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家族有五世同堂吗?他给长玄孙办过婚礼,差3年就能见着来孙

乾隆家族有五世同堂吗?他给长玄孙办过婚礼,差3年就能见着来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46 更新时间:2024/1/17 7:55:23

雍正时期排行胤字辈,乾隆时期排行弘字辈,嘉庆时期排行永字辈,道光时期排行绵字辈。咸丰时期排行奕字辈,同治、光绪时期排行载字辈,宣统时期排行溥字辈。

有人就表示奇怪了,为啥雍正之前的皇子,没有排行这一说呢?您还真问着了!因为康熙以前的清朝皇帝,都还没有吸取中原文化,所以他们不讲究排行。

你比如说康熙本人的几个兄弟叫牛钮、常宁、奇绶、隆禧和永干,甚至有个叫福全的。要知道顺治帝叫福临,福全居然跟他老爹排行一样。

再往前推,顺治帝的兄弟叫什么豪格、叶布舒、博木博果尔等等,这显然都是音译词。所以说到了康熙时代,才搞出了一套清朝皇室的排行。

那么我们都知道,大一统王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便是乾隆皇帝弘历。作为弘字辈的代表人物,这哥们见过最小的孩子是哪个辈分的呢?

一、乾隆见过载字辈的后人,没见过溥字辈的后人。

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最有福气的一个人,他做了60年皇帝,不到4年太上皇。实际掌权时间长达63年,堪称历史之最。

最要命的是,这哥们活了89岁,就问你还有谁?所以说这哥们是有人类以来,最幸福的一个人,也不为过。

由于寿命比较长,按道理可以做到儿孙满堂。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按道理来说应该很幸福,是个济济一堂的大家庭,而且也不用为了分房子闹得不可开交。

可问题也出在乾隆皇帝寿命太长这件事儿上,你寿命长,不代表你儿子的寿命也长。17个儿子里,乾隆生前就送走了13个,剩下4个是在乾隆后面走的。

白发人送黑发人,还送了13次,那的确够伤心的。好在他还有不少孙子,据统计乾隆皇帝的这17个儿子,一共给他贡献了41个孙子。

出生率看似不怎么高,毕竟是皇族,咋能平均一个人生3个还做不到呢?要知道在位60年的康熙帝,可有97个孙子。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儿子连成年的机会都没有就夭折了,他们咋能生孩子呢?

其中令妃的俩儿子永琰和永璘就给乾隆贡献了11个孙子,而令妃本人也给乾隆生了4个儿子2个公主,可见这俩孩子生育能力遗传了令妃。

那么乾隆见过排行最小的一个后代,到底是哪个辈分的呢?在乾隆74岁的那一年,乾隆的长曾孙奕纯,得了一个儿子,便是乾隆的长玄孙载锡。

这可是非常了不得的大事情,乾隆的长子永璜,生了乾隆的长孙绵德,长孙绵德生了长曾孙奕纯。现如今奕纯又给乾隆生了长玄孙载锡,你说乾隆高兴不高兴?

只可惜的是,乾隆的儿子永璜和孙子绵德,都没能活得过乾隆。等到载锡14岁的时候,已经88岁的乾隆,亲自为他举办了婚礼。

要是载锡在努努力,那乾隆可真的要看到溥字辈的后人了。不过很可惜,载锡大婚后的第二年,89岁的乾隆就去世了。而载锡当时还没有生孩子。

载锡在乾隆去世3年以后,才生下了长子溥庆,所以说乾隆还是没个命啊,要不妥妥地就能看到自己的来孙了。

二、载锡比同辈分的人大太多岁数了。

这里只能谈乾隆这一分支的后人,要是从顺治的后人开始论的话,那根本就扯不完。毕竟爱新觉罗家族在当时是皇族,生的孩子数量惊人。

乾隆的长玄孙载锡,可谓是乾隆系载字辈里,最年长的一位了。那么他到底年长到了什么程度呢?

