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极限逆转,仅剩两座城池的齐国,为何还能顺利复国?

极限逆转,仅剩两座城池的齐国,为何还能顺利复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632 更新时间:2024/2/6 22:03:23

在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历史里面,有一些国家能一直保持强势,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其中齐国就是一个例子。

齐国建国时间非常早,也是姜子牙的封地,齐国建立之后,也不断吞并周边的国家,把自己的国土拓展得越来越大。

在春秋时期,齐国已经成为了和晋楚齐名的大国,到了战国,齐国更是成为和秦东西并立的超级大国。可最终统一天下的是秦,齐国反而没能完成统一,这与齐国中后期发生的一次大事有关。

[var1]

当时齐闵王在位,他是一个有野心的君主,自己到处开疆拓土,齐国的疆域也是非常辽阔,可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自己贸然发动了对宋的攻势,一下子就把宋给灭掉了。

这件事引发了各国的愤怒,随即与齐国有世仇的燕国就发动了战争,在乐毅的带领下,五国联军一起发动对齐的战争,一下子就把齐给打得惨败。

乐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他带兵能力极强,他不仅消灭了齐军的主力,还一路就打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数年的战争让齐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幸好齐国还有机会,它们就依靠着仅剩的两座城池,完成了最终的逆袭。

[var1]

田单复齐

齐国当时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齐闵王在战乱中被杀,各个国家都开始划分齐国的领地,齐国辽阔的疆域,确实引来了诸多国家的惦记,齐地就一直受到战火的影响,而最主要的敌人,还是燕军。

乐毅是打算要彻底吞并齐国,他一边带兵攻击,一边还不断做一些政治建设,试图拉拢齐地的人心。此时,齐国不仅已经失去了君主,剩下的国君逃得没影了,也失去了主力军队和绝大多数的城池,唯一剩下的就只有两座城池,分别是即墨与莒城。正常情况下,齐国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没救了。

[var1]

可燕军却始终无法拿下这两座城池,田单当时也是即墨的守将之一,他还是被临时推举上来的。田单设计调走了乐毅,还用火牛阵打败了强大的燕军,一举就恢复了齐国的疆域。

齐就靠着仅剩下的这两座城池完成了复兴,这在历史上实在很少见,那么为何齐国还能复兴呢?明明它已经被打得都要亡国了,单单以两个城池,似乎也没有办法完成复国,可田单真就做到了,燕国也白白错过了吞并齐国的机会。

[var1]

特殊的制度

齐国能复兴的主要因素,就是与它们的特殊制度有关,齐国和楚,秦一样,都是疆域非常辽阔的国家。

齐国为了能更加有效控制这些地盘,也是需要找到一些好的办法,齐国就采用了五都的制度,它们并不是常规设置五个都城,而是重点经营五个区域的城池,利用这些城池的优势,控制不同的区域。

这么做已经有些郡县制的意思了,齐国当初差点灭掉燕国的时候,齐王就发动了五都的军队,可见五都的确立给齐国带来了极强的动员能力,他们能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疆域的力量。

[var1]

在五都里面,即墨与莒都是比较出名的大都市,春秋战国时代,文明的发展还没有那么先进。各个国家利用城池来控制自己的疆域,可城池的建设还没有那么完善,小城池和大城市相比就有极大的区别。

像即墨,莒这样的都城,和一般的城池还真不一样,它们的城市规模,人口的数量,总得比起来,已经胜过一般的小国了。像田单利用即墨军队复国的时候,他还能动员出几千精兵,这在当时就是很大的规模了。齐国这种特殊的制度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都城的核心防卫没那么好。

[var1]

像齐国的都城临淄,防御能力就不是非常强,也被乐毅给轻松打下来了。说到底,还是五都制度的确立,大大分散了国内军民的力量,都城的力量被削弱,但各个区域的力量变得更强了,也就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田单能集中军力打败燕军的主力,齐国的王室在各个地方还有极大的号召力,这些都是田单成功的主要因素。

[var1]

地域纵深

齐国能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齐国的地域实在太辽阔了,燕国在各个国家里面,不仅人口是比较少的,地盘也不是非常大,它在各个国家里面是没什么存在感的。

燕国实力确实弱,它这才多次遇到被灭掉的危机,乐毅能打败齐国,他也不是靠着自身的力量,其实乐毅背后的五国联军同样重要,它们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可一旦打败了齐国,各个国家就开始顾着自己,他们也就各奔东西了,只剩下燕国继续攻略齐国的地域。

[var1]

乐毅一下子拿下了几十个城池,他可不是一边打一边跑的,燕国要想吞并齐国,就必须要消化掉齐国的地盘。可齐国对燕国本身就没有什么好感,燕军在齐地也是不得人心的,更何况燕国在一路打过来的时候,还必须要分兵去占领齐国各个城池,一下子几十个城池就分散了他们大量的军队。

燕国原本军力就相当有限,再加上他们被分散出去,剩下的军队数量就更少了,在当时攻城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乐毅手上没有足够多的军队,他要想彻底灭掉齐国,难度实在太大了。更重要的是,燕国还犯下了极大的错误,把能打的乐毅给撤了下来,这就等于白送齐国好机会。

[var1]

结语

齐国经营齐地这么长时间了,它所积攒下来的威望号召力,都不是燕军能比的。燕军的主力被打败之后,齐地就会纷纷反抗拿回自己的城池,从乐毅攻齐开始,一直到了最后阶段,他们已经打了五六年了,这么长时间的鏖战,燕国也很难扛得住。

