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历史边缘化的盖世权臣,功绩堪比曹操,距皇位一步之遥终遭残杀

被历史边缘化的盖世权臣,功绩堪比曹操,距皇位一步之遥终遭残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00 更新时间:2024/2/11 8:11:21

南北朝是个超级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定相伴而生的,是层出不穷的英雄豪杰,其中有一位盖世权臣,功劳堪比曹操,祸患却远胜董卓,并且距离皇位仅有一步之遥,但最终却被皇帝设计杀死。此人,便是声名赫赫,但被历史有意边缘化的北魏权臣尔朱荣。

尔朱荣是北秀容(今山西朔州)人,先世为契胡部酋长,从高祖尔朱羽健开始,世袭秀荣第一领民酋长、梁郡公的官爵。尔朱荣神机明决、容颜俊美,自从承袭官爵后,便利用北魏末年政局动荡、叛乱四起的局面,通过镇压六镇戍兵起义和河北农民军,不断地扩充势力,并将贺拔胜、高欢宇文泰侯景等一大帮名将招致麾下,逐渐成为国内实力最强的军阀。

就在尔朱荣在北境不断地扩充势力之际,北魏的政局却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由于孝明帝即位时年纪很小,所以由生母胡太后临朝摄政。胡太后执政期间大肆宠佛,导致开支浩繁、国库空虚,深为国人所不满。不仅如此,胡太后在私生活方面也很不检点,公然与面首郑俨、李神轨等人出双入对,导致丑声四播。

胡太后的胡作非为逐渐引起孝明帝的不满,再加上后者年纪渐长,很想亲自执掌朝政。因此,孝明帝便密诏尔朱荣率军入洛,以胁迫胡太后归政。不料孝明帝的密诏发出去后没多久便遭泄漏,胡太后震惊之余,竟伙同面首郑俨、李神轨将孝明帝毒死,而立年仅3岁的临洮王子元钊为帝,时在武泰元年(528年)二月。

尔朱荣获悉孝明帝遇害的消息后悲愤至极,根本没有理会胡太后要求他原地待命的命令,在幼主元钊即位后才1个月多月后,便扶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随即举兵南下。由于一连串的倒行逆施,胡太后已经完全失去合法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尔朱荣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便渡河攻入洛阳。

尔朱荣占领洛阳后,将胡太后和幼主元钊逮捕,然后抛入黄河淹死。事后,尔朱荣又以祭天为名,将包括丞相元雍、司空元钦、义阳王元略等人在内的宗室、百官两千余人,全部骗到河阴的陶渚(今河南省孟津县东),然后将他们全部杀死,史称“河阴之变”,其罪行比董卓还甚。

“河阴之变”后,尔朱荣又意图逼迫孝庄帝“禅位”,但他就此事铸金像以占卜吉凶时,却接连四次都没有成功,再加上大将贺拔胜劝他不要操之过急,才使得尔朱荣暂时中止计划。事后,尔朱荣逼迫孝庄帝进拜自己为侍中、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尚书令,封太原王,并以此专擅朝政。

此后数年间,尔朱荣在建立战功、开疆拓土方面大做文章,想以此让国人信服。因此,尔朱荣亲自率军北灭河北义军领袖葛荣及其余党韩楼、东破青州流民首领邢杲、南败反王元颢与南梁的联军、西摧关陇叛军万俟丑奴等人,在将反叛势力悉数铲除的同时,也将尔朱氏的势力扩展到全国。此时的尔朱荣,功绩绝不亚于曹操,并在事实上已成为北魏的“无冕之皇”。

早在平定葛荣后,尔朱荣便已晋升为大丞相、大都督、天柱大将军,距离帝位仅有一步之遥,而等到尔朱荣扫平国内后,连傻子都知道,他下一步要做的,肯定是篡夺帝位、建立新朝。果不其然,尔朱荣凭借着不世之功屡屡向孝庄帝讨要“九锡”的封赏,谋朝篡位的心思昭然若揭。

孝庄帝虽然是傀儡皇帝,但出身鲜卑族的他却很有血性,不甘心步汉献帝、魏元帝的后尘,眼睁睁地看着江山在自己手中丢失。正因如此,孝庄帝不仅断言拒绝尔朱荣讨要“九锡”的请求,而且还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意在诛杀尔朱荣,将朝政大权收归到自己手中。

正因如此,在永安三年(530年)九月尔朱荣入朝觐见之际,听闻前者行将实施篡位之举的消息后,孝庄帝便以皇后尔朱英娥(尔朱荣长女)生子为借口,邀请岳父入宫探视,并在暗中埋伏下大批杀手。尔朱荣不知是计,果然便兴冲冲地奔赴皇宫,结果在朝堂之上被乱刀砍死,随同前来的儿子尔朱菩提、亲信元天穆等人也一并死于非命。

一代枭雄尔朱荣因为迷信武力、为人残暴,最终不仅与帝位擦肩而过,而且还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纯属咎由自取。不仅如此,正史因为鄙视尔朱荣的作为,也对其进行刻意淡化,这大概也是他被历史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史料来源:《魏书》、《北史》、《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长城为何千年不倒?只因为秦始皇采用这1措施,现在人却不敢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建长城的真实原因,秦始皇长城建设过程,为什么秦始皇要造长城

    这些城墙就是最初的长城,但那时候的长城是一段一段的,还没有形成万里的规模。秦始皇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征召劳工大举修筑长城,使曾经分散的长城连在一起绵延了上万里,长城这才成为了万里长城。筑造时嬴政采用了一个措施,让万里长城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一、规模春秋战国时期,当中原陷入诸侯国混战中时,北方的游牧

