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虎门销烟时,明明一把火可以烧掉鸦片,为何林则徐要用海水浸泡?

虎门销烟时,明明一把火可以烧掉鸦片,为何林则徐要用海水浸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38 更新时间:2023/12/17 20:39:03

在东莞虎门的沙滩上,林则将各地收缴而来的鸦片共计两百三十七万斤全部摆在沙滩上,之后在众人围观下开了禁烟行动。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行动,而林则徐的举动当时不但得到了朝野的赞同,同时也让某些外国人对林则徐的手段感到佩服,可以说,林则徐是中国的“禁毒第一人”。

当然了,受现在电视剧的误导,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虎门销烟”是如销烟的,很多人都以为销毁鸦片就如同电视剧之中一样,直接一把火烧干净了就行了。

错,大错特错。鸦片当时本身就是混合大烟枪点燃之后使用的,假设一把火直接烧掉,那么这几百万的鸦片产生的烟雾不就变相的让人吸鸦片吗?

事实上,在虎门销烟之前,林则徐对于鸦片的危害已经了然于胸,他采用海上浸泡销毁鸦片的方式虽然繁琐,但确实是最有效的方式。

英国人靠卖鸦片残害国人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时候,英国靠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利益加大了商品的生产,不过也正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利益,因此英国迫切的需要将这些东西进行倾销。

于是,当时市场庞大同时人口众多的中国是英国最理想的产品倾销地,为此英国派出了使臣前往英国觐见乾隆

当时的清朝在乾隆晚年的治理下已经是江河日下,但是此时的清朝虽然没有英国那么发达,可是自己也能做到自给自足,因此乾隆便拒绝了使臣的建议。

看着软的不行,那么英国干脆就来硬的,于是在这之后英国便采用“软刀子”的方式:卖鸦片给清朝赚取巨大的利益。

他们先是将自己的产品侵销到了印度,在用赚到的钱买鸦片,然后将鸦片卖往清朝牟取暴力,在用赚到的钱从中买清朝的丝绸、茶叶等等。

在这个过程之中,英国可谓是一本万利,靠着卖鸦片赚来的钱,英国是赚得盆满钵满,而清朝却在鸦片的毒害下更加的江河日下。

由于鸦片很容易上瘾,而当时全国上下的官员、百姓却对此趋之若鹜,当时的百姓为了吸鸦片甚至不惜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了,由此可以看出鸦片对人精神的毒害,连亲情和道德沦丧都不顾了。

而鸦片的毒害不仅在于此,他还能够腐蚀人的健康,让本就贫苦不堪的清朝愈发积贫积弱,百姓的身体是愈发的不健康。

道光皇帝自己也曾经吸食过鸦片,他也清楚知道这玩意的危害,假设长此以往,国人都吸食鸦片的话,那么会让整个清朝万劫不复。

于是在林则徐等诸多有识之士的据理力争之下,道光皇帝终于下令禁烟,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虎门销烟。

如何销烟成为了一个巨大难题

虽然道光皇帝支持林则徐禁烟,可是林则徐的举动在当时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在到达广州之后,林则徐可谓是险象环生,诸如行刺、外国商人的施压等等。

这些压力林则徐最终都扛了下来,他顶着朝野内外的巨大压力查抄了大量的烟管,收缴了大量的鸦片,同时让各地的烟伤尽快交出鸦片,并承诺以后不再贩卖。

最终查抄了鸦片数百万斤。

但是查抄之后的鸦片处理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很多人以为大火焚烧就好了,可是这么简单的办法林则徐会想不到吗?焚烧鸦片所产生的烟雾足以让整个广州城的百姓都吸上一圈鸦片,许多没有吸食过鸦片的百姓可能都会感染上烟瘾了,而那些吸食过鸦片的人甚至可能会来抢夺鸦片焚烧过后的残渣,这可能会引起巨大骚乱,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其次,林则徐也考虑过将鸦片运送回京城,可是广州距离京城路途遥远,就算派遣重兵护送,一路上难民会有心怀叵测之人对这批鸦片下手,届时这些鸦片还剩下多少呢?

于是在这之后,林则徐便广开言路,百姓以及广州当地的士子寻求销烟的办法,这其中一个士子就提供了这个所谓的“海水浸泡法”。

所谓“海水浸化法”,是用海水加上生石灰,以及盐水搅拌后,彻底将烟土融化,这种办法最好的好处就是销毁鸦片不会产生巨大的烟雾,同时也不会遗留下任何残渣,可以说这是当时最有效的禁烟方法,虽然过程繁琐但却是治标治本的办法。

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举世瞩目的虎门销烟正式开始,林则徐事先命人挖好了两个巨大的池子,将所有的鸦片都侵销到了这两个池子里。

许多深受鸦片戕害的百姓这才相信了林则徐的魄力,而林则徐也破天荒的邀请了一箱外国人来观看。

如今距离虎门销烟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当年我们这个民族正是因为鸦片才饱受危害,一个民族决不能在一个问题上跌倒两次,正是因为鸦片给中华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更应该拒绝毒品。

更多文章

  • 太监陪慈禧下棋,太监:我杀老佛爷的马,慈禧怒道:我杀你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监跪着陪慈禧下棋,老佛爷慈禧,慈禧和老佛爷谁厉害

