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战国的武安君的下场都不好?四个武安君结局如何?

为何战国的武安君的下场都不好?四个武安君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529 更新时间:2024/3/5 4:33:39

武安君的结局不是很好,可能也是和当时天下干戈不断,生死存亡的竞争有很大关系。这四个武安君的结局详细说一下。

[var1]

一、燕国间谍苏秦,密谋灭齐,五马分尸而亡。

苏秦是鬼谷子的徒弟,有名的纵横家,早年贫寒交迫,爱读书但被家人嫌弃,认为是不务正业。后来苏秦悟出纵横的真谛所在,流浪多国寻求机会 ,均不得志。

苏秦后来来到燕国,深受燕王器重 。燕昭王以国士之礼对待苏秦,苏秦也极其的感激燕昭王的知遇之恩。齐国曾经趁燕国国内大乱之际,派兵进入燕国,在燕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燕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燕国极其痛恨齐国。

[var1]

燕昭王以复兴燕国,报复齐国为己任。奈何齐国强大,燕国弱小,无法报仇。苏秦为报答燕王的知遇之恩,想替燕昭王报仇,于是苏秦去齐国做间谍寻找机会报仇。

苏秦以合纵抗秦为名义,先后说服六国君王一起联合起来抗秦,苏秦深得各国君王赏识,委以重任。苏秦任六国丞相,佩戴六国相印,还被赵国封为武安君。苏秦在齐国也深受的信任,身居齐国高位而不动心,在背后相助燕国。苏秦教唆 齐湣王攻打宋国,在齐国灭宋后,引来秦、韩、魏、赵、燕亡五国的合纵进攻,最后导致强大的齐国被灭,燕国也报了仇。

[var1]

苏秦在齐十多年初心不改,在齐国充当燕国间谍, 齐湣王知道后将苏秦五马分尸。士为知己者死,说的就是苏秦这样的人 。

二、为秦戎马一生,厥功至伟,自刎而亡。

白起是秦国战神,整个战国阵亡的士卒200多万,白起所杀士卒就超过了100多万。白起一生战绩无数,在整个战国再也找不出战绩超过白起的人了。六国送外号“人屠”,为后世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var1]

白起一生指挥过七十多战,每战必胜,为秦国攻占了近百座城池。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削弱韩魏,为大秦东出扫清了障碍。打残楚国,曾攻破楚国国都郢城,害得楚国割地求和。

秦赵长平之战是白起最有名之战,大败45万赵军,40万降卒全部被白起坑杀。秦国从此取得对赵国的绝对优势,赵国也无力再和秦国相争。长平之战开辟了战争史上大兵团作战的先河。

[var1]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秦昭襄王乘机灭赵,但秦王听信谗言命白起撤兵。后又派白起进攻赵国,白起抗命不愿带兵进攻赵国,秦昭襄王逼迫白起自杀身亡,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三、破匈奴抗强秦,李牧受奸佞冤屈而亡。

赵国名将李牧是战国后期最能战之将,李牧的功绩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在代地雁门郡抵抗匈奴,后期是抵抗秦国进犯赵国。赵国北部边境的游牧民族经常骚扰侵犯赵国,几十年来都没有得到解决,李牧被任命为雁门郡太守后,在数年之内彻底大破匈奴,降服东胡、林胡,胡人彻底不敢南下放牧。几十年未能解决的边境之患,李牧数年之内就彻底解决了。

[var1]

除此之外,肥之战也是李牧的成名之战。公元前233年,秦国派遣 桓齮带领十万秦军进攻赵国,结果被李牧打得全军覆没,李牧也因功被封为武安君。能战胜强大的秦军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李牧的悲剧要从秦始皇灭赵开始,公元前229年,秦始皇派遣王翦带兵灭赵,赵国也派出李牧去抵抗。李牧成为秦始皇灭赵的绊脚石,因此派人贿赂赵国相国郭开进谗言,诬陷李牧投降叛国。李牧被赵王所杀,三个月以后赵国就灭亡。“李牧死,赵国亡。”

四、破名将李信二十万秦军,项燕为保家卫国不幸战死。

项燕是楚国王室之后,被封在项地,世代都是楚国之将。项燕最大的功绩就是大破秦国名将李信,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派遣名将李信率领秦国二十万精锐之师去灭楚国,结果被昌平君和项燕前后夹击而大败,李信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项燕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var1]

公元前223年,秦始皇又再次派遣大将王翦带领秦国举国之兵六十万去灭楚。王翦加固营寨采用长期和项燕对峙的策略,等到楚军士气低落,无心恋战之时,主动出击大败楚军。

项燕兵败自杀,留下了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遗愿。

[var1]

战国四位被封为武安君的人,虽然自己在世时立下赫赫战功,但自己却没有平安的度过一生。他们的结局都很悲惨,这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吧。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春秋第一妖姬,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九个男人因其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战国十大女将,春秋第一妖姬,春秋第一位杀君夺位的人

