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口气让你读懂东晋史,清楚了解东晋十六国到底怎么一回事

一口气让你读懂东晋史,清楚了解东晋十六国到底怎么一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521 更新时间:2024/2/6 22:01:42

那么,真实的东晋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本期就让我们一口气看懂东晋十六国。

[var1]

从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衣冠南渡,在江南重建晋室开始,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灭为止,东晋一共历经了103年,共传11位皇帝。

[var1]

而此时的北方政权,西晋已经灭亡。在100多年的混战中,北方各民族相互征战,先后建立了由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组成的政权,总称为16国。

[var1]

公元307年八王之乱导致中原局势进一步恶化,琅琊王司马睿采用了王导的建议,衣冠南渡,经过一番经营,得以立足于江左。

[var1]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西晋灭亡之后建立东晋,占据了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与北方诸多政权形成对立之势,但此时的东晋,内有王导、王敦专权,外有地方门阀势力盘踞,可谓是内忧外患。

[var1]

司马睿仅仅在位六年后,就爆发了“王敦之乱”忧愤而死。

[var1]

司马睿死后,东晋出现了一位关键性的人物,他就是晋明帝司马绍

司马绍多少继承了一点先祖司马懿的智商,在位期间凭着东晋这手烂牌,力挽狂澜,不仅平定了王敦之乱,还成功的制衡了权臣世家,稳定了东晋的局势。

[var1]

历史往往是如此的相似,越能干的皇帝,他就越短命。司马绍仅仅在位三年就病逝了,他也是整个司马家族唯一一个能够拿出手的皇帝。

因为司马绍英年早逝,东晋再次陷入了外戚干政的局面。年仅五岁的晋成帝司马衍继位后,由于皇帝太过年幼,只好由皇太后庾文君临朝听政任用外戚庾亮以此来制衡王导一族。

[var1]

不出意外,这时候就该出意外了。庾亮这个人不仅多疑,还肆意处决官员,很快就引发了苏峻祖约的叛乱。叛军以清君侧为名攻入了东晋的都城建康,司马衍只好迁宫至石头城,并重新用王导平定了叛乱。

在位17年后,22岁的司马衍病逝,当时他的两个儿子还在襁褓之中,于是只好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司马岳

这捡来的皇位毕竟不是自己的,晋康帝司马岳仅仅当了两年的皇帝也因病去世,虽然他政绩平平可书法造诣却很深。

《陆女帖》就是晋康帝的杰作。

[var1]

公元344年,东晋的第五位皇帝,两岁的司马聃即位,同样的皇太后摄政,同样的外戚专权,晋穆帝虽然在位19年,但丝毫没有没有存在感,毕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

倒是手下将领桓温称北方大乱,三次北伐,灭了成汉,收复洛阳,扩大了东晋的势力范围。

[var1]

在晋穆帝司马聃之后,东晋皇帝的日子就过得一天不如一天了。

大司马桓温几次兴兵北伐吴国,虚耗国力,导致东晋走向衰败。

晋哀帝司马丕更是因为追求长生之术,吃药吃到体内中毒,在位仅仅四年就撒手人寰。

晋废帝司马奕更是成为了东晋唯一一位被指责不能生育子嗣而被权臣桓温所废除的皇帝。

司马奕被废后,桓温拥立晋简文帝司马昱登机。可这个傀儡皇帝本事不大,气性却不小,因为处处受到桓温的牵制,在位仅八个月便因忧愤而崩。

[var1]

直到公元372年,晋孝武帝司马曜在位时,东晋才出现了些许转机?

权臣桓温去世后,太后归政与司马曜,在以谢安代表的陈郡谢氏的辅佐下司马曜击败了前秦大军,赢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保全了东晋王朝的国运。

[var1]

司马曜还利用士族门阀人才断层的空档期,冲破了门阀政治的格局,恢复了司马氏的皇权。

但这个保全了东晋国运的皇帝,却也是死得最窝囊的一位,就因为酒后的一句戏言,被宠姬张贵人的宫人在熟睡中用被子捂死,年仅35岁。

[var1]

如果不是死得这么荒唐,东晋王朝兴许还能够多延续几年。

等到东晋的第十位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在位时,东晋已是内乱频发,国势日衰。这时候刘裕集团崛起,司马德宗也在公元419年被刘裕所杀。

[var1]

公元420年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于宋王刘裕,东晋灭亡。

与此同时,北方大地先后建立的前赵、后赵、前燕、前梁、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夏,成汉等16国政权,经过百年混战,也将在公元439年的时候由鲜卑拓跋部所统一。

喜欢的小伙伴请点击加关注,下期带你一口气看完南北朝历史。

更多文章

  • 极限逆转,仅剩两座城池的齐国,为何还能顺利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真实的齐国现状,齐国是怎么复国的,齐国能复国吗

    在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历史里面,有一些国家能一直保持强势,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其中齐国就是一个例子。齐国建国时间非常早,也是姜子牙的封地,齐国建立之后,也不断吞并周边的国家,把自己的国土拓展得越来越大。在春秋时期,齐国已经成为了和晋楚齐名的大国,到了战国,齐国更是成为和秦东西并立的超级大国。可最终统一天

