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011 更新时间:2024/1/21 5:40:07

昆仑有黑色之意,昆仑人因皮肤黝黑,他们移居唐朝,成为黑奴。

唐代《咏昆仑奴》写到:指头十颞墨,耳朵两张匙,意思是:那个黑皮肤的长工,十个指头,又黑又粗就象十根墨棒,两只耳朵长得象两把小瓢勺。

唐代的文学作品,不但有昆仑奴的外貌描写,还有敢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据说,南海洲岛中夷人也。甚黑,裸形,能驯伏猛兽犀象等。

唐代人裴铏,曾经以御史大夫为成都节度副使。著有小说集《传奇》,后人把唐代文言小说称为“传奇”,即来源于此《传奇》。

这部小说有四篇还保留,在宋代的《太平广记》中,其中有一篇题为《昆仑奴》的小说。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唐朝大历年间,崔生去看望父亲的好友,就是功勋盖世的郭子仪,在其家看上一名身着红衣的歌妓红绡,告别时,红绡向崔生竖起三个手指,又翻了三次手掌,然后指着胸前一面小镜子说“记住”。

崔生回到家里,便失魂落魄。

后来,他容颜沮丧,也不说话了,只是痴呆呆地想心事,整天不吃饭,他吟了一首诗:“误到蓬山顶上游,明挡玉女动星哞。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瑶芝雪艳愁,”

他身边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时,他家有一个叫磨勒的昆仑奴,去看了看崔生说:“你心中有什么心事,竟这样抱恨不已?何不告诉老奴我”。

崔生说:“你们怎么能知道,而问我心里的心事”,磨勒说:“你只管说,我一定为你消解忧愁,不论别的地方的事还是眼前的事,我都能办成;”崔生觉得这话不一般,便把他这段经历告了他。

崔家的这个“昆仑奴”磨勒,居然顺利破解了红绡的手语哑谜:约定崔生十五月圆之夜相会。

事实上,红绡女本为富家女,他被某一品大员逼为歌妓。

后来,她为了争取婚姻自由,把幸福寄托于“容貌如玉,举止安详”的崔生。

崔生也为红绡女所颠倒,在老仆昆仑奴磨勒的协助下,两人终成眷属。

小说中的昆仑奴磨勒,能破解红绡的手势语,能知己知彼,从容自若地安排崔生与红绡相见。

而且他能够飞越重垣,毙犬救姬。

可谓智勇双全,不愧为唐代豪侠的本色。

据说诗人王昌龄在去长安时,船行至马当山,船家说要向水神祈祷,王昌龄请船家代为上岸祭献,且作诗一首。

青骢一匹昆仑牵,奉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这位牵马的昆仑奴,大概就属于家奴。

从唐代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知道,昆仑奴大都充当家奴。

那么,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由于丝绸之路的原因,唐朝时期昆仑奴被贩卖到中国是极有可能的,但昆仑奴到底出于何处,西域昆仑山真的是昆仑奴的家乡吗?

这一问题,至今无人能够给出唯一的解答。

事实上,古代有很多叫“昆仑”的地名。

比如,广西附近的昆仑关。

恒河以东及马来群岛,荼陵东南的占笔罗或占不牢岛;缅甸、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等地的昆仑国。

南海附近的昆仑国,非洲东岸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等地,众说纷纭。

那么,”昆仑奴”的故乡”昆仑国”到底在哪里呢?

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现代地理图志的验证。

其实,“昆仑”既不是指中国古代西域昆仑山下的”昆仑国”,也不是指今广西、福建等地。

无论昆仑奴出自何方,但唐朝时期有黑色种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是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昆仑有黑色之意,昆仑人因皮肤黝黑,他们移居唐朝,成为黑奴。

昆仑在我国古代泛指南洋地区,昆仑奴主要指从那里来的仆役,其中大多数是东南亚一带的“黑人”,也就是尼格利陀人。

另有少部分是黑人,是随阿拉伯人来华的,这种黑人昆仑奴很少,只有一些社会地位很高的人用得起。

另外据有些学者推测,昆仑奴中也许还有达罗毗荼人,也就是印度的一个民族。

早在唐朝,长安就已经是国际化大都市了,各种肤色的人满街走,见怪不怪。

当时流传的一句行话,叫作“昆仑奴,新罗婢”。

新罗的婢女等同于今天的菲佣,受过专业训练,乖巧能干。

而昆仑奴个个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贵族豪门都抢着要。

昆仑奴的来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指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唐代黑人来到中国,一种是作为年贡送往长安。

