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登基之后,除了朱允炆外,朱标的妻子和其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朱棣登基之后,除了朱允炆外,朱标的妻子和其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400 更新时间:2023/12/16 4:51:36

可惜,朱棣却始终不是朱元璋最喜欢的那一个儿子。要知道,朱元璋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一直都是大儿子朱标。哪怕是朱标死后,朱元璋也没有多看朱棣一眼,而是直接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朱棣的能力和手腕都很强硬,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他都比年纪轻轻的朱允炆更适合登上皇位。于是,他便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发动了靖难之役,逼朱允炆退位。

至此,朱允炆被除,朱棣为永绝后患,杀光了所有曾效忠他的人。那么,面对曾经的竞争对手——朱标的其他血脉,他又会如何处理呢?朱标妻子和他其余的子女结局究竟怎样?

朱元璋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朱标

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还正在打江山。长子的出世,让朱元璋感到十分欣喜。为此,他还特地在当地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可见他对这个孩子的重视程度。

兴奋之余,朱元璋也对这个孩子抱有莫大的期望,不惜请来宋濂等名儒为他传经授学,一路精心栽培,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朱元璋称吴王时期,就教导朱标要勤俭节约、体察民情、认真访求父老,以知创业的艰辛。从这里不难看出,朱元璋自己虽然杀人如麻、心狠手辣,但是他还是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位仁义君子。

而朱标也不负父望,长大之后,他便成为了一位温文儒雅、慈仁殷勤的儒者,不但乐于虚心求学、还并无任何纨绔之习。对此,朱元璋也感到十分欣慰,待他年纪渐长,便也有意让他监国执政,并告诫说:

要记住几个原则:一是仁,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一是明,能明才不会惑于奸吝;一是勤,只有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一是断,有决断,便不致牵于文法。

“仁明”在朱元璋心目中,是排在第一位的。从朱标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也颇具仁明之君的风范,一心实行“宽通平易之政”,弥补了朱元璋的刻薄猜忌,深受朝臣的拥护。

朱元璋适合打江山,但并不适合守江山,为了稳固中央集权的统治,他只能用杀伐果断和手段狠辣来为后代铺路,但这也使得朝臣们都战战兢兢,随时都提着脑袋上朝,生怕自己说错一句话就掉了脑袋。

而朱元璋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更希望下一任君主能够是个仁义之君,这样才能够将江山维持得更长远。因此,尽管朱元璋对于权力的把控是出了名的狠辣,但他唯独对于朱标给予了无限的信任和极大的权力。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洪武25年,年仅38岁的朱标就不幸因病去世。朱标死后,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哭不已。接下来,该立谁为储就成了一个莫大的问题。此时,朱元璋还剩许多个儿子,但是没有一个符合他心目之中对于“仁君”的期望。

尤其是四子朱棣,虽然他战功赫赫、武艺高强,是剩下的诸多儿子之中能力最强的那一个,但是朱元璋却不想让他延续自己的心狠手辣。更何况,此时无论立谁为太子,都会引起其他皇子的不满,甚至很有可能为此发生夺嫡惨案。

而这正是重视儿孙亲情的朱元璋最不想看到的局面。也许是出于爱屋及乌的心理,朱元璋便打算从太子朱标一系的皇太孙之中择储。

朱元璋的事与愿违

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朱元璋寄予厚望,希望朱标可以将他培养为继承人。可惜,朱雄英仅八岁就去世了。二儿子朱允炆,原本是庶出而生,但是由于朱标嫡妻常氏在为朱标生育第三子朱允熥之后难产而死,而朱允炆的吕氏在此之后便被扶为正妻,所以朱允炆便也有了嫡子的身份。

朱允炆与朱允熥比起来,朱允炆生性宽厚仁孝,颇具其父朱标之风,于是朱元璋便决定改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自打朱标逝世,扶朱允炆上位之后,朱元璋一心所求便是让朱允炆坐稳江山,为此,他不惜替他扫除权力路上的所有障碍,甚至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肯放过一个,直接血洗了大半个朝堂。

为了补偿失去皇位,家母也离去的朱允熥,朱元璋还特地封他为吴王,给了他一块财富重地,可保他一生富贵闲散、衣食无忧。至于朱标的四儿子朱允熞,也给他封了一个衡王。在做完这一切以后,朱元璋便放心地阖上了双目、撒手人寰,而朱允炆则正式登基称帝。

可是朱允炆却偏偏急功近利,虽然在朝堂之中,已经没有能够威胁他皇位的人,但是他却十分忌惮自己的亲叔叔们。为此,他不惜大搞削藩,极大程度地削弱了藩王的权力。逼得朱棣发动靖难之变、逼宫造反。

朱棣如何对待朱标后人?

