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群老师饰演的容妃是个怎样的人物呢?她又为什么能够得到乾隆皇帝的宠爱,以至乾隆打破朝廷法制让她跟着一起南巡呢?
乾隆皇帝的后宫众多,虽然不及李隆基的三千佳丽的后宫规模,但是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却也是排得上前三名的。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妃子中,有一个与众不同,她来自吐蕃维吾尔族地区,她就是容妃。
容妃出生于雍正年间,她是吐蕃叶尔羌和卓氏人。公元1755年清政府派兵前往吐蕃平乱,解救了当地守土有功的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大、小和卓木两兄弟。不料两年后,大小合卓木倒打一耙,联合反叛,两兄弟集结起了当地的反叛分子,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反清动乱。容妃的父亲带着容妃和她的兄弟姐妹逃难,他们不愿意加入到反对朝廷的队伍当中,于是逃到了伊犁。
两年以后,乾隆皇帝再次派兵平反叛乱,彻底地剿灭了大小和卓木。容妃的叔叔、哥哥,因为在此次平定叛乱中有功,被皇上召进京,封官加爵,朝廷还让他们居住在北京,容妃就这样跟着一起来到了京城。叶尔羌族在吐蕃的势力很大,乾隆皇帝召他们进京也是为了防止以后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
容妃入宫的时候已经28岁了,在清朝那个时代,应该算是老阿姨了,要知道孝庄文皇后嫁给皇太极的时候才13岁。这就说明了一个事实,容妃结过婚,确实,容妃之前在叶尔羌的时候,被当地恶霸强占为妻,后来因为战乱才逃出来。乾隆多半也是猜得到,但是出于政治联姻的目的,乾隆皇帝也是没办法,老阿姨就老阿姨吧,主要是容妃长的也不赖。
事实证明,乾隆皇帝的决策是正确的。容妃入宫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为她以后的后宫晋升之路扫清了大半障碍。清朝的后宫分为八个等级(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按照规矩,容妃刚入宫,应该排在最后一个等级,但是偏偏在容妃入宫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祥瑞之事,从南方进贡给京城的荔枝树,竟然破天荒结出了200多颗荔枝。乾隆皇帝非常高兴,皇太后也也很欣慰,于是容妃直接晋升两个等级,赐封为和贵人。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乾隆皇帝对她印象非常深刻,宠爱有加,容妃入宫第三年就被赐封容嫔。当然得到乾隆皇帝的恩宠是一方面,容妃本身来自遥远的新疆,对于京城的许多人和事都很陌生,所以她在后宫中对谁都很客气有加,也从不主动挑事情,偶尔受到其他嫔妃的排挤,她也默默的忍受,从不与人争斗。
公元1765年,乾隆皇帝效仿他的爷爷康熙帝第四次南巡,之前的三次南巡,他都是携带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子们前行,这次却与众不同,破天荒的把容妃和她的家人也带上了。南巡的路上,乾隆皇帝还特意吩咐要对和卓氏照顾有加,还让容妃一家品尝了江南地区有名的菜肴。可见乾隆皇帝对于龙飞是有多么的恩宠,这里面虽然有政治的因素,但龙飞本身俊俏的颜值、亲和的性格和深谙人事的本领也是一个加分项。
过了五年之后,33岁的和贵人迎来了人生巅峰时刻,她被册封为容妃,得到的赏赐却比其他妃子多得多。
册文:册文曰:“尔容嫔霍卓氏,端谨持躬,柔嘉表则,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于慈闱,供内职以无违,夙协箴规于女史,兹奉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容妃……。”
此刻的容妃虽然级别还没有到达后宫顶端,但是她的待遇跟皇后相比有过之而不及,想必乾隆皇帝也是碍于朝廷法治的约束。
乾隆38年到40年这三年间,乾隆皇帝身边的几位贵妃:易贵妃,庆贵妃,皇贵妃相继病逝,乾隆皇帝本想立容妃为皇后,可是由于之前那拉氏皇后病故,他已经立下誓言,不再册立皇后,所以容妃就一直没有再晋升。其实就算是晋升为贵妃,甚至皇后,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皇后只是个头衔,容妃该有的都有了,实际上已经跟皇后无异了。
公元1781年,乾隆皇帝在圆明园设宴招待朝廷大臣,表彰他们为建立富丽堂皇的圆明园而做的贡献。在宴会上,容妃已经被安排坐到了西边头桌的首位,那可是皇贵妃的位置。同年6月,一年一度的乾清宫尾牙宴上,容妃已经坐到了东边坐桌的第二位,第一位是乾隆皇帝,所以这个位置是天下女人做梦都想坐的位置,也被称为凤首座。一位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皇后”嫁给了来自满族的皇帝,容妃的前半生经历了战乱苦难,后半生用运气和天生丽质得到了至高无上的荣耀。
乾清宫盛宴上的容妃,坐在风首座的位置上,听到下面几千人一起呼喊“皇妃千岁千岁千千岁”的时候,再回想起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往事,当年在天山脚下放羊的那个女孩是否会想到有这么一天呢?
关注
@悠远文史家
,文史挖掘机驾驶员,刨土不易,欢迎阅读转发评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