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即便杜甫晚年十分落魄,但他的人脉关系,也是绝大多数人比不上的

即便杜甫晚年十分落魄,但他的人脉关系,也是绝大多数人比不上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90 更新时间:2023/12/16 12:30:47

安史之乱后,杜甫的处境就更加困难。住的是下雨天漏雨的茅草屋,吃的是普普通通的饭菜,还经常吃不饱。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杜甫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

这个时候的他,任谁都不会想到,曾经的杜甫,会是一个家境优越、无忧无虑的世家子弟。

一,杜甫的家世有多么的显赫?

很多人会觉得,晚年落魄了的杜甫,估计从小就家境贫困。但别忘了,杜甫是位著名诗人,是读过书的。而在封建时期,能够读得起书的,那可都是有钱人。

在杜甫的诗歌中,有一句回忆他童年时光的诗句: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还有这么一句:

致君舜上,再使风俗淳。

从杜甫的自述中就能看出,7岁的时候杜甫就能写诗,小时候就想着,要把皇帝辅佐成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

小时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又能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很明显就不是普通家庭能够培养出来的。下面就来说说,杜甫的家世有多么的显赫。

杜甫的父亲杜闲,担任过兖州司马。唐朝时期的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司马一职,则是负责辖区内的军事。而兖州司马,就相当于现在的市军分区司令员,也就是副厅级干部,或者是大校级军官。

杜甫的母亲出身于清河崔氏,这更不得了,仅仅是在唐朝,崔氏家族就先后出现了12位宰相,可想而知崔氏家族的势力有多么的庞大。

不过在杜甫出生后不久,杜甫的母亲就去世了。杜闲便从范阳卢氏中,续娶了一位。

这个范阳卢氏,实力跟清河崔氏不相上下,在唐朝就先后出现了8位宰相。崔氏、卢氏这两大家族,在当时即便是李唐皇室,都得对他客客气气的。而杜闲能同时娶到这两大家族的女子,这就能证明杜闲的社会地位有多么崇高。

杜甫的三叔杜专,担任过开封县尉。这个官职放到现在,相当于副县长,主管辖区内的治安问题。杜甫的四叔杜登,担任则担任过武康县尉。

别看只是个县尉,但放到现在那也是副处级干部,也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早年也担任过县尉,后来还被武则天召见,并担任修文馆直学士。虽说这个官职没什么实权,但却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时不时的还可以直接接触皇帝,这也是一个令无数人眼红的职位。

杜甫的曾爷爷,也就是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先后担任过任雍州司法、洛州巩县令。这两个官职放到现在,那就相当于市司法局局长、县长,也都是正处级干部。

杜依艺的父亲杜鱼石,担任过获嘉县令。杜鱼石的父亲杜叔毗,在北周时期担任过车骑大将军、使持节,并仪同三司,这在官场上可是位于金字塔顶尖的存在。

如果是从杜甫的家族上看,杜甫出自于京兆杜氏。这个京兆杜氏也是豪门望族,仅在唐朝时期就出现了9位宰相,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杜如晦

拥有如此显赫的家世背景,杜甫从小就条件优越,妥妥的一位世家子弟。那时候的他也根本不会想到,长大后的他,竟然会落魄到连饭都吃不饱的地步。

二,即便是吃不饱饭的杜甫,也是绝大多数人无法比拟的

作为世家子弟,杜甫也想着步入朝堂,要么成为封疆大吏,要么权掌中枢。但尴尬的是,自始至终,这都只是杜甫的幻想罢了。

公元747年,杜甫怀揣着梦想来到长安。那时候当官有两条路,要么参加科举考试,要么由权贵举荐。由于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导演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最终导致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们全部落选。杜甫无奈之下,就只好走第二条路,希望能有一位大佬,来举荐他做官。

