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项梁活着,项羽还能被刘邦欺负吗?大家都是老油条,谁怕谁啊

如果项梁活着,项羽还能被刘邦欺负吗?大家都是老油条,谁怕谁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4/1/22 23:19:30

他的组织能力很强,所以到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大家的欢迎,因此在吴中地区有很高的人气。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复国重任,于是私底下养了不少兵马。

等到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项梁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也拉起了一支人马。他们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立为新的楚怀王,以此号令各地义军前来会盟。

项梁善于利用各种事件成为自己的炒作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些房地产中介的朋友,不管出现任何风吹草动,他们都能够将这件事转化为房地产利好的消息,不限购是利好,限购了还是利好,这就是他们的本事。

项梁其实也是一样,他本来只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连王族都算不上,根本不可能成为楚国义军的领袖。况且他动手的时间也比陈胜吴广要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也没有资格成为楚国义军领袖。

但是他善于利用一切条件,以此当成自己的利好消息。比如说起兵之前,会稽太守殷通似乎看出了秦帝国不行了,所以主动请项梁过来,打算把军队交给项梁,一起起兵。

於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台。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史记》

这么一来殷通就成了起义军的领袖了,项梁这家伙干了什么呢?他让项羽把殷通给宰了,做事就是这么横。好歹人家也是打算起义了,项梁之所以杀他,就是为了成为起义军的真正领袖。

陈胜不知去向后,景驹被将领秦嘉立为新任楚王,结果项梁看着心里就不爽了。大家都是打着恢复楚国的旗号,如果景驹做了楚王,那项梁可是没有扶助之功的,功劳都在秦嘉身上。

这当然是不行的,于是项梁又开始拿陈胜说事儿了,他告诉大家,秦嘉和景驹背叛了楚王陈胜,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于是就带兵攻打秦嘉,又逼死了景驹。

这么一来项梁可就有了重新迎立楚王的机会,他后俩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辅佐为王,其实就已经看得出,当年他攻打景驹,是为了个人利益。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於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於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史记》

熊心成为新任楚怀王后,项梁成为了武信君,手握军政大权。就连刘邦,其实都是项梁一手提拔起来的,当初刘邦只带着百来个人前来投靠,项梁一口气给了他五千人马,这就是刘邦的老本。

项梁自大轻敌,最终兵败而亡。

项梁成为武信君以后,实力大增,于是便主动寻找秦军交战。章邯曾经和项梁交过手,知道这是个厉害的家伙,所以就设下了圈套。

在东阿项梁击败了章邯的人马,到了定陶的时候,项梁再次击败了秦军。与此同时项羽和刘邦在雍丘也击败了秦军。

如此一来,所有人都觉得秦军不堪一击。尤其是总指挥项梁,他越发骄傲自信,不把秦军放在眼里。

这时候宋义曾经劝告过项梁,可惜项梁一句话都听不进去了。这老项家是有这方面遗传吗?感觉项梁的行为和后来项羽的行为如出一辙。

项梁轻敌冒进,结果遭到了章邯的围攻,在定陶项梁终于战败被杀。而这件事宋义居然能够准确预言到,可见项梁轻敌的情况已经多么严重了。

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乃使宋义使於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史记》

听不进属下的劝告,轻敌冒进,这样的军事统帅,想要在战场上取得胜利,那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

多年以后,项羽对刘邦也是不屑一顾,不光没有杀掉刘邦,还把他封为汉王,不听范增的建议,结果刘邦反戈一击,项羽落得个垓下之败。

项梁如果活着,刘邦是不敢动项羽的。

在很多方面,其实项梁还比不上项羽。尤其是在带兵打仗方面,项羽要远胜于项梁,所以说就算项梁活着,其实也很难挽救项羽。

其实项羽不是在军事上失败的,他失败的方面太多。比如说中了刘邦的反间计,逼走了范亚父,不信任钟离眜。还有就是轻易相信刘邦,与之划定鸿沟为界,结果被刘邦偷袭。

可以说项羽在做人这一块儿,实在是比较老实。相反刘邦这家伙年过半百,是个老油条了,自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项羽。

如果项梁真的活着,那刘邦的这点伎俩,其实完全无法骗得过项梁。如果这些小手段无法成功的话,那刘邦在战场上,又不是项羽的对手,当然就无法动项羽了。

此外,刘邦是项梁一手提拔上来的,刘邦手下不少军官昔日都是项梁的部众,因此项梁还活着的话,轮不到刘邦在底下瞎蹦跶,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对手。

因此我认为,如果项梁还活着,那么项羽一定不会犯那么多错。尤其是赶走范增这件事,项羽可以犯,但是项梁这种深通为人之道的老江湖,是不可能犯的。

总结:项梁不会成为辅佐性质的角色。

项梁是什么人?好歹他是项燕的儿子,是项羽的叔叔。他跟项伯有很明显的区别,项伯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他只能够辅佐人。

而项梁明显不同,他是一个领袖级别的人物。他不会说卑躬屈膝地辅佐某个人,他更有领袖气质,因此他活着,项羽还得靠边站。

项梁活着的话,项羽应该是他手底下的头号大将。史上没有记载项梁有儿子,所以说将来继承项梁大位的当然还是项羽,但项梁不会在活着的时候就退居二线。

因此他们虽然遇不到刘邦这样的对手了,却依旧要面对很多其他的诸侯,项梁性格上的弱点,不知道还能支撑他走多久。

参考资料:《史记》

更多文章

  • 孙权夺取荆州后,为何依旧只北伐合肥?6次北伐跟挠痒痒似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权占领荆州后有多少兵力,孙权夺荆州影响,孙权北伐记录

