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顺宗死因成谜,为何被编成了唐朝宫廷怪谈?太平广记不敢收录

唐顺宗死因成谜,为何被编成了唐朝宫廷怪谈?太平广记不敢收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41 更新时间:2023/12/13 3:15:34

这是《续玄怪录》中记载的一个故事辛公平上仙。

辛公平

在辛公平上仙这个故事中,主要讲述了一个唐朝“鬼”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辛公平,辛公平本是一个县尉,有一次他出公差,在路途中遭遇大雨,无奈去往洛阳附近的一个客栈休息。在客栈里,他遇到一个怪人,名叫王臻,自称是“阴间的使者”,就是为了“迎接死去的皇帝”,这个怪人邀请辛公平,去观看皇帝去世的情形。

辛公平也很好奇,于是跟随王臻,突然眼前出现“五百士兵”。在王臻的带领下,他们悄无声息的进入了长安,前面还有官吏迎接。官吏说:“皇帝身边有‘神仙’保佑,可能会耽误事情。”王臻说:“摆下酒宴,让‘众神’喝醉,我们好行事。”一切布置妥当后,酒宴开始,王臻命令五百士兵将宫殿团团包围,辛公平跟随王臻进入宫殿,只见宫殿上,坐着面无生气的皇帝,其他众人已经酒醉睡去。突然一个太监模样的人,拿着一把匕首,高呼时间到了。皇帝去往西宫,安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被杀死后,被王臻等人迎为“上仙”。

唐朝宫廷怪谈

那么这样一起恐怖的唐朝宫廷怪谈,借辛公平之口,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王臻迎接的“上仙”又是谁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续玄怪录》的作者是谁?这个作者名为李复言,经过考证就是唐朝官吏李谅。李谅为何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原来他是替唐顺宗之死鸣冤。

这个故事的皇帝,就是指的唐顺宗。在安史之乱后,唐朝陷入混乱之中,国家权力被藩镇军阀和太监把控。唐顺宗登基为帝后,看到身边的太监势力太大,想要采取措施,清除太监势力,于是实行了永贞革新。但是唐顺宗没想到的是,太监的势力太大了,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清除太监势力。在太监势力的步步紧逼下,唐顺宗无奈宣布自己退位,太子李纯登基,史称“唐宪宗”,唐顺宗成了太上皇。

刘澭

唐顺宗自认为自己平安无事了,但是只要唐顺宗活着,这些大太监们就惶恐不安,于是他们一不做二不休,使用了“离间计”。公元805年,远在秦州的陇西经略使刘澭,接到了使者送来的唐顺宗的命令,要求刘澭出兵攻打长安,废除唐宪宗李纯。刘澭不是傻子,这样的命令自己怎么敢执行,于是把情况汇报给唐宪宗。试想唐宪宗看到这样的汇报,会作何感想。这个使者的身份存疑,唐顺宗已经想要安享晚年了,怎么可能下达这样的命令,背后就是太监们在搞鬼。

公元806年元旦后不久,唐宪宗宣布唐顺宗重病不起,就在刚宣布唐顺宗病情后第二天,就传来了唐顺宗去世的消息。从李谅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宪宗宣布唐顺宗生病,更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为唐顺宗的病逝做铺垫。

唐宪宗

而唐顺宗病逝于西宫兴庆殿,发丧却选择在太极殿,显然兴庆殿有东西不能给人看,有人担心唐顺宗死亡的蛛丝马迹被人发现,于是选择迁移皇帝的尸体,去往别的宫殿发丧。而李谅就是唐顺宗时期的重臣,正是在唐顺宗的提拔下,李谅被用,担任了左拾遗的职务。而唐宪宗登基后,李谅被流放,在流放途中,他得知了唐顺宗无疾而终的消息。

从辛公平上仙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李谅把自己比作辛公平,他以自己的判断,思考了唐顺宗的死因。在《续玄怪录》记载中:

上头眩,音乐骤散,扶入西阁,久之未出。

西阁就是指的兴庆殿,唐顺宗被挟持进入兴庆殿,而所谓“众神”就是指的唐顺宗的侍卫们,他们都被灌醉了,才让五百“士兵”进入了兴庆殿。这些人进入兴庆殿后,就挟持了唐顺宗。而《续玄怪录》还记录了下面的情形,内容为:

自内阁及诸门吏,莫不呜咽。群辞,或收血捧舆,不忍去者。

这些就是杀害唐顺宗的血腥场面,唐顺宗被拖入兴庆殿后,惨遭杀害。辛公平眼见的这个“鬼怪”故事,就是一场弑君血案。

唐顺宗被害

唐朝灭亡后,宋朝又一次实现了大一统,宋朝时期的著作《太平广记》中,收录了李谅的《续玄怪录》,只有《辛公平上仙》这个故事没有收录,原因是宋朝时人们就认为这个故事记录了一起谋逆案。在宋朝初年,有一起相同的案件,那就是“烛影斧声”事件,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为帝。历史中很多说法,都是说赵光义弑君,杀害了自己的哥哥。因此对于影射弑君的《辛公平上仙》这篇故事,《太平广记》自然不敢收录。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同样是乾隆御封的格格,2个字之差,小燕子地位比紫薇差太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眼里,皇帝要更加宠爱小燕子,因此小燕子的地位要比紫薇高一点,其实不然,在小燕子和紫薇出逃被皇帝抓住以后,本来皇帝由于一直被欺骗,所以颇为愤怒,为了皇家的脸面,当场就想把这两个人给处死,谁知在听说两个人一路上遇到的千难万险以后,皇帝也随之心软,回宫以后,皇帝随即给这两个人册封。在小燕子和紫薇出

