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也是束缚着古代女性,对于女子来说,若能嫁个好人家,便是一生幸运,不过王桂荃为梁启超生育了6个孩子,一生却无名无分。
王桂荃本名王来喜,四川人,父母给她这个名字是为了讨一些喜头,但这个名字并没有改变她悲苦的命运,幼年丧母、4岁丧父,继母将她卖给了人贩子,她被四处转卖,6岁那年进入了李蕙仙家中,她为人勤快,成了李蕙仙的丫头。
当时23岁的李蕙仙跟19岁的梁启超结婚,梁启超虽然有才华,可家境一般,李蕙仙是大家小姐,就陪了两个丫头做陪嫁丫鬟,一个叫阿好,另外一个就是王来喜,阿好脾气不好,很快就被梁家赶走了。
王桂荃聪明勤快,深得两人喜欢,梁启超教她读书写字,还给她重新取了一个名字:“王桂荃”,虽然她不懂这个名字的含义,但心中还是非常欣喜,作为陪嫁丫头,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梁家。
李蕙仙饱读诗书,跟梁启超十分恩爱,可她从小在优渥的环境当中长大,身子骨十分弱,结婚第六年,她才怀上梁启超的孩子,这让梁家上下有十分欢喜,1901年,梁思成出生,因为李蕙仙怀孕期间没有得到太多的营养,梁思成身子骨也弱,李蕙仙生产完之后,生了一场病,再次生育对她来说太过于危险。
李蕙仙虽然不是旧时代女子,可妇道礼仪她也学了不少,看着自己和孩子,她知道梁启超迟早都会再娶,她容不下第二个女人跟她争夺梁启超,与其娶别人,不如娶王桂荃,这丫头服侍了她多年,什么话都听她的,她也不需要担心什么。
1903年,17岁的王桂荃成了梁启超侧室,当时因为梁启超提出“一夫一妻制”,若是光明正大纳妾有违他的本心,他无法给王桂荃任何名分,王桂荃为他生的6个孩子也都叫他“王姑娘”或者“王姨”。
不过孩子们跟她感情很好,梁思成小时候顽皮,读书成绩不好,李蕙仙用鸡毛掸子打他,王桂荃用身体护住他,鸡毛掸子一下就落到了王桂荃身上,李蕙仙也是气得离开了,王桂荃就告诉梁思成要他好好读书。
李蕙仙去世那年,王桂荃还怀着梁思礼,生活是一地鸡毛,梁启超当年也是第一次称王桂荃为“妾”,他在书信当中写道:思永既行,小妾又临月,现在狼狈万分,望思成归如望岁。
李蕙仙去世5那年,梁启超也病逝,她一个人担起了照顾6名子女的责任,将他们一个一个培养成国家栋梁,1968年,85岁的王桂荃在阴暗的牛棚当中离世,死后三天,才被人发现,她被葬在一个无名山坡上。
梁家子女去寻她时,已经找不到她了,为了纪念这位平凡又伟大的母亲,他们在梁启超和李蕙仙的合葬墓旁种下了一颗母亲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