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皇帝对付权臣,康熙除掉鳌拜,汉献帝为什么不能除掉曹操?

同样是皇帝对付权臣,康熙除掉鳌拜,汉献帝为什么不能除掉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17 更新时间:2024/2/8 21:20:42

如果真是如此,正是诸葛亮所说的“……天下有变”,蜀汉霸业,或许就真的可成了,可惜汉献帝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没能完成“天下有变”的任务,自然匡扶汉室也有就成为了泡影了。

同样是弱帝斗权臣,为啥人家康熙就能一举干掉鳌拜,那可是满清第一“巴图鲁”啊,而汉献帝干掉曹操却做不到呢?根据我的了解,觉得他们之间的情况差距很大,汉献帝想杀曹操可能性太低了。

地理位置不同

康熙那是坐镇帝都的人,在帝都之中,有他自己培养的一群小太监,都是忠心耿耿的小伙伴,这里有康熙的心血在里面。当时大清的国势正旺,紫禁城中有康熙的铁杆粉丝和忠实势力。否则康熙偷偷培养小太监练武的事情早就败露了,有人或许会说,那是因为康熙蒙蔽了鳌拜,让鳌拜以为他在和小太监们玩。其实,这不正是因为有人帮康熙,没有传达康熙真正在做的事情吗?这就是康熙在紫禁城的优势。

汉献帝则不同,他是从洛阳逃亡出来的,就算他曾经有所经营,在洛阳有所准备,但是被曹操接到了许昌之后,他的一切都被剥夺了,就像是一个透明的人一样,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一个傀儡。

那么汉献帝可以培养小太监诛杀曹操吗?当然不能,因为他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不能,许昌不是洛阳,他在曹操的地盘上,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门口的侍卫,汉献帝身边的人,所以伺候汉献帝的宫女、太监、侍卫,除了贴身伺候的奴才之外,就再也没有汉献帝的人了,汉献帝有风吹草动,都会立刻被人报告给曹操,这一点与康熙有着本质区别。

局势不同

我翻阅资料发现,康熙擒杀鳌拜的时候和汉献帝对付曹操的局势不一样。

康熙对付鳌拜的时候,大清朝是大一统的王朝,外患还没成长到可以威胁大清的地步,在这样的时候,为了自身利益之争,在朝廷之中是有一批大臣制约着鳌拜的,虽然权利没有鳌拜大,但是一旦有机会,这批人是愿意帮助康熙收拾鳌拜的,苏克萨哈的死,给康熙上了一课,也证明了我的观点,苏克萨哈是忠臣吗?我看未必,但是他愿意为了自己的利益拼一次,这是关键所在。

我个人认为,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绝对的忠臣,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拼搏,所以有的人要上位,有的人下台,这古已有之,并不奇怪。

汉献帝就不同了,当时的情况是乱世,而且汉献帝不是大一统的皇帝。刘备匡扶汉室是为了有借口起兵,后来自己不也当了皇帝了么,因为汉献帝死了他的口号已经没用了啊,大喊不在了,还匡扶什么汉室。

难道曹操集团就是铁板一块吗?就没人想反吗?不是,曹操集团也有异心之人,但是究竟怎么做,还要权衡利弊。汉献帝没用权利、没有兵权、帮汉献帝杀了曹操,能得到什么好处?可以得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而已。受不受汉献帝的感激和分封有什么用,在乱世没有兵一个称号的用处不大。这个时候谁会帮汉献帝杀曹操呢?他们没有争霸天下的能力和野心,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给他人做嫁衣。再说了,在曹操手底下吃香喝辣挺好的,没必要冒险亲手毁了自己的生活。

在没有任何利益的情况下,去冒灭族风险,毁了自己的生活,就为了后世留芳?没人会这样选择的,这也是汉献帝内外无助的原因。

曹操不是鳌拜

鳌拜是第一“巴图鲁”,但是他只有四肢八大,大脑却简单的很,他其实根本造反的决心就不够,只不过是受到了班布尔善的蛊惑,鳌拜哪有那么多的心眼呢,他就是单纯的觉得自己牛,欺负年少的康熙,谁得罪他他就收拾谁,但是这样的一位类似“猛兽”的大臣,很容易就被班布尔善利用了。

