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英国向清朝支付了多少租金

清朝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英国向清朝支付了多少租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820 更新时间:2024/1/27 7:21:24

从18世纪到19世纪,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着“日不落帝国”称号。英国人看中的东西,是一定要抢到手的。

于是,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经过两年战争,1842年8月29日,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与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通过这项条约,英国从清朝割走了面积约80平方公里的香港岛。

《中英南京条约》共有13款,其中第三款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段话讲得很客气,意思是由于英国商船远涉重洋,难免在中途损坏,清朝皇帝恩准将香港岛送给英国,让英国商船能够在香港岛修补商船、储存物料等。

这里写得清清楚楚,香港岛是无偿“赠送”,永久性“赠送”。英国人不需要支付任费用。

很快,英国就任命璞鼎查为首任香港总督。璞鼎查就任香港总督后,依据《英皇制诰》成立香港政府,设立了行政局、定例局和最高法院,确定了香港的基本政治构架。

然而,英国人扩张的步伐没有停止。他们又看中了被维多利亚港三面包围的九龙半岛。1856年10月,英国联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意料之中,清军连吃败仗。1860年2月,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派兵强占了九龙半岛。3月21日,两广总督劳崇光被迫与巴夏礼在广州签订协议,将面积约11.1平方公里的九龙半岛“永租”给英国,每年租金为500两银子。

不过,这项协议没有得到清朝政府的正式承认。当年10月24日,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与留京驻守的全权议和大臣恭亲奕訢在北京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通过这项条约,英国正式从清朝割走了九龙半岛。

《中英北京条约》共9款,其中第六款约定:“前据本年二月二十八日大清两广总督劳崇光,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品,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兹大清大皇帝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以期该港埠面管辖所及庶保无事。”

这款约定,承认了两广总督劳崇光与巴夏礼在广州签订的协议,并由“永租”改为割让,“并归英属香港界内”。这就是说,英国人连每年500两银子的租金都不用给付。

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总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只是整个香港地区面积的十分之一。英国人对面积更大的新界产生了非分之想。

1898年3月,法国清朝提出,在中国南部海岸建立煤栈。英国趁火打劫,出面干涉,提出如果清朝同意法国的要求,那么也要扩展九龙地界。清朝惹不起法国,也惹不起英国,干脆答应他们的所有要求,便把广州湾“租借”给法国,对香港界址进行展拓。

当年6月9日,清朝全权代表鸿章、许应马癸与英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正式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预定“展扩英界,作为新租之地。其所定详细界线,应俟两国派员勘明后,再行画定。以九十九年为限期。”

这一块新展之界,即后来的“新界”。新界陆地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是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总面积的10倍。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明确新界是“租借”给英国,而且约定租期为99年(这就是中国在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缘由之一)。但是,条约里并没有确定租金。软弱无能的清朝政府,也不敢向英国索要租金。

有意思的是,《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并没有将九龙寨城划到新界,而是规定:“所有现在九龙城内驻扎之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惟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这就是说,这里还是属于清朝管辖。清朝哪里管得了?港英殖民当局又不愿管。长此以往,九龙寨城就成为纳污藏垢的地方。

【参考资料:《鸦片战争前的香港历史》《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

更多文章

  • 作为农民起义的太平天国,是怎么剿灭反抗它的农民起义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太平 天国运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农民大起义,农民陈胜吴广是怎么起义的

    包立身起事后,屡屡杀戮太平军之人,忠王李秀成之子、乡官潘某、乡官姚某均命丧其手。他还指令乡勇捣毁太平军所设乡官局,公然对抗太平天国。太平军曾试图招降包立身,但前来包村的说客均被斩首示众。于是,太平军对包村展开了数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均被包立身联合其他义军击败。同治元年五月,侍王李世贤、戴王黄呈忠、梯

  • 二婚的容妃28岁才入宫,就受到了乾隆的恩宠,多亏了宫中的荔枝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对容妃有多宠,乾隆皇帝对容妃的评价,乾隆容妃简介

    李建群老师饰演的容妃是个怎样的人物呢?她又为什么能够得到乾隆皇帝的宠爱,以至乾隆打破朝廷法制让她跟着一起南巡呢?乾隆皇帝的后宫众多,虽然不及李隆基的三千佳丽的后宫规模,但是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却也是排得上前三名的。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妃子中,有一个与众不同,她来自吐蕃维吾尔族地区,她就是容妃。

