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为什么灭不掉西夏?如果没有辽国,北宋可以把西夏灭两遍

北宋为什么灭不掉西夏?如果没有辽国,北宋可以把西夏灭两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057 更新时间:2024/3/9 13:24:27

西夏盘踞定难军,也就是宁夏一带,是在宋朝开国之前的事。宋朝开国之后,李继迁在982年归顺了北宋,时在北宋太宗时期。但这个归顺只是名义上的,仍然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从此之后,一直到李德明时期,叛服无常,时叛时服,一会儿归顺,一会儿独立。北宋也曾在剿抚之间来回摇摆,但是多次出征,败多胜少,逐渐接受了现实。一直到仁宗时期,李元昊大胜北宋之后,正式宣布独立。北宋先是用兵进攻,始终无法击败西夏,最后议和,承认了西夏的地位。

这倒不是说北宋国力不够彻底消灭西夏,而是因为北宋错过了消灭西夏势力的最佳时机。而这个时机就出现在李德明越过六盘山,控制河西走廊之前。在此之前,如果北宋能和甘州回鹘交好,用兵得法,还是有机会消灭西夏的。但这个时期北宋的主要防御重点在辽国方面,因为没有燕云十六州,北宋随时都有被辽国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消灭的危险,所以北宋不敢出全力去攻击西夏,每次只能投入有限的兵力和资源。

假如没有辽国从中作梗,或者是北宋接盘时能够全据长城,拥有完整的长城防线,不必在河北屯驻重兵来防御辽国,就可以抽调一部分兵力加入到西线去参加对西夏的战争中去。但问题就在于,北宋始终没有这个机会,辽国始终虎视眈眈,北宋也始终不敢丝毫放松。而辽国也很清楚,如果坐视北宋消灭西夏势力,那么北宋再向河西走廊延伸,逐步向前推进到长城一线,那么北宋就可以全力对付辽国了。所以,辽国始终对西夏采取庇护政策。

辽国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原局势的混乱,而辽国之所以能够得到燕云十六州,同样是因为中原局势的混乱,不同的势力都希望远交近攻,都在拉拢辽国,而辽国也是有意在每个中原统一政权即将完成统一的时候,故意扶植一些反对势力,来牵制中原政权,辽国就可以从中渔利。比如后梁时代,辽国曾经和盘踞山西的李克用势力结盟,后唐时期,辽国又和盘踞燕云一带的赵氏势力结盟,北宋初期,辽国一直扶植盘踞山西的北汉。

北宋初期,在平定全国其它地方之后,就开始着手进攻北汉。北宋多次出兵进攻北汉,都因为辽国的救援,不得不放弃。到太宗时期的979年,北宋经过长围久困,终于攻下晋阳,消灭了北汉。这次因为北宋做了很充分的准备,所以辽国并没有及时救援北汉,导致北汉被灭。北汉灭亡后,宋太宗乘战胜之威,马上就转兵进攻辽国,却在高粱河之战中被辽国击败,宋太宗乘牛车仓皇南逃。这是自高平之战中后周击败辽国以来,辽国第一次在大战中战胜北宋,双方攻守形势就发生了变化。

但北汉灭亡之后,宋朝全力进攻辽国,也让辽国有了唇亡齿寒的感觉。虽然辽国在高粱河之战中击败北宋,但北宋此时仍然处于攻势一方,辽国也感到压力比较大。也就是在此后不久,西夏宣布归顺了北宋。因为消灭北汉之后,北宋的势力就和西夏正式接触了,西夏必须做出选择。但这时候辽国选择了支持西夏,利用西夏来牵制北宋,以使北宋两面受敌,不得不分兵应付,不能全力对付辽国。在北宋正因为和西夏的战争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辽国就趁机派遣使臣出使北宋,敲诈北宋,迫使北宋提高了岁币数额。

宋神宗时期,北宋和辽国的态势比较稳定,于是北宋开始在西北方向发力,不断派兵进攻西夏,压迫西夏,一度占领河湟一带,拓地千里,在战略态势上已经对西夏形成了全面的压力。一直在北宋灭亡之前,都还在持续的对西夏用兵,西夏已经被压迫得非常局促,如果不是东北局势有变,让北宋看到了消灭辽国的机会,而能改让北宋继续持续进攻西夏,是完全有可能彻底消灭西夏的。辽国灭亡之后,金国突然灭了北宋,西夏也就解围了。

更多文章

  • 金朝灭北宋时,肆意屠杀汉人,你看蒙古打他时,比屠狗还轻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金朝灭北宋过程,金朝灭宋后的战斗力,金朝对北宋的影响

    北宋被大金国带走两个皇帝,宋徽宗以及宋钦宗,两位皇帝的妃子皇后,也都被带走了,去到北方以后,这些曾经的王公大臣,一个个的全都灰头土脸的,在北方,这些人会受到怎样的待遇,那是可想而知的。金国人残忍吗?那必须残忍,金国人最强盛的时候,将蒙古人狠狠地踩在了脚下,不得不说,金国人在抑制蒙古人发展这件事上,其