    这也告诉我们什么叫伴君如伴虎,这小太监死的太憋屈,原本娱乐时一句无意的玩笑,搭上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而这一切都源自慈禧极其讲究面子,她这样的上位者才不管你是有意还是玩笑,只要她没面子你就活不成。说起慈禧,估计十个人会有九个半对她嗤之以鼻,主要原因就是她后宫干政,如果她能像武则天,孝庄等作出一番成绩还

  • 清朝12位帝王中,谁的能力最强?有能力却不能选为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皇帝哪一个最厉害,清朝最优秀的三位皇帝,清朝最杰出皇帝排名

    1:康熙的雄才大略。康熙八岁登基,为了铲除鳌拜,夺回执政权,康熙在十六岁时,也展示了自己的雄才大略,最后成功铲除鳌拜。作为有远见抱负的帝王,康熙自然不能让鳌拜限制自己的权力。而在学习知识中,清朝其他帝王都不及康熙。康熙不仅懂数学,还会俄语,在西方传教士的教导下,他更是熟悉西方的科学知识。除了国外的,

  • 和珅: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五两六钱七把葱,和珅脸色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纪晓岚与和珅,和珅纪晓岚天牢斗嘴,纪晓岚第一部纪晓岚坑和珅

    在日常生活中,两个人相互斗嘴坑彼此都是屡见不鲜,在微服私访的时候,阿谀奉承的和珅为了给纪晓岚出难题,做出了无解的对联,没想到机智果敢的纪晓岚不仅从容面对,而且做出的下联却让和珅大变脸色,这到底是为何呢?出身不同,性格也不同在介绍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带着大家了解一下和珅与纪晓岚。和珅这个人,并不是像网

  • 武则天用一招就让李治离不开她,慈禧也效仿,效果一样有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跟李治什么关系,历史上武则天怎么和李治好的,武则天辅佐李治多少年

    经常会听到大家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这是一句相当歧视女性的话语,也是封建时代女人社会地位低下的表现。不过这句话也不是空穴来风,有很多女人在大事面前的确不如男人有远见、有能力,但是历史上的武则天却让人刮目相看。武则天她在那个女人社会地位低下的年代还能够登上九五至尊的地位非常厉害,她因为皇帝的宠爱而

  • 吴三桂兵马是清朝两倍,即已收复南方又饮马长江,最终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吴三桂,吴三桂为什么攻长江,吴三桂入关时的兵力

    康熙自己也说了,三藩之乱是大清立朝后最凶险的一次,三藩加在一起的兵马也没有比清朝多,这也就意味着,吴三桂叛乱之初,军队不过三万出头,并不像网上传播的那样,是两倍于清朝的军队。那时候,清朝承平已久,兵力锐减,吴三桂率三万大军横扫十个省份,招募新兵,迅速扩大到了十万人(其中有不少都是南明的遗老),许多人

  • 和珅被嘉庆赐死,他自信拿出乾隆给的保命诏书,结果写着:留全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给和珅的免死诏书,和珅留全尸完整版,和珅的诏书

    嘉庆也是挺沉得住气的,等到乾隆驾崩,和珅没有靠山,立刻就赐死了和珅。而和珅面对这个绝境,倒是不怎么担心,缓缓取出乾隆给自己的报名诏书。不料这里面就3个字,且没能保住和珅的命。平步青云和珅原名钮祜禄·善保,不过他是正红旗,跟皇家沾亲带故的钮祜禄氏是镶黄旗,和他没什么关系。和珅的父亲就是个普通的奇人,做

  • 和珅一生中的3大对手,其中2人徒有虚名,只有1人压了他30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珅个人资料及简介,和珅一生最强的对手,和珅的人物分析

    答案当然是不能。有的影视剧以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为主线,但为了增加主角的饱满度,以及保证收视率的需求,必然要进行加工。虽然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已经多了戏说的成分。历史小说也是如此。还有一部分影视剧,只是以一个历史时期或一个历史人物为主线,做了架空式处理,将原本牵扯不深的人物放在一起,增加戏剧冲突,这样的

  • 清朝的妃子很丑?看看这些老照片,其实她们的容貌不输女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最美的妃子照片,清朝妃子真实照片微笑,清朝皇宫后妃老照片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的确,无论是在认识一个人时,或者在做一件事时,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有些人在看到一些清朝后妃女子的历史照片时,觉得她们很丑,由此怀疑历史上美人的真实性?难道历史上的审美真的不行么?这些女子长得也

  • 清朝比和珅还聪明的人,留下千亿资产,子孙至今都是亿万富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都说商人重利且爱财,其实不只是商人,普通人也是如此,连朝中官员,爱财的人比比皆是,有的人爱财,但取之有道,可有的人却只会使用一些旁门左道。百年前,为官之人所得俸禄已是普通人的数倍有余,可有些人还不知足,他们想要得更多。于是便有人收受贿赂,受贿一事从古到今一直都是不被允许的,于是哪怕有人贪墨

  • 民国津门“海下人妖案”:穷汉倾尽家产娶亲,结果新娘竟是男儿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民国换亲奇案,民国奇女子三任丈夫,天津民国杀妻案真相

    爱情,是人们非常向往的事物,到了成年时期,和一位同龄段同条件的爱人步入婚姻的殿堂,想必是很幸福的事情了。除此之外,结婚生子也是中国人比较传统的思想意识之一。古代男人娶妻多数为繁育后代,他们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不在乎感情之事,那么这样的婚姻真的幸福吗?民国时期,就有存在这样一个情况,男子对繁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