    三国君主中,孙权号称“天下第一搅屎棍”。我感觉这么说都有点侮辱天下第一这四个字,不知道神侯收不收他,毕竟他的那些北伐经历,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多年以后,朱元璋在给自己选择陵墓位置的时候,有人发现钟山上的孙权墓。朱元璋冷冷一笑表示:让这小子给我看门吧!说实话,论北伐经历,孙权给朱元璋看门真不够格。一、

  • 明朝在西市,清朝在菜市口,古代到底是如何处置死囚的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死囚营,明朝流放犯人一般到哪,明朝灭亡囚犯怎么办

    (午门正面照)秋后问斩,推出午门,菜市口斩首。古代的刑法处置到底怎样安排?据《明会典》这样记载:“吴元年,作新内正殿,曰奉天殿,前为奉天门……城之门南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元武。”大家知道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曾不止一次的对大臣说:“我们的行为是奉天而为,是顺应天意的。” 因此,当时出现了

  • 宋朝军事羸弱备受欺负,国土不断减少,为何百姓富得流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的军事力量很弱,连西夏这种兵力薄弱的国家都打不过,所以被外族侵入,一般都以守为主,很少反攻,所以很多国土就被别的民族抢夺去,甚至还有两位皇帝被抓去做了俘虏。这样一个国家,按理说,即便不是民不聊生,也不会富庶到哪儿去。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宋朝的经济和文化都特别发达。宋朝的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农业

  • 宋高宗赵构禅让之后,大宋立即为岳飞平反,当时赵构为何会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并且在之后,虽然都知道岳飞是被冤枉的,但是赵构却一直不给岳飞平反,其实这也是所有君王的特点,他们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岳飞的案子也就一直没能平反。但是赵构却找了一个好的继承人,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历史上的宋孝宗。宋孝宗在即位后很快就给让岳飞沉冤得雪了。宋高宗赵构禅让之后,大

  • 宋江时期的帝王,任用小人,最终导致王国沦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真实宋江,宋江最重要的经历,刘备和宋江都是小人

    宋微宗自幼就生活在皇族之家,他却其他富二代一样,从小就习惯了娇生惯养,因此宋微宗一直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从来就是碌碌无为。本来宋微宗并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上一任皇帝宋神宗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但是神宗皇帝因为年纪尚浅,所以没有留下子嗣,当时的向皇后无奈主持大局,在朝臣的推荐

  • 宋江一心招安究竟为何,除了个人因素外还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江为什么想招安,宋江招安的故事概括50字以内,老梁讲宋江招安完整版

    这样看来,如果得不到国家的支持,那自己占个山头自给自足这件事就不太靠谱了。因此,宋江最后做了招安这个决定。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分析一下他做这个决定的一些原因。首先,咱们从宋江的个人情况来看,从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宋江并不是个野蛮人,宋江不说饱读诗书,但也能算得上是个文化人。作为一个文化人,宋江自然是看不起

  • 宋朝重文轻武,却坚持300年才灭亡,和一祖训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有多重文轻武,宋朝实施重文轻武的原因是什么,宋朝何时开始重文轻武

    我们都是知道,赵匡胤在一个战乱年代出生,在他一步步的从一个平民走到了皇帝位置上,他见过很多的百姓都是因为战乱深受痛苦,所以下决心改变这个事实,那么如何才能够让自己的江山稳固,让百姓不用受到战乱之苦呢?赵匡胤决定削除武将的地位,在另一方面大大的提高文人的地位。这各政策在当时使得大宋的文人大受鼓舞,人们

  • 宋朝宰相王安石,力排众人实行变法,结果却是不如人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安石变法对宋朝有什么影响,宋朝为啥会发生王安石变法,宋朝王安石变法过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出生于江西省,父亲是军队的一个判官,所以王安石也算是个官二代。他从小便非常的聪明,非常喜欢读书,更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等他稍微长大一点的时候就跟着他的父亲到处体验民情,那时候他写的文章就已经非常的好了。再大一点的时候跟着他的父亲去京城,由于他写的文章特别好,引得京城的一些文豪都

  • 宋朝边境战事连连,被夷狄起兵打得毫无反击之力,宋朝文臣泛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的战争史,宋朝对外战争有多严重,宋朝时期的对外战争

    太祖、太宗有鉴于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尽收兵权,守内虚外,留下了一支精悍的禁军屯居京师充任赵氏皇族的保镖。这支军队的数量必然要与驻防边境的军队相匹配,这样,随着对辽、夏用兵,军队总额日渐庞大,真宗朝达到431000人,已比太祖时增加了一倍;仁宗时增至826000人,又比真宗朝多了近一倍,再加上4

  • 宋朝军事不及唐、明,为何寿命超过两朝?赵匡胤一句话起了大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能在领土面积、军事力量不及唐、元、明、清的情况下,创造了寿命超过三百年的奇迹,原因是非常多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当年留下的一句誓言。明代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曾在他的《日知录》里,这样评价这句话:是“汉唐之所不及”,“故得继世享国至三百余年”。意思是这一优点连汉、唐都比不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