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为何定都开封?明知难以防守,宋朝一百多年为何不迁都?

赵匡胤为何定都开封?明知难以防守,宋朝一百多年为何不迁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68 更新时间:2024/1/20 13:09:36

一、开封:无险可守的尴尬

此后的宋王朝一直以开封为都,南宋都城临安名义上都叫行在,并不是正式都城。然而,开封无险可守的尴尬,给北宋带来了极大的军事压力。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北部的燕云十六州还丢了,因此辽国的骑兵几乎可以长驱直入进入开封腹地。为了保证首都的安全,北宋不得不保持相当庞大的首都卫戍部队,这也是宋代中央禁军一直攀升的原因。到了北宋神宗年间,北宋的禁军数量从开国初年的20万升到了惊人的80万。这便是王安石变法的原因之一--冗兵。

即便如此,开封还是受到过数次威胁其中最严重的的是檀渊之盟前夕。公元1004年,辽国太后萧太后辽圣宗亲率20万大军长驱直入,直达黄河北岸的澶州。檀州距离开封只剩下一个黄河天险,如果辽军攻破檀州,那么北宋将提前灭亡。

整个宋廷一片恐慌,宋真宗一度想要弃都南逃,在宰相寇准的一力坚持下,宋真宗勉强来到檀州。当皇帝的龙旗出现在檀州的时候,宋军士气大振,加之辽军大将萧挞凛被宋军射死,这场战役才最终以“檀渊之盟”的和议而告终。

那么,既然开封无险可恃,为何北宋要定都开封呢,就没有人考虑过迁都吗?

二、开封是何时成为都城的?

开封又称汴梁、汴京、东京。北宋定都于此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唐代以前,大一统的王朝一直定都于关中地区的长安或者洛阳。唐代也是如此。然而,随着关中腹地的屡遭战乱,经济地理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已经难以供给首都庞大的人口和贵族。

于是,隋炀帝才发动了那么多人,耗费了那么多精力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最初的京杭大运河并不是现在的样子,而是呈一个v字型,两端分别连接幽燕重镇和江南财赋重地杭州,向西经过开封到达洛阳和长安。这是为了保证长安能够及时到达北部边疆,同时江南的财赋能够及时送达京师长安。

到了唐代中后期,甚至于皇帝和大臣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更加靠近京杭大运河的洛阳办公,称之为“就食”,可见当时洛阳-开封一线的重要性。

唐末战乱,京杭大运河几乎就等于一条生命线,谁掌握了这条生命线,谁就掌握了江南财赋,掌握了关中门户,而这条生命线最重要的就是开封。

第一次以开封为都的是后梁朱温,朱温以开封及河南为根据地,在与晋王李克用家族的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建立了后梁王朝。

从此以后,五代都建都于此,而远离运河的长安、洛阳逐渐遭到了废弃。久而久之,前往洛阳长安的运河也不通畅了。

这是五代建都开封的原因,宋代继承的是后周的班底,自然一开始也是建都于开封。

三、赵匡胤迁都为何没能成功?

赵匡胤基本统一天下之后,对于开封也不甚满意,屡次想要迁都。

赵匡胤也主要是考虑到开封地理形势不佳,难以防守,想要迁都长安或者洛阳,然而群臣一直都不同意。开宝九年,赵匡胤生气了,执意要迁都洛阳。然而群臣始终不同意,最终赵匡胤在弟弟赵匡义的劝谏下回到了开封。

当年,赵匡胤在“烛影斧声”的疑案中去世。

那么为何赵匡胤迁都计划会失败呢?

首先,赵匡胤是通过和平政变上位的,全盘接收了后周的班底,许多北宋大臣也是后周的臣子。对于他们来说,累世都在开封,许多利益、人脉都在开封。一旦迁都,势必会使他们的势力和影响力下降,他们自然不甘心。

其次,当时的开封府尹是赵匡义。可见赵匡义经营班底也在开封,如果迁都,赵匡义晋王的分量也会受到影响。赵匡胤时期,赵匡义的能量可是很大的。甚至于有人说,赵匡胤执意迁都也跟逃离赵匡义的根据地有关系。而恰巧,执意迁都的当年,尚在壮年的赵匡胤,就死在烛影斧声的疑案之中,赵匡义即位称帝。

再次,赵匡胤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经营一个新都,换句话说,如果赵匡胤不死,可能就迁了。洛阳长安进过长时间的战乱,十分残破,因此迁都是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的,不能说迁就能迁。明朝朱棣迁都到自己的藩所,前后尚且花了19年的时间,赵匡胤或许要花更长的时间。然而,上天没有给赵匡胤这个机会和时间。

四、赵匡胤之后,为何没人再提迁都之议?

而迁都这件事,也随着赵匡胤的死亡而没有人再提起。因此,赵宋都城就一直在汴梁,没有再变过,这又是为何呢?

其一,赵匡义老巢本就在开封,得位不正的他还是要迎合一下群臣,因此赵匡义没有在提迁都,后世皇帝也就渐渐习惯了,懒得再提。

其二,檀渊之盟后,北宋和辽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和友好。逢年过节、皇帝换届什么的还经常互派使者通告,其乐融融。迁都主要原因就是军事威胁,现在军事威胁减小了,汴梁又越来越富庶,迁都也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自赵匡义时代开始,西北有一个政权一直不安分,那就是定难军,后来的西夏。西夏初期,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多以失败告终,最终西夏完全占领了陇西和河西走廊。而北宋拟迁都地长安、洛阳的后方就是陇西,因而现在受到了西夏的军事威胁,谁再提迁都长安那才是脑残。

