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煜亡国后本不至死,只因和旧臣徐铉的一番话,让赵光义陡起杀心

李煜亡国后本不至死,只因和旧臣徐铉的一番话,让赵光义陡起杀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951 更新时间:2024/1/8 18:56:45

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宋太祖赵匡胤派大将曹彬攻克了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灭亡,李煜随之被俘,与皇后小周后一同被押送至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赵匡胤作为一个仁慈之君,给李煜封了一个略带羞辱的封号——违命侯,然后就让李煜住在了汴京城内一个华美的庭院,而且赵匡胤知道李煜喜酒,给他的饮食中,还专门供奉了每日三石酒,让李煜如同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刘禅一样,当个安乐公安享晚年。

只是好景不长,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饮酒后,突然暴毙,然后赵光义作为弟弟,提出“金匮之盟”,登基称帝,是为宋太宗。

赵光义称帝之初,也懂得收买人心、礼贤下士,他一改北宋立国之初重武轻文的风气,下令优待大江南北的士子文人。

对李煜,赵光义在即位后一个月,下令废去李煜“违命侯”的封号,改封“陇西郡公”,公侯爵子男,按照爵位等级来看,李煜改候为公,似乎地位有所提升,但实际上,李煜的处境却陷入某种难言的境地。

例如,李煜的小周后,虽然在降宋后按惯例被封为郑国夫人,名号虽然很华贵,但却毫无意义,小周后时常被赵光义强行召入宫内,肆意调笑,百般欺辱。

李煜面对此情此景,虽然十分痛苦和自责,却无能为力,他充分体会到了亡国原来是这样一件痛苦的事情,李煜心有所感,因而写了许多怀念故国的诗词。

由于李煜的政治和文学地位,他写的这些诗词很快就被传到大江南北,在众多文人之间传诵。

李煜写的这些诗词只是伤感自己的亡国,他并没有反抗赵氏的大宋王朝之意。然而,此时的北宋正处在刚刚统一天下后不久的阶段,人心未稳,赵光义的皇帝宝座还坐得不算安稳。当赵光义得知李煜这些诗词在民间大肆传播后,心中升起阵阵怒火。

在赵光义的眼中,李煜被俘后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地方。北宋对待一个战败后亡国的君主已经宽容到了很大的地步,不但为他修建了堪比皇宫的住所,还以高官厚禄地养着他。

然而,李煜居然还心有不甘,写出这些诗词来挑战他的自尊,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而且,赵光义也没有赵匡胤那样的胸怀,能一笑置之地不把当这回事。因此,赵光义已经暗暗地对李煜存上了怀恨之心。

赵光义一开始也并没有对李煜采取行动,他先是召来李煜的旧臣徐铉。徐铉与韩熙载齐名,人称“韩徐”,他历仕过南唐三主,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此时的徐铉已为宋臣,奉命撰写《江南录》。赵光义命徐铉去探望李煜,并将两人对话如实禀告。

徐铉如今已非唐臣,虽然心有疑惑,却不敢抗旨不遵,只好前往幽禁李煜的地方。

徐铉虽已变身宋臣,但心中依旧留恋旧主,昔日的君臣相见,自然是感慨万千。

当两人相见后,徐铉要给李煜行礼,李煜赶紧止住,说自己如今只是降王,如果徐铉给自己仍以旧臣的身份行礼的事被赵光义知晓,说不定就是一场大祸从天而降。

徐铉看到旧主被俘后如此小心谨慎,忍不住长叹,而这长叹,又勾起了李煜的回忆,他心中百感交集,后悔地说:“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南唐书》载:内史舍人潘佑上书切谏。佑素户部侍郎李平交厚,国主以为事皆由平始,先以平属吏,遣使收佑,佑自杀,平缢死狱中,皆徙其家外郡。)

那两位冤死的南唐旧臣对李煜和南唐忠心耿耿,却死在了自己效忠的君王手里,李煜现在也后悔起来,当初要是他们没有被自己逼迫地自杀,也许南唐的命运有所转机也说不定呢。

徐铉对李煜的感慨也是默然无声,静坐一番后起身离去。徐铉离开后即被赵光义召入宫中,详细询问他们的交谈。

徐铉惶然之下不敢有所隐瞒,只能事无巨细地将两人的对话一一告诉赵光义。

赵光义听到徐铉复述李煜所说的话后,勃然大怒,想这李煜身在汴京,享受着大宋的荣华富贵,竟然还敢思念故国,悔杀忠臣!

此时的赵光义已经不是因诗词而对李煜怀恨在心了,而是对李煜杀心陡起。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赵光义命素来与李煜交好的秦王赵廷美代表自己,将赏赐的美酒送给李煜,而这美酒里包含了烈性毒药,李煜饮后当即毒发身亡,年仅42岁。

本文参考自:《重读李后主——中国帝王史上极具才华的千古词帝》

更多文章

  • 朱棣谋反后,朱允炆到底去哪里了?朱棣找了他一生都没有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夺位后朱允炆的下场,朱棣和朱允炆的关系怎样,历史上的朱允炆与朱棣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建文帝在当时的一场大火中丧命,而朱棣还为建文帝举办了丧礼,为他举办丧礼的第一个原因是建文帝是朱棣的侄子,第二个原因是要告知天下人,建文帝已经去世,让那些想要打着建文帝旗号造反的人趁早死心。虽然朱棣亲自为建文帝举办了丧礼,但是在他的心中深深的知道建文帝很可能还活着,因为他并没有找到建

