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琦晚年写晚春诗一首,欲以酒力战闲愁,情致委婉,彰显为民情怀

韩琦晚年写晚春诗一首,欲以酒力战闲愁,情致委婉,彰显为民情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7 更新时间:2024/1/16 20:48:20

而“通叛”一职,则由黄帝直接委派,以期辅佐郡政,“通判”之意,即是因上下公文均须与地方知州联合签署而得名,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委派官吏。被任命的“通叛”的人,可以直接向黄帝和中央汇报工作。

对于韩琦来说,虽然他是靠才华赢得了“通叛”这个职位,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弱冠小儿”,是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天才少年,韩琦要面对的是要跟比他年长,甚至长他一辈的人一起共事。

初出茅庐的韩琦,四岁丧父,亲生母亲在他年幼时就遁入庵堂,是在兄长们的照顾下长大。如今家逢喜事,韩琦心里却五味杂陈,他最想分享喜悦的两个人都不在自己身边,尤其是父亲,并没有在他成长的关键时期陪伴他,他对未来一点都没底。

韩琦的父亲韩国华口碑极佳,政绩昭著,韩氏一门家风优良,几代人均以《韩魏公立身格言》教导子孙。其中关于如何处理家庭关系中说:“事父母,需顺性推情,胜如死后追荐。优兄弟,当相爱相敬,勿听耳边勾唆。”关于从政:“报君恩,宜竭忠尽敬;裕国内,在节用而爱民。”关于处理邻里关系:“宗亲邻里实意和谐,乃徵谦让之风;穷亲故旧倍加用情,始见义气之厚。”等等。

韩国华就是在父辈的《韩魏公立身格言》中成长起来的,后做了谏议大夫。据说韩国华任期已满要离开家乡泉州时,当地百姓苦苦挽留,他死后,万人空巷,举城皆哀。此时的韩琦,虽然没有亲眼看到父亲为官一任时的卓越贡献,但是父亲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他,让他光明磊落,坚定信心。

当韩琦鼓起勇气准备驱车赴任时,来接他的官车到了。令韩琦没想到的是,接他的人竟然是四十多岁的淄州副使钱泳。钱泳尊称韩琦为“大人”,令韩琦十分不习惯。而且满口溢美之词,执礼甚恭,对几代官宦世家出身的韩琦,极力谄媚,并在泉州大摆宴席,为韩琦走马上任接风。

韩琦虽然年少,但对这种大场面的铺排很是排斥,家训中的警语萦绕在耳边。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弦更张,纠正奢靡之风。不过为了给钱泳留足面子,他决定自己为这个接风宴买单。但是对于刚刚任职的韩琦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他说今后每个月的俸禄,留够生活费,其余尽数给饭店。

他的“卓尔不群”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为他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从二十一岁步入仕途,到六十八岁溘然长逝,在他近半个世纪的官宦生涯中,在京城为官24年,在边关为将约15年,担任过几十个职务,为官为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每当他离任时,地方官民哭声赢野,殷殷相送,亲民爱民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他在《闵农》中说:“人无粒食何堪命,天作阴寒亦似愁……几时膏泽充民望,喜看来年十倍收”;在《药圃》中说:“吾心尽欲医民病,长得忧民病不销”;在《病中望雪》中更忧民情怀:“日日颠风喧病枕,曾无片雪飞虚空,方嗟大疾被囚缚,敢请上帝前民丰。人嘱哀翁略外事,心存众瘼能宽中,纷纷盈尺谅旦夕,和霁迎得春融融。”

欧阳修称赞他:“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气,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范仲淹晚年希望韩琦:“复令千载下,敬仰如高岑。”

和欧阳修、范仲淹一样,韩琦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文,结《安阳集》行市,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诗句多不事雕镂,自然高雅。”例如他晚年知相州时,因生病闲居在家,看到晚春暮景,感慨万千,提笔写下这首七言律诗:

郡圃春晚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题解:

此诗的题目是“郡圃春晚”,点名写作地点和季节。宋代不设郡,沿用之前“称州为郡”的习惯,诗人居住在相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居所是州公署,内有园圃,诗人把居所内的园圃称为“郡圃”。“春晚”就是晚春之意。

因生病,诗人对于应付公务也有所疲劳累,对诗人来说,一生为国事操劳奔波,减负天下己任的使命,一旦闲居,反而不适,颇有岁月蹉跎之感。尤其是暮年之人对暮春时节,心生愁绪在所难免。于是诗人将思绪凝住笔端,由景生情,写出了这首七言律诗。

首联“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春水初生,溢满方塘,万物得以滋养。春风拂槛,春林初盛,百花迎春,万艳吐蕊。然而春景不常在,转瞬就是晚春,花蕊随风飘零,只留几许清香 似乎在说:春且住!

