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夺取荆州后,为何依旧只北伐合肥?6次北伐跟挠痒痒似的

孙权夺取荆州后,为何依旧只北伐合肥?6次北伐跟挠痒痒似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82 更新时间:2024/1/19 23:01:39

三国君主中,孙权号称“天下第一搅屎棍”。我感觉这么说都有点侮辱天下第一这四个字,不知道神侯收不收他,毕竟他的那些北伐经历,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

多年以后,朱元璋在给自己选择陵墓位置的时候,有人发现钟山上的孙权墓。朱元璋冷冷一笑表示:让这小子给我看门吧!说实话,论北伐经历,孙权给朱元璋看门真不够格。

一、孙权北伐合肥,差点连裤衩都没拿回来。

公元215年,从刘备那儿拿到了长沙、桂阳的地盘,这时候他似乎就有点飘了。他认为连刘备都害怕自己了,难道不能去合肥找张辽斗一斗法?

所以这一年孙权带领10万大军进攻合肥,这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北伐经历。可是战争结果是,孙权的10万大军,被张辽带着800人摁在地上摩擦。

10万人被800人追着打是什么场面?这还没完,孙权撤军的时候,还差点被张辽给活捉了,吓得小心肝扑通扑通地乱跳,差点没当场去世。

要不是吕蒙凌统甘宁这帮强人挡着,孙权压根就走不了。你想想看,本来是想要拿下合肥的,结果却落得这么一个下场,孙权心里能好受吗?

经历了这次北伐以后,孙权终于意识到了战争的残酷,这可不是过家家。而且张辽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几乎一辈子没能愈合。一听说张辽还在合肥,孙权就没有再考虑过进攻该地。

二、孙权再伐合肥,实际上是为了夺取荆州。

孙权可真有耐心,过了4年时间,刘备在西边一直建功立业,拿下了益州和汉中,可孙权寸功未立,他心里痒痒了。

于是在公元219年,这哥们再次带兵攻打合肥。不过这次攻打合肥在历史上连个人数记录都没有,也没有发生任何一场战争。

其实孙权这么做,是为了削弱关羽在荆州的警戒。毕竟过去关羽虽然傲慢,但是在防守方面很有一套,孙权想要偷袭荆州压根就没机会。

这回孙权扬言攻打合肥,使得关羽可以放松警惕地北伐襄樊。可就在关羽北伐的时候,孙权从背后偷袭了荆州,让关羽无家可归。

啥情况啊?这也算北伐吗?这分明是朝着自己的盟友背后捅了一刀嘛!孙权两手一摊表示很无奈:没办法,正面进攻,给我一千年,我也打不下荆州啊!

三、孙权三伐合肥,跟挠痒痒没什么区别。

张辽活着的时候,你把刀架在孙权的脖子上,他也不可能愿意去攻打合肥。一直等到张辽去世以后,孙权这才松了口气,再次将北伐合肥的事情提上了议程。

在公元230年,孙权又来了!不过这回是兵马未动,粮草也没动,广告倒是先打出去了,等于是给曹魏那边画了一张大饼,扬言要攻打合肥。

这个时候曹魏的征东将军满宠,立刻调集了兖州和豫州的兵马前来支援合肥。孙权一看,这可不好惹,所以就再次放出广告:不陪你们玩了,我回家了!

这是在开玩笑嘛?满宠没有上当,不顾朝廷撤回大军的指示,依旧重兵把守合肥。果然十几天以后,不甘心的孙权突然带兵攻打合肥,可惜跟挠痒痒一样,没什么结果就回去了,史料里,连战损都懒得记载。

四、孙权四伐合肥,雷声大雨点小。

公元234年,诸葛亮正在搞北伐事业,相邀孙权一起北伐。孙权爽快地答应了亮哥,亲自带着10万大军北伐合肥。

没有张辽的日子,就是轻松愉快啊!孙权笑呵呵地出兵北上,结果却碰上了另一个硬茬。原来魏明帝曹叡也不是吃素的,居然也御驾亲征。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孙权立刻刹住了车。二话不说,掉头就走。人家曹叡的人马还没到呢,就把孙权给吓走了。

关键是你出了10万大军,可不是过家家啊!诸葛亮在前线得知这个消息,气得当场去世。这个孙权,可真是个搅屎棍!

