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有人问刘备攻打东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呢?我分析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蜀国建国初期人心未定
蜀国建国初期刚刚收复西川,西川的兵力多数是刘璋手下的降兵,而此时西川初定政治不修人心未稳,各少数民族还未归附。最要命的是,曹操此时已经打败了张鲁,随时威胁着蜀中,以致“蜀中一日数十惊”,曹操的谋士刘晔此时就建议曹操直接进攻蜀中。所以刘备带兵出征还是顾忌后方的,只能在国内选个亲信来暂时治理国家,当时太子还小只能从众亲信中选出一名威望与治理能胜任之人,纵观当时的人选只有诸葛亮,所以才让诸葛亮留在西川,自己可以安心东征!
诸葛亮不同意东征
关羽的死让刘备很伤心急于报仇而丧失了理智的头脑,兴兵伐吴但诸葛亮是不赞同刘备伐吴的。诸葛亮分析了东征的弊端,此战役必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即使战斗胜利也要大伤元气。诸葛亮等一些大臣多次劝阻,而急于报仇的刘备听不进任何建议,因此自心里就不便再委之以伐吴重任了。
刘备轻视吴国新人
吴国在吕蒙死后由陆逊接任大都督一职,当时陆逊年方二十七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而刘备此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论年纪刘备大陆逊三十多岁可以当他爷爷了,刘备轻视陆逊说他是一介书生只会纸上谈兵而已,自己征战多年不足与经战多年的刘备相比。以自己的判断去评价他人的能力是导致刘备失败的原因!
[var1]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刘备伐吴时,不带些一流的武将和谋士呢?
还是刘备藐视吴国的原因,吴国的文臣武将老的老,死的死,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兴师动众呢?刘备以为自己占领荆州多年对荆州了如指掌,以他经营多年的荆州深得人心,起兵收复必定响应到达里外相应的目的!
[var1]
这是本人的观点希望有不同意见的评友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