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才华横溢,号称诗圣的杜甫,为何一生落魄没当过大官?

才华横溢,号称诗圣的杜甫,为何一生落魄没当过大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46 更新时间:2024/1/23 5:44:58

杜甫,字子美,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杜甫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诗作,被称为“诗史”。杜甫本人则与“诗仙”李白相提并论,被称为“诗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杜甫和李白,代表着唐朝诗歌的最高成就。

唐朝是一个诗人很吃香的时代,许多诗人都做了高官。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官至吏部侍郎;另一位散文大家柳宗元官至刺史,妥妥的地方实权官员;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的白居易,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官至尚书右丞;元稹张九龄上官仪韦庄等诗人,更是官至宰相,位极人臣;就连喊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也曾经供奉于翰林院,当过唐玄宗的高级诗歌顾问。

杜甫是唐朝时期少有没有做过大官的著名诗人之一。这是什么原因所致?我们从头说起吧。

其实,杜甫出身名门世家。他是唐初名臣杜审言的后代,祖父辈都有人当官;母亲崔氏一家也是当地有名的世家大族。因此,杜甫少年时代过着富足、衣食无忧的生活,并有机会到各地去旅游,增长见识和阅历。他看过公孙大娘舞剑,听过李龟年唱歌,欣赏过吴道子的画作……

杜甫少年时代的经历,许多被他写进了诗歌,传诵千古。

毫无疑问,杜甫的诗作写得非常棒。毕竟,不是谁都能在20来岁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千古绝句。问题是,写诗和当官,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在唐朝,读书人要当官,就得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点,恰好是杜甫的致命伤。

736年,24岁的杜甫来到洛阳,参加人生的第一次进士考试,不幸名落孙山。

747年,35岁的杜甫来到长安参加“通一艺者”的考试。这种考试,是朝廷为选拔偏才而出台的,对杜甫这种偏科生来说是一次绝佳的机会。不料,权相李林甫为了表示“野无遗贤”,将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全部淘汰。

接下来,杜甫居住在长安,想尽办法想获得一份官职。为此,他给权贵拜过码头,给高官送过名片,到处敬献诗歌辞赋,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杜甫在长安居住了好几年,直到755年才授任河西尉。

河西位于今天的河西走廊一带,属于偏远荒凉地带。杜甫不愿做河西尉,朝廷便改授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是一种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的低级官职。当时杜甫已经43岁了,人生过了一大半,再也折腾不起了,只好接受了这份官职。

杜甫总算有了一官半职,便于当年的冬天回到家乡省亲。没想到,他刚刚回到家中,就听到屋内传出哭泣声,原来是他的小儿子饿死了。杜甫在悲愤之中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朽绝唱。

杜甫的运气真心不好。就在他刚刚有了一官半职时,“安史之乱”爆发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这样的乱世里,杜甫除了曾经在唐肃宗身边做了几个月左拾遗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杜甫为了躲避战祸,到处逃难。几经辗转后,杜甫于759年来到了四川成都,在东川节度使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城西的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茅草房子,一家大小总算安定下来。

在严武的推荐下,杜甫被任命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作为严武的助手,协助他处理公务,是一个虚职,品级为从六品上。所以,人们又称杜甫为“杜工部”,将他的诗歌集命名为《杜工部集》——这里的“工部”,可不是什么工部尚书。

765年,严武病逝于成都,杜甫不得不离开成都,前往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在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暂住了2年。那时候,杜甫已经50多岁了,日渐思念自己的家乡,就于768年乘船离开夔州。770年冬天,杜甫在从潭州前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病逝,时年59岁(虚岁)。

综上而言,杜甫一生担任的最大官职是检校工部员外郎。他之所以没有当上更大的官职,一方面是运气使然,另一方面是时代环境。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的发生,杜甫从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做起,以按部就班的升迁速度,假以时日,还是有望做到四品、五品左右的官职。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对唐太宗有微词的看过来,看历代帝王如何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对唐太宗的评价,历代帝王怎么评价唐太宗,评价唐太宗的十大技巧

    听见别人说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如何,也跟着说他并没有那么伟大。如果李建成当了皇帝也不比他差,甚至他儿子高宗的成就也不在他之下。个人认为,这些观点都可以存在,一家之言无可厚非,谁都有说话评价的权利。对李世民最无聊的评价就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怎么不说他还是个书法家和武术家?一人眼里有一

  • 揭秘上官婉儿为何甘心侍奉灭族仇人武则天?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宫学馆制度进一步完善,皇宫中专设掖廷局管理宫女名籍及日常事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工桑养蚕,会其课业”,局中有宫教博士专管教育,教习宫人书算等等课程。宫廷中的典籍乐舞棋画资料非常丰富,绝非民间可比,宫人只要锐意向学,成才的机会是非常大的。而且宫人学有所成也能有所进益。除了有可能引起皇帝的注意进入

