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才37岁,而且有3个儿子,为何会被强制殉葬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才37岁,而且有3个儿子,为何会被强制殉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35 更新时间:2024/2/7 8:14:31

到了战国、秦汉以后,逐渐采用人形俑代替了活人殉葬。当然了,也不排除部分贵族保留了这种落后的习俗,但是大规模殉葬绝对不存在。

就连皇帝都不搞殉葬了,手底下人还敢随便搞吗?不过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这哥们又恢复了人殉制度。他规定后宫没有生孩子的女人,全部要下去服侍他。

此后朱棣朱高炽朱瞻基都搞了殉葬制度。朱祁钰的后宫女子也陪着他殉葬了,不过是明英宗朱祁镇强迫的。朱祁镇去世前,废除了人殉制度。

因此明英宗以后的明朝皇帝,再也没搞过殉葬制度。可是到了努尔哈赤时期,他们是好的不学,偏偏要学这些糟粕,也开始兴起了人殉制度。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就被四大贝勒强迫为努尔哈赤殉葬。不过与明朝殉葬制度不同的是,阿巴亥可有三个活着的儿子!为什么她还是要殉葬呢?

一、努尔哈赤偏爱阿巴亥的三个儿子。

阿巴亥给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以及十五子多铎。这三个儿子,中多尔衮和多铎是努尔哈赤特别喜欢的儿子。

而且努尔哈赤甚至为了让这个三个儿子地位稳固,事先就让他们分别担任了八旗中的三个旗的旗主。也就是说阿巴亥集团,有三旗的力量。

不过由于当时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年纪还小,所以也只是名义上掌握三旗的力量。年纪最大的阿济格当时22岁,但是他能力不强,所以保护不了母亲。

至于多尔衮和多铎,当时只有15岁和13岁。他们根本就使唤不动八旗兵马,因此努尔哈赤的这种安排,无疑是没什么太大作用的。

努尔哈赤这么做,反倒是让那些大权在握的成年儿子们感到很不开心。他们认为努尔哈赤这是在为这三个儿子里的某一个铺路,大概率是多尔衮或者多铎。

这么多战功赫赫的儿子,努尔哈赤没想着,却偏偏想着年幼的这俩孩子,你觉得四大贝勒们能答应吗?这就是阿巴亥悲剧的开始。

二、努尔哈赤留下了殉葬遗诏?

在《太祖武皇帝实录》中,对阿巴亥的殉葬过程,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

这段话啥意思呢?大致意思就是说,阿巴亥是个漂亮的女人,但是心胸狭窄,而且小心思太多。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还能够克制她,可是如果努尔哈赤去世以后,这个女人极有可能成为后金的祸患。

因此努尔哈赤在痛定思痛的情况下,留下了遗言,表示自己百年以后,一定要让阿巴亥下去陪他。一开始阿巴亥打死了也不愿意,但是四大贝勒们再次强调,这是努尔哈赤的遗诏,没办法不答应。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的确是努尔哈赤让阿巴亥殉葬的。但问题是,努尔哈赤给出的理由,未免也太牵强了。居然是因为阿巴亥心胸狭窄?

所以我认为这段遗诏的故事,是四大贝勒强行加上去的。不信你们可以接着看:

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这段话就比较有意思了,阿巴亥接受了殉葬,可问题是她在殉葬之前,却在跟四大贝勒们谈殉葬条件。

条件很简单,就是要保全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孩子。而四大贝勒也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件事,表示会善待他们。

当初努尔哈赤偏爱这两个孩子,现在阿巴亥又要他们发誓保全这两个孩子,这说明这两个孩子极有可能才是矛盾的关键点。

阿巴亥活着,这两个孩子中的某一个,一定有比较强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他们有继位的资格。很可能是努尔哈赤的遗诏,但是阿巴亥殉葬以后,这件事就谁也不敢提了,就算提出来,也没有人会相信,因为没有见证者了。