因此,即便有没有乐毅被撤换的事件,这个结果还是不会改变的,齐国太庞大了,两国的国力也不在一个量级上,燕要想不在其他国家帮助下吃掉齐国,确实太难了。

更多文章

  • 秦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多少个第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王立群讲历史视频秦国,历史上的秦国实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了,19岁的太子赢驷即位,都是秦惠文王。赢驷刚登基,商鞅就倒了霉。虽然变法之后焕然一新的大秦让赢次看到了秦国强大的希望。那年轻的赢驷同样看到商鞅变法早教惹的老贵族们一肚子怨气了。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巩固权力开疆拓土是他毕生的修行,因此杀了商鞅,拉拢老贵族,同时继续大行新法意图强

  • 时人轻先见,不惟国亦然——在不断的内讧中艰难存身的晋国栾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栾氏三兄弟,晋国栾氏家族复兴,晋国六卿栾氏

    而旧贵族之中身份比较重要、并亲附新兴贵族、且没有参与“五将乱晋叛乱”的栾盾,则被赵盾重用,升任下军将。栾枝去世后,一度失去卿位的栾氏家族因此重入晋国六卿行列。[var1]这一次晋国朝堂中卿士位置的调整方案,是晋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非国君任命、而由卿士来主持的人事安排,着手进行这次朝堂调整的正卿赵盾,也

  • 有人说诸葛亮是吹出来的?司马懿表示,魏国名将都是他的经验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对诸葛亮评价,司马懿魏国,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差距

    说到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为出名的一个人物。到底多出名?相必很多人都知道成都有个武侯祠,就是诸葛亮的祠堂。不过,这里有个很冷的知识,其实这个祠堂他是刘备庙!如此出名的诸葛亮,在定位上除了是政治家、文学家外,还有一个就是军事家。那么,诸葛亮到底是不是军事家呢?[var1]《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就好像两

  • 晋国私家史晋文侯的隐患:弟弟成师心中的六亲不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文侯简历,晋文侯是什么人,晋文侯最后的结局

    [var1]晋国和文侯的荣耀之巅周幽王死后的第33年,姬宜臼将王室迁到成周(由于清华简中有“周亡王九年”的说法,许多学者对这一说法争论不休,不过由于对我们的叙事没有太大影响,我们就不做纠结),《左传·襄公十年》的记录称,跟随天子东迁的有七姓贵族。天子和他们盟誓:世世代代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天子在成周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蔺相如的下场如何,令人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会说什么,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简介

    随后廉颇带领大军直抵齐国首都,其势如破竹的进攻让齐军大为震慑,在回朝后,当即被封为上卿。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后官至廉颇之上,廉颇因此而心生不满,处处针对于他,进而引发了负荆请罪的事情。这件事成为了经典代代相传,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二人的最终下场,实在令人哀叹。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var

  • 战国最让人恨铁不成钢的诸侯国,5次“合纵抗秦”,2次主动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五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战国诸侯国的实力,战国时期的诸侯战争

    在战国历史上,总共进行了5次“合纵抗秦”的行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六国5次“合纵抗秦”都失败了呢?有人说,“合纵抗秦”的失败其实是早已注定了的![var1]除了六国之间矛盾重重,其“合纵”是很难巩固,以及秦国的“连横外交”之外,再来看看这个诸侯国,5次“合纵抗秦”,却有2次主动逃跑!这个堪称战

  • 历史上真正排名前五名的谋士:诸葛亮未上榜,管仲仅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与诸葛亮谁地位高,诸葛亮和管仲乐毅名气谁大,诸葛亮谋士排行榜

    五、苏秦[var1]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出生贫寒却成为了六国宰相。苏秦早年投入了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游历多年却潦倒而归,最后攻读《阴符》,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开始了仕途之路。苏秦的提出的合纵之术,使得六国合纵联盟,团结一致,而苏秦则被任命为了联盟的联盟长,同时担任六国国相,虽然晚了

  • 古代四大刺客荆轲名列榜首,可是论忠义,他才该排列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四大刺客荆轲是最差的吗,四大刺客为什么荆轲最有名,历代名人对荆轲的评价

    [var1]豫让一生先后跟过几个主人,范氏、中行氏以及最后的智伯瑶。要说豫让这几个主人,都不得了,全是晋国的六卿大夫家族。范氏、中行氏对豫让并不重视,直到遇见了智伯瑶,豫让才算遇到了伯乐,智伯瑶待他如亲人,很尊重。智伯瑶此人仪表堂堂,做事果断,战时冲锋陷阵勇猛,但是为人贪婪,不仁。他一心想要吞下赵氏

  • 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时,赵国为什么有两个灭亡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灭亡六国全过程,秦始皇灭六国时实力,秦始皇灭六国是在什么时候

    [var1]但有意思的是,在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赵国却有两个灭亡时间: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相隔六年。那么赵国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先后灭亡了两次呢?[var1]秦始皇十五年(前232年),秦始皇发动两路大军大举攻赵。但赵国在名将李牧的指挥下殊死抵抗,秦国

  • 实力弱于晋国的秦国为什么可以数次决定晋国国君的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国能与秦国争霸吗,秦国为什么打不过晋国,晋国和秦国关系

    [var1]由于“曲沃代翼”和晋献公时的内乱,晋国出现了“国无公族”,非公族大夫控制了很大的实权。晋献公的三个儿子(申生、重耳、夷吾)都有才干见识,各自将不少非公族大夫收在麾下。[var1]虽然晋献公后来杀了申生并迫使重耳、夷吾逃出晋国,但无法清除支持三公子的晋国大夫和臣属。晋献公刚一死,支持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