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32 更新时间:2024/1/27 8:23:53

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君王几乎都会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错。

秦始皇一直都不立太子,将长子扶苏发配到蒙恬军中效力,反而巡游四方的时候,将幼子胡亥带在身边。最终沙丘政变发生,赵高就篡改了遗诏,将昏庸无道的胡亥坐上了大位,秦朝在秦始皇死后三年就灭亡了。

汉武帝怀疑太子刘据,听信了奸臣江充的鬼话,巫蛊之祸矛头直指太子刘据,刘据被小人诬陷无法证明清白,起兵反抗兵败自杀,汉武帝晚年只好杀掉钩弋夫人立幼子刘弗陵,让霍光等人辅政。大权落入霍光手中,直到汉宣帝继位,霍光去世,汉朝皇帝才掌握实权。

唐太宗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又宠爱魏王李泰,两人之间的夺嫡事件直接导致两人出局,晋王李治成为最大赢家,不过李治懦弱,被武则天牵着鼻子走,他死后武则天掌握大权成立了武周,国号都被改变了。

宋太祖没有立自己已经年长的儿子为太子,也没有给儿子们封王,反而封弟弟赵光义为晋王,赵匡胤最后的时刻发生了烛影斧声的故事,赵光义登上了皇帝宝座,赵匡胤的几个儿子被赵光义逼迫而死,整个北宋皇帝除了赵匡胤外都是赵光义一系的,到了南宋赵构才将皇位让给了赵匡胤一系的子孙。

除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汉高祖刘邦,晋武帝司马炎,宋武帝刘裕,隋文帝杨坚,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等诸多帝王都在继承人问题上犯过错误。可以说这是雄主都会犯的错误。

连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也不能避免,更何况是明太祖朱元璋了。不过朱元璋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幸运多了。

明朝虽然发生了靖难之役,却没有秦朝沙丘政变导致亡国的事情,没有汉朝霍光等权臣把持朝政废立皇帝的事情,没有唐朝武则天成为女皇,国号被改变的事情,也没有宋朝烛影斧声中皇帝世系转移的事情。

话虽然这样说,但是靖难之役还是改变了明朝初期的战略格局。藩王守边疆的政策被取消,对皇族宗室采取了养猪模式,朱棣只能迁都北京,后来明朝皇室发展迅速,宗室的俸禄占据了朝廷岁入的大半,影响了后期的财政运行。

为何说雄主都在继承人问题栽了跟头?有的是疑心太重,害怕儿子政变提前登基,有的感情用事,立了太子又宠爱其他儿子引发夺嫡之争。朱元璋就属于后者。

“隔辈亲,亲在心,隔辈亲,连着筋。”在情感上朱元璋和朱允炆之间存在隔辈亲,相比儿子朱棣,朱元璋更喜欢朱允炆,加上太子朱标的早逝,朱元璋对朱允炆的感情很深厚。

朱元璋是一代雄主,扫平群雄,攻灭元朝,惩治腐败,杀戮功臣。但朱元璋也是个人,有人最起码的感情,尤其是他晚年岁数大了,老婆马皇后去世,儿子朱标也去世了。

亲人一个个离开他,而他身边长期陪伴左右的就是朱允炆了。尤其是隔辈亲的存在让朱允炆在皇位继承上加分不少啊。而朱棣等皇子们远离南京,和朱元璋聚少离多,父子之间的感情说不上太深。

从实际情况而言,如果朱元璋不传位给孙子朱允炆,从儿子中选择太子也轮不到朱棣。

太子朱标去世时,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等皇子还在世,秦王和晋王的能力不比燕王差。朱棣排行老四,朱樉朱棡排行老二老三。如果朱元璋要从儿子中重新选择太子,那也是秦王晋王优先,然后才是燕王朱棣。

秦王朱樉的能力稍微差一点,在怎么说也是被人毒死的。而且就藩的时候干过不少骄纵不法,欺压百姓的事情,死后的谥号也都是偏向贬义的愍。

但是晋王朱棡就不同了,长相大气,能力强悍,谥号也是褒义的恭。而且此人是妥妥的太子党,时常监视燕王朱棣。如果不是早早去世,燕王朱棣靖难能否成功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朱元璋不选择秦王朱樉,也会选择晋王朱棡,轮不到燕王朱棣。