靖难之变后,朱元璋苦心安排经营的一切,全都毁了。彼时,朱棣率兵已经打下了南京金川门,于是他便将朱标的妻子——吕太后迎接到军营当中,以礼相待,并称她为皇嫂,向她解释自己起兵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当吕太后回到宫中时,却发现皇宫里燃起了滔天大火,朱允炆与其妻子一同葬身火海之中。朱棣上位之后,便让吕太后与她那个年仅十一岁的五儿子朱允熙一同居住在懿文太子陵,给朱标守陵墓。

后来没过多久,朱棣就下诏废掉了吕氏的太后之位,改称她为懿文太子妃。两年后,朱棣还把朱允熙的徐王之位,改封为瓯宁王。没过两年,他也葬身于府邸中的一场大火,逝世时年仅十六岁。

至于朱标的四儿子朱允熞与三儿子朱允熥,本来好好地当着王爷,结果朱棣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还是下定决心要除掉这两个心头之患。于是,靖难之变后不到一个月,他们两个就被朱棣召回都城,贬为庶人,并囚禁于凤阳城。其中,三儿子朱允熥,39岁就暴毙身亡,而朱允熞则在不久之后也随之暴毙而亡,死因十分蹊跷。

至于朱标的四个女儿,除了长女因丈夫被朱棣处死而忧愤病逝以外,其它两个女儿都夭折得很早,唯独次女宜伦郡主,被朱棣拿来当做自己并非有意篡位的工具而收养在皇宫之中,待她长大以后,朱棣还将她许配给了锦衣卫白户于礼,算得上下场最好的一个了。

要知道,朱标生前宽厚仁义,对众多弟弟也都是颇为爱护。在众多弟弟之中,朱标对朱棣的感情最为深厚,少年时期,每当朱棣犯错触怒朱元璋,朱标也是第一个出面袒护他的,可见朱标对于朱棣确实很不一般。

可是,由于朱棣的篡位,朱标的儿女们大多都不得善终,不知朱标若泉下有知,该作何感想。就像刘伯温次子刘璟在临死前对朱棣所说的那样:燕王(朱棣)无论如何,百年之后也难赌后世的悠悠众口。

更多文章

  • 韩琦晚年写晚春诗一首,欲以酒力战闲愁,情致委婉,彰显为民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宰相韩琦,韩琦千古名句,韩琦的牡丹诗

    而“通叛”一职,则由黄帝直接委派,以期辅佐郡政,“通判”之意,即是因上下公文均须与地方知州联合签署而得名,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委派官吏。被任命的“通叛”的人,可以直接向黄帝和中央汇报工作。对于韩琦来说,虽然他是靠才华赢得了“通叛”这个职位,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弱冠小儿”,是一个“小荷才露尖尖

  •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有传位给朱棣的想法吗,朱元璋为啥没有传位给朱棣,朱元璋考虑过朱棣吗

    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君王几乎都会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错。秦始皇一直都不立太子,将长子扶苏发配到蒙恬军中效力,反而巡游四方的时候,将幼子胡亥带在身边。最终沙丘政变发生,赵高就篡改了遗诏,将昏庸无道的胡亥坐上了大位,秦朝在秦始皇死后三年就灭亡了。汉武帝怀疑太子刘据,听信了奸臣江充的鬼话,巫蛊之祸矛头直指太子刘

  • 岳飞临死时直呼自己没有罪,但狱卒说的一段话,让岳飞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岳飞临死前狱卒说的六个字,狱卒一句话让岳飞哑口无言,岳飞死前说过的话

    自古英雄都是被世人尊敬的,无论朝代是怎么样的更替,英雄的都是名流千古的,在宋朝就有一个名流千古的英雄,那就是岳飞,我们都知道岳飞是一个英雄,最熟悉的莫过去岳母刺字的故事还有岳飞留下来的《满江红》那么尽管岳飞的英勇人尽皆知,可他还是被宋高宗赵构赐死了。或许这是当时乃至现在很多人的意难平,岳飞一生傲骨,

