰,可迟迟没有发货,以至于李凤苞被迫辞职,但还是有不少人诬陷他中饱私囊,结果没两年就死去。许景澄决定亲自来到德国调查事件,这才发现有两艘军舰可以被运回国,但因中法战争时期,德国人为了保持中立一直没有交付,而法国也威胁不能将其交给中国。
许景澄派人将容易生锈的零件拆卸下来,直到1885年6月,这三艘军舰才在他的努力下回国,也正因此才有了更强大的北洋舰队,可谓是立下了大功,成为了甲午海战的主力军舰。李鸿章还亲自对这些军舰进行了验收工作,对他的工作很是认可。
在1885年清廷打算从英国和德国各购买两艘巡洋舰,但没想到两国的造船厂商纷纷回电,想要抢夺造军舰的任务。而这些回电中用上了最先进的海军属于,结果总理衙门的一帮腐儒们看了后头疼,还是李鸿章最后拍板。而在订购和验收中,许景澄也对海军有了更多的兴趣,他一直在不停的研究,掌握了不少核心 知识,同时还编写了海军通鉴,详细介绍了海军的实力以及科技。
不仅让官员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军舰,也对民众的海军知识进行了普及。而在甲午战败后,北洋军舰可谓是亏损惨重。而为了能够让海军力量重新崛起,许景澄在1895年订购了四艘鱼雷舰和一艘驱逐舰,1896年订购了三艘巡洋舰,为海军的再次崛起奠定了基础。
1890年他担任四国大臣,但却遇到了帕米尔冲突难题,这里是中国的领土,结果俄国却在1891年派出大军深入这里,对当地的地形进行了勘测,同时也四处的进行军事活动。许景澄严格的抗议,俄军只能无奈的撤军,到了1892年6月,俄国迫使清军离开帕米尔,并火速的派出俄军占领此地,同时还破坏了这里的哨所等设施。许景澄听闻后多次来到俄国抗议和谴责,但俄国却凭着武力的优势,一直拒绝撤兵。
在这种情况下,许景澄提议清廷朝着边境地区派出更多的兵力,对俄军进行压制,必要时武力威慑。到了1894年,清廷为了拉拢俄国对抗日本, 结果还是默认俄军的无理行为。不过许景澄提出,清廷并非放弃对这片土地的回收。而此时他发现,当时的边疆地区地图漏洞百出,以至于在外交谈判时没有可靠的数据支撑,因此他广泛的调查历史,同时还借鉴了国外的地图,从而编纂了西北边界的考证书籍。
在日本侵占辽东半岛后,他再次积极的出动,联合德法俄三国向日本欺压,让其归还辽东半岛,从而维护了土地的完整。不过当时清廷需要赔付日本两亿白银,准备和英国借贷,但俄国却要求必须从他们国家借一亿两,并列出了很多不合理的条约,许景澄拒绝了部分不平等的约定,且将借贷的利息降低,挽回了不少损失。
在多年的外交生涯,他却遭到国人的谩骂,结果只能离职回乡,但还没到家他就被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之后还当上了北大第二任校长。不过在1900年慈禧纵容义和团对洋人的打击,引发了中外矛盾,许景澄提议应该保护大使馆安全,结果却被当成了卖国贼,慈禧下令将他冤杀,但却被洋人要求平反。
参考文献:《悲剧的晚清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