  • 大宋本来可以立威于边疆,因此人此役此举,让大宋一直怂到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真正的大宋有多厉害,大宋最后被谁灭了,大宋如何一步步灭亡

    赵光义的哥哥赵匡胤建立大宋,一心想实现统一大业,先后灭了南平、楚、后蜀、南汉、南唐等国。赵匡胤有一个非常深谋远虑的目标,他专门设立了封桩库,用以储蓄钱财布匹,把每年财政结余全部存起来,等积累够50万,然后和契丹谈判,用这些钱物赎回燕云十六州。如果契丹不从,就用这些钱财做军费,讨伐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

  • 明明张顺水性最好,宋江为什么选李俊做水军大都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顺个人简历,张顺和李俊,张顺和宋江谁最亲近

    众所周知,梁山好汉们所在的大本营,是一个非常有地理优势的地方。梁山泊四面环水,中心才是陆地,类似于洲,好汉们吃喝玩乐、练兵、屯兵等都是在水中陆地上。不过,陆地上有山,山下才是忠义堂、断金亭、旱寨、关卡等等。因为占据水泊地利,所以水军在梁山显得尤为重要。在梁山108将中,水性好的人至少有8位,分别是李

  • 本是佛门高僧,却熟谙阴阳术,助朱棣成就千秋伟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生平记录,朱棣传奇霸气的一生,朱棣最大的成就

    所以说,藩王造反,即便一时打了胜仗,也难保住能稳坐皇位,毕竟造反坐上皇位的新帝王,不是老皇帝亲口指派的,会遭到各路勤王大军的轮番围攻,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藩王造反做皇帝,难上加难。但明朝的燕王朱棣,却创造了这份传奇。他不仅夺得了皇位,还一直稳坐到去世,并将皇位传给子孙后代,他统治期间的明朝,经济繁荣,

  • 明朝,一个最想让其延续的朝代,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到底是怎样的朝代,明朝是最不堪的一个朝代吗,明朝是好的朝代还是坏的朝代

    在建国初期,由于国家刚刚建立,人民的负担很重,朱元璋实行了一套属于自己风格的国策,使国家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迅速的恢复!那时的明朝在周边国家,乃至世界都是顶尖强国了,在朱棣时代,郑和的七下西洋,使更多的国家了解到了中国,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国家处于一个稳定发展的

  • 锦衣卫的作用和能力,在古代可以拔为头筹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锦衣卫的作用,古代的帅气锦衣卫,锦衣卫对皇帝统治有什么作用

    但是到了后期,东厂没落,锦衣卫一家独大,再加上人员扩充,有了量没有了质,锦衣卫的作用就慢慢下降了。在明朝覆灭的时候,当时的锦衣卫总指挥使甚至没有进行任何的反抗,就直接投降了。而且还依靠自己投降卖国得以加官进爵,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使命。锦衣卫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的,刚刚成立的时候锦衣卫并不是一个非常庞大

  • 郑和从西洋带回侍女进献给朱棣,朱棣为什么会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死后郑和的反应,郑和和朱棣的真实故事,朱棣对郑和的态度

    第一,这些美人朱棣欣赏不来。郑和刚开始前几次下西洋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到达西洋,只是到了半路而已,大概是在印度尼西亚附近。所以,那个时候带回来的美人虽然是当地的美人,但是却带有浓浓的异族风情。所以的异族却是朱棣吃不消的,因为这些美人是黑种人。我们国人的审美一直都是停留在肤白貌美,对于这些黑种人,朱棣应

  • 朱元璋最恨一个姓,为何如此恨这个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最恨的哪一个姓,朱元璋最恨的姓你知道哪六个字,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是什么姓

    蒲寿庚原来一直生活在泉州,家族和子孙都是经商的。在南宋期间,战事频频发生。朝廷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者已经是非常疲惫了,但是国家又出现了一批匪徒。朝廷没有剩余的力量去应对这些匪徒,这个时候蒲寿庚就站了出来。虽然他只是一个经商的普通人,但是却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建立了一只临时的海上军队,打败了这些匪徒。因为蒲

  • 赵构为何要把皇位还给赵匡胤一脉?真的是因为赵光义一脉没人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构为什么把皇位给赵匡胤后人,赵构是赵匡胤的什么人,赵匡胤与赵构谁厉害

    在“靖康之变”中被俘虏的赵宋宗室大概有3000多人,其中的确是很大一部分是赵光义的后人,但是赵光义的孙子赵允让这一脉当中,就有很多幸免于难。所以并不是没有子孙了,而是有其他的原因。当时的大臣倾向于立太祖后人,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创宋朝之后就没有立太子,最后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赵光胤。之后皇位就在赵光

  • 相士算到自己进京会没命为什么还要进京?朱元璋为何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遇到的相士,朱元璋为什么杀相士,朱元璋相士何时会死

    所以他就回到了家中,告诉自己的妻子自己要进京,并且告诉妻子可能这次进京可能就回不来了。刘日新算起来还是朱元璋的恩人,在朱元璋还没有称帝之前,有一次见到刘日新。知道他是一个会看面相的人,就让他帮忙给自己看相。刘日新神神秘秘地告诉朱元璋,他已经必定是不得了的人物。朱元璋再请刘日新给自己的部下看相,刘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