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继承人问题破坏“藩王守北疆,天子坐明堂”的战略布局。

朱元璋恢复被历史唾弃的分封制,让儿子们戍守一方掌握军队,藩王之间环环相扣。一方面在边塞防止草原势力的进攻,一方面拱卫大明皇室,防止奸臣权臣篡权乱政。

这是一种军事部署格局,内外皆重的局面,皇子控制边军,朝廷负责军队粮饷,朝廷控制的军队随时支援。这就保障了大明江山的稳固。

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戮淮西功臣的基础就是藩王守卫边疆的格局已经形成,对鞑靼和瓦剌在战略上形成了压制。

如果朱标不早逝,那么这种局面的确很好。但是朱标早逝了,武将功臣被杀戮殆尽,藩王守边疆这种局面早就形成。

朱元璋晚年如果从儿子中选择继承人,晋王和燕王这两个强大的藩王就是其中之一,就会破坏“藩王守北疆,天子坐明堂”的局面。

朱元璋晚年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重新安排边疆防守问题。而且太子朱标的子孙该何去何从?必然不能待在京城,只能去边疆。如果其他藩王继位,那么朱标一系的子孙日子就不好过了。

朱元璋的儿子们除了朱标仁义宽厚,其他儿子性格上都有朱元璋暴虐的一年面,骄纵不法的多了去了,在封国欺压百姓多有记载。

以朱棣靖难成功后,残杀建文帝旧臣的事迹而言,朱棣在藩王任上未必就没干过秦王干过的事情。朱棣因为当了皇帝,所以其担任藩王时期干的骄纵不法,欺压百姓的事情或许都不记载了。

但是朱元璋对自己儿子们是什么样是比较清楚的,只有朱标才合他的心意,朱允炆在性格上也和朱标相似。

朱元璋在位时期对百姓官吏的政策多刚猛少宽仁,所以要选择一位仁厚之君,改变自己刚猛的政策,才能刚柔相济,朱元璋刚猛适合立国,而后世之君的宽仁又能深得民心,这样才能保证国祚永久。

选择朱允炆做皇太孙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并没有在众多儿子中选择太子,而是直接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了皇太孙。

不过历史证明朱棣比朱允炆强的不是一星半点,不论是军事指挥还是治国理政。朱元璋一代雄主在继承人问题上犯了错。

没有传位给朱棣,而传位给朱允炆,是朱元璋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犯下的一大错误。总体来说,朱元璋没有选择好继承人跟靖难之役的爆发有一定关系。

更多文章

  • 岳飞临死时直呼自己没有罪,但狱卒说的一段话,让岳飞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岳飞临死前狱卒说的六个字,狱卒一句话让岳飞哑口无言,岳飞死前说过的话

    自古英雄都是被世人尊敬的,无论朝代是怎么样的更替,英雄的都是名流千古的,在宋朝就有一个名流千古的英雄,那就是岳飞,我们都知道岳飞是一个英雄,最熟悉的莫过去岳母刺字的故事还有岳飞留下来的《满江红》那么尽管岳飞的英勇人尽皆知,可他还是被宋高宗赵构赐死了。或许这是当时乃至现在很多人的意难平,岳飞一生傲骨,

  • 赵氏兄弟达成篡周立宋大业背后的神秘功臣——杜太后和燕国长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赵家和杨家的故事,赵氏建立了多少个王朝,燕国长公主

    他玩的什么“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类花招,在五代时根本是司空见惯,基本是照搬了郭威以周代汉时的旧套路。大多数人都知道,在这出谋朝篡位的大戏中,赵匡胤的心腹谋士赵普和他的弟弟赵光义、再加上其同党“义社十兄弟”,都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其幕后还有另一些神秘人物,在其间穿针引线,她们的作

  • “妖僧”姚广孝帮朱棣登上皇位,朱棣问他要什么赏赐:姚: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杀姚广孝原因,大明第一妖僧姚广孝,姚广孝对朱棣的帮助

    明朝时期就有一位厉害的和尚,也是唯一一个帮助亲王造反成功的和尚—姚广孝。而他帮助的这位亲王就是朱棣,帮助他将自己的叔叔—朱元璋打退,继承明朝的大统。“妖僧”姚光孝是如何帮助朱棣登上皇位的呢?帮助朱棣登上皇位后,朱棣自然要感谢姚广孝,但是姚广孝却没有要金银珠宝,而是问朱棣要了一个人,要的到底是什么人呢