结果杜甫在长安城待了十年,都一直没能得到个让自己满意的官职。不仅让自己郁郁不得志,还把家里的钱都给花光了。但不管怎么说,至少这个时候,是不用担心人身安全的。

等到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就得带着家人们避难了。虽说这期间颠沛流离,但杜甫还是有官职在身的,只不过都是小官小吏罢了。

757年,杜甫因为房琯案惹怒了唐肃宗,结果被打入大牢。幸运的是,他得到宰相张镐的营救,最终得以出狱。

759年,杜甫前往成都,随后在绵州刺史、东川节度使严武的帮助下,修建了一座草堂,这才有了居住的地方。

766年,杜甫来到达夔州,在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下,杜甫便住了下来,还得以在夔州置办了一些产业,多少赚了些钱。

770年,杜甫准备前往郴州,结果在耒阳遭到江水暴涨,杜甫和家人们被困在江面上,还是当地的县令派人过去将他解救了出来。

从这些事情上就能看出,虽说后来的杜甫十分落魄,但他身边的不少朋友,是县长、市长级别的大人物。仅凭这一点,吃不饱饭的杜甫,就已经超过了不少人了。

三,家世显赫,人脉又这么好,那杜甫为何落魄?

讲道理,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祖上都是做官的,自己又认识很多达官贵人,怎么说都不应该落魄到吃不起饭的地步。但联系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杜甫的个人性格,也不难理解,晚年的杜甫为什么会这么落魄了。

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第一,李林甫当政时期,杜甫报国无门。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奸相李林甫,他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么任人唯亲,要么就看有没有利益。也因此,包括杜甫在内的许多士子,就都无法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了。

不然的话,凭借杜甫的文笔,早就可以入朝为官了。也不至于后期会那么的落魄。

第二,杜甫虽是京兆杜氏出身,但终究是旁系子弟,自然也无法得到家族的大力支持。毕竟在当时,京兆杜氏也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家族子弟十分众多,家族的高层人物哪会去注重一个旁系子弟?

这也导致,杜甫虽然是世家子弟,但他所能得到的,是远比不上嫡系子弟的,很多时候他都无法借助家族势力来帮忙。虽说他的父亲是兖州司马,但长安城可是天子脚下,一个兖州司马压根就上不了台面。这也难怪,杜甫会在长安城待了十年,都没有得到权贵的举荐。

第三,安史之乱的爆发。

杜甫在长安城十年,就几乎花光了家中积蓄。此时又因为安史之乱颠沛流离,这更是雪上加霜。

第四,杜甫的为人处世,并不适合做官。

中国的官场讲究人情世故,要懂得八面玲珑、察言观色,有时候就是得卑躬屈膝,甚至是谄媚的笑脸相迎。

但这一些杜甫可做不到。他是个诗人,偏向理想主义,不喜欢官场的这一套。他所讲究的是有一说一,直言不讳。这在生活中倒没什么,可是在官场上就是大忌。

也因此,虽说杜甫认识了很多官员,但这些官员也只是会在其他方面给予帮助,并不会举荐他去当官。

也因此,在这些原因的影响下,虽然杜甫是世家子弟,但最终也只能走向落魄。只不过他所谓的落魄,还是很多人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有钱人为何都以拥有昆仑奴为傲,“昆仑奴”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有昆仑奴吗,唐朝时昆仑奴是指什么人,昆仑奴什么时候进入大唐的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无疑是一个璀璨的朝代,也是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同时唐朝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那时的唐朝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灿烂,威名远播海外,引得他国纷纷过来学习。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还有“万国来朝”的空前盛况,唐王朝是一个极为开放和包容的国家。天宝年间,长安就已经称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

  • 心机深的人,有多善于伪装?看杨广夺嫡的故事,有醍醐灌顶之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广是怎么夺嫡的,杨广夺嫡成功,杨广人物简介

    569年,杨广在长安出生,荫蔽父亲的功勋,受封为雁门郡公。公元581年,封为晋王官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岁。隋文帝即位初期,就曾命相士暗地里给所有儿子都看过相,相士说杨广将来贵不可言,隋文帝心内凛然。一日他来到杨广府邸,见杨广的乐器琴弦多数断绝,上面还有尘埃覆盖,想着杨广不是个纵情声色的人,对他