三、四大贝勒为了各自利益,灭了阿巴亥。

如果阿巴亥手里真的有所谓的遗诏,那么事情就复杂多了。因为多尔衮和多铎当中,必然要有一个会成为未来后金的大汗。

而多尔衮三兄弟手握三旗,阿巴亥这个人脉颇广的母亲助阵,将来四大贝勒还有什么权力可言呢?早晚是要被踢出权力圈子的。

因此,为了各自的利益,四大贝勒组成了联盟关系。他们的共识是,不管将来他们中谁继承汗位,就现在来看,绝对不能让多尔衮或者多铎继承汗位。

这些人考虑问题就很周到,正常人考虑问题都会想好几步下去,结果眼巴前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四大贝勒先解决眼巴前的问题,以后的问题,以后再说。

因此他们合伙把多尔衮三兄弟的最大依靠阿巴亥给除掉了,没有了阿巴亥,四大贝勒中的代善也就不可能再支持多尔衮他们了,因此他们成了势单力薄的小孩儿。

总结:谁笑到最后,还真的说不清。

阿巴亥被殉葬,多尔衮和多铎一度被彻底排除出了权力圈子。四大贝勒共同推举了他们中的皇太极作为汗位继承人。

为啥?因为皇太极实力最弱,他上台至少还是四大贝勒合伙说了算。但是皇太极的阴险是他们想不到的。

为了清除掣肘皇权的四大贝勒,皇太极选择重用多尔衮三兄弟,让长大成人的他们逐渐立功,成为帝国的支柱,继而取代了四大贝勒。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多尔衮和多铎强大到连皇太极都不太好控制的地步了。而此时皇太极又猝死了,因此皇权彻底落在了多尔衮手里。

其实当时只要与皇太极的心腹火并一场,那么多尔衮想要夺取皇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惜他在这里停下了脚步,因为他着眼的是整个明朝的江山。如果八旗内斗,那就算他夺取了皇位,也很难再重整旗鼓夺取明朝的江山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太祖武皇帝实录》

更多文章

  • 太子胤礽犯了什么错?为何康熙一定要废他?真实原因出在康熙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的太子胤礽,为什么康熙要废胤礽,康熙是怎样评价皇太子胤礽的

    太子胤礽其实并没有犯什么错,要说有错,主要有这么三个客观上的错误:第一,胤礽有一帮能力出众,野心勃勃的兄弟。第二,胤礽有一位长寿的老爹。第三,胤礽2岁就被立为太子。这三者结合起来,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那就是这帮兄弟想方设法地要把胤礽给赶下台,而胤礽的能力,又不足以同时对付这么多兄弟。所以胤礽的太子之

  • 乾隆家族有五世同堂吗?他给长玄孙办过婚礼,差3年就能见着来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最大的孙子和最小的孙子,乾隆祖孙关系,乾隆的祖孙都是谁

    雍正时期排行胤字辈,乾隆时期排行弘字辈,嘉庆时期排行永字辈,道光时期排行绵字辈。咸丰时期排行奕字辈,同治、光绪时期排行载字辈,宣统时期排行溥字辈。有人就表示奇怪了,为啥雍正之前的皇子,没有排行这一说呢?您还真问着了!因为康熙以前的清朝皇帝,都还没有吸取中原文化,所以他们不讲究排行。你比如说康熙本人的

  • 雍正的生母,为了反对他登基,选择跟随康熙殉葬?她为何如此偏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皇帝的母亲为啥偏心,雍正死后有人殉葬吗,雍正与康熙

    这两个儿子里,乌雅氏更加喜欢小儿子胤禵。而且胤禵也深得康熙的赏识,曾经担任过大将军王,代替康熙平定西北叛乱。可以说,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十四阿哥胤禵应该继承皇位,包括乌雅氏在内,也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充满了信心。可问题是,结果偏偏四阿哥胤禛取得了皇位继承权。因此乌雅氏非常恼火,认为胤禛是谋朝篡位,甚至要用殉

  • 明朝王爷只负责生孩子?权力和自由都被剥夺,难怪没清朝王爷滋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皇帝与清朝皇帝,明朝王爷有职权吗,明朝王爷制度讲解