  • 大清灭亡时,皇宫里还有哪些后妃,她们最终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清后妃全部,大清灭亡后宫女去哪了,大清灭亡史完整视频

    (溥仪)《退位诏书》的颁布附有一个前提文件,那就是《清室优待条件》。根据《清室优待条件》之规定,溥仪不去尊号,民国政府以外国君主之礼待之。溥仪可以继续沿用宣统年号,每年可以获得400万两生活费等。这帮人依旧称孤道寡,封官赐谥,三跪九拜,史称“逊清小朝廷”。这份文件同时还规定,以溥仪为首的逊清小朝廷,

  • 古代黄马褂究竟有什么特权?和珅拥有那么多黄马褂,也是一种浪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至于黄马褂究竟有多厉害?我继续为你讲一讲。一、黄马褂分类黄马褂也是有很多种类型的,不同类型的黄马褂作用不一样,穿的人员与场合也是不一样的,我分别讲述如下。1、得来最简单的黄马褂—行职褂子行职褂子主要是给皇帝身边的侍卫来穿的,彰显皇帝的微风,出行或者干什么都带领一群穿着黄马褂的大内侍卫跟随自己。

  • 太平天国后期军事灵魂陈玉成,死得何其壮烈(70年代老连环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天国连环画故事,老版本经典连环画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战争演义连环画

    陈玉成(1837年-1862年6月4日),广西藤县人,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原名陈丕成,洪秀全赐名玉成。他两眼下有痣,远望如四眼。1862年为太平天国叛徒奏王苗沛霖诱骗中计,解送清营。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年仅26岁。据说陈玉成临死之际仰天长叹:“太平天国去我

  • 咸丰帝是一个苦命天子吗?他是真的苦,但不是你认为的那种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咸丰帝的一生,百家讲坛苦命皇帝咸丰,苦命皇帝咸丰全文

    这种说法可能不算错,但你最好不要再打着《苦命天子》的旗号去说,因为这并不是茅海建的观点。简单来说,茅海建认为,咸丰帝的苦命,主要体现在他身上有一种新旧文明的错位感。在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问世前,恐怕很少有人敢说咸丰帝是个苦命天子。相反,晚清之所以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完全是因为包括咸丰帝在内的清

  • 和珅、刘墉、纪晓岚等人同朝为官,为何皇上只偏爱和珅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时期有一位大贪官叫和珅,他所贪污的金钱是清朝国库十五年的总和,为什么他贪了这么多的钱而乾隆也没有杀了他,不但不闻不问甚至对其更为的宠幸有加,封官加爵,还把十公主嫁给了他的儿子丰绅殷德,难道乾隆帝真的不知情,像个大傻子一样被蒙在鼓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先不说乾隆期间清朝达到康乾盛世以

  • 大清三朝元老孙嘉淦为何能名留青史?雍正:他是当朝直谏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清史稿》对他近40年的为官生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嘉淦谔谔,陈善闭邪,一朝推名疏。”然而,孙嘉淦之所以能名留青史,直言进谏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他身上还有很多值得当代官员学习的优秀品质。一、直言进谏在官场沉寂近十年的孙嘉淦,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异常勇敢地向刚刚登基的雍正上疏直谏了三件事,即“亲

  • 和珅有九个老婆,个个都貌美如花,为何都没为他留下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一共多少个老婆,老梁说和珅60分钟完整版,和珅老婆豆蔻照片

    和珅,他是出生在公元1750年5月28日到公元1799年2月22日去世,他的原名是善保,字致斋。他是清朝中期的大臣,那时候的他非常有钱,可以说是万贯家财。他的一生有八九个老婆,但是却没有留下子嗣。他的第一个老婆是冯霁雯,她是清朝正白旗冯佳氏的女儿,而且她的祖父是直隶总督冯英廉。除去她的身份不说,她在

  • 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为何敢宰了慈禧的亲信安德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山东巡抚丁宝桢杀安德海,慈禧和丁宝桢的关系,慈禧为什么没有报复丁宝桢

    安德海是直隶青县人,14岁就入宫,靠着聪明伶俐,办事妥帖,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喜爱。可此人对慈禧毕恭毕敬,到了外面可谓是嚣张跋扈之极。对恭亲王奕訢都一点不客气,有一次怼得奕訢怒火上涌,破口大骂道:“不斩杀此獠,老子都对不起祖宗!”可是奕訢不敢得罪慈禧啊,因此也不敢真的去干掉安德海。连王爷在杂家面前都得缩

  • 大清王朝衰败覆灭的七个征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清王朝衰败的真实原因,大清王朝为什么会覆灭,一个朝代衰败的征兆

    征兆一:多尔衮算命当年,多尔衮护送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福临进入北京。走到京郊的青龙桥时,遇到一位算命的老瞎子,只见他卦摊上挂着一幅对联,“眼瞎能明古往今来事,手残善断痴男怨女情”。于是便上前问到:“听说关外的军队打进来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坐天下?”“能坐天下”,算命的瞎子不假思索的就回答到。多尔衮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