  • 史上最惨的皇室,隋文帝继位后,为何要对皇亲北周宗室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文帝登基后北周皇室还有人吗,北周皇族被灭族,隋文帝到底有多厉害

    改朝换代之际,往往前朝的皇室下场不会非常好,继任者为了消除隐患,往往会对这些前朝的皇室开始大清洗,他们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了。在历朝历代中,北周的皇室应该是属于最惨的,北周被隋朝取代之际,隋文帝也开始对北周的皇族进行一波大清洗。北周是由宇文家族创立,宇文家族也是来源于鲜卑宇文部落,这也是一个非常

  • 唐朝贵族的“三大享受”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奇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贵族体系,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分别指什么,唐朝贵族的真实生活

    唐朝是华夏二千多年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其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存在时间没有宋朝长,但其璀璨的政治、经济、文化十分耀眼,对后世影响深刻。特别是在民俗生活上,唐代更加开放,单说女性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前所未有,而且唐朝的繁荣让东西方文明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交融,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尤其是在大唐上层的皇亲国戚、

  • 李渊四个儿子,将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渊的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是什么,正史里李渊的儿子有几个,李渊真实有几个儿子

    提起唐朝,史学界乃至民间,大都重太宗轻高祖,认为李渊是一个平庸无能的人,在反隋过程中的很多决策都是李世民提出的,李世民才是唐朝的实际开拓者。甚至在很多通史、隋唐史的论著中,对李渊的介绍也是一带而过。事实上,唐高祖李渊是一位善用谋略,心怀四方之志的政治家,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一直处于领导组织的地位,

  • 中原人后代的李白,咋会出生在中亚碎叶?真相:家世显赫+唐朝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白简历,李白晚年生活照片,李白在唐朝时有多出名

    1、李白出生地之谜李阳冰《草堂集序》:“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昺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

  • 浅析“淝水之战”,前秦百万大军是如何惨败给八万东晋北府兵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淝水之岸,淝水在今天哪里,淝水一战是现在的哪里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双方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此战竟然最终以前秦的惨败而结束。要搞清楚前秦惨败的原因,我们不妨从头回顾一下这场一千多年前的旷世大战。苻坚力排众议举兵南下,东晋整合内部以抗强敌“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西晋宗室琅琊王司马睿则于太兴元年(318年)在建康称帝,延续晋朝统治,史称东晋。

  • 男宠被宰相怒抽耳光,武则天的处理方式,显示出高超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选男妃的标准,武则天权谋手段有哪些,武则天最狠的三件事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于贞观殿,临终前留下一道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即武则天)决定。4天之后,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但是,李显空有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实,朝政大权全部掌握在母亲武则天之手。当时,武则天虽已年近花甲,但在私生活方面

  • 武则天父亲为何续娶一个快更年期的女妇为妻?事实证明手段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晚年真实故事,武则天的父亲,武则天墓全景照片

    一、善于投资的商人受女皇武则天的光环影响,武士彟的存在感并不高,但这并不能说明,他这个人没有能力。相反的是,此人眼光极其精准。按《新唐书》《旧唐书》记载,武士彟家里世代经商,到他手上时,产业已颇具规模,并非一个“木材商人”能概括的。在掌握大量财富后,武士彟便以钱开道,结交各路豪杰。亦如小说《隋唐演义

  • 北宋欲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赵匡胤回了一句话,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李煜与赵匡胤的关系,赵匡胤如何对待南唐后主李煜,李煜如何评价赵匡胤

    李煜和赵匡胤唐朝末年,积弊已久的唐朝政权国力衰微,不仅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在地方上也是起义不断,因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藩镇割据的现象在各地普遍出现。等到唐朝灭亡,藩镇势力纷纷自立,我国形成了持续70多年的“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古代历史中,我国的政权形势总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960年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