  • 宋太宗赵光义,真的曾经临幸李煜的小周后,还让人作画留念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煜虽然作为皇帝没有什么作为,但是他的诗词很有名,和大周后、小周后的两段爱情也很浪漫,因此后世也有不少关于他和大小周后的故事和传说。比如说北宋王铚在《默记》中就提到,南唐灭亡时,李煜和小周后被宋军带到开封。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以后,曾经以各种名义召小周后入宫,让她留在宫中几天才能回去。为此小周后每次一回

  • 北方女真在攻打大明的时候,明朝宗室在干嘛?明朝灭亡的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为什么没有消灭女真,明朝东北女真部落分布,明朝对女真族的战斗

    从历史角度来看,明朝的灭亡是历史定律,但是明朝的灭亡也属实是咎由自取,在明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可是明朝东林党却还在内斗,面对清军他们侃侃而谈,可是真的需要他们为国家效命的时候却一个个“水太凉”。而在明朝末年,明朝宗室更是过分,由于当年朱洪武定下了规矩,规定了宗室的支出全部由明朝财政供养,而

  • 蓝玉曾提醒朱标小心朱棣,为何朱标刚死,蓝玉就被剥皮实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标死后蓝玉的命运,朱元璋想惩罚蓝玉怕朱标,蓝玉怕朱标吗

    我们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信奉佛教,而剥皮实草这项酷刑,就是佛教传说中对罪大恶极的灵魂施以的惩罚。当初朱元璋的意思是,把这项酷刑用在贪赃枉法的官员身上,用来告诫所有的官员不可贪污腐败。这么一来,这项酷刑适用的对象范围就确定下来了。但事实上,也有人的死法是剥皮实草,但死因确切点说应当不是贪赃枉法。

  • 老公是万历皇帝,儿子是泰昌皇帝,她却停棺十月,以宫女之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万历帝儿子,万历和宫女的下场,万历陵墓有殉葬宫女吗

    宫女满面通红手足无措的样子让他再也不想把持自己,于是临幸了她。14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有了皇后,却迟迟生不出儿子,于是决定海选秀女,圣旨刚下,他就自己把这事解决了,于是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这个宫女姓王,不久,王氏发现自己怀孕了。早有太监悄悄禀报万历,万历警告手下守口如瓶,这是咋回事?原来王氏地位低下

  • 朱棣登基后,除了朱允炆外,朱标的妻子和其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标死后几年朱棣才当皇帝,朱棣与朱标的真实关系,朱标可以镇住朱棣吗

    然而,太子朱标三十多岁就患病而亡,白发人送走黑发人的朱元璋,选了文弱但是孝顺的朱允炆为太子。年轻的朱允炆优柔寡断也是为丢掉江山的宿命埋下了隐患。终于当上大老板的朱允炆,上任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就是消除自己众多皇叔的兵权。消除藩王的威胁,本身也是个防止大权旁落的好策略。但是朱允炆的优柔寡断加上继

  • 挑战老板的最后底线:为何说岳飞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岳飞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岳飞事件,从领导者的角度看待岳飞

    他的“死罪”有哪些?公元1142年公历1月27日,中国农历的大年除夕夜,大雪纷飞。这正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在杭州风波亭(杭州南宋大理寺里的亭子),一场血腥屠杀正在上演:39岁的民族英雄岳飞在认罪书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字后,被拉肋酷刑残忍杀害。杭州风波亭,是当时南宋最高审判机构大

  • 岳飞墓前本来跪着5个人,为何后来变成了4个,另一个人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岳飞墓跪着的四个人图片,岳飞墓前为什么跪五个人,岳飞墓前的真实故事

    最终,到后来他被奸人迫害致死,命途多舛,让人扼腕。至始至终,这位为国奉献一生的大将军再未见到自己祖国收回自己的失地,只对着腐坏的王朝留下一句“天命昭昭”,含恨而终。作为谋害岳飞的主谋,秦桧也是家喻户晓,如今他已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无法翻身。在岳飞墓前,立着秦桧夫妇的跪像,惩罚二人永生永世向岳飞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