他出入皇宫和走平地一样,他也没把孝庄和康熙放在眼里,一个寡妇、一个小孩,鳌拜就是这样想的,结果发现不敌康熙的时候,已经晚了,一个权臣就这样的被收拾了,死在自己的愚蠢上。

曹操就不一样了,曹操那是人精,“乱世奸雄”,有勇有谋,他敢刺杀董卓,当时谁敢?汉献帝落到了曹操手里,曹操自然不会给了他败中求胜的机会。

最重要的一点,曹操是看着何进咋死的,他可明白着呢,独自进宫可不是啥好事,这事他早防着呢,公里也都是他的自己人。不可能重蹈覆辙。曹操有能力,有野心,会控制人心,属下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他自然不是汉献帝一个孤家寡人能够搞死的了。

曾经身边的人也不在了

其实汉献帝还是有过抗争的,虽然宫中遍布眼线,但是伏皇后、董贵人还是自己人吧。

董承得到了汉献帝的衣带诏,他一看机会来了,可见董承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决定为了人生搏一搏,结果失败了,消息走路了风声,于是董承一干人等统统被杀,刘备命大,跑了。此事自然牵连到了董贵人,当时的董贵人有身孕,汉献帝苦苦哀求曹操,没有用,曹操还是把董贵人宰了。

据我所知,当时看到董贵人的下场,伏寿皇后有点害怕了。她就写了一封信给他爹伏完。信中内容无非就是,女儿在危险之中,这曹操太可怕了,爹你要救我之类的话。伏完没敢动手,过两年就死了。

但是这件事情后来被曹操知道了,于是就把伏寿皇后也给杀了。曹操发现宫中虽然都是自己人还不稳妥,连汉献帝床上的人都应该是自己人才行,于是曹操干脆把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这回汉献帝彻底没招了。

汉献帝的悲哀

汉献帝的聪明头脑未必比康熙差,但是他的运气是太差了,或许这就是宿命吧,一生悲惨的皇帝生涯,不如寻常百姓活的痛快,可悲!

关注→野史日记,了解更多精彩历史内容!你的点赞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更多文章

  • 网友说:刘备若将错失的猛将争取到,统一大汉是必然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吗,刘备最强时期有统一可能吗,后世帝王对刘备的评价

    虽说有些帝王并不能将人才纳入自己的名下,有些人抹不开面子,觉得自己怎么说也是一代帝王怎么能去求他归顺自己呢?这一点其实刘备是做的比较好的,从他三请诸葛亮就可以看的出来。他为了得到人才可以放下自己的面子,这样看来他也是有一双识别人才的眼睛。但是其实在他统治的时期,还是错失了很多的人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

  • 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不被承认,如果延续,意义比肩秦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大一统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吗,秦朝真的是最短命的王朝吗

    王莽出生不凡而王氏家族也不是简单的家族,王氏家族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家族中人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家族中的人大多数是将军列侯,所以家族成员大都生活侈靡,喜欢攀比,但是王莽犹如一股清流,不仅生活简朴,且非常的勤劳好学,喜欢研究《论语》。在王莽上位之前,他的名声是非常好,不仅礼贤下士,且

  • 原创有人说,空城计成就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司马懿封神之作,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懿空城计为什么要放走诸葛亮,老版司马懿空城计放走诸葛亮,诸葛亮空城计是真的吓退司马懿吗

    诸葛亮的空城计在三国演义中流传成了一段佳话,人们在赞叹诸葛亮的胆大心细,料事如神。但是,随着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大家把空城计称为司马懿的封神之作,你怎么看?街亭失守,司马懿带大军攻打西城,当时诸葛亮驻守西城,城中人马只有2500人左右,如果弃城而逃,不一定能躲过司马懿的追击,反而其它蜀军也会追击的危险