诗人从春水涨,万物生写起,用一个“漫”字写活了春意,继而由晚春落樱触景生情,联想到人如落花,生命的春天疏忽不在,芳姿变老,落花难留,是送春的时候了。一个“落”字,有无尽之意,并引出颔联。

颔联“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晚春的杨华随风飞舞,风住花歇,林中的鸟儿飞来飞去,时而可见,时而不见。

诗人用“尽日”二字,写出“闲居”之意,因为人闲,才有整天的时间看花看鸟。眼前见到的花不是初春的繁花,而是恼人的“杨花”,“又”和“还”二字,写出了杨花拂之不去,飘忽不定的样貌,同时映射出诗人烦闷孤寂的心情。鸟儿似乎不明了诗人的烦闷,只管飞走又飞还。这些描写都是颈联的“闲”字。

颈联“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此句从前面两联的景物,写到了赏景的,突出“闲”字。久病不起,自己本来也不想“闲”,但是即老且病的身体,也没精力应付公事,于是只能“闲”着。然而这一份看起来的“闲”其实并不轻松,因为诗人一向就是个闲不住的人。

在四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韩琦重农促商,赈灾抚民,军务倥偬,兴利除弊,重视教育,为国举贤,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继承韩氏家族先辈传统,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呕心沥血。他何曾因为身体原因“闲”过。

晚年染重病,才不得不回到故乡相州,调养身心,然而他人虽“闲”了,心情未必好了。这样的闲居,不是他所追求的。

尾联“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诗人因“闲”生愁,所谓春愁黯黯,战胜春愁万种,不如凭借酒力。可是春天来了又走了,人从少年变老了,这些都是自然规律,如三月堂而皇之一去不返。那么,纵有酒力,亦难留春。“可堪”字益显沉重,不胜其悲之感油然而发。

韩琦常说“为人臣者尽力以事其君,死生以之,顾事之是非如何耳!至于成败,天也。”为了百姓生活更好,他自己一身病痛,心里想的还是“吾心尽欲医民病”,爱民之心力透纸背,感人至深!

他是世代官宦之家,薪俸也不低,但每因救灾济贫,便倾囊相助。韩琦“相三朝,立二帝(宋英宗、宋神宗)”,抵御过西夏的入侵,与范仲淹、富弼领到过庆历新政,奖掖后进,直言敢谏,对北宋经济、军事、民生、科技、文化的发展繁荣,助推民主政治,和谐朝野起到扛鼎作用。

这首七言律诗,景物描写铺陈有序,融合了作者随景变化的万千思绪,层层递进,情致委婉,是晚春诗的精华之作,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字功力。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慢话诗词

王禹偁《春居杂兴》:仅仅二十八个字,曲折有致,已臻化境

杜牧暮春赠别诗:依依不舍,情思起伏,友情如桃花流水缭绕笔端

李清照嘲笑秦观的词缺少“富贵态”,她是如何写出“富贵态”的?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有传位给朱棣的想法吗,朱元璋为啥没有传位给朱棣,朱元璋考虑过朱棣吗

    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君王几乎都会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错。秦始皇一直都不立太子,将长子扶苏发配到蒙恬军中效力,反而巡游四方的时候,将幼子胡亥带在身边。最终沙丘政变发生,赵高就篡改了遗诏,将昏庸无道的胡亥坐上了大位,秦朝在秦始皇死后三年就灭亡了。汉武帝怀疑太子刘据,听信了奸臣江充的鬼话,巫蛊之祸矛头直指太子刘

  • 岳飞临死时直呼自己没有罪,但狱卒说的一段话,让岳飞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岳飞临死前狱卒说的六个字,狱卒一句话让岳飞哑口无言,岳飞死前说过的话

    自古英雄都是被世人尊敬的,无论朝代是怎么样的更替,英雄的都是名流千古的,在宋朝就有一个名流千古的英雄,那就是岳飞,我们都知道岳飞是一个英雄,最熟悉的莫过去岳母刺字的故事还有岳飞留下来的《满江红》那么尽管岳飞的英勇人尽皆知,可他还是被宋高宗赵构赐死了。或许这是当时乃至现在很多人的意难平,岳飞一生傲骨,

  • 赵氏兄弟达成篡周立宋大业背后的神秘功臣——杜太后和燕国长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赵家和杨家的故事,赵氏建立了多少个王朝,燕国长公主