载锡出生于1784年,而道光皇帝旻宁出生于1782年。从辈分上来说,道光是载锡的爷爷。但是这个爷爷却只比载锡大了2岁。

更雷人的还在后面,载字辈里,最著名的人物有同治皇帝载淳、光绪皇帝载湉,还有摄政王载沣。这3个人分别出生于1856年、1871年、1883年。

也就是说,载锡比自己的堂弟同治帝大了72岁,比光绪帝大了87岁,比摄政王载沣大了99岁!接近一个世纪有没有?

他们这可实实在在是比较亲密的亲属关系,不是从顺治或者努尔哈赤那时候论的,而是从乾隆这一代人开始论的,相对来说还是可以称兄道弟的。堂兄比堂弟大了99岁,你见过吗?

因此乾隆见到载锡也就不稀奇了,毕竟他虽然是玄孙辈分的人,但是他的年纪和自己的孙子绵字辈的人差不多大。

三、各种后代的知识,可以罗列一下。

清朝入关以后,花了几十年功夫,就学会了中原文化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排行。可是我们现代人,似乎已经把这些东西给丢了。你知道子孙后代往后排该怎么排吗?

一般人只知道子、孙、曾孙、玄孙,最多也就这样了。因为一般家庭能够达到五世同堂,那简直就是一个庞大的长寿家族了。

其实玄孙后面还有来孙、晜(昆)孙、仍孙、云孙、耳孙。这种排序一般只有在超级庞大的家族才会出现,你比如说皇族。

由于皇族分支非常多,因此同岁不同辈分的情况时常出现。因此这些称呼就是必不可少的,要不以后见着了,都不知道怎么打招呼。

当然了,由于现代人结婚都比较晚,生孩子的时间那就更晚了。一般家庭都是三代同堂或者四世同堂。这些个孙的称呼,似乎就用不上了。

总结:乾隆五世同堂,算是好福气了。

就目前来看,乾隆能够看到载锡的出生,并且看到玄孙结婚,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了。毕竟五世同堂不是每家每户都能做到,不仅需要老人给力,子孙后代也要给力。

参考资料:《清史稿》

更多文章

  • 雍正的生母,为了反对他登基,选择跟随康熙殉葬?她为何如此偏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皇帝的母亲为啥偏心,雍正死后有人殉葬吗,雍正与康熙

    这两个儿子里,乌雅氏更加喜欢小儿子胤禵。而且胤禵也深得康熙的赏识,曾经担任过大将军王,代替康熙平定西北叛乱。可以说,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十四阿哥胤禵应该继承皇位,包括乌雅氏在内,也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充满了信心。可问题是,结果偏偏四阿哥胤禛取得了皇位继承权。因此乌雅氏非常恼火,认为胤禛是谋朝篡位,甚至要用殉

  • 明朝王爷只负责生孩子?权力和自由都被剥夺,难怪没清朝王爷滋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皇帝与清朝皇帝,明朝王爷有职权吗,明朝王爷制度讲解

    朱棣称帝之前,明朝王爷一个个意气风发,带领重兵镇守边疆。朱棣称帝之后,明朝王爷就这么被圈养了起来,毫无权力,跟养猪没什么区别。清朝的王爷和明朝是有本质区别的:清朝的王爷不仅可以参与政事,手握实权,甚至可以成为摄政王。一、朱元璋给子孙的设定,就是保家卫国。朱元璋从苦日子过来的,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

  • 年羹尧受封抚远大将军,这个官职权力有多大?整个清朝就9人当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年羹尧在历史上的职位,年羹尧担任过哪些官职,年羹尧官位图片

    清朝众多武将中,鼎鼎大名的年羹尧,可谓享受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待遇。在乾隆和雍正时期,他是朝中的大臣,更是雍正的心腹,两人还曾幻想做一对“千古君臣”。年羹尧出身名门,从小就热爱学习,虽说他战功赫赫,但步入仕途却是从他考中进士开始。很快,做事尽职尽责的年羹尧被康熙赏识,破格升为四川巡抚等职位。后