  • 揭秘唐太宗的死亡之谜,你不知道的一代明君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王立群讲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事迹

    但是,这样一位盛世明君,仅仅活了五十岁就挂了,他到底死于何病呢?《旧唐书》中谈到李世民之死,只有这短短几句,语焉不详:四月己亥,幸翠微宫。五月戊午,太子詹事、英国公李绩为叠州都督。辛酉,开府仪同三司、卫国公李靖薨。己巳,上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二。一说,死于痢疾。据史料记载,公元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

  • 对江西有大恩的颜真卿,本来只想当五品官,结果成了凌烟阁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颜真卿简历,颜真卿故事简短100字,颜真卿的照片及简介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我觉得这样名言,出现在校园内非常合适。到了晚上,我接儿子回家,给他讲了颜真卿小时候刻苦读书,长大后成为凌烟阁功臣的故事。我今天把这个故事整理成文章,传上网络与诸君分享。图为颜真卿的名言,拍摄于永丰县藤田中心小学院内。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县人。唐朝的时候,京城以朱

  • 开局即巅峰的西晋王朝:终结三国时代之后,自身快速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和西晋的时间分界,西晋怎么灭掉的三国,一统三国的西晋有多耻辱

    而提到西晋,一般会想到魏晋之风,之所以会如此,原因也简单,西晋时期基本承袭魏制,并未有大的改动。此外,西晋虽存在半个世纪的时间,但,除了前期统一三国之外,几乎是再无作为,很快王朝滑向衰败。西晋的历史真是完全诠释了那一句话:开局即巅峰。想想西晋皇室,从司马懿兢兢业业地为曹操效力开始,历时良久才逐渐掌握

  • 安史之乱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至今国人都无法完全走出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史之乱原因及影响,安史之乱完整版,为什么会有安史之乱

    一、安史之乱的巨大影响1、唐帝国陨灭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朝正处于开疆拓土的“帝国时代”。不仅人口恢复增长到8000余万,国土面积也达到极盛,广大的西域被唐军牢牢掌控,甚至直接和大食帝国接壤,并爆发过有名的“怛罗斯之战”。但是国内突发的叛乱,让高仙芝被迫携边军回国平叛,西域从此尽失,吐蕃趁机取代了唐帝

  • 安禄山有何吹牛轶事,冠以吹牛祖师爷?林可山又因吹牛自取其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老安自以为高人一等,诗文小道倒不在话下。有一天,外地献上一批樱桃,他传命装一篮子赐给他的儿子怀王安庆绪和宠臣周贽,并且提起笔刷刷刷题就了一首赋桃“御诗”。“樱桃一篮子,半红复半黄。一半给怀王,一半给周贽。”安禄山作完诗,叫众文官传阅,众文官只有瞎恭维一番。其中有个胆子大些说:“圣上御制高明之极!只是

  • 把隋唐四猛十三杰,四绝八大锤,都放在一起该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四猛四绝名单,隋唐好汉四猛四绝怎么排的,隋唐十三杰四猛四绝兵器重量

    首先来看看“四猛十三杰”、“四绝八大锤”都是谁?隋唐四猛即:今世孟贲罗世信、铜锤太保秦用、八马将新文礼、铁枪将来护儿;这四个人的特点就是勇猛加力量大;隋唐十三杰排名为:西府赵王李元霸、天宝将宇文成都、银锤太保裴元庆、紫面天王雄阔海、南阳侯伍云召、双镗将伍天锡、寒面银枪俏罗成、靠山王杨林、花刀大帅魏文

  • 晋武帝玩权术,拿怕老婆当借口,让傻儿子当皇帝,众叛亲离西晋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晋武帝晚年简介,汉武帝的权谋之术,晋武帝的传奇故事

    公元259年,司马炎的夫人杨艳,生了第二个儿子。因为大儿子夭折了,所以司马炎为了老婆高兴,就许诺让司马衷继承自己的一切。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儿子有点傻。265年杨艳成了了皇后,儿子已经9岁了,伟大的母爱淹没了她的理智,为母则刚,逼着丈夫,把儿子推上了太子的位置。让所有人震惊的是,司马炎居然同意了!

  • 当各个朝代拟人化,隋朝只穿小短裙,清朝还穿洛丽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各个朝代女子服饰拟人,朝代拟人化服饰,古代各朝代变装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一个时代,也是从这里诞生了各家各派的学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拟人化之后,穿着一袭水蓝色的衣服,有着各种学术思想,身后也有着非常多的元素,代表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化。秦朝秦朝是一个国富兵强的朝代,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拟人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