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秉烛读《春秋》,背后隐藏什么深意?

关羽秉烛读《春秋》,背后隐藏什么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899 更新时间:2024/1/16 6:57:38

历史上的关羽究竟有没有读过《春秋》呢?陈寿所作史书《三国志》并没有记载。

《三国志.关羽传记》极为简略,只对关羽生平做了概述,赞他乃是“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其卷三十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

又见《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蒙曰:“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

吕蒙此语是针对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而说的,他认为,关羽实虎熊也,是一个骁勇善战的猛将。不仅如此,关羽又熟读儒家经典,春秋左氏传,颇具文士之风度。可见,关羽的对手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由此可见,历史上的关羽确实是熟读《春秋》的。

[var1]

关羽作为一名武将,戎马一生,却常手不释卷,可见其对《春秋》喜爱之深。《三国志演义》第二十七回,胡班欲干柴烧死关羽,就曾窥见,关公左手绰髯,凭几于灯下看书。

其实,我们从儒家经学的发展史可以知道,作为儒家五经之一的《春秋》,在关羽生活的汉末三国时期,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关羽所当之世,阅读《春秋》已经蔚然成风。魏、蜀、吴三国,喜欢读《春秋》的政治家、军事家数见不鲜。

蜀国有来敏,善左氏春秋;魏国王朗著《易》、《春秋》、《孝经》传;大将李典,少好学,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而吴国的张昭,少好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诸葛瑾早年亦治《左氏春秋》。

看来,三国时读《左氏春秋》的政治家、军事家的确不少。《左氏春秋》属于古文经学。众所周知,古文经学不仅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经世致用的实用性。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们读《左氏春秋》,就是希望借鉴其中的历史经验作为行为参照和借鉴。

[var1]

同样,关羽熟读《春秋》,其目的也不出于此,但他却是深得春秋大义之旨,其一生亦是义薄云天,彪炳日月。由是可知,历史上的关羽处于一个读《春秋》之风甚盛的时代,他对《春秋》也是熟而能诵,大得其意,是一员文武双全的儒将。

《三国志平话》曰:话说一人,姓关名羽,字云长,乃解良人也,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喜看《春秋左传》。这段叙写明确了关羽不仅形容伟岸,而且是一位喜读《春秋》、深明大义、锄强扶弱的义士。

春秋楼

曹操引《左氏春秋》,庾公差知公孙丁授艺之恩,要求关羽感念旧情放他一马,而云长闻之,低首不语,正体现关羽是熟读《春秋》,深知其意的。关羽不仅读《春秋》,更是奉守《春秋》大义,执守叔嫂之礼。他处变不乱、贞洁凛然的风姿更为后人敬仰。关羽秉烛读《春秋》的形象也由此而明确。今河南许昌市著名的春秋楼,相传就是关羽让二嫂居室,自己在外院秉烛达旦读《春秋》的地方。

更多文章

  • 一口气让你读懂东晋史,清楚了解东晋十六国到底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晋16国分别是哪些,东晋16国的版图,东晋十六国东晋是不是最强

    那么,真实的东晋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本期就让我们一口气看懂东晋十六国。[var1]从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衣冠南渡,在江南重建晋室开始,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灭为止,东晋一共历经了103年,共传11位皇帝。[var1]而此时的北方政权,西晋已经灭亡。在100多年的混战中,北方各民族相互征战,先

  • 极限逆转,仅剩两座城池的齐国,为何还能顺利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真实的齐国现状,齐国是怎么复国的,齐国能复国吗

    在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历史里面,有一些国家能一直保持强势,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其中齐国就是一个例子。齐国建国时间非常早,也是姜子牙的封地,齐国建立之后,也不断吞并周边的国家,把自己的国土拓展得越来越大。在春秋时期,齐国已经成为了和晋楚齐名的大国,到了战国,齐国更是成为和秦东西并立的超级大国。可最终统一天

  • 秦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多少个第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王立群讲历史视频秦国,历史上的秦国实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了,19岁的太子赢驷即位,都是秦惠文王。赢驷刚登基,商鞅就倒了霉。虽然变法之后焕然一新的大秦让赢次看到了秦国强大的希望。那年轻的赢驷同样看到商鞅变法早教惹的老贵族们一肚子怨气了。对于一个君王来说,巩固权力开疆拓土是他毕生的修行,因此杀了商鞅,拉拢老贵族,同时继续大行新法意图强

