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唐廷枢出身在广东省珠海市,在他少年时曾在香港的马礼逊教会学堂受过6年的教育,因此他自幼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他还编译出中国第一部汉英词典,当时会英语的中国人少之又少,唐廷枢一口流利的英语这让外国人十分震惊,因此他得到了当时英国当局的肯定,被聘用为翻译。1858年26岁的唐廷枢转行商业,他不仅在香港投资了两家当铺,还成为外国洋行收买中国棉花的代理机构,他经营的修华号棉花行经常与怡和洋行有业务往来。由于他的经营有方,唐廷枢后来不仅接替买办,而且还不断扩展自己洋行的经营领域,他扩展了丝茶、航运、口岸商贸等业务,还投资了地产、食盐、矿产的行业。
后来李鸿章在进行洋务运动时唐廷枢也投身于这场救国运动中,他在中国创造了多个第一: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水泥厂、第一台自产火车等等,这些载入史册的第一也必将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唐廷枢的一生,对创办近代民族实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有重要的贡献,晚年的唐廷枢也在为中国的发展奔走。1892年10月7日唐廷枢在天津病逝。当时上海《北华捷报》评价说“他的死,对外国人和对中国人一样,都是一个持久的损失”。晚清第一大臣李鸿章亲自主持了他的葬礼,葬礼上李鸿章说到“中国可无李鸿章,但不可无唐廷枢”。十三个国家的驻津领事馆也都在当天为他降半旗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