  • 秦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多少个第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王立群讲历史视频秦国,历史上的秦国实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了,19岁的太子赢驷即位,都是秦惠文王。赢驷刚登基,商鞅就倒了霉。虽然变法之后焕然一新的大秦让赢次看到了秦国强大的希望。那年轻的赢驷同样看到商鞅变法早教惹的老贵族们一肚子怨气了。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巩固权力开疆拓土是他毕生的修行,因此杀了商鞅,拉拢老贵族,同时继续大行新法意图强

  • 时人轻先见,不惟国亦然——在不断的内讧中艰难存身的晋国栾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栾氏三兄弟,晋国栾氏家族复兴,晋国六卿栾氏

    而旧贵族之中身份比较重要、并亲附新兴贵族、且没有参与“五将乱晋叛乱”的栾盾,则被赵盾重用,升任下军将。栾枝去世后,一度失去卿位的栾氏家族因此重入晋国六卿行列。[var1]这一次晋国朝堂中卿士位置的调整方案,是晋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非国君任命、而由卿士来主持的人事安排,着手进行这次朝堂调整的正卿赵盾,也

  • 有人说诸葛亮是吹出来的?司马懿表示,魏国名将都是他的经验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对诸葛亮评价,司马懿魏国,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差距

    说到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为出名的一个人物。到底多出名?相必很多人都知道成都有个武侯祠,就是诸葛亮的祠堂。不过,这里有个很冷的知识,其实这个祠堂他是刘备庙!如此出名的诸葛亮,在定位上除了是政治家、文学家外,还有一个就是军事家。那么,诸葛亮到底是不是军事家呢?[var1]《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就好像两

  • 晋国私家史晋文侯的隐患:弟弟成师心中的六亲不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文侯简历,晋文侯是什么人,晋文侯最后的结局

    [var1]晋国和文侯的荣耀之巅周幽王死后的第33年,姬宜臼将王室迁到成周(由于清华简中有“周亡王九年”的说法,许多学者对这一说法争论不休,不过由于对我们的叙事没有太大影响,我们就不做纠结),《左传·襄公十年》的记录称,跟随天子东迁的有七姓贵族。天子和他们盟誓:世世代代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天子在成周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蔺相如的下场如何,令人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会说什么,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简介

    随后廉颇带领大军直抵齐国首都,其势如破竹的进攻让齐军大为震慑,在回朝后,当即被封为上卿。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后官至廉颇之上,廉颇因此而心生不满,处处针对于他,进而引发了负荆请罪的事情。这件事成为了经典代代相传,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二人的最终下场,实在令人哀叹。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var

  • 战国最让人恨铁不成钢的诸侯国,5次“合纵抗秦”,2次主动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五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战国诸侯国的实力,战国时期的诸侯战争

    在战国历史上,总共进行了5次“合纵抗秦”的行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六国5次“合纵抗秦”都失败了呢?有人说,“合纵抗秦”的失败其实是早已注定了的![var1]除了六国之间矛盾重重,其“合纵”是很难巩固,以及秦国的“连横外交”之外,再来看看这个诸侯国,5次“合纵抗秦”,却有2次主动逃跑!这个堪称战

  • 历史上真正排名前五名的谋士:诸葛亮未上榜,管仲仅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与诸葛亮谁地位高,诸葛亮和管仲乐毅名气谁大,诸葛亮谋士排行榜

    五、苏秦[var1]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出生贫寒却成为了六国宰相。苏秦早年投入了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游历多年却潦倒而归,最后攻读《阴符》,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开始了仕途之路。苏秦的提出的合纵之术,使得六国合纵联盟,团结一致,而苏秦则被任命为了联盟的联盟长,同时担任六国国相,虽然晚了

  • 古代四大刺客荆轲名列榜首,可是论忠义,他才该排列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四大刺客荆轲是最差的吗,四大刺客为什么荆轲最有名,历代名人对荆轲的评价

    [var1]豫让一生先后跟过几个主人,范氏、中行氏以及最后的智伯瑶。要说豫让这几个主人,都不得了,全是晋国的六卿大夫家族。范氏、中行氏对豫让并不重视,直到遇见了智伯瑶,豫让才算遇到了伯乐,智伯瑶待他如亲人,很尊重。智伯瑶此人仪表堂堂,做事果断,战时冲锋陷阵勇猛,但是为人贪婪,不仁。他一心想要吞下赵氏

  • 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时,赵国为什么有两个灭亡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灭亡六国全过程,秦始皇灭六国时实力,秦始皇灭六国是在什么时候

    [var1]但有意思的是,在秦始皇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赵国却有两个灭亡时间: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相隔六年。那么赵国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先后灭亡了两次呢?[var1]秦始皇十五年(前232年),秦始皇发动两路大军大举攻赵。但赵国在名将李牧的指挥下殊死抵抗,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