  • 时人轻先见,不惟国亦然——在不断的内讧中艰难存身的晋国栾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栾氏三兄弟,晋国栾氏家族复兴,晋国六卿栾氏

    而旧贵族之中身份比较重要、并亲附新兴贵族、且没有参与“五将乱晋叛乱”的栾盾,则被赵盾重用,升任下军将。栾枝去世后,一度失去卿位的栾氏家族因此重入晋国六卿行列。[var1]这一次晋国朝堂中卿士位置的调整方案,是晋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非国君任命、而由卿士来主持的人事安排,着手进行这次朝堂调整的正卿赵盾,也

  • 有人说诸葛亮是吹出来的?司马懿表示,魏国名将都是他的经验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对诸葛亮评价,司马懿魏国,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差距

    说到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为出名的一个人物。到底多出名?相必很多人都知道成都有个武侯祠,就是诸葛亮的祠堂。不过,这里有个很冷的知识,其实这个祠堂他是刘备庙!如此出名的诸葛亮,在定位上除了是政治家、文学家外,还有一个就是军事家。那么,诸葛亮到底是不是军事家呢?[var1]《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就好像两

  • 晋国私家史晋文侯的隐患:弟弟成师心中的六亲不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文侯简历,晋文侯是什么人,晋文侯最后的结局

    [var1]晋国和文侯的荣耀之巅周幽王死后的第33年,姬宜臼将王室迁到成周(由于清华简中有“周亡王九年”的说法,许多学者对这一说法争论不休,不过由于对我们的叙事没有太大影响,我们就不做纠结),《左传·襄公十年》的记录称,跟随天子东迁的有七姓贵族。天子和他们盟誓:世世代代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天子在成周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蔺相如的下场如何,令人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会说什么,负荆请罪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简介

    随后廉颇带领大军直抵齐国首都,其势如破竹的进攻让齐军大为震慑,在回朝后,当即被封为上卿。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后官至廉颇之上,廉颇因此而心生不满,处处针对于他,进而引发了负荆请罪的事情。这件事成为了经典代代相传,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二人的最终下场,实在令人哀叹。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var

  • 战国最让人恨铁不成钢的诸侯国,5次“合纵抗秦”,2次主动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五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战国诸侯国的实力,战国时期的诸侯战争

    在战国历史上,总共进行了5次“合纵抗秦”的行动,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六国5次“合纵抗秦”都失败了呢?有人说,“合纵抗秦”的失败其实是早已注定了的![var1]除了六国之间矛盾重重,其“合纵”是很难巩固,以及秦国的“连横外交”之外,再来看看这个诸侯国,5次“合纵抗秦”,却有2次主动逃跑!这个堪称战

  • 历史上真正排名前五名的谋士:诸葛亮未上榜,管仲仅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管仲与诸葛亮谁地位高,诸葛亮和管仲乐毅名气谁大,诸葛亮谋士排行榜

    五、苏秦[var1]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出生贫寒却成为了六国宰相。苏秦早年投入了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游历多年却潦倒而归,最后攻读《阴符》,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开始了仕途之路。苏秦的提出的合纵之术,使得六国合纵联盟,团结一致,而苏秦则被任命为了联盟的联盟长,同时担任六国国相,虽然晚了

  • 古代四大刺客荆轲名列榜首,可是论忠义,他才该排列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四大刺客荆轲是最差的吗,四大刺客为什么荆轲最有名,历代名人对荆轲的评价

    [var1]豫让一生先后跟过几个主人,范氏、中行氏以及最后的智伯瑶。要说豫让这几个主人,都不得了,全是晋国的六卿大夫家族。范氏、中行氏对豫让并不重视,直到遇见了智伯瑶,豫让才算遇到了伯乐,智伯瑶待他如亲人,很尊重。智伯瑶此人仪表堂堂,做事果断,战时冲锋陷阵勇猛,但是为人贪婪,不仁。他一心想要吞下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