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的却月阵是怎样的?两千步兵大破3万骑兵

刘裕的却月阵是怎样的?两千步兵大破3万骑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76 更新时间:2023/12/12 14:35:42

纵观中国古代史,由南方大规模北伐,成功的人只有一个半:一个是建立了大明朝的朱元璋,另外半个就是建立刘宋政权的刘裕。“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面对北方政权的重骑兵,开创了由步兵、水师组合的却月阵,并以此实现了2000步兵,对30000北魏精锐骑兵的绝地反杀,演绎了全新的步兵克制骑兵的战争法则。那么刘裕之后,南方政权为无人效仿刘裕的却月阵呢?

东晋缺马,却月而生

冷兵器时代,南方政权北伐往往失利,和北方盛产良马密不可分。迅捷地行进速度,强力地冲阵能力。使骑兵成为了轰鸣战场的大杀器。东晋领土大半处于淮河以南,战马数量稀少不说,质量也堪忧,军中多是瘦小、无力的贵州马。

天才军事家的传奇,在于可以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刘裕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仅是骁勇善战的将军,更是头脑冷静、心思缜密的统帅。面对无法组建成建制骑兵的难题,刘裕没有自怨自艾。那点点闪烁的油灯光亮下,一卷卷古战阵图籍平铺在桌面上,紧蹙着眉头的刘裕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骑兵拥有步兵无法比拟的优点:其一,如排山倒海、气势宏伟,冲阵能力极强;其二,行动迅速,可以实现截粮道、尾随掩杀等操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步兵永远无法对抗骑兵。

刘裕此人,跳出了传统的战阵理念,将水师纳入了却月阵,塑造了步兵战阵的传奇。却月阵由步兵和水师联合组成:步兵依靠战车阻挡骑兵冲击力,背靠河流布阵,利用槊、长矛、大锤等长兵器维持战阵,良弩则是却月阵的攻击手段。战车、良弩、槊等一系列专用器具,实现了全方位的防守反击,骑兵的冲阵能力面对却月阵毫无下手之处。

而水师则是针对骑兵行动迅捷,而做出的最佳选择。在刘裕主张下,东晋铸造了大批楼船,组建了当时最精锐的水师。长江、淮河、泗水、黄河、渭水,有水的地方,就是东晋水师的天堂。其一,水师运输粮草,安全快捷;其二,步兵沿河布阵,“背水一战”之余,可以快速退回战船。水师的引用,使骑兵掩杀、截粮等手段完全失去了作用。

却月之名,一战而定

刘裕借道北魏,远征后秦之际,遭到了大麻烦——北魏骑兵袭扰。长孙嵩和北魏将领阿簿干、娥清等人,驻军黄河北岸。黄河水流平缓,且东晋水师逆流而上,需要众多纤夫拉船西进。阿簿干多次率领骑兵,射杀东晋纤夫,东晋水师无法推进。

刘裕大为恼火,背靠黄河,以2000步兵布置了却月阵。北魏高层见到东晋步兵沿河布阵,不以为然。阿簿干一马当先,冲黄河之畔,身后烟云滚滚之处,30000多北魏骑兵奔袭而来。

令阿簿干意外的是,北魏铁骑并没有摧枯拉朽的冲破却月阵。黄河之畔,这个“残月”状的步兵战阵,挑衅起了骑兵荣耀。一辆辆布置有序的战车,阻挡了铁骑冲阵的步伐,刘裕面色平静,一切就仿佛在预料之中。

随着刘裕手中令旗的挥动,战车后弩箭铺天盖地而来,人喊马嘶声响传遍了战场。战马一匹匹倒下,骑士无力地跌落在黄沙之上,用鲜血勾勒出了一幅铁血的画卷。

“北魏的勇士们,用鲜血捍卫你们的荣誉,冲阵”!阿簿干的咆哮声,使得魏军铁骑精神一振,再次冲向了却月阵。不断有人倒下,但他们骨子里的骑兵荣耀,支撑他们冲到了却月阵前。阿簿干得意地笑了,在他看来,破阵只在旦夕。

望着阿簿干肆意地笑容,刘裕再次平静地挥动了手中的令旗。战车有序地重组,缝隙间马槊、长矛、大锤,来回闪烁。一名名骁勇的北魏铁骑,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们前赴后继,最终却月阵前尸横遍野。

一匹战马的北返,是全军溃逃的开端,他们怕了,北魏铁骑怕了东晋步兵。小小的却月阵,成了阿簿干永远的梦魇。随着阿簿干的身死,30000北魏骑兵全线崩溃,互相践踏,晋军乘胜追击,魏军损失不计其数。

一战扬名,却月无二

刘裕的却月阵首次登上沙场,就实现了完美的反杀,2000人的步兵击溃30000精锐骑兵。听起来天方夜谭的说法,刘裕和他的却月阵做到了。单纯考虑利用运用步兵击败骑兵,却月阵是独一无二的选择,那为何刘裕之后再无却月?