  • 清朝战胜沙俄之后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是一耻辱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与沙俄签的条约,清朝和沙俄的不平等条约,沙俄签了尼布楚条约吗

    康熙25年,公元1686年,沙俄在雅克萨被围数月之后,终于请求清政府解除对雅克萨的围困,并派出戈洛文为大使,与中国进行边界谈判。在11月份,清政府为了表示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在1686年1月,俄方外交使团组成,除了随从的外交官员和杂役等人,还有哥萨克骑兵,步兵火枪手,龙骑兵,1400人以上。总人数

  • 女真为何改为满洲?后金为何改为大清?这要问问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太极把后金这个国号改成了什么,金国女真后金,皇太极建立后金

    第一个阶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国。这位帅小伙出生于北宋末年,他带着一帮女真古惑仔们,强烈抗议大辽的统治,并且起兵跟大辽对着干。在1115年完颜阿骨成立社团,建立了大金国,这也是女真人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可惜女真人自己势单力薄啊,怎么凑也凑不出个几万人的队伍来,看来社团宣传不到位。咋整?社团话事人

  • 弘昼那么聪明,为何总是做一些荒唐事?为了让雍正和乾隆放松警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弘昼是被雍正赐死的吗,雍正知道弘昼聪明吗,雍正为什么要说弘昼像自己

    这三个儿子里,弘历是最有希望的,至少从后来的结局来看,弘历是最有希望的。此外的弘时和弘昼,其实也是很聪明的两个皇子。比如说弘时,他就曾经想着要夺嫡,只不过后来夺嫡失败了,反而把自己给害死了。而弘昼吸取了哥哥弘时的教训,死活都不肯夺嫡。他们哥仨是看着九龙夺嫡的过程长大的,可以说这三个人对夺嫡的惊心动魄

  • 吴三桂为何要反清?都是被康熙逼得,其实他压根就不想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吴三桂为啥要反清,康熙与吴三桂谁强,康熙对吴三桂的看法

    在历史上,总是会有许多的真相是被埋没了的,人们往往只能够看到其表面上的事情,因此遭受蒙蔽不清楚其内部却包裹着的真相。就例如吴三桂的反清复明大计,看似是他再一次造反,但其实他根本就不想造反,而其被康熙一步步逼着,逼得他不得不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都知道,吴三桂的一生经历过数次的造反,甚至于后人对

  • 张之洞可以与左宗棠比吗?为何他们都谥号文襄?李鸿章的文忠合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左宗棠和张之洞谁厉害,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对比,左宗棠与张之洞的关系怎么样

    清承明制,所以也喜欢在大臣去世后,给群臣搞一个谥号。因此基本上也是按照明朝的规格来搞的。大臣里,文正这个谥号是最高级别,退而求其次就是文忠,再次便是文襄。这三种谥号一般都是大臣们特别想要得到的。历史上著名的文正公有范文正公范仲淹,还有曾文正公曾国藩。可见想要得到文正这个谥号,一般人做不到。那么文忠和

  • 谭嗣同为何建议出卖新疆?光绪果断否决,因为对不起左宗棠的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不管他们出于什么原因,出让国土的罪名他们是必须要担起来的。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他本来是湖北巡抚谭继洵的儿子,可以说是官二代,小日子完全可以逍遥自在地过着。但是他偏偏要参加戊戌变法,寻求救国之道。变法失败后,他没有忙着逃跑,而是选择以鲜血换取国人的猛醒。由此可见,他出卖新疆一定也有自己的主张,不可

  • 甲午战争中,陆军为何败得那么惨?这才是清廷答应赔款的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正是因为海陆两军都不是日军的对手,辽东半岛全线落入日军口袋,清朝才答应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赔偿日本2.3亿两白银。陆地上的清军一败涂地,更是其中的关键。第一战,平壤战役。1894年7月份,日军连续两次偷袭清军,而朝鲜这边两手一摊,表示:谁打赢了支持谁。实际上他们已经被日军操控了,由此可见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