    他玩的什么“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类花招,在五代时根本是司空见惯,基本是照搬了郭威以周代汉时的旧套路。大多数人都知道,在这出谋朝篡位的大戏中,赵匡胤的心腹谋士赵普和他的弟弟赵光义、再加上其同党“义社十兄弟”,都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其幕后还有另一些神秘人物,在其间穿针引线,她们的作

  • “妖僧”姚广孝帮朱棣登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什么赏赐:姚: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杀姚广孝原因,大明第一妖僧姚广孝,姚广孝对朱棣的帮助

    明朝时期就有一位厉害的和尚,也是唯一一个帮助亲王造反成功的和尚—姚广孝。而他帮助的这位亲王就是朱棣,帮助他将自己的叔叔—朱元璋打退,继承明朝的大统。“妖僧”姚光孝是如何帮助朱棣登上皇位的呢?帮助朱棣登上皇位后,朱棣自然要感谢姚广孝,但是姚广孝却没有要金银珠宝,而是问朱棣要了一个人,要的到底是什么人呢

  • 宋太宗赵光义,真的曾经临幸李煜的小周后,还让人作画留念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煜虽然作为皇帝没有什么作为,但是他的诗词很有名,和大周后、小周后的两段爱情也很浪漫,因此后世也有不少关于他和大小周后的故事和传说。比如说北宋王铚在《默记》中就提到,南唐灭亡时,李煜和小周后被宋军带到开封。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以后,曾经以各种名义召小周后入宫,让她留在宫中几天才能回去。为此小周后每次一回

  • 北方女真在攻打大明的时候,明朝宗室在干嘛?明朝灭亡的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为什么没有消灭女真,明朝东北女真部落分布,明朝对女真族的战斗

    从历史角度来看,明朝的灭亡是历史定律,但是明朝的灭亡也属实是咎由自取,在明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可是明朝东林党却还在内斗,面对清军他们侃侃而谈,可是真的需要他们为国家效命的时候却一个个“水太凉”。而在明朝末年,明朝宗室更是过分,由于当年朱洪武定下了规矩,规定了宗室的支出全部由明朝财政供养,而

  • 蓝玉曾提醒朱标小心朱棣,为何朱标刚死,蓝玉就被剥皮实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标死后蓝玉的命运,朱元璋想惩罚蓝玉怕朱标,蓝玉怕朱标吗

    我们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信奉佛教,而剥皮实草这项酷刑,就是佛教传说中对罪大恶极的灵魂施以的惩罚。当初朱元璋的意思是,把这项酷刑用在贪赃枉法的官员身上,用来告诫所有的官员不可贪污腐败。这么一来,这项酷刑适用的对象范围就确定下来了。但事实上,也有人的死法是剥皮实草,但死因确切点说应当不是贪赃枉法。

  • 老公是万历皇帝,儿子是泰昌皇帝,她却停棺十月,以宫女之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万历帝儿子,万历和宫女的下场,万历陵墓有殉葬宫女吗

    宫女满面通红手足无措的样子让他再也不想把持自己,于是临幸了她。14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有了皇后,却迟迟生不出儿子,于是决定海选秀女,圣旨刚下,他就自己把这事解决了,于是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这个宫女姓王,不久,王氏发现自己怀孕了。早有太监悄悄禀报万历,万历警告手下守口如瓶,这是咋回事?原来王氏地位低下

  • 朱棣登基后,除了朱允炆外,朱标的妻子和其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标死后几年朱棣才当皇帝,朱棣与朱标的真实关系,朱标可以镇住朱棣吗

    然而,太子朱标三十多岁就患病而亡,白发人送走黑发人的朱元璋,选了文弱但是孝顺的朱允炆为太子。年轻的朱允炆优柔寡断也是为丢掉江山的宿命埋下了隐患。终于当上大老板的朱允炆,上任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就是消除自己众多皇叔的兵权。消除藩王的威胁,本身也是个防止大权旁落的好策略。但是朱允炆的优柔寡断加上继

  • 挑战老板的最后底线:为何说岳飞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岳飞事件,从领导者的角度看待岳飞

    他的“死罪”有哪些?公元1142年公历1月27日,中国农历的大年除夕夜,大雪纷飞。这正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在杭州风波亭(杭州南宋大理寺里的亭子),一场血腥屠杀正在上演:39岁的民族英雄岳飞在认罪书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字后,被拉肋酷刑残忍杀害。杭州风波亭,是当时南宋最高审判机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