  • 宋江真能率108好汉,剿灭方腊起义?真正的宋江弱到不能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江武力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打过方腊吗,宋江打方腊有多厉害

    实际上,在北宋历史上,方腊和宋江都是确有其人的,在北宋末年残酷的剥削统治之下,他们也先后进行了农民起义,首先我们来看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在《水浒传》之中担任了主要反叛角色的方腊一行人,实际上他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才是全国性的大事件,首先方腊这个人特别有组织头脑,在发动农民起义之前,他首先使用“摩尼教”笼

  • 靖难之役时,骁勇善战的朱高煦,为什么造反时却变得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高煦叛乱的过程,靖难之役朱高煦的功劳,明朝汉王朱高煦

    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跟在父亲身边冲锋陷阵,屡立战功。这说明此人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可怎么在自己造反当中,搞得犹如笑话一般。那么靖难时冲锋陷阵的朱高煦,骁勇善战,为什么自己造反时却搞得不堪一击?朱高煦再傻也不至于在朱棣时期动手,他也知道自己跟朱棣不是一个级别。不过朱棣当年也是如此,等到自己侄子继位后才发

  • 赵匡胤会羊肉泡馍,朱元璋会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存在过24个朝代,出现400多位皇帝,但这些皇帝都有各自的传说,而上下五千年中国人最关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吃,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如果连吃饭都成问题,那么就会天下大乱,百姓揭竿而起,而中国有很多皇帝他们都有特殊的技能,不仅会治国安邦,还发明了很多著名的菜肴,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古代皇帝的

  • 朱元璋边杀功臣边说:为你好!朱标挖苦12字,气得他操起凳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杀功臣一览表,朱元璋为什么把棍子扔在朱标面前,朱元璋最后一次对朱标的评价

    但是朱元璋渐渐发现,太子朱标和自己的治国理念不一样,朱标更加希望能够“以仁治国”,因此对于朱元璋滥杀功臣的行为非常不满。而自从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元璋对周围人的怀疑更是越来越深,就连朱标都不能幸免,因此他时常将自己母亲的画像揣在怀中,以防不测。有一次,朱元璋又要杀掉大批功臣,这次朱标跪在朱元璋的面前请

  • 朱元璋最爱吃的1道菜,宫里人却很抵触,他自己却乐在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食谱,朱元璋最想吃的菜,朱元璋有关的美食

    这一天,他终于撑不下去了,两腿发软,两眼发昏,一仰头,栽倒在了路边,如果没有奇迹的话,未来的大明朝估计就要换主人了。好在朱元璋福大命大,注定不会死在这里,一位老婆婆,突然起了恻隐之心,将朱元璋救回了家中,并将家中仅剩的口粮全部翻出来,做了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为朱元璋续了命。除去朱元璋的卸磨杀驴不谈,

  • 宋朝的一起劫案为后世创造了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真实的十大案件,宋朝历史上有哪些大案,宋代历史上著名的大案

    陈夫人当时怀有身孕,被虏后生下一子,将其绑缚在木板上放入江中,后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救下。这个“江流儿”最终认祖归宗,他就是后来的唐三藏,俗名陈祎,乳名江流儿。《齐东野语》记载:“吴季谦愈,初为鄂州邑尉,常获劫盗。讯之,则昔年有某郡倅者,江行遇盗,杀之……”宋朝时期,吴季谦在鄂州担任县尉的时候,抓捕到一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忽必烈靠什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战怎么赢的,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最后决战

    一、蒙哥去世,阿里不哥谋继汗位蒙哥一路进军的主要目标是长江上游的要冲重庆。蒙古军队分道沿涪江、嘉陵江、巴江一渠江南下,攻克了许多州县。1258年年底,蒙哥主力军队进抵合州(今四川合川)。合州处在嘉陵江、涪江会合处,隔嘉陵江以东有一个钓鱼城。城在山上,南西北三面是嘉陵江河湾,形势十分险要。南宋合州知州

  • 他是靖难之役中最强“卧底”!对建文帝最忠心,却拼命助攻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靖难成功后都杀了哪些人,靖难后建文旧臣都赶哪去了,靖难之役朱棣赢了几次

    但是,从后面的历史看看,黄子澄不仅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反而在建文帝削藩之时屡出昏招,不止没有帮助建文帝取得胜果,反而是间接的帮助了朱棣完成了帝王之路,像极了一个卧底。在朱元璋驾崩之后,建文帝继位,建文帝找到了黄子澄,正式开启了削藩大计。此时建文帝才继位不过一月,此时削藩是不是最好的时机呢?当然不是,按

  • 《梦华录》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弱?鼎盛时期的宋军都能打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这么说吧,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和宋朝经济是成反比的,别看宋朝经济那么强,甚至普通的民众都能有每个月20贯钱的收入,可是,宋朝军队却十分虚弱,宋太祖赵匡胤,也就是剧中保剑锋饰演的皇帝的祖宗,他在建立北宋的时候,就一直试图北伐夺回燕云十六州,结果,军队实力不足,逼得他打算攒钱买回来燕云。后来,迎来了宋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