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5000年灿烂的文化历史中,出现了许许多多规律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出现于我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但是却无一例外的都流传到了今天,而这些作品的创造者们之中最负盛名的无非是李白等人。
作为我国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李白的一生可谓是被人研究透了,毕竟很多孩子在学前启蒙的时候,就已经会背诵他的“床前明月光。”因此可以说李白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他的作品数量很多,并且质量极高,是我国文化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
但最近有专家学者在莫高窟发现了《将进酒》的原版手稿,在这份手稿被公之于众之后,却有许多网友表示不喜欢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天才少年李太白
李白的成才绝对没有偶然性,在他小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文学天赋,四五岁的时候李白就可以熟读各种书籍,并且简单的进行一些诗歌创作。
李白青年时期所创造出来的文章就已经广为流传,受到了许许多多人的赞,可因此李白也声名远扬,闲来无事写写诗词歌赋,倒也是吃喝不愁,并且在文化进修的过程之中,
李白还自己钻研了剑术。
据传言,李白是唐代第二剑客,可谓是文武双全,因此在李白的文学作品之中,我们很频繁的可以看到“剑”这个字。
而上文所提到的所有成就都是李白在20岁之前就已经基本达成的,因此说李白一句天才毫不为过,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功是有着扎实的天赋作为基础的,再加上后天的努力,李白不可能不成为一个有名的文人墨客。
游遍河山,是我李白
在李白18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出门在外游玩了,然而到了他20多岁的时候,那就彻底离开了故乡,奔赴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离开了四川的李白放飞了自我,毕竟他吃喝不愁,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认识李白,并且与他交好,在这样的光环价值之下,李白在游玩天下的过程之中认识了
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之中,李白也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但是常年以来的放浪形骸,导致李白的囊中也变得羞涩起来,李白也经历过一段穷困潦倒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中,他的文学作品成就不高,而且数量较少,但是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李白在过了几年穷苦日子之后就被皇室看中,被召进宫做了翰林学士。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就又被皇帝冷落,再次开始了游山玩水的生涯。
《将进酒》原稿
看完了李白的生平经历,有的读者可能会好奇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既然李白文学成就这么高,为人又这么的潇洒,那么为什么还有网友表示自己不再喜欢李白了呢?这是因为在莫高窟中发现的这份《将进酒》的原稿。
上个世纪90年代,在敦煌莫高窟中的考古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就是在这个时间段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份手稿。
这份手稿历史悠久,是从唐朝流传下来的,手稿上的文字是狂草字体十分的放荡不羁,而研究过其中内容之后,专家们惊讶的发现这副名叫《
惜罇空》的手稿内容竟和我们所熟悉的《将进酒》十分类似,仅仅在一些内容之中存在着小小差异,专家们自然认定这就是《将进酒》的原版诗稿。
在经过研究之后,专家们公布了这份书稿上的内容,而这手稿之中的笔法确实比李白还要李白。
我们都知道李白的文字,放荡不羁,自信无比,而这幅手稿之中,我们所熟悉的“
古来圣贤皆寂寞”被写成了“
古来贤圣皆死尽”。
就是因为这一句话才会有网友对李白产生了不好的情绪,他们认为李白所处的那个年代,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富强的朝代之一,在那个时期有着许许多多李白之外的诗人词人,他们的文学作品成就也很高,李白这样一句“皆死尽”属实有点自傲,让人喜欢不起来。
李白的狂妄
但是提出这些问题的读者们一定忘了,李白的诗词中最引人入胜的无非就是这份目中无人的狂妄,这份狂妄并不是夜郎自大的狂妄,而是胸有成竹的自信。
纵观中华民族5000年以来的历史,有哪个文人骚客敢在皇宫之中让力士脱靴?又有哪个诗人能够写出类似于:“
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震撼人心的句子。
这种能力只有李白具有,而李白如果没有这份所谓的狂妄,就绝对写不出来如此气势恢宏自信无比的句子,我们也一定享受不到李白作品所带来的那份感动与震撼。
因此李白是有资格有能力去写下这样的句子的,如果有人因为这样的句子讨厌李白,那对于李白来说一定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也一定会一笑了之,因为那份潇洒与不羁是我们现代人永远无法达到的意识高峰。
结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作品也是众多,除李白之外,还有着许许多多我们未曾发现的诗歌和其背后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挖掘,这份文化自信给予了我们前行的动力,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