    [var1]夏姬出身诸侯之家,却因家丑远嫁陈国周襄王十二年(前640年),郑穆公与少妃姚子之女夏姬出生,相传其容貌极为出众,蛾眉凤眼、杏眼桃腮。夏姬虽然出身高贵,然而或许是受到郑卫之地风气较为开放的影响,夏姬对待男女之事也是极为开放,《列女传·孽嬖传》称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var1]少年之时

  • 曹操一死,魏国一支近三十万的部队突然消失,他们是谁又去了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是在军营里死的吗,曹操建立魏国过程,曹操经历过的几大战役

    正所谓英雄惜英雄,关羽于219年12月被害,之后曹操也一病不起,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两位英雄可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荆州危机也成了曹操生前最后一道难题,曹操虽然解决了荆州危机,可曹魏政权内部的危机却应运而生,曹操之死留下的权力真空,让曹魏朝堂再次变得风云难测。最大的危机发生在军队内部,一支

  • 秦国宣太后为义渠王生育两子,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宣太后为什么最后要刺杀义渠,秦灭义渠国,秦国宣太后是谁

    但是也有一群人同样优秀,却很少被人提起,比如宋真宗赵恒的皇后赵娥,被人赞誉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还有更早的一位大器女子,她就是秦国宣太后,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女人,她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var1]宣太后出生在楚国贵族芈氏,像众多历史上的女性一样,她在史书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芈氏命运

  • 战国七雄之齐国:列国之中地位最高,为何由盛而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七雄争霸齐国的历代国君,战国齐国是怎么灭的,战国七雄时期的齐国

    齐国是西周初期分封的一个诸侯国,齐国第一任国君就是封神传说中的姜太公,齐国也经历过大规模的变动,前期由吕氏治理,后期到田氏上位,走过了八百多年的历史。与其他大国不同,齐国一直盘踞在太行山东侧,在山东一带是首屈一指的老大,相对于中原其他地区的国家,算得上是偏安一隅了。立国: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

  • 春秋下场最悲剧的国君,玩物丧志,给鹤官位和俸禄,却惨遭烹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卫懿公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痴迷养鹤,并把养鹤当成了一种兴趣,而且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按道理来说,一个国家的文武百官都是根据才能武力来分配的,但是在卫国却不是这样,不管你是治国有方还是能征善战,这在卫懿公的眼里都不是事,只要你会养鹤,并且能把鹤养好,这才叫有真本事。为了能养好鹤,卫懿

  • 春秋战国纷乱不堪的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战国的背景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资料,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根本原因

    历史上,让人混乱的有两个时代,一个是由于时代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个就是东汉末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前者是南北朝的靖康之变,后者则是乱世枭雄的时代。除了携天子以令诸侯值得一说外,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激烈争夺天下、斗争不休的源头也让许多人疑惑,乱世枭雄,会在怎样的境况下,才会在乱世里留下如此浓

  • 比勾践“更猛”的复国枭雄,五次对敌称臣,覆灭后竟还能逆袭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勾践复国后怎么对付功臣,勾践复国的残暴,勾践复国有多厉害

    [var1]其人与陈寿《三国志》中“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的孙权颇为相似,他的亲大哥辛劳创业,好不容易乘乱世之际,坐拥一方沃土,然而环顾四面全是强敌虎视,豺狼之邦林立,这位枭雄继承父兄之业后,不敢有丝毫懈怠,竭智尽勇,欲逞强称霸,结果事与愿违,竟先后五次屈辱地向非帝即王的司马氏、苻氏、吕氏、姚氏、秃

  • 西汉虽延续秦朝,并没继承秦朝文化,继承的是楚国、周、商等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与西汉之间的王朝,秦朝与汉朝的关联,汉朝继承过秦朝吗

    [var1]对于秦朝,虽然存在的时间比较短,但东周开始后没多久就建国了。从秦国建立到秦朝灭亡,一共存在了五百多年时间。可以说历史还是比较久的,所以也有自己的文化。秦国虽然在春秋和战国时期存在感比较强,也有一定的实力,不过其文化发展并不是很好。一直到战国后期,秦国的文化才开始发展,在这之前,秦国的文化

  • 谁洗刷了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耻辱?此人使叛臣胆寒,威震敌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长平之战真实分析,长平之战简介和特点,长平之战关键人物

    史书上记载赵括有一个非常能打仗的父亲,赵国“马服君”赵奢,他的弟弟赵牧也是赵国难得的将才,其实这赵氏一门后裔还出了不少带兵良将。[var1]而据说在当年长平之战前夕,赵括的母亲听说赵孝成王要以赵括为帅,就急忙找到赵王对他说道:“妾身曾见他的父亲马服君赵奢为将,都是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大王及宗室所赏赐的

  • 从小说《三国演义》切入,探析吴国低调的客观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吴国国君,三国演义小说分析,三国演义深度解读分析

    《三国演义》几乎是陪着我们长大的,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其他的衍生品数不胜数。有很多人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来入门的,小时候我们都是依靠这本书来看汉朝末年的这段历史。还有很多人说一共有有两个三国,一个是属于小说里的三国,还有一个是属于历史学家的三国。作为普通人,我们更了解的当然是属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