既然不能迁了,那就老老实实保卫开封吧。于是宋代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数十年时间营建了一片庞大的防护林,用来迟滞北方的骑兵威胁。当然,最终证明,好像效果不明显,金军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来到了开封城下。

更多文章

  • 清朝二十万人是如何逆风翻盘,最终击败人口上亿的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是如何打败明朝的,清朝战胜明朝的转折点在哪里,清朝推翻明朝是必然还是偶然

    皇太极虽有称帝的野心,但从未想过马踏明朝,做那中原之主。可明朝末年的内部纷争,却给了满清一个从未想过的历史机遇。而满清统治者也准确地抓住了这个时机,使得满清最终成为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之地真正的掌权者。皇太极剧照那么,清朝是如何逆风翻盘的呢?明朝末年,知名谋士范文程投靠满清,并向满清献策:“今此之行,非

  • 宋朝执法者权力监管机构——纠察在京刑狱司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刑狱司,宋朝执法部门,宋朝的执法部门是什么

    为了让纠察在京刑狱司对各个执法机构能够有效的监管,宋朝主要给予了纠察在京刑狱五个方面的权力。一、录问京师案件之权何为录问,就是在按案件审理完成还没有进行判决的时候,派遣与审讯机构方面没有任何交集的官员对犯人进行询问,并且在询问的过程之中有权查阅所有关于案件记录,核实无误后审讯机构才能对犯人进行下一步

  • 让他当皇帝,他绝食四天,无奈只好答应,当上后又把皇位给了赵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文│小先生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可谓是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不仅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更享受无与伦比的荣誉和权力,那些生在帝王家里的皇子们,为了当上皇帝可谓是斗的死去活来,但是笔者今天要讲述的这个故事就是,在历史上有人让他当皇帝,他先是绝食四天装病拒绝,最终无奈才答应,当了后没多久又把皇位让出

  • 王安石让儿媳改嫁,儿子得知消息后,写下一首词述说思念之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宋史》中对王安石之子王雱的描述。王安石王安石一生在沉浮中度过,他几经起伏,在北宋推行新法,帮助北宋王朝走向了强大。王安石一生清清白白,两袖清风,从不与奸人同流合污。这样的王安石,可以直面任何敌人的打击,依旧不会落人口实。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王安石正式提出变法,一年后,

  • 明朝一个特别的皇帝——木匠皇帝朱由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朱由校木匠真实水平,木匠皇帝朱由校有多厉害

    朱由校在位期间因重用魏忠贤和纵容客氏,使得魏忠贤权倾朝野,当然朝廷政治也很黑暗。后来在他临终之际,于是就把这样一个烂摊子交给了他的弟弟崇祯皇帝。不过朱由校虽然重用魏忠贤,但他对自己的皇后还是不错的。比如因为他对张皇后的疼爱,所以魏忠贤和客氏虽然权倾朝野,却也没有动摇张皇后的地位。更甚至于朱由校在临终

  • 梁山看透宋江的为人只有这3个人,其中1人下场惨死,2人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江人物评价及分析,梁山宋江历史事件,关于宋江的十个经典情节

    如果说梁山伯是个教会话,毫无疑问宋江就是教皇。当你读懂《水浒传》时,就会发现宋江是一个伪善之人。他很会扮猪吃老虎,总能在他人需要时,伸以援手,让人记住他的恩惠。而且他的起义目的并不是那么纯粹,所谓“替天行道”,在他看来我是帮大宋皇帝纠正错误,并不是造到了大宋的反。毕竟宋江以前是个宋朝小吏,骨子里的忠

  •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弟弟赵光义如此对待嫂子和侄子,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匡胤和赵光义是同父异母吗,赵匡胤为什么要传位赵光义,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真实历史

    赵匡胤剧照但是,当时赵光义继承赵匡胤的位子却引起了朝廷和民间的轩然大波,时至今日,还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这些问题,成为了千古谜案!虽说弟弟继承兄长之位并无不可,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些事情,却让这件事变得不那么合适了!赵匡胤先后封过三个皇后,第一位就是自己的结发妻子贺氏,但是贺氏在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前就去世了,

  • 董卓年少时有侠义之名,被羌胡首领爱戴,建立他崛起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少好侠董卓字仲颖,少年时好行侠仗义,常常去羌族的领地游玩,也与羌族各个首领豪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曾经在耕种的时节,把自己的耕牛杀了以此来宽待前来看望他的朋友。他为人粗略豪迈,武艺超群,臂力过人,常常佩戴两副箭囊,能左右驰射。由是以健侠知名乡里,被州里征为兵马掾,负责巡逻守备边塞。桓帝末年,朝廷下令从

  • 一对一单挑的状态下,三国中有谁能打败张飞?起码有3人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正史张飞打得过吕布吗,张郃单挑张飞谁厉害,正史张飞单挑过谁

    三国时期,英雄并起,各路英雄好汉谁也不服输,勇气可嘉。作为刘备手下的得意大将,张飞的防御力和攻击力都是非常高的,虽然位列五虎上将之一,但是张飞并不是三国英雄中最厉害的。如果在一对一单挑的情况下,三国中至少有三人可以将张飞打败。他们分别是战神关羽、吕布和黄忠,那他们究竟是如何打败张飞的? 刘关张初相识

  • 提起董卓人人切齿愤恨,那么都有哪些人想要董卓的老命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权倾朝野的董太师就这样命丧在未央宫宫门之内。在小说中,刘关张曾经要杀董卓,丁管伍俘曾经要杀董卓,丁原袁绍曾经要杀董卓,孙坚曹操也要杀董卓,十八路诸侯结盟起兵亦是为了要董卓的命。而在历史记载中,更是有很多人都想要董卓的命。按着时间的先后顺序第一个要杀董卓的应该是孙坚。公元186年,即中平三年,车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