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发明的刑罚“玉女登梯”,女人受刑后,无不哀叫求饶

武则天发明的刑罚“玉女登梯”,女人受刑后,无不哀叫求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53 更新时间:2024/1/16 13:08:56

鲁宗道《宋史·引言》之中就曾经如此评价:唐之罪人,几危社稷。

可事实上,能够在死后留下无字墓碑,任由后人评价。

仅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又有几人拥有这样的气度?

相较之下,其实稍微更能令人信服的评价更应该是洪迈《容斋续笔》之中所言

“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而巫蛊之祸,罗织之狱,天下涂炭,后妃公卿,交臂就戮,后世闻二武之名,则憎恶之”。

这里的意思是说,汉武帝与武则天这两位帝王,不能说不贤明。

只不过在他们的治理下,仍然会有巫蛊之祸和罗织之狱,天下生灵涂炭,后宫嫔妃和朝廷大臣,因为一点小事就可能遭到杀害,这也是后世听到两位帝王就感觉憎恶的原因。

的确,很少有人知道,武则天在位期间所发明的一种刑法“玉女登梯”,让女性用了以后,无不哀叫求饶。

虽然让当时的人民对她感到畏惧,但同时也成了后代文人口诛笔伐的主要借口。

武则天

看过有关武则天影视作品的人,一定都对“唐三代后,女主武王”这句话十分熟悉。

李世民在位期间,其实就对这句预言十分紧张。

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所谓的武王,竟然是自己并不重视的才人武则天。

而从武则天从一个才女一步一步登上国家政治权力巅峰的路途来看,人们不得不承认,武则天的心狠手辣与果决,绝非一般女子能够做到。

当然,如果不是她个人的权谋之术已经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步,相信也很难完成这一成就。

李世民病逝以后,整个唐朝最高兴的两个人,其一是终于当上皇帝的李治,其二便是让李治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武则天。

尽管大臣们集体反对,李治依旧将武则天从感业寺中接回了皇宫。从那一刻开始,武则天似乎就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最终,在前人无法理解,而今人也难以想象的情况下,武则天连续废掉几个儿子,成功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这其中的艰难与心酸,外人无从得知,而武则天也不屑于将这一切公之于众。

玉女登梯

那么专门针对女人的“玉女登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表面上来看,这种刑法似乎并没有任何威胁。

可事实上,在实际行刑的时候,女性犯人的脖子上会套上一个系了活扣的绳子,然后被逼迫去爬数米高的木桩。

在这个过程之中,绳子的另一端由行刑人拉着,犯人只能不断地向上攀爬。

一旦后退,绳子便会被拉扯绷直,导致犯人最终窒息而死。

可这就已经结束了吗?答案并非如此,在设立相关刑具的时候,无论木桩上还是木桩下,都布满了削尖的竹子。

女性在攀爬的过程之中,不仅要承受木桩上的竹尖刺痛,还要担心自己掉落在木桩之下以后,被竹尖刺杀的场景。

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下,几乎所有遭受这一刑法的女性,最终都会惨死于刑具之中。

而即便侥幸地活了下来,衣不蔽体的女性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她们的人生也算走到了尽头。

在相关史料中就曾记载,许多女性虽然十分坚强地走完了全程,但最终依旧因为无法忍受世人的冷嘲热讽,最终选择了自杀。

由此可见,尽管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实际的刑法却让女子无不哀叫求饶。

人们难以想象,盛唐之下,竟然依旧存在着这样的刑法。

也难怪鲁宗道会评价出“几危社稷”这四个字。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看待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决不能仅仅通过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些评价就对她下了定义。

以武则天为例,世人眼中残酷暴虐、心狠手辣,还尤其宠信酷吏来俊臣

可她对唐朝甚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难道就真的没有任何一点贡献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在曾经的历史教材之中就曾提到,正是因为武则天的存在,才延续了贞观盛世的发展,并为开元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她在位期间,整个唐朝的军事、经济、文化、政治、外交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成长。

试问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仅就唐王朝的皇帝里面,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杀了弟弟李元吉后,竟霸占了其妻子,她究竟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世民和李元吉谁年龄大,李元吉跟李世民的关系,历史上李世民有没有杀死李元吉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命人杀死了李元吉,在如愿以偿坐上皇位之后他迎娶了弟媳,并把她当成了自己最宠爱的妃子。李世民这一做法也是为了巩固皇权,毕竟他想要成为一位明君,不能做出赶尽杀绝的事。另外,他的这种做法在当时的观念里是被允许的。杨氏的美貌也是惊为天人,在她还尚未成为李元吉的妻子之前,曾是京城里的一员名

