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夫人当时怀有身孕,被虏后生下一子,将其绑缚在木板上放入江中,后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救下。这个“江流儿”最终认祖归宗,他就是后来的唐三藏,俗名陈祎,乳名江流儿。
《齐东野语》记载:“吴季谦愈,初为鄂州邑尉,常获劫盗。讯之,则昔年有某郡倅者,江行遇盗,杀之……”
宋朝时期,吴季谦在鄂州担任县尉的时候,抓捕到一个水匪,经审讯,破获了多年前的一桩疑案。
据水匪交代:数年前有个郡佐带着妻儿一家老小渡江,在江中遇到了水匪,水匪将郡佐杀害了。
发现郡佐的妻子颇有姿色,水匪就威胁郡佐妻说:“你这娘们儿能不能乖乖顺从老子?”
郡佐妻回答说:“你先依了我,我再顺从你,否则你就动手杀掉我算了!”
水匪问她:“你什么意思啊?”
郡佐妻说:“我侍奉夫君多年了,如今到了这一步,我也没啥可说的了,只是我有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儿子,我跟你走了,孩子就得冻死、饿死。我打算把他放在江面上漂浮,如果他命大,遇到好心人抚养,也算是给我的夫君留下后代了,好歹夫妻一场。”
水匪见妇人很重情义,于是动了恻隐之心,准许妇人放了孩子。
郡佐妻把孩子放在一个黑漆团合里边,身下铺着有花纹的襁褓,旁边放了两锭银子,然后顺着江流飘走了。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一晃儿就是十多年。
郡佐妻已经成了水匪的压寨夫人。
有一天,水匪和妇人等一家人驾着船去鄂州,来到一座寺庙烧香上供。
妇人来到一间僧房,忽然发现储藏柜上有个黑漆团合,这盒子太眼熟了,妇人的心怦怦乱跳,眼前浮现出儿子躺在里边,漂浮在江面,距离自己渐行渐远那凄惨的一幕。
妇人受到严重刺激,几乎要跌倒,幸好身边的丫鬟及时搀扶。
妇人对丫鬟说:“我老毛病犯了,你们先出去,让我单独休息一会儿就好了,千万不要进来打扰我。”
看着水匪和丫鬟们都出去了,妇人趁机向僧人询问:“师傅在哪儿得到的这个黑漆团合?”
僧人说:“那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在江边看到的。发现里面是个婴儿,身边还放着两锭银子。我就收留了这个婴儿,抱着他四处祈求人家喂他奶吃,如今已经长大了。”
僧人于是喊来那个孩子,十几岁的少年英姿勃发站在那儿,妇人吃惊地看着陌生的儿子,发现他长得酷似自己的丈夫某郡佐。
妇人百感交集,泪如雨下,于是就向僧人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委托僧人为他报官,洗刷冤情。
僧人不敢怠慢,悄悄派人去官府报了官,县尉吴季谦派捕快包围了寺院,将水匪一举拿下。
妇人和少年母子相认,不免又是一番痛哭流涕,可喜的是,县尉吴季谦把孩子判给了妇人,母子终于团聚。
吴季谦因破获了积压多年的疑案,受到上司的嘉奖,并上报朝廷,朝廷提拔吴季谦为待制,不久升任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