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他干的事比挖骨更残忍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竹简,他干的事比挖骨更残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43 更新时间:2024/1/20 1:37:11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这是《孙膑兵法》中的一句话,意思就是打仗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三个条件中哪怕是有一方没有占到优势,就算是打了胜仗也不会有多大的好处。《孙膑兵法》是继《孙子兵法》之后,又一部关于军事理论知识的著作。

都说乱世出英雄,战国时期的动乱还真的造就出了一批有才之士。《孙膑兵法》的作者—孙膑就是这一时期有名的军事家。就连我们上学时候学的那篇《田忌赛马》,也是和关孙膑的一个小故事。虽然孙膑的大名远播,但是他却被挖去了膝盖骨,是孙膑犯了什么滔天罪行才会被处以这样的刑罚吗?其实,山东出土的竹简揭开了孙膑的真实面目,他干的事比挖骨更残忍。

[var1]

孙膑到底有多厉害

孙武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他的著作《孙子兵法》更是流传至今,就连国外的很多军事专家也都对《孙子兵法》有着深入的研究。作为孙武的后人,孙膑自然也是没有辜负家族的盛名,他的军事著作《孙膑兵法》同样也被后世奉为军事宝典,那么孙膑以及《孙膑兵法》到底厉害在哪里呢?

孙膑所认为的军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定要重视并且谨慎的对待战争,而且一定要知道战争的发展规律,这和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些相似,不过孙膑却把这句话的格局打开了。他不仅要知己知彼,更要明白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走向,不要被战争牵着鼻子走,反而是把握住战争的动向。

[var1]

在《孙膑兵法》中,还认为军队中的排兵布阵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像是在下围棋,一旦走错一个棋子,整盘棋就有可能面临这失败的结局。所以,两兵对峙不能只是简单的采取暴力,而是要有一定的筹划和计谋。

成语“围魏救赵”就是孙膑兵法中最重要的体现。话说战国时期的赵国和魏国打了很长时间的战争,但是双方都是久攻不下,却不肯退让。时间一长,赵国和魏国的将士们都感觉到了疲惫不堪。

[var1]

这时候赵国开始向齐国寻求帮助,齐国的名将田忌听到这个消息后,打算亲自率兵支援赵国。但是被孙膑给拦住了,孙膑对田忌说,要想解救赵国不能硬碰硬,单凭拳头说话。一定要抓住对方的要害,往对方最为虚弱的部位攻击。

听完孙膑的解释,田忌还不是很明白。于是,孙膑又进一步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他说赵国和魏国交战,肯定都是派出的精锐部队,那么魏国城内留下的肯定也是十分单薄的军队,我们只要带着部队找准魏国最虚弱的守卫之处就可以了。接着我们在魏国比较重要的交通枢纽地方攻击它的大后方,这样一来我们就把魏国给团团围住了,赵国自然就可以获胜了。

[var1]

听了孙膑的这个计谋后,田忌连连点头表示认同,最后田忌按照孙膑所说的方法打败了魏国。孙膑的才能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并且都是成功的典范,但这也为孙膑后期被挖去膝盖骨埋下了隐患。

竹简出土 孙膑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孙膑的才气遭到了他自己师兄弟庞涓的嫉妒。都说嫉妒使人面目全非,但是嫉妒也让庞涓心生歹毒。庞涓在魏国做官,于是他也把孙膑请来和自已一起为魏国效力。在外人看来,庞涓这人还是十分讲义气的,但事实上庞涓的心里在盘算着一盘大棋。

[var1]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孙膑军事才能上对庞涓的一次次碾压,让庞涓开始感到害怕。他怕孙膑的才能和名气会越来越大,更怕自己会被孙膑取代。于是庞涓就捏造了孙膑私通齐国的罪证,最后孙膑挖去了膝盖骨,庞涓还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孙膑靠着装疯卖傻躲过了一死。而死里逃生的孙膑便秘密求救于齐国,最后受到齐国的重用。

事情到这里好像就要结束了,孙膑受到庞涓的毒害,而庞涓最后也死在“马陵之战”中。但是谁能想到千年后在山东出土的竹简中,却道出了比现实更残忍的真相。与庞涓相比,孙膑也不是善类。其实,仔细地想一下,在战国时期的各种势力相割据的时代,谁又能真正的独善其身呢?

[var1]

上文中我们讲到了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但其实它是不完整的。在山东出土的这些竹简上,人们发现了围魏救赵的另一个真相。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二人的军事才略也是不相上下。那么,孙膑不去直接营救赵国,反而反其道而行,偏偏攻击魏国的薄弱之处,难道庞涓看不出这其中的计谋吗?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孙膑的残忍之处了。在攻击魏国前,孙膑特意叫田忌派出一支军队作为敢死队,正面迎战庞涓带领的魏国军队。其实孙膑的这支队伍就是为了拖住庞涓的脚步,为赵国后面的军事行动拖延时间。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围魏救赵成了千古颂传的军事故事,但是孙膑派出去的这支“敢死队”却是有去无回。

[var1]

总结

我们经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怎样伟大的军事谋略,都会有人为之流血牺牲。孙膑和庞涓两个人没有最残忍,只有更残忍。但是这些残忍都是处在和平时期的我们,对历史的一个主观的定义。

可是把这些残忍放到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想必也就不会感觉到有多不现实了。因为军事行动都是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不管是现代战争还是古代的战争,最后的和平都是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所以世界和平才是一个永恒的不变的主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秦国在灭六国过程中越来越大,为啥秦兵穷人越来越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何时开始灭六国,归纳秦国灭六国的原因,秦国灭亡时有多少大军