  • 赵氏兄弟达成篡周立宋大业背后的神秘功臣——杜太后和燕国长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赵家和杨家的故事,赵氏建立了多少个王朝,燕国长公主

    他玩的什么“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类花招,在五代时根本是司空见惯,基本是照搬了郭威以周代汉时的旧套路。大多数人都知道,在这出谋朝篡位的大戏中,赵匡胤的心腹谋士赵普和他的弟弟赵光义、再加上其同党“义社十兄弟”,都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其幕后还有另一些神秘人物,在其间穿针引线,她们的作

  • “妖僧”姚广孝帮朱棣登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什么赏赐:姚: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杀姚广孝原因,大明第一妖僧姚广孝,姚广孝对朱棣的帮助

    明朝时期就有一位厉害的和尚,也是唯一一个帮助亲王造反成功的和尚—姚广孝。而他帮助的这位亲王就是朱棣,帮助他将自己的叔叔—朱元璋打退,继承明朝的大统。“妖僧”姚光孝是如何帮助朱棣登上皇位的呢?帮助朱棣登上皇位后,朱棣自然要感谢姚广孝,但是姚广孝却没有要金银珠宝,而是问朱棣要了一个人,要的到底是什么人呢

  • 宋太宗赵光义,真的曾经临幸李煜的小周后,还让人作画留念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煜虽然作为皇帝没有什么作为,但是他的诗词很有名,和大周后、小周后的两段爱情也很浪漫,因此后世也有不少关于他和大小周后的故事和传说。比如说北宋王铚在《默记》中就提到,南唐灭亡时,李煜和小周后被宋军带到开封。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以后,曾经以各种名义召小周后入宫,让她留在宫中几天才能回去。为此小周后每次一回

  • 北方女真在攻打大明的时候,明朝宗室在干嘛?明朝灭亡的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为什么没有消灭女真,明朝东北女真部落分布,明朝对女真族的战斗

    从历史角度来看,明朝的灭亡是历史定律,但是明朝的灭亡也属实是咎由自取,在明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可是明朝东林党却还在内斗,面对清军他们侃侃而谈,可是真的需要他们为国家效命的时候却一个个“水太凉”。而在明朝末年,明朝宗室更是过分,由于当年朱洪武定下了规矩,规定了宗室的支出全部由明朝财政供养,而

  • 蓝玉曾提醒朱标小心朱棣,为何朱标刚死,蓝玉就被剥皮实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标死后蓝玉的命运,朱元璋想惩罚蓝玉怕朱标,蓝玉怕朱标吗

    我们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信奉佛教,而剥皮实草这项酷刑,就是佛教传说中对罪大恶极的灵魂施以的惩罚。当初朱元璋的意思是,把这项酷刑用在贪赃枉法的官员身上,用来告诫所有的官员不可贪污腐败。这么一来,这项酷刑适用的对象范围就确定下来了。但事实上,也有人的死法是剥皮实草,但死因确切点说应当不是贪赃枉法。

  • 老公是万历皇帝,儿子是泰昌皇帝,她却停棺十月,以宫女之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万历帝儿子,万历和宫女的下场,万历陵墓有殉葬宫女吗

    宫女满面通红手足无措的样子让他再也不想把持自己,于是临幸了她。14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有了皇后,却迟迟生不出儿子,于是决定海选秀女,圣旨刚下,他就自己把这事解决了,于是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这个宫女姓王,不久,王氏发现自己怀孕了。早有太监悄悄禀报万历,万历警告手下守口如瓶,这是咋回事?原来王氏地位低下

  • 朱棣登基后,除了朱允炆外,朱标的妻子和其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标死后几年朱棣才当皇帝,朱棣与朱标的真实关系,朱标可以镇住朱棣吗

    然而,太子朱标三十多岁就患病而亡,白发人送走黑发人的朱元璋,选了文弱但是孝顺的朱允炆为太子。年轻的朱允炆优柔寡断也是为丢掉江山的宿命埋下了隐患。终于当上大老板的朱允炆,上任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就是消除自己众多皇叔的兵权。消除藩王的威胁,本身也是个防止大权旁落的好策略。但是朱允炆的优柔寡断加上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