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夏朝的众多君王中,只有他得到了正面的评价

为什么说夏朝的众多君王中,只有他得到了正面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23 更新时间:2024/1/21 10:53:51

颛顼也头顶着帝王的光彩,鲧和帝喾是堂兄弟不分里外,如此说来,禹和是平辈亲戚不算奇怪,当然也有文献记载,说鲧是颛顼的五世后代,总之五帝到大禹本是家族一派,据说禹本想把天下禅让给伯益统率,可惜伯益年老力衰,空荡荡的朝堂无人朝拜,诸侯全对禹的儿子表示效忠爱戴。

还有传闻是另一种状态,说禹在伯益身边做了充足的安排,伯益手下全都是启信任的官差,结果伯益和启争位失败,兵马殆尽羔羊待宰,只留下后世子孙嬴姓血脉。这传闻真真假假没必要乱猜,因为“家天下”的事实不容抵赖。

没有了伯益这个心腹大患,启开始享受老爹的遗产,有扈部落对启不满,高举旗号兴兵反叛,王师出兵一场大战,最后把有扈灭在了甘,从此没人再敢造反,老老实实端起了夏朝的饭碗。启开始在声色犬马中沉湎,再也不想创业的艰难,更不用说去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结果等到他驾崩殡天,他儿子太康为君不善,五兄弟夺位辱没祖先,太康仲康手足相残,他可能仅仅在位十几年,便被撵出皇宫大院,史称太康失国和五观之乱。本来相只是个平常之辈,并不值得多费墨水。

但他身边的后羿却需要多说几嘴,咱都知道后羿神射无双无对,更传说他射下太阳惊动神鬼,只不过这说法实在有些胡吹,因为神话也要有个底线常规,什么材质的神箭遇着太阳也得化成灰,那这个传说又是出自谁?因为有“羿射十日”的古籍资料,才以讹传讹出后羿射杀十个太阳的玩笑,如果把“十日”和丞相的“相”字比较,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上古不规范文字的粗糙?可见“羿射相”比“羿射十日”更加可靠。还有一个故事非常重要,是说后羿取代了相统治夏王朝,开始了日日夜夜的胡闹。

凭借射术猎杀野兽而自豪,天下更加风雨飘摇,他的手下寒浞趁机除暴,摇身一变成了下一个窃国大盗。而相的遗腹子少康始终在民间静悄悄,直到羽翼丰满才打起复国旗号,一举将寒浞的政权消灭掉,“少康中兴”的故事为后世称道。少康之后的君王,也都没有什么太过正面的记载或评价,所以说,只有少康是传说中的夏朝众多君王中,得到肯定和称赞最多,也最有价值的。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周文王即使在羑里被杀,商朝依旧难逃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古公亶父有三个著名的儿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名叫季历。按照古人的继承方法,古公亶父去世后,他的继承人应该是自己的长子太伯,但是在那个年代宗法制还没有明确,传位给长子只是一种习惯,并非什么规定,比如商王朝就是几个兄弟之间轮流继位的兄终弟及,但也闹出了不少乱子,那么在古公亶父这里,他的位置

  • 姜子牙本来要封自己为玉皇大帝,为何却变成了坐房梁的凄凉处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关于姜子牙做房梁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俗话说“脸皮厚,吃个够。”姜子牙痛失玉皇大帝之保位,和自己脸皮薄有很大的关系,太看重面子啦。姜子牙在助周朝取得天下以后,开始论功行赏。因为当时还是允许成仙的,这一众人,因为开国有功,准备得道成仙。而姜子牙作为首要功臣,执掌封神鞭,开始一一封神。大半天的时间下来

  • 公元前769年:郑州兴起,鲁孝公离世,一切看似平淡,却影响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鲁孝公简介,鲁孝公临终遗言,鲁哀公死于什么时间