    古代募兵制之后,当兵才有了军饷。宋朝、元朝的兵是有军饷的,油水还不错。花木兰的时代,应该是“府兵制”。花木兰他老爹是军户,做了军户一辈子都是预备部队,平时种田,战时为兵。后代子孙也是军户,军户在战时必须抽调人手。[var1]没军饷,还得自带装备,那军人会乐意?没军饷不一定就没收入。打仗时,对敌方的劫

  • 战国七雄实力全开:秦国排名第四,齐国排名第二,第一名无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vs齐国,战国七雄最强人物排名,战国七雄实力排名表

    [var1]第七名:韩国无可厚非,韩国是战国七雄中战斗力最弱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马陵之战更加是开始走向了衰败,韩国迁都新郑之后,韩国难得没有被周围国家围困,可是因为韩国地处战国七雄的中间,并且领土面积本身就小,导致了无论任何国家想要征战,都必须经过韩国,因此韩国也就成了其他国家的必争之地,因此韩国的

  • 秦国与楚国关系好了几百年,后来为何矛盾突出,进而爆发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611年,楚国入侵庸国,当时楚国邀请秦国和巴国一起出兵。公元前505年,秦国出兵帮楚国复国,赶走吴国人,楚国用商於之地作为报答。秦楚不仅军事合作频繁,还不断地和亲,秦惠文王宠爱上一个美女十几年,她便是楚国公主芈八子。战国中期,随着秦国的崛起,秦楚之间的友好关系还能一如既往地维持吗?

  • 没有背景没有血统,孙权凭什么建立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权的吴国是怎么来的,吴国的孙权,孙权是吴国人物吗

    [var1]而对比下来,孙权很明显是有些尴尬了的,孙权的祖上原本是一个默不出众的小家族,到了父亲那一辈才逐渐进入朝堂之中,没有背景没有血统到了今天,能够有这样的高度已经是十分不易。只不过,想要建立吴国可是没有那么容易得,那么他最后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维持了自己的地位呢?[var1]我们先来看看魏国的发

  • 春秋晋国智家最强大,三家分晋时为何没有智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末年晋国被三家瓜分哪三家,晋国为什么分三家,晋国智氏家族

    [var1]首先,智瑶狂妄自大,自以为是,不懂得团结他人据史料记载,智瑶自以为自家的兵力,远远大于其他两家的联合兵力,所以就眼高于顶,同韩赵魏三家都敌对。在他成为晋国的执政大臣后,智瑶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不想给,但是他的谋士跟他说,智瑶这个人,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我们如果不把土地给他,他肯定会来攻

  • 攻赵自疲国力减弱,燕国灭国纯属自找,解析燕国亡国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燕国齐国互相灭国,燕国与赵国的矛盾,魏国与燕国

    一、禅让乱国燕国有一个君主叫做燕王哙,他可是一位自作聪明的君主,不仅自作聪明,甚至可以说是糊涂到了极点。燕王哙继位后,苏秦因为与大夫争宠在齐国被杀死。苏秦在燕国时,与燕国的相国子之通婚,苏秦的弟弟苏代与子之也有来往。在苏秦死后,齐宣王又任用了苏代。[var1]在燕王哙三年,燕国与楚国、赵国、魏国、韩

  • 此人籍籍无名,却能把妹妹嫁给楚王,还谋害了春申君,可谓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园与女弟谋害春申君的故事,春申君和楚王啥关系,春申君经典故事

    楚国地域广袤无垠,土壤富饶肥沃。人民性格纯朴,爱好与人为善。一派欣欣向荣,处处灵韵钟秀。如果没有秦国的侵略,楚国就是个和谐的大同世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看上去很美丽的楚国,也正酝酿着一场政治风暴,风暴的源头,就是楚考烈王不能生育。君主无嗣,向来是滋生祸乱的温床。江山失去了法定继承人,有心人自会图之

  • 安徽寿县廉颇墓被发掘,揭示出流传千年的传说,难怪盗墓贼不敢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寿县的廉颇墓是真的吗,廉颇为什么墓地在寿县,廉颇墓出土文物图片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征战,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尝败绩,在当时威震列国。[var1]他出生于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在楚国去世。历史中没有他拜过什么名师的记载,所以,可以推测廉颇应该是从战士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将军。廉颇是经历过赵武灵王变法的人,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让赵

  • 《大秦赋》大结局:嬴政掌权嫪毐被五马分尸,孩子被秦王怒摔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秦嬴政杀嫪毐,大秦赋剧情嫪毐叛乱,嬴政怎么平定嫪毐的

    越来越暴躁,越看越生气,秦王怎么还不杀了嫪毐,秦王赶快长大,赶快执政吧,杀了这个有恃无恐的小白脸吧。[var1]嬴政看着生母赵姬,给嫪毐封侯,又是让他在朝堂上代替自己和吕不韦议论国事,看得大家是气不打一处来,嬴政看似在隐忍,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当中。就是为了让母后和吕不韦之间的信任逐渐瓦解,效果还是很

  • 《大秦赋》大结局:秦王执政,嫪毐掉进陷阱被处死,私生子被摔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秦赋没有交代嫪毐儿子的结局吗,大秦赋秦太后和秦王政最后对话,大秦赋讲的是秦的哪段历史

    随着剧情的发展《大秦赋》的高潮部分也已经到来,雍城之乱的发起者嫪毐,嫪毐的特长不用说大家都知道。[var1]他能够哄的赵姬不理国政,足以说明嫪毐的本事不同凡响,可以说嫪毐能够谋反,这与吕不韦脱不了关系。毕竟是吕不韦为了摆脱麻烦,才把嫪毐送到赵姬的身边当玩物,问题是这个玩物并不是木偶,他的所作所为让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