  • 唐朝一宰相官印被偷,嘱咐幕僚不要声张,次日小偷主动奉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丢失官印,宰相发现官印被盗,古代官印

    闲馀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安史之乱是唐朝的一道分界线,历史上对于安史之乱前的唐朝,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开元盛世、贞观之治都是人们家喻户晓的盛世,但是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历史上的记载就并不多了。大家只知道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了下去,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安史之乱后,大唐有一个盛世叫做“元和中兴”。

  • 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若一统天下,历史会是怎样的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裕不死可以一统天下吗,刘裕一统天下历史,刘裕有没有机会一统天下

    这位27岁从军,57岁当皇帝的一介平民,砍过柴、种过地、打过渔、卖过草鞋、做过混混、当过小兵,虽说是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之后,然而,到了他这代刘家已经是家徒四壁、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公元383年,结发妻子臧爱亲给刘裕生下第一个孩子刘兴弟,就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刘裕因为常年在外赌博欠了大地主刁逵一屁股

  • 太平公主,为什么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公主为何被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是不是被李隆基赐死的,太平公主李隆基简介

    权倾朝野李显复位之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她受到李显的尊重,李显曾特地下诏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中宗朝,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唯惧太平公主多谋善断。太平公主剧照公元707年(景龙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谋反。安乐公主与宗楚客想趁机陷害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兄妹,遂诬告他们与太

  • 唐代女诗人关盼盼,丈夫去世守节十年,却因白居易一首诗绝食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武品文史 为诗歌的鼎盛时期,出过不少如雷贯耳的大诗人,但我们看完《全唐诗》后会发现,在唐朝2000余位诗人中,多数都是男性,女性诗人却只有207位,而能在女诗人中脱颖而出的,简直就是凤毛菱角了,其中绝大部分人只是陪衬的角色存在。就如同今天所说的这位唐代女诗人关盼盼一样,她也算不得是出彩的诗人,但

  • 李世民的弟媳多漂亮,让李世民杀掉李元吉后,还要霸占她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李元吉妻子,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李元吉,历史上李世民和李元吉

    这些人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摒弃谄媚诬蔑,从未随波逐流,纵然一身清苦、马革裹尸,也乐在其中。在中国的历史中,王侯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我们不缺少人才,今天我们所讲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这样一个人。不过我们今天讲的并不是李世民的丰功伟绩,而是他的一些私密事,比如他曾经霸占了自己的弟媳为妻子

  • 李隆基登基后,为何第一时间铲除上官婉儿?这背后隐藏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隆基为何杀婉儿,李隆基和上官婉儿的历史,李隆基为什么要杀掉上官婉儿

    自古英雄无不爱美人,而才貌兼备的上官婉儿更是才华横溢,风华绝代,不光如此,她在官场上更是超群拔萃,能力出众。如此优秀的女人为何会让多情的玄宗痛下杀手,杀伐果断,丝毫不怜香惜玉呢?上官婉儿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之一,以其夺目的才华而为众人熟知。她的诗工整优美,凡是听过的都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直至今天

  • 司马懿和他的孙子司马炎,一个心狠一个心软,为何都能成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懿和司马炎图表,司马懿与司马昭司马炎是什么关系,司马懿跟司马炎的关系

    司马懿的心狠手辣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一件是他攻打辽东公孙渊,一件是他发动“高平陵事件”。先说他攻打辽东公孙渊。公元237年,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不跟魏国了,自立为燕王,魏明帝曹叡派司马懿征讨公孙渊,司马懿打败公孙渊后,残忍本性暴露无遗。首先,公孙渊派官员王建和刘甫来找司马懿谈判,想投降。司马懿说,不

  • 一代明主李世民把臣子魏征称为明镜,为什么后来下令砸了他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征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李世民和魏征墓碑分析,李世民为何砸魏征的墓碑

    一、李世民与魏征的“琴瑟和鸣”魏征与李世民,一个直言敢谏的能臣,一个虚纳万言的明君,他们是一对家喻户晓的模范“君臣”。历史上流传了无数关于他们君臣“琴瑟和鸣”的佳话,很多后世的帝王家都把太宗与魏征作为教育继承人的范本。但我们细观历史中的这对君臣,便发现太宗与魏征的不和之处早已有之,可魏征又是做了何事

  •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一口气让你读懂“五代十国”到底咋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十分钟看懂五代十国史,五代十国的十大特点,一张图看懂五代十国是多少年

    这段历史的混乱程度丝毫不亚于南北朝时期。在短短的53年里,经历了14位皇帝,老百姓还没记住上一个君王是谁,这天下就又换了主人。其实五代十国就是15个地方性政权的混战,这15个政权都没能统一天下,只不过其中有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先后占领了中原地区,实力比较强,所以被后人称为五代。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