  • 大清备受争议商人,死后葬礼由李鸿章主持,1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鸿章葬礼,李鸿章下葬在哪里,历史上李鸿章的下葬

    1832年唐廷枢出身在广东省珠海市,在他少年时曾在香港的马礼逊教会学堂受过6年的教育,因此他自幼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他还编译出中国第一部汉英词典,当时会英语的中国人少之又少,唐廷枢一口流利的英语这让外国人十分震惊,因此他得到了当时英国当局的肯定,被聘用为翻译。1858年26岁的唐廷枢转行商业,他不仅在

  • 民国京城做生意千奇百怪,卖掸子为何不吆喝,因为藏着这样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旧布料做掸子的方法,民国市井百姓百态,民国时期的摆摊生意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在如今社会,移动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很多人也都把生意都搬到了“网上”,虽然这让购物变得方便快捷,但是却总感觉少了一丝生活的气息,尤其是听不见了以前的那种吆喝声。在民国时期的老北京城里,一

  • 康熙王朝》中,李光地给了康熙一个“大炮仗”,为何自己却跑到一边听响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什么是“风闻言事”?古代的监察官员可以依据传闻来进谏和弹劾官员,泛指根据传闻检举官员。最有名的风闻言事莫过于唐朝武则天时代周兴与来俊臣的事儿,武则天利用他们严酷的手法,打压异党,可以依据传闻治罪,一时间人人自危,不敢妄动。李光地为什么要建议康熙帝开启“风闻言事”?时值明珠索额图朋党已经严重不堪了,导

  • 作为雍正的大哥,他为何一直没被平反?连乾隆也弃之不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皇权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什么样的战争和敌对都能出现,更有甚者,兄弟之间也会有争斗,打的两败俱伤那是常有的事情,在康熙年间,这样的皇子之间的敌对就更加的明显了。康熙的长子是胤禔,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但他不是皇后所生,所以他还不能做太子,康熙和皇后生的儿子叫做胤礽,这才是嫡子,所以

  • 三国蜀汉最厉害的8位武将,赵云上榜,第一位独自迎战10位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最厉害的赵云,三国赵云最勇猛的时刻,三国蜀汉武将排名前十

    8、赵云把赵云放在最后,肯定引起很多争议,但历史就是历史,不能把《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当成正史。正史中的赵云算不上是一流猛将,因为他不曾单独指挥过大规模战役。刘备的“前后左右”四位将军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没有赵云。“五虎将”这个称呼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赵云虽然不是一流猛将,但绝对算是一代良将,

  • 刘邦重视张良,刘备重视孔明,朱元璋封六公爵,为何没有刘伯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伯温和张良哪个厉害,刘伯温对朱元璋有多大帮助,朱元璋初见刘伯温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刘伯温的封爵却并不大,只是一个诚意伯。这显然是与张良、诸葛亮在当时所享受的待遇是不相称的。张良在当时受到了刘邦的极大优待,刘邦在评价他最杰出的三个功臣的时候,把张良排在第一位,他在对张良进行封爵的时候,也是第一个封张良,而且让张良随便挑,一定要封张良为万户侯。只不过张良自己谦虚,没

  • 曾经“指导”东吴北伐,料事如神,堪称“小诸葛”的蜀汉绝世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蜀汉后期十大名将,蜀汉北伐的名将,蜀国北伐时有哪些大将

    由于元末明初说书人罗贯中的妙笔金口,将三国故事描出了更为异样多姿的传奇色彩,后世之人往往对三国之中最为弱小的蜀汉一家颇多同情和鸣不平,都说蜀汉就是因为将才稀少,全由诸葛亮一人“孤树擎天、单丝补天”,才得以保住蜀汉这偏安一隅的小树林,后来姜维传承其衣钵,却一味蛮干,又无得力帮手,耗尽国力,最终导致丧师

  • 汉武帝的这首诗,哀叹年老体衰,莫非也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最有霸气的诗句,汉武帝的经典诗句,评价汉武帝晚年的诗

    汉武帝是雄才伟略的帝王,他一生致力于驱逐匈奴,哪怕将家底打光,也要建立大汉雄风。这样的皇帝,当然是硬汉。即使面对心爱的卫皇后、钩弋夫人,他也有过毫不留情的时候。但是,面临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时,汉武帝也不得不发出哀叹,写下了这首名作《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