一种是作为土著“蛮鬼”被掠卖到沿海或内地,还有一种是跟随东南亚或南亚使节入华被遗留者。

唐代的黑奴大部分是居住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矮黑人,属尼格里托人种。

昆仑奴也有一部分辗转来自北非,称为“僧祇奴”。一般认为“僧祇”是马来群岛和唐人对非洲黑人的称呼,“僧祇”即桑给巴尔人

非洲黑奴是阿拉伯国家掳掠贩卖得到的,然后作为”贡人“或奴隶流入唐朝社会。

近年来出土的唐代昆仑奴俑,加以考证后,分为了来自南海诸国的昆仑奴,和非洲黑人僧祇奴。

如裴家小娘子墓,出土的黑奴俑就是僧祇奴。

但唐人不会去分辨黑奴的来源,在唐人眼中,一切皮肤黑或者较黑的人都是昆仑儿。

歌、典籍里也有关于黑人的描述。

杜甫有诗说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这里的乌鬼就是指黑人。

张祜有一首《昆仑儿》的诗,描写得更为详细,昆仑家住海洲中,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不绵裘。

这些非洲黑人是如何辗转来到中国的呢?学者们经过多方查证研究得出初步结论:非洲黑人是经阿拉伯人贩卖到中国来的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广州富人多畜鬼奴,绝有力,可负数百斤,言语嗜欲不通,性淳不逃徙,亦谓之野人。色黑如墨,唇红齿白。

唐代正当真腊强盛之时,尝役属南洋诸番部,故又以昆仑专属之真腊,此说,谓昆仑为南洋诸番之通称,名由昆仑岛而得,但昆仑岛居民约有八百口,地狭人稀,不能于唐时供给东西各国所用奴仆。

所以,昆仑奴就是非洲之黑人,为外人掠卖为奴,其国名桑给巴尔,今其名只限于一小岛,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

桑给巴尔之意,原义为黑人国。

事实上,中国历史记载,早於南宋时期,中国已经与桑给巴尔的居民有贸易往来,如《诸蕃志》称之为“层拔国”、《岭外代答》记曰“昆仑层期国”、《文献通考》、《宋史》记“层檀”、《岛夷志略》记“层摇罗”等,记载岛上居民有信奉回教的阿拉伯人,还有来自非洲的黑人居民。

这个岛上曾发掘出中国古青花甆器,以及宋代铜钱。到了近代,才开始有来自印度的移民。

综上所述,昆仑奴的来源比较复杂,主要还是三个方面的来源:东南亚、非洲、土著“蛮鬼”。个人认为昆仑奴就是非洲黑人的称呼,即桑给巴尔人。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建立的政权都是宋 赵宋和刘宋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宋和赵宋,刘宋和赵宋哪个在前,为什么有刘宋而没有赵宋

    第一、刘裕本是北府兵出身,讲究建功立业的大道理。北府兵可以说是东晋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产物,因为它的出现,使得东晋王朝只有贵族做官的传统被打破了。谢玄创立了北府兵以后,告诉众人,只要是有军功的人,都能够被提拔。这其中最出色也是最优秀的一位将领就是刘牢之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断建立战功,最终成为北府兵的

  • 古代中西方怎么继承家族遗产?以唐朝与古罗马为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皇位继承表,唐朝遗嘱继承制度,古代欧洲继承制度

    中国唐朝和古罗马的继承制度各有侧重,前者注重以血缘关系为特征的法定继承,体现了浓厚的宗法思想;后者注重逝者意愿的遗嘱继承,体现了理性自然法。虽有差异,却都体现了中国唐代和古罗马身份等级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中国唐代的继承制度中,身份地位是继承的主要条件,尤其是王侯将相的继承,一般依据血缘,采用嫡长子继