其一,却月阵是纯粹的防御战阵,几乎没有主动攻击的性能。背水结阵,战车、马槊、长矛、铁锤、弓弩,组成了却月阵的全部。但却月阵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敌方骑兵必须主动冲阵,否则却月阵没有任何攻击手段。

其二,却月阵无论布阵难度、购置器具,还是选择军士,条件都很苛刻。却月阵非常讲究战车、弓弩兵、近战兵的配合,战阵演变之间,各个军种相机而动。依靠有序的反击、阻击、攻击,实现战略打击。却月阵不仅需要指挥者高超的阵道造诣,也需要挑选精明、善战、善射的精锐士卒,以及相关军械器具,花费颇多。

其三,却月阵需要足够的布阵时间,期间很可能被骑兵攻破。这也是却月阵最大的弊端,组建困难,许多人愿意克服;只能被动防御,许多偏安一隅的南方政权求之不得。但布阵时间过长一条,极大地限制了却月阵的实用性。

种种条件约束下,却月阵由刘裕研发,也成了刘裕的绝唱。“步兵以少胜多,战胜骑兵”,刘裕赢得了“气吞万里如虎”的赞叹,却月阵成了古战阵中的绝唱。

却月阵和它的主人刘裕一样,如彗星般崛起,一闪而逝间,留下了传诵万世的光彩。自晋之后,懂阵道之人,无不研却月者;读史册之人,无不仰慕刘裕风采。

标签: 刘裕南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代书法家沈度,被朱棣誉为:我朝羲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沈度,明朝,历史解密

    王羲之、明成祖朱棣、馆阁体、沈度,这几个关键词中流量最小的可能就属沈度了,也不为一般人所知。但恰恰是他,被朱棣成为“我朝羲之”,而他的一手小楷也被后世认为是“馆阁体”的祖师爷。真不知是沈度成就了“馆阁体”,还是“馆阁体”成就了沈度。沈度是谁?沈度(1357-1434)一生仕途也算坎坷,朱元璋在位期间

  • 一根被遗忘的脊梁!历史上墨家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墨家,历史解密

    曾经有一群人,他们信奉的学说足以与儒家相抗衡,搞得儒家传承人孟子相当紧张,对他们的学说进行了无情的攻击。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这一流派几乎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连学识渊博的司马迁对还原那段历史也表示无能为力,仅仅用了24个字为它的创始人留下难得的记录。这群人属于墨家,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社会团体。创始人

  • 在古代六部指的是什么?职责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省六部制,唐朝,历史解密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随着“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六部”开始成为朝廷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朝廷运转的最重要执行部门。那么“六部”都有多少官员呢?唐朝的“六部二十四司”虽然唐朝后“三省六部制”的整体框架得以保留,但各部官员却有所

  • 为什么说明末清初盛产历史谎言?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谎言,明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流传已久的谎言,这些谎言大部分都是根据野史进行编纂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最为人熟悉的就是焚书坑儒,这一点被汉朝史官所诟病,同时这一点对秦始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过在历史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被曲解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将民间的书籍烧毁,可是秦朝官方的书籍是没有烧毁的,同时这些书籍得以流

  • 清朝皇帝为什么狂翻后宫妃子的牌子 其实他们是被逼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皇帝,历史解密

    之前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还有曾经热播的 《甄嬛传》,清朝后宫里面的皇后和嫔妃个个美若天仙,千娇百媚,皇上每天晚上都可以狂翻牌子,想和谁“滚床单”都可以。让人感觉当清朝的皇帝好幸福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当皇帝的要维护政权,在选择皇后和贵妃时,首先要以政治联姻为目的的。特别满清

  • 史上最强套路:管仲这小人用一件衣服就将鲁国消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管仲,历史解密

    如果我说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能够灭掉一个国家。你们信吗?这怎么可能?不用一兵一卒,就能灭亡一个国家?吹吧?这可不是吹,确有其事。《孙子兵法》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那么如何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子兵法》已经给了答案:“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以上四策便是战争的精髓。

  • 战国时期韩国的实力如何?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国,战国,历史解密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先秦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建立之战,指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一统天下的战争。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掌握了秦国大军。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

  • 揭秘:西周和东汉虎贲军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虎贲军,夏朝,历史解密

    虎贲军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只禁卫军,它发源于周代,后世还成了精锐部队的代名词。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叫虎贲的禁卫军都是擎天一柱,和西周的虎贲军比起啦东汉的虎贲军打仗、做人的差距就大多了。西周虎贲军的成名作是牧野之战,在吕尚(也就是姜子牙)发起试探性攻击后,三千虎贲军如同奔驰的猛虎一样冲

  • 父亲经商欠下巨债,儿子问其要了400块,三天就还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一清,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神童很多,比如十二岁当宰相的甘罗、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王勃、李贺,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神童。神童历朝历代都有,明朝自然也有,明朝神童我们知道的有杨一清、储巏。杨一清从小就是个“奇童”聪颖好学,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博览群书,通读了四书五经,凡经史百家,典章文献无所不看。7岁的时候就能一气呵成写

  • 古代国师和太师相比 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国师,太师,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国师和太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国师和太师有什么差别?两者是什么官职?掌握实权的人是谁?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朝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