  • 三国头号美女貂蝉的历史原型是谁?吕布被杀后,她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布死后貂蝉去哪,三国中貂蝉真实存在吗,貂蝉吕布的故事完整版

    在《三国演义》中,号称“三国头号美女”的貂蝉,作为司徒王允“连环计”中最关键的人物,凭借着色相和精彩的演技,将董卓与吕布这对干父子耍弄于股掌之中,并成功地将二人离间。最终,上了“贼船”的吕布在王允的授意下,在朝堂外刺杀董卓,为汉朝除去心腹大患。然而翻遍历史书,我们也找不到这位叫做“貂蝉”的奇女子,勉

  • 唯一在监狱中长大的皇帝,在位期间中兴汉朝,为帝国“续命”82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帝王界当中,经历坎坷者甚多,但出生不久便被送进牢房,并在狱中长大者,唯有汉宣帝刘询一人而已。那么,身为天潢贵胄的刘询,因何被送进监狱?他最终是如何摆脱牢狱之灾,进而成为一代雄主的呢?刘询原名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悼皇考刘进之子,生母为王翁须,生于征和二年(前91年)。刘询生不

  • 跟随陈胜起兵的吴广,最后却死在自己人手中,陈胜是最大嫌隙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胜为何要杀掉吴广原因,陈胜和吴广是太康人吗,陈胜怎样杀死吴广的

    当然,近些年人教版课本改革,由于课程的重复以及《陈涉世家》略为难懂,所以被移除出了语文课本,但他们的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却被无数人所铭记,也激励着我们做一个积极向上,能够回报社会的人。但吴广在之后的命运语文课本上却并没有写,他的下场其实十分的凄惨。当时秦朝乱世,皇帝昏庸无道,陈胜吴广在揭竿

  • 秦始皇长相如何?郭沫若说是丑男,翦伯赞认定是帅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郭沫若评价秦始皇,秦始皇和郭沫若谁漂亮,秦始皇的长相分析

    最近《大秦赋》热播,有读者私信小珏询问秦始皇的长相问题。其实,我曾经探讨过秦始皇的相貌,借电视剧的热度,再谈一谈。我们知道,照相技术是近代才出现的,中国的皇帝之中,唯有宣统和光绪赶上了,而且光绪的真容还存在争议。照片不能指望,我们能不能借助古人的画像呢?首先想到的是《历代帝王图》,这是大名鼎鼎的阎立

  • 刘邦封侄儿为王之后反悔,说:50年后你不会造反吧?果然一语成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封王的后果,刘邦登基的真实历史,刘邦统治期间的史实

    汉朝初年“七国之乱”的发起者刘濞,是汉高帝刘邦的亲侄儿,代顷王刘仲的长子,天性剽悍勇猛、野心勃勃。等到西汉帝国建立后,刘仲虽然没有尺寸之功,但因为是刘邦的亲哥哥,所以还是被封为代王,而刘濞也随父亲到晋阳就封。代国地处北境,跟匈奴接壤,由此屡遭后者的侵扰。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匈奴大举入侵代国,胆

  • 司马懿一生树敌太多怕被报复,临死前想了一法子,现在看来真明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懿成功的几大原因,司马懿有什么弱点,司马懿的临死遗言

    魏明帝时期,司马懿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掌握的权力也越来越大。明帝驾崩后,托孤给幼子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可见魏明帝对他的信任。谁知曹芳即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的排挤,升官为没有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正陪着曹芳离开洛阳到高平陵祭陵时,起兵发动政变,并控制了洛阳,史称“高平陵事变”。至此,曹魏的军

  • 首位入主中原的匈奴族皇帝,尊奉刘邦、刘禅为祖宗,儿子灭亡晋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禅为什么是匈奴皇帝,刘邦刘禅,匈奴皇帝列表排名表

    作为首位入主中原的匈奴族皇帝,刘渊字元海,并州新兴郡人,南匈奴左部帅刘豹的长子,大概生于曹魏嘉平三年(251年)。据史书记载,刘渊自幼聪慧过人、天性孝顺,年仅7岁丧母时,曾在葬礼上大哭不止,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曹魏宰相(司空)王昶得知此事后非常赞赏,并且派人前去吊唁,由此使得刘渊在中原小有名气。

  • 皇帝效仿汉献帝,逃离皇都投奔权臣,一脚却踏上了不归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献帝的重要权臣,汉献帝退位诏书,汉献帝时期反叛的权臣

    三国时的曹操,之所以能称霸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实,天子汉献帝刘协,一开始并非是曹操刻意控制,而是为了摆脱李傕、郭汜的纠缠,主动逃离长安,恰好被曹操所迎。此后,汉献帝虽然依旧是傀儡,但却得到了人身安全。即便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篡汉也没有杀戮,使其安享天年。汉献帝也算是亡

  • 汉末第一剑客,官居虎贲中郎将,徒弟是魏文帝曹丕的师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虎贲中郎将,魏文帝曹丕,曹丕中郎将相当于现在什么职务

    王越的生年不详,乃是辽东燕山人,生于东汉末年,自幼苦练武艺,以击剑出名,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侠客。奇特的是,王越的生平在包括《三国志》以及《后汉书》等正史当中均无记载,甚至书中连他的名字都未曾提及,王越此人的详细生平均出自曹丕的《典论》跟鱼豢的《典略》以及一些零散的野史跟民间传说。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