  • 两千多年没人敢动秦皇陵,只因秦始皇的曾经说过这些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皇陵简历,秦皇陵真的是秦始皇的吗,秦始皇陵历史及现状

    早在解放后,当地文化局的领导就向上级请示发掘秦始皇陵,郭沫若当时作为考古爱好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十分激动,因为进入秦皇陵是那个时代每个考古学家的心愿。但是,当时国家并不支持这个项目,于是他找到了当时的周总理,和他聊了聊关于秦始皇陵的一些事情,不过总理立马回绝了,并且告诫他短时间内不要再提。周总理如

  • 桃园三结义,为什么关羽没当大哥?却一辈子跟着刘备,直到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刘备张飞为何要桃园三结义,刘备跟张飞关羽结义,关羽跟刘备什么关系

    桃园三结义,论年龄关羽比刘备大一岁,(罗贯中把年龄弄颠倒了)武力比刘备还要高。但是,这个选大哥不是按照年龄、武艺来选择。主要是整个人的综合素质来评选的。这三个人当中,刘备虽然是卖草鞋的,但是背景最大。刘备自己号称“中山靖王之后”,这也算是汉室宗亲,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刘备一没兵,二没有钱粮

  • 细说三国刘备成功逆袭的三个杀手锏:仁,义,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中刘备的仁义体现在哪里,刘备有多仁义,三国时期刘备的发家史

    第一:君臣和父子之间的义刘备的忠君大义体现在对上体现忠君思想,对下则是位讲理的明君。他的明理爱臣,鲜明的表现在面对赵子龙单骑救主的场景,〈第四十二回〉: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 谈三国:孙权为何久久不称帝?不是不想,而是因为这些原因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为什么是三国最后称帝的,三国孙权建国始末,三国中孙权厉害在哪里

    文|望梅求止渴在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里,这其中刘备是最早称帝的,后来就是魏国的曹丕,但是吴国的孙权为何久久不称自己为皇帝?不是他不想,而是这些原因不能让他称帝,如果称帝的话,吴国的后果会不堪设想。首先,我们先说一说曹丕和刘备为何那么早的自封为帝王,先说曹丕,他称帝的原因是因为他看清楚了这群汉臣看

  • 谈三国:他被称为白马将军,曹操为之落泪,原因令人感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白马将军是谁,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曹操,三国故事关于曹操

    文|望梅求止渴在罗贯中笔下的三国里,有很多能文能武的英雄豪杰,这其中不乏有为国家献出自己生命的,今天小编所要给大家讲一讲这一个人,他被称为白马将军,一生征战沙场无数,死后竟然能让曹操为之落泪,原因也令人感动不已。首先,小编先个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人,他叫做庞德,这个人的一生可谓是坎坷多难,他原本是跟上马

  • 破釜沉舟再复盘:项羽真的是有勇无谋一介武夫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项羽破釜沉舟能赢,项羽破釜沉舟100字故事,项羽破釜沉舟有多厉害

    咱也不知道楚南公是如何说出这句话的,但他确实精准地预言了秦朝末年,将整个大秦帝国推向分崩离析的中坚力量——项梁、项羽军。叔父项梁死后,项羽扛起了反秦楚军的大旗。在我们后世的传评中,项羽勇猛无敌,“力拔山兮气盖世”,但却有勇无谋,气走范增,最后兵败垓下,自刎身亡。“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一生豪

  • 自汉武帝以来,儒家便是正统,为何历朝执行的却是法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法家治天下为何又变成儒家治天下,历史上法家和儒家争辩的故事过程,汉武帝用儒家还是法家

    后期法家则与荀子这一派关系很深。为这两个儒家学派出了一大波法家人物,与这两派的思想主张有很大关系。其实,先秦各个学派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很多人可能同时兼有儒、法两派的特点,比如吴起,他既是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兵家代表人物,甚至儒家与他脱不干系。汉初开国功臣名相张苍,说他阴阳家也行,说他儒家也没错。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