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从一品”和“正二品”差别有多大?说出来你别不信

清朝的“从一品”和“正二品”差别有多大?说出来你别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61 更新时间:2024/3/10 6:21:29

封建朝离老百姓的距离是很遥远的,尤其是对那些没有读书人的家庭,连孩子当官的可能性而已排除了,更不要说对现实的官场关注了,但是在老百姓中,对官场还是有一个基本概念那,比如最小的官叫七品芝麻官,最大的官叫一品大员。

其实这些不一定准确,比如在清朝,官场就分为九品十八级,最小的官就是九品,不是七品,而且在官员品级的后面,还有一个从品,从而形成了十八级的层级结构,那么正品从品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就从清朝的从一品和正二品的差距来说说这个问题。

封建社会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这个思想反应在官场上就是极为明确的官场等级,清朝的封建制度里,官员等级总的来说是九品十八级,这些品级都是用来区分等级关系的。

就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官员,如果碰上了,一定是品级低的人像品级高的人行礼,就算是品级高的人偶尔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属于品级比较低的人管,那也算品级高的人说了算。

不过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因为清朝的官员,什么品级做什么事情还是有区分的,当然不排除一个官员在担任了本级职务之后兼任低级职务的情况,不过他们一般也算直接对皇上负责,不会再在中间设一级官员。

这样就不会让中间官员为难,也便于工作的开展,比如和珅,在担任一品官员的同时,也担任二品的吏部和刑部官职,但这些职务也是直接对皇上了,因为他担任的虽然的二品的职务,但也是这方面职务的最高负责人。

当然,这是中央层级的情况,如果是中间的管理层级,就不能避免了,因为中间的品级官员肯定有大于他的职务,而不是皇帝层面的人,这个时候一个靠官员的相互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就有一套很繁琐的等级制度了,不过如果到了这个层面,官员之间的关系也就闹僵了。

但不管从哪个方面来协调,一品大于二品,正品大于从品,是等级社会中公认的原则,所谓冠以一级压死人,也是因为这不管是从制度上,还是从大家的共识里,都是原则问题。

从一品官员担任的职务主要有:各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少师,少傅,少保,正二品担任的主要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地将军,都统,提督。

这些官员有些是虚职,甚至会存在有职无务的现象,就是说这是一个官位,但没有具体可做的事情,但这个官位还是想着着一定的地位,比如三少,即少师,少傅,少保。

至于其他的各部尚书,其实相当于各部的国家最高领导了,有点相当于现在的中央部长,协办大学士,其实就是起草诏书和编纂书籍的协助工作,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其实有点像现在的纪委,是官员的监察者。从这些工作可以看出,从一品的官职是很大的,基本上可以说掌握着国家的主要运转枢纽。

正二品中他同样有虚职,比如一般所所的东宫三太,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除此以外,总督是一个比较大的官职,相当于管几个省的事情,一般在边疆的比较多,他们基本上是属于统管全部事物的的官员。相对而言,巡抚就简单得多,基本上就负责自己本地的就行,其职责有点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从以上的职责可以看出,从一品基本上就是中央的各部门最高领导人,而正二品有有点相当于地方领导的最高领导人,他们综合起来,可以让国家的 整个行政体系运转起来。

有一句话说得好,千里当官只为钱,而且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彰显不同是其核心思想,所以不同的级别肯定有不同的待遇,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从一品和正二品担任的待遇有不同。

首先,他们发放的官服就不同,一品和二品的官服是不同的,不止官服,连的帽子,上朝的腰带都不同,这些区别,让对官场熟悉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对方的品级,也不会失了礼数。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房子和票子,在房子的问题是那个,从一品和正二品的区别不是很大,从一品是二十间房子,正二品是十五间,反正应该都够住吧。

再就是最俗也最重要的钱了,清朝官员的收入有点复杂,分为三种,一种是俸禄,一种是养廉银,还有一种是致仕俸禄。这里说的致仕俸禄就是退休工资,清朝的退休工资和正的俸禄差不多,我们现在就说在职官员的俸禄和养廉银,这个应该可以说明从一品和正二品的待遇差异。

先说正俸,这里说的是年俸,从一品是180,正二品是155,这个差别不大,差别大的在后面,就是一般所说的养廉银,这笔收入从一品是15000两,正二品是12000两。

就这个一下子就是三千两,可以说,就这个差距而言,正俸的差距二十多两可以不看。如果从一品和正二品都是全靠俸禄生活的话,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是有差距的。

其实,在清朝,官员中最大的差距不是从一品和正二品的差距,而是从一品和正一品的差距,他们看似在一个品级之内,但一品大员大都只有满清的人可以担任,汉人是不可以的。

另外,他们虽然不担任国家的运转枢纽,但却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就这一点,就是从一品的官员感觉遥不可及的地方。从统治中心来说,正一品的大员才算是皇上视为自己人的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孙中山死前非要睡在地上,还要求地上有冰,宋庆龄都不知道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幢故居的名字叫“红楼”,因由红砖砌成而得名,位于香港屯门蝴蝶湾区域,至今已有逾百年历史。孙中山曾在“红楼”召开军事会议,策划广州起义,这里是革命党人策划反清武装起义的革命重地。在这幢小楼里,曾经有一位伟大的女性陪伴着孙中山,共同度过了一段风雨飘摇、危机四伏的特殊时光。革命伴侣贤妻良母陈粹芬于187