五、孙权五伐合肥,被司马懿斩了一万多人。

由于上一次攻打合肥跑路了,导致诸葛亮北伐失去了有利的援助。结果诸葛亮活活病死在了前线,蜀汉北伐暂时告一段落。

失去盟友的孙权,在公元241年,居然破天荒似的再次选择北伐淮南地区,而且兵分四路,各个出击。结果司马懿带着人马浩浩荡荡前来,一眨眼功夫就把孙权的人马给灭了,还斩杀了一万多人。

六、打合肥都这么难了,还想打襄樊?

其实从孙权北伐夺取了荆州以后,局势对东吴来说是很有利的,毕竟东吴一眨眼就有了两个北伐的突破口。一方面可以北伐攻打合肥,另一方面可以从荆州北伐攻取襄樊。

当初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这么设计的,一支人马从荆州出发,一支人马从汉中出发,这样北伐就能够夺取天下了。

可惜蜀汉失去了荆州,隆中对的计划也就被破坏了。但是荆州落在了孙权手里,似乎一丢丢作用都没有。

为了严防死守,孙权甚至在鄂州修建了武昌城,把都城给迁徙到了该地。可是他就是没有在这里北伐的想法,为啥?因为太难了!

孙权不是没有尝试过攻打襄樊,每次攻打都是乘人之危,似乎偷袭荆州尝到了甜头。比如说在曹仁被调走以后,孙权就打算偷袭襄阳,结果被曹军胖揍了一顿。

等到曹丕去世以后,孙权再次打算攻打襄阳,结果又被曹魏的大将文聘和司马懿胖揍了一顿。由此可见攻打襄樊太难了!

总结:孙权得了资源,却不好好利用,实在是浪费。

谁也想不到,拿下荆州的孙权,居然没有夺取天下的志向。他只想着占据长江天堑,从而能够偏安一隅。

所以孙权的所有北伐,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君主都这么个想法,手底下的将士们,就更加不可能为孙权卖命了!这么好的资源在孙权手里白白浪费了,实在是可惜。

参考资料:《三国志》

读三国历史,怎能不备一套无删减版的《三国志》呢?尤其是配有南朝宋国史学家裴松之注解的这个版本。

更多文章

  • 明朝在西市,清朝在菜市口,古代到底是如何处置死囚的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死囚营,明朝流放犯人一般到哪,明朝灭亡囚犯怎么办

    (午门正面照)秋后问斩,推出午门,菜市口斩首。古代的刑法处置到底怎样安排?据《明会典》这样记载:“吴元年,作新内正殿,曰奉天殿,前为奉天门……城之门南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元武。”大家知道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曾不止一次的对大臣说:“我们的行为是奉天而为,是顺应天意的。” 因此,当时出现了

  • 宋朝军事羸弱备受欺负,国土不断减少,为何百姓富得流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的军事力量很弱,连西夏这种兵力薄弱的国家都打不过,所以被外族侵入,一般都以守为主,很少反攻,所以很多国土就被别的民族抢夺去,甚至还有两位皇帝被抓去做了俘虏。这样一个国家,按理说,即便不是民不聊生,也不会富庶到哪儿去。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宋朝的经济和文化都特别发达。宋朝的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农业

  • 宋高宗赵构禅让之后,大宋立即为岳飞平反,当时赵构为何会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并且在之后,虽然都知道岳飞是被冤枉的,但是赵构却一直不给岳飞平反,其实这也是所有君王的特点,他们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岳飞的案子也就一直没能平反。但是赵构却找了一个好的继承人,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历史上的宋孝宗。宋孝宗在即位后很快就给让岳飞沉冤得雪了。宋高宗赵构禅让之后,大