    朱棣称帝之前,明朝王爷一个个意气风发,带领重兵镇守边疆。朱棣称帝之后,明朝王爷就这么被圈养了起来,毫无权力,跟养猪没什么区别。清朝的王爷和明朝是有本质区别的:清朝的王爷不仅可以参与政事,手握实权,甚至可以成为摄政王。一、朱元璋给子孙的设定,就是保家卫国。朱元璋从苦日子过来的,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

  • 年羹尧受封抚远大将军,这个官职权力有多大?整个清朝就9人当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年羹尧在历史上的职位,年羹尧担任过哪些官职,年羹尧官位图片

    清朝众多武将中,鼎鼎大名的年羹尧,可谓享受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待遇。在乾隆和雍正时期,他是朝中的大臣,更是雍正的心腹,两人还曾幻想做一对“千古君臣”。年羹尧出身名门,从小就热爱学习,虽说他战功赫赫,但步入仕途却是从他考中进士开始。很快,做事尽职尽责的年羹尧被康熙赏识,破格升为四川巡抚等职位。后

  • 清朝战胜沙俄之后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是一耻辱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与沙俄签的条约,清朝和沙俄的不平等条约,沙俄签了尼布楚条约吗

    康熙25年,公元1686年,沙俄在雅克萨被围数月之后,终于请求清政府解除对雅克萨的围困,并派出戈洛文为大使,与中国进行边界谈判。在11月份,清政府为了表示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在1686年1月,俄方外交使团组成,除了随从的外交官员和杂役等人,还有哥萨克骑兵,步兵火枪手,龙骑兵,1400人以上。总人数

  • 女真为何改为满洲?后金为何改为大清?这要问问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太极把后金这个国号改成了什么,金国女真后金,皇太极建立后金

    第一个阶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国。这位帅小伙出生于北宋末年,他带着一帮女真古惑仔们,强烈抗议大辽的统治,并且起兵跟大辽对着干。在1115年完颜阿骨成立社团,建立了大金国,这也是女真人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可惜女真人自己势单力薄啊,怎么凑也凑不出个几万人的队伍来,看来社团宣传不到位。咋整?社团话事人

  • 弘昼那么聪明,为何总是做一些荒唐事?为了让雍正和乾隆放松警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弘昼是被雍正赐死的吗,雍正知道弘昼聪明吗,雍正为什么要说弘昼像自己

    这三个儿子里,弘历是最有希望的,至少从后来的结局来看,弘历是最有希望的。此外的弘时和弘昼,其实也是很聪明的两个皇子。比如说弘时,他就曾经想着要夺嫡,只不过后来夺嫡失败了,反而把自己给害死了。而弘昼吸取了哥哥弘时的教训,死活都不肯夺嫡。他们哥仨是看着九龙夺嫡的过程长大的,可以说这三个人对夺嫡的惊心动魄

  • 吴三桂为何要反清?都是被康熙逼得,其实他压根就不想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吴三桂为啥要反清,康熙与吴三桂谁强,康熙对吴三桂的看法

    在历史上,总是会有许多的真相是被埋没了的,人们往往只能够看到其表面上的事情,因此遭受蒙蔽不清楚其内部却包裹着的真相。就例如吴三桂的反清复明大计,看似是他再一次造反,但其实他根本就不想造反,而其被康熙一步步逼着,逼得他不得不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都知道,吴三桂的一生经历过数次的造反,甚至于后人对

  • 张之洞可以与左宗棠比吗?为何他们都谥号文襄?李鸿章的文忠合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左宗棠和张之洞谁厉害,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对比,左宗棠与张之洞的关系怎么样

    清承明制,所以也喜欢在大臣去世后,给群臣搞一个谥号。因此基本上也是按照明朝的规格来搞的。大臣里,文正这个谥号是最高级别,退而求其次就是文忠,再次便是文襄。这三种谥号一般都是大臣们特别想要得到的。历史上著名的文正公有范文正公范仲淹,还有曾文正公曾国藩。可见想要得到文正这个谥号,一般人做不到。那么文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