  • 唐朝故事一则:法术再高,也怕菜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法术奇事,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出自哪里,武功再好也怕菜刀

    《三水小牍》记载:上党郡铜鞮[ dī]县(位于今山西沁县南)有个叫侯元的人,原本是小山村的樵夫,家境贫寒,靠着砍柴背到城里换点散碎的银子维持生计,没啥别的本事。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某一天,侯元到县城西北的山中砍柴,返回途中,坐在山谷歇息。身边有一块巨石,如同高大的楼宇一般。侯元就对着巨石唉

  • 唐高宗李治宠幸一对母女,上演不伦大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高宗李治的相关资料,唐高宗李治,李治因吃醋宠幸萧淑妃是哪集

    李治在位期间一直与武则天一夫一妻的生活,李治被武则天伺候的太舒服,没想找别的女人的想法;武则天心机深,有手腕,后宫没人敢反驳武则天的,她们根本就不敢起那些心思。天天都吃一个菜,是人都会吃腻的,何况是皇帝呢?李治单调日子过的久了,就想多找几个美女换换口味。这个时候恰巧武则天怀孕了,就专心的照顾自己肚子

  • 古代送快递除马外,还用一种牲畜,杨贵妃曾用它给安禄山快送荔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古代运送荔枝,历史上谁给杨贵妃送荔枝

    本文作者 倪方六本文来说一种动物,内地网友少见的骆驼。大家对骆驼印象可能是“沙漠之舟”,骆驼一直是沙漠、戈壁上的交通运输工具,古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就是驼队的最真实写照。其实,在古代骆驼很重要,可以发挥多种作用,比如,古代的加急快递,在很多时候就是由骆驼来执行的。在人们的印象中,马的骑行是最快的

  • 唐朝究竟为何由盛转衰?其转折点是什么?安史之乱究竟由谁领导?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的思维导图

    “安史之乱”指的是安禄山、史思明反叛唐玄宗的一次内乱。安禄山是混血胡人,通晓6种蕃语,史思明是他的同乡,两人从小在一起长大。安禄山是个野心极大的人,他费尽心机博得了杨玉环的欢心,进而获得了唐玄宗的宠爱。安禄山的心思果然没有白费。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唐玄宗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这是唐朝开国以来封给

  • 唐朝有名的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上的事件,唐朝重大事件有哪些,日本申遗唐朝历史资料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

  • 唐朝真的很“潮”吗?单纯从穿着打扮和男女思想方面,就足以看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的穿着,唐朝女人打扮图,唐朝女性穿着变化

    有人说唐朝很“潮”,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呢?我想单纯从唐朝人们对穿着打扮以及思想的开放程度而言,就足以说明唐朝确实不一样,可是至于怎么不一样,又怎么潮呢?还是让我继续为你分析!穿着打扮十分“潮”唐朝的穿着打扮,绝对可以说是在古代各个朝代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因为确实足够潮,当时的主要穿着有襦裙装、胡服、女着

  • 唐朝边关名将,身长两米,手持一把“陌刀”无人敢挡,威震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十大陌刀猛将,唐朝精锐部队陌刀队,唐朝塞外名将

    此人堪称超级猛将,人称“神通大将”,他的主要战绩有:打败十姓苏禄、小勃律国、石国、大食国等国,安史之乱中又多次击败叛军,收复两京及河南、河东两道郡县,最后血洒战场、马革裹尸。李嗣业家世不详,只知道此人“长七尺,膂力绝众”,身长七尺,按唐尺约30公分计算,李嗣业身高在两米,绝对是一个大个子,跟项羽差不

  • 唐太宗为何以人为镜,从谏如流?唐太宗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怎么做到以人为镜,唐太宗以人为镜,唐太宗的重要事例

    由于唐太宗虚心纳谏的开明作风,使朝廷中出现了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贞观前期著名的有魏征、王圭、杜如晦、房玄龄等,后期著名的有马周、刘泊、褚遂良等。这些人对当时的政治形势起了良好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最杰出的当数魏征。魏征在天下纷乱的时候,曾经感到茫然而出家当了道士,旧日的好朋友,隋武阳郡的郡丞元宝藏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