  • 宋江时期的帝王,任用小人,最终导致王国沦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真实宋江,宋江最重要的经历,刘备和宋江都是小人

    宋微宗自幼就生活在皇族之家,他却其他富二代一样,从小就习惯了娇生惯养,因此宋微宗一直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从来就是碌碌无为。本来宋微宗并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上一任皇帝宋神宗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但是神宗皇帝因为年纪尚浅,所以没有留下子嗣,当时的向皇后无奈主持大局,在朝臣的推荐

  • 宋江一心招安究竟为何,除了个人因素外还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江为什么想招安,宋江招安的故事概括50字以内,老梁讲宋江招安完整版

    这样看来,如果得不到国家的支持,那自己占个山头自给自足这件事就不太靠谱了。因此,宋江最后做了招安这个决定。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分析一下他做这个决定的一些原因。首先,咱们从宋江的个人情况来看,从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宋江并不是个野蛮人,宋江不说饱读诗书,但也能算得上是个文化人。作为一个文化人,宋江自然是看不起

  • 宋朝重文轻武,却坚持300年才灭亡,和一祖训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有多重文轻武,宋朝实施重文轻武的原因是什么,宋朝何时开始重文轻武

    我们都是知道,赵匡胤在一个战乱年代出生,在他一步步的从一个平民走到了皇帝位置上,他见过很多的百姓都是因为战乱深受痛苦,所以下决心改变这个事实,那么如何才能够让自己的江山稳固,让百姓不用受到战乱之苦呢?赵匡胤决定削除武将的地位,在另一方面大大的提高文人的地位。这各政策在当时使得大宋的文人大受鼓舞,人们

  • 宋朝宰相王安石,力排众人实行变法,结果却是不如人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安石变法对宋朝有什么影响,宋朝为啥会发生王安石变法,宋朝王安石变法过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出生于江西省,父亲是军队的一个判官,所以王安石也算是个官二代。他从小便非常的聪明,非常喜欢读书,更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等他稍微长大一点的时候就跟着他的父亲到处体验民情,那时候他写的文章就已经非常的好了。再大一点的时候跟着他的父亲去京城,由于他写的文章特别好,引得京城的一些文豪都

  • 宋朝边境战事连连,被夷狄起兵打得毫无反击之力,宋朝文臣泛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的战争史,宋朝对外战争有多严重,宋朝时期的对外战争

    太祖、太宗有鉴于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尽收兵权,守内虚外,留下了一支精悍的禁军屯居京师充任赵氏皇族的保镖。这支军队的数量必然要与驻防边境的军队相匹配,这样,随着对辽、夏用兵,军队总额日渐庞大,真宗朝达到431000人,已比太祖时增加了一倍;仁宗时增至826000人,又比真宗朝多了近一倍,再加上4

  • 宋朝军事不及唐、明,为何寿命超过两朝?赵匡胤一句话起了大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能在领土面积、军事力量不及唐、元、明、清的情况下,创造了寿命超过三百年的奇迹,原因是非常多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当年留下的一句誓言。明代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曾在他的《日知录》里,这样评价这句话:是“汉唐之所不及”,“故得继世享国至三百余年”。意思是这一优点连汉、唐都比不了,所

  • 世人常把刘邦朱元璋并提,不仅仅因为两人都是寒门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和朱元璋有哪些相似之处,刘邦和朱元璋谁是真草根出身,朱元璋和刘邦谁的贡献大

    的确,刘、朱二人没像曹孟德、司马仲达那样欺他孤儿寡母,狐媚以取天下,其正义性与光明正大,不言而喻,称得上光明磊落。但光明磊落的刘邦和光明磊落的朱元璋却又差别明显,刘邦仁而爱人、喜施、能容,朱元璋雄才大略,多疑、嗜杀。朱之狠毒残忍,别说是仁而爱人的刘邦,就是剽悍猾贼的项羽,乃至残忍刻毒的吕雉,都实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