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的这首诗,哀叹年老体衰,莫非也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汉武帝的这首诗,哀叹年老体衰,莫非也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49 更新时间:2024/3/4 1:42:19

汉武帝是雄才伟略的帝,他一生致力于驱逐匈奴,哪怕将家底打光,也要建立大汉雄风。这样的皇帝,当然是硬汉。即使面对心爱的卫皇后、钩弋夫人,他也有过毫不留情的时候。但是,面临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时,汉武帝也不得不发出哀叹,写下了这首名作《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在这首诗之前,还有一段注释:“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说的是汉武帝在巡幸河东时祭祀后土神,在河中与群臣饮酒时心情愉悦,特地写下来这首诗。

《史记》记载,汉武帝一共五次前往河东汾阴祭祀后土,但在秋天时只有一次。那么,这首诗的时间相当明确,写于元鼎四年十月。此时汉武帝四十四岁,在现代当然是年富力强壮年,可在古代已经步入了老年。汉武帝也意识到体力精力大不如前,这才有了全诗的基调。

这首诗用的楚辞风格,第一、二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也用秋风、枯草、归燕铺垫了心情。我们看到“秋风起兮白云飞”是不是很容易联想到“大风起兮云飞扬”?明朝人谢榛就认为,汉武帝的灵感源于汉高祖的《大风歌》。当然,汉高祖流露的是苍茫辽阔的壮怀,汉武帝的心情则稍微轻快一些。

第三、四句之中,汉武帝先是赞美兰草的秀丽,菊花的清香,它们各有风味,各不相同。随后,又将对花木的观赏上。然而,其中的“佳人”到底是谁,耐人寻味。

很多学者认为,此处的佳人,自然是“北方有佳人”中的李夫人。此时,李夫人已经故去七八年了,但汉武帝仍然忘不了他,还以招魂的形式亲近。

这个理解顺理成章,但也有人认为,古代本来就有将美好品德比喻佳人的说法,屈原就曾用美人比喻自身理想的高洁。前面的兰草和菊花,都是性情纯良的代表,此处的佳人,也应该是指美好的道德。甚至还有人认为,在祭祀之后,汉武帝应当想到的是仙人,但求仙之意不能明说,只能以佳人代替。

第五、六、七句描述的是汉武帝率领群臣泛舟中流、共同饮宴的欢乐景象。他们坐着楼船渡过汾河,河水中泛起白色的浪花,楼船之中宴会正在最热闹之时,箫鼓齐鸣,乐工和舞女进献才艺,真让人心驰神往。

然而,繁花似锦不是本诗的主基调。在最后两句,汉武帝乐极哀来,他很清楚,现在有多么欢乐,将来就有多么悲伤。自己的青春正在流逝,虽然王权不变,雄风尚在,但他再也不是刚刚继位时朝气蓬勃的少年。即便如此,他也只能叹息,为自己逐渐衰老而感伤。

众所周知,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是疯狂的迷信发烧友。他们求仙问道,将长生不老的希望寄托在缥缈的神仙之上。为此,前前后后都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在这首诗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汉武帝对于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还是承认的。作为一代英主,他不可能不明白荒谬的术士之说,但他没有办法,只能以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获取心灵的慰藉。

历史上对这首诗的评价非常高,明中后期“末五子”之一的胡应麟夸它是“秋风百代情至之宗。”甚至连鲁迅也赞叹:“ 缠绵流丽 , 虽词人不能过也 ”。

许多朋友问小珏,难道了解历史非得看枯燥的文言文吗?其实,有许多优秀作者已经将历史说得通俗有趣,比如《明朝那些事儿》。当然,中华上下五千年,当年明月一人力不能及,于是,月望东山开始讲述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王朝——汉朝。朱耀辉笔调诙谐,通俗易懂,完整再现了汉朝400多年的兴旺与衰落。《这里曾经是汉朝》就是优秀的通俗读物,个人奋斗、团队发展、政权兴盛、成败背后的苦涩、嗜血和谋杀,尽在其中。平台有优惠力度很大,一套六本也只要80多块钱,还不及一顿火锅,我觉得超值,自己也入手了,推荐给大家,链接奉上:

更多文章

  • 关羽死后被百姓尊称武圣,庙宇比孔子多,专家想拆除遭百姓阻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不算最强为何被尊称为武圣,关羽为何被尊为武圣,为什么人们会给关羽修建庙宇

    中国讲究文武双全,文圣已定,那武圣的位置也不能空下来。“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关羽的英雄事迹千古流传,关公的忠,义,仁,勇渗透着儒家的伦理道德精神。因此,关公被人们尊称为武圣,受人们千百年的崇拜。今天关公庙的建造数量远远超胜孔子庙。不过,随着人们对关公的深入研究,发现他并不能担当起武圣这

  • 被历史边缘化的盖世权臣,功绩堪比曹操,距皇位一步之遥终遭残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权臣曹操,历史上谁比曹操厉害,东汉第一权臣有多厉害