  • 民国第一败子:一夜输掉上海百套洋房,晚年饿死家中,遗言想吃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民国期间最大败家子,民国第一败家子现状,明败子到底是什么

    在民国时期就有一个著名的败家子,他曾一度被人们称之为“民国第一败家子”,他的父亲是晚清第一富商盛宣怀,但就是这样富可敌国的家业却被他的儿子盛恩颐亲手毁掉了,盛恩颐败家到什么地步呢,他曾一夜输掉了100套洋房。不过他的结局也确实悲惨,晚年被饿死家中,遗言也只是想吃一块肉。首富独子,极尽宠爱1844年,

  • 乾隆后宫嫔妃41位,唯独她的牌子被翻掉漆,不得不重新做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的妃子一览表,乾隆后宫最出名的妃子,历史乾隆的所有妃子

    乾隆的后宫生活也被人们更加关注,观众都知道乾隆的妃子众多,据说有41位,但其中有一个人却得到乾隆独有的宠爱。连被翻的牌子都掉了漆,派人重新制作。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为什么能得到乾隆如此的宠爱呢?期间还不包括七下江南期间看重的女子。拍摄乾隆这位皇帝的影视剧更是数不胜数,大多数都是乾隆皇帝的感情经历。早些

  • 康熙雍正重用汉臣,为何乾隆却相反?汉臣在清朝扮演了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雍正康熙谁最厉害,雍正重用汉臣,康熙和雍正有多大的关系

    汉族官员与清朝其实一直有着不解的缘分,并伴随了清朝的一生。汉族在清朝的不同时期都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在康熙、雍正朝尤为明显,在乾隆朝也确实受到了打压,最终在慈禧时代大放异彩。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在清朝的历史上,那些汉人重臣在不同时期扮演的重要角色。汉人吴三桂对清朝的贡献清朝是满洲人,在明朝时称满洲人为“

  • 重温《孝庄秘史》才懂:为何皇太极逼死了多尔衮的亲妈,却没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请大福晋升天!请大福晋升天!”多尔衮的亲妈阿巴亥,听着催命符般的呼声,绝望至极。她不想死,可是以皇太极为首的四大贝勒,根本就没给她活命的机会,她必须死。只有这样,皇太极才能安心地坐到梦寐以求的汗位上。看着对天发誓会善待多尔衮的皇太极,阿巴亥诅咒道:“你可不要违反了自己的誓言,如果你不善待他们,即使

  • 这位太后强悍堪比武则天,逼迫北宋签订城下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宋刘太后和武则天,历史上真实的大宋太后,北宋城下之盟

    01中国古代出过一些才智非凡,具有治国才能的女性政治家,像唐代的女皇帝武则天﹑宋代哲宗赵煦的孟皇后等人。在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这种强悍的女性更多,比如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冯太后,还有现在我们要说的这位:北宋时期辽朝的萧太后。五代时期,中原陷入战乱。916年,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称帝,

  • 隋炀帝若爱惜民力,功绩足可比肩秦皇汉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炀帝的功过评价,史学家对隋炀帝评价,结合史实评价隋炀帝的功过

    大隋二世而亡,是个流星王朝,但大隋做了很多弊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大隋有功,也有过,是一个非常有存在感的王朝,隋为后来唐的兴盛奠定了基础,这也就是隋唐不分家的原因。隋炀帝杨广并非真正的昏君,在他在位的十四年中,他干了很多件其他君主想干而不敢干的,改变中国命运走向的大事,并且他干成了。隋炀帝急功近利

  • 唐朝平定河北始末(十四):穷途末路,刘黑闼兵败被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黑闼杀了多少唐将,唐朝平定河北之战,刘黑闼反唐之战

    一、魏州之战(一)唐军反击十二月十七日,魏州当地守军田留安所部率先展开反击,重创刘黑闼,并俘获刘黑闼的莘州刺史孟柱,俘获收降其将士6000余人,“(十二月)甲子(十七日),田留安击刘黑闼,破之,获其莘州刺史孟柱,降将卒六千人”(《资治通鉴》)。莘州的位置大致位于下图中的莘县一带。请大家注意,在此前的

  • 李白遇一绝色美人,一连写下三首赞美的诗,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白冷门又惊艳的诗句,李白写过最唯美的诗句100首,李白最美的诗句经典

    平民老百姓爱美,文人雅士、风流文豪更是如此。大唐天宝年间,李白就遇到了一个绝色美人,禁不住突发奇想,一连写下了三首赞美的诗,惊艳了千年,至今无人能够超越。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且来看看,话说天宝元年,李白踏上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长安。在长安,李白结识了贺知章,并且他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 武则天死后,唐玄宗为何不放过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唐太宗唐玄宗治国的共同点,历史上武则天和唐玄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谁重视人才

    在武则天还在位之时,太平公主虽然身为武家儿媳,则天爱女,但是在政治立场上,太平公主始终是坚定的保李派。当张柬之准备发动神龙政变时,太平公主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李显这一边,帮助哥哥顺利登上皇位,受封“镇国太平公主”。这时的太平公主开始从深宫内院走上政治舞台,李显对待这个唯一的妹妹也是非常爱重的,当李显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