    对于东周来说,史学界有一个更加有影响力的词汇称呼这个时代,那便是“春秋战国”,而后人每每提到这个概念,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在这么多诸侯崛起的过程中,第一个称霸的国家,并不是在后来影响力巨大的强国,而是个看似不起眼的郑国。当然,史学界对于郑国的霸业并不是非常认可,所以只能算郑

  • 为什么说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在惊喜之余却不免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那还是在光绪年间,清朝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为一次偶然的生病,让手下人买回了在当时比较常见的药材,龙骨,巧的是王懿荣由于对古文字,金石学研究颇深,他发现这些龙骨上的符号,很像一种文字,但既不是大篆,又不是小篆,他也没弄明白,只能让家人再多买一些龙骨回来,结果等龙骨多了,他才发现有一些简单的,有迹可循

  • 姜子牙的老婆虽不识大体,却给后人留下个典故,用来骂人最合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宋异人见姜子牙70多岁还单身,就打算给打张罗一桩婚事,寻来寻去找到了马家庄的一个老妇人马氏,马氏已经68岁了,可不知什么原因,至今也没嫁人,她见宋异人前来跟朋友提亲,宋异人当时是个富商,马氏觉得他的朋友自然也是大富大贵的,便嫁过去了。马氏嫁给姜子牙后,才发现姜子牙原来是个糟老头子,而且一事无成,但古

  • 为什么小说里的姜子牙,远不如历史上的形象更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姜子牙形象的描写,对姜子牙的历史评价,姜子牙在现代正史的记载

    为西周训练出一支仁义之师,自然是姜子牙的本职工作,也是最出色的功绩,而所谓的仁义之师,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其最大特点便是姜太公为之制定的五大纪律,分别是:不许杀人,不许破坏别人的房屋和财产,不能把别人家的井堵死,阻断无辜之人的水源,不能随意砍伐森林,导致普通平民,没法进行烧柴生火等正常生活;最后一

  • 为什么说这位商朝帝王,做一个梦,就能找到一贤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朝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商朝著名人物一览表,商朝帝王图片大全

    于是,武丁就开始盯着自己的这些手下群臣看,哪个人才是自己梦中的圣人,但最终他很失望,手下没有这个人,于是他按照自己梦中的这个形象,制作成画影图形,派人到民间去找,结果也是毫无意义,找到了正在出苦力干活的傅说,注意,这个“说”读成“悦”。当时的傅说正在为商王朝的修路建筑事业出力流汗,当大家把傅说带到武

  • 为什么说历史上的姜子牙,未必是周武王的心腹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朝武王对姜子牙的评价,姜子牙和武王谁厉害,姜子牙为什么有实力

    功成名就的周武王,最商朝被自己征服的结果,貌似不是很开心,等西周定都镐京后,周武王更加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完全不是一个开国之君,一个胜利者应该拥有的那份喜悦之情。大家也不太敢问,也不知道怎么问,这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周公旦绝对是中华文明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孔老夫子奉之

  • 为什么《史记》记录商朝,要写殷本纪,而非商本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殷本纪原文,商朝为什么叫殷本纪,史记记载殷商历史

    其实,不管太甲是靠武力夺回的君王之位,还是伊尹等来了他的改过自新,总之,自从太甲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之后,商朝开始了平稳的发展,但是时间长了,问题还是不可避免。商朝的这段动荡时间也非常长,经历了六代九位国王,因此史称九世之乱。其实乱的原因很简单,主要就是继承人的问题,始终比较模糊,因为那时还没有一套严

  • 为什么说此人被打垮后,西周和殷商的形势才开始倒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殷商和西周的关系讲解,西周和殷商是同一时期吗,西周为什么保留殷商

    只有西伯侯本人确实叫姬昌,当然“西伯”才是朝廷对他的封赏,这三位本是商朝的忠臣良将,位列“三公”在当时极有名望;还有个北伯侯崇侯虎恶如虎狼,史书中这“崇侯虎”三个字记录得也很正常,但如果更准确地讲,崇地是封邑也可能是他的家乡,“虎”这个名字听起来也够响亮。小说和史书都在说纣王的疯狂,残杀自己的左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