    南北朝是个超级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定相伴而生的,是层出不穷的英雄豪杰,其中有一位盖世权臣,功劳堪比曹操,祸患却远胜董卓,并且距离皇位仅有一步之遥,但最终却被皇帝设计杀死。此人,便是声名赫赫,但被历史有意边缘化的北魏权臣尔朱荣。尔朱荣是北秀容(今山西朔州)人,先世为契胡部酋长,从高祖尔朱羽健开始,世袭

  • 长城为何千年不倒?只因为秦始皇采用这1措施,现在人却不敢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建长城的真实原因,秦始皇长城建设过程,为什么秦始皇要造长城

    这些城墙就是最初的长城,但那时候的长城是一段一段的,还没有形成万里的规模。秦始皇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征召劳工大举修筑长城,使曾经分散的长城连在一起绵延了上万里,长城这才成为了万里长城。筑造时嬴政采用了一个措施,让万里长城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一、规模春秋战国时期,当中原陷入诸侯国混战中时,北方的游牧

  • 三国头号美女貂蝉的历史原型是谁?吕布被杀后,她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布死后貂蝉去哪,三国中貂蝉真实存在吗,貂蝉吕布的故事完整版

    在《三国演义》中,号称“三国头号美女”的貂蝉,作为司徒王允“连环计”中最关键的人物,凭借着色相和精彩的演技,将董卓与吕布这对干父子耍弄于股掌之中,并成功地将二人离间。最终,上了“贼船”的吕布在王允的授意下,在朝堂外刺杀董卓,为汉朝除去心腹大患。然而翻遍历史书,我们也找不到这位叫做“貂蝉”的奇女子,勉

  • 唯一在监狱中长大的皇帝,在位期间中兴汉朝,为帝国“续命”82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帝王界当中,经历坎坷者甚多,但出生不久便被送进牢房,并在狱中长大者,唯有汉宣帝刘询一人而已。那么,身为天潢贵胄的刘询,因何被送进监狱?他最终是如何摆脱牢狱之灾,进而成为一代雄主的呢?刘询原名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悼皇考刘进之子,生母为王翁须,生于征和二年(前91年)。刘询生不

  • 跟随陈胜起兵的吴广,最后却死在自己人手中,陈胜是最大嫌隙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胜为何要杀掉吴广原因,陈胜和吴广是太康人吗,陈胜怎样杀死吴广的

    当然,近些年人教版课本改革,由于课程的重复以及《陈涉世家》略为难懂,所以被移除出了语文课本,但他们的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却被无数人所铭记,也激励着我们做一个积极向上,能够回报社会的人。但吴广在之后的命运语文课本上却并没有写,他的下场其实十分的凄惨。当时秦朝乱世,皇帝昏庸无道,陈胜吴广在揭竿

  • 秦始皇长相如何?郭沫若说是丑男,翦伯赞认定是帅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郭沫若评价秦始皇,秦始皇和郭沫若谁漂亮,秦始皇的长相分析

    最近《大秦赋》热播,有读者私信小珏询问秦始皇的长相问题。其实,我曾经探讨过秦始皇的相貌,借电视剧的热度,再谈一谈。我们知道,照相技术是近代才出现的,中国的皇帝之中,唯有宣统和光绪赶上了,而且光绪的真容还存在争议。照片不能指望,我们能不能借助古人的画像呢?首先想到的是《历代帝王图》,这是大名鼎鼎的阎立

  • 刘邦封侄儿为王之后反悔,说:50年后你不会造反吧?果然一语成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封王的后果,刘邦登基的真实历史,刘邦统治期间的史实

    汉朝初年“七国之乱”的发起者刘濞,是汉高帝刘邦的亲侄儿,代顷王刘仲的长子,天性剽悍勇猛、野心勃勃。等到西汉帝国建立后,刘仲虽然没有尺寸之功,但因为是刘邦的亲哥哥,所以还是被封为代王,而刘濞也随父亲到晋阳就封。代国地处北境,跟匈奴接壤,由此屡遭后者的侵扰。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匈奴大举入侵代国,胆

  • 司马懿一生树敌太多怕被报复,临死前想了一法子,现在看来真明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懿成功的几大原因,司马懿有什么弱点,司马懿的临死遗言

    魏明帝时期,司马懿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掌握的权力也越来越大。明帝驾崩后,托孤给幼子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可见魏明帝对他的信任。谁知曹芳即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的排挤,升官为没有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正陪着曹芳离开洛阳到高平陵祭陵时,起兵发动政变,并控制了洛阳,史称“高平陵事变”。至此,曹魏的军

  • 首位入主中原的匈奴族皇帝,尊奉刘邦、刘禅为祖宗,儿子灭亡晋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禅为什么是匈奴皇帝,刘邦刘禅,匈奴皇帝列表排名表

    作为首位入主中原的匈奴族皇帝,刘渊字元海,并州新兴郡人,南匈奴左部帅刘豹的长子,大概生于曹魏嘉平三年(251年)。据史书记载,刘渊自幼聪慧过人、天性孝顺,年仅7岁丧母时,曾在葬礼上大哭不止,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曹魏宰相(司空)王昶得知此事后非常赞赏,并且派人前去吊唁,由此使得刘渊在中原小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