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的实验:让内务府找30个宫女,一个月死4个

康熙的实验:让内务府找30个宫女,一个月死4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09 更新时间:2024/1/16 17:08:48

比起之前的三位皇帝,康熙显然睿智得多,在他的统治期间,康熙加强了对外的交流,与来自欧洲的很多国家有了往来,来自法国、英国的传教士也大量来到中国。

其中一位叫洪若翰的传教士,他来到中国之后,也将西方的天和医术带来了,在面见了康熙之后,康熙对洪若翰所展示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并且促成了自己的第一次科学实验。

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在木乃伊的身上发现过天花病毒,并且发现这种病毒的生存能力极强,在干燥的环境中,天花病毒可以在户外保持一年的活性。

要知道在古代公共卫生不发达的情况下,一种能够在户外存活长达一年的病毒对于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因此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天花病毒在欧罗巴大陆上肆掠而过之后,造成了一亿五千万人的死亡。

而在中国,天花也造成了大量平民的死亡,即便是皇室,也未能幸免,譬如清朝的董鄂妃顺治帝、康熙都曾患上过天花病毒,因此,在自己痊愈之后,康熙决定亲自动手,将天花从这个世界上铲除。

在此之前康熙还得过一次疟疾,朝廷所有的御医将中药和西药全部用上了,但是还是治不好,洪若翰知道之后,立马献上了金鸡纳霜,这是一种叫奎宁的植物制成的的药品,康熙用完立马康复了,洪若翰因此在康熙那里取得了信任。

洪若翰在欧洲的时候,在传染病这方面也有所涉猎,对于欧洲的天花防治,也有着一定的经验,于是当康熙召见洪若翰之后,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大清的皇宫之中做天花实验。

恰逢康熙的第十二子胤裪也得了天花,康熙疼惜自己的儿子,便决定立马开始天花实验。

紫禁城实验

说干就干,康熙全面统筹这个实验,洪若翰则作为康熙的副手在一旁辅助以及提供意见。首先,康熙命人找了三十位从未患过天花的宫女,并将这些宫女安置在紫禁城里一个别院中,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住房,并受到太监的监管。

康熙要做的实验是这样的,他要证明治疗天花的方法就是用天花病人身上的痘种到活人的身上,这样从未得过天花的人就可以获得抗拒天花的抗体。

而之所以康熙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因为天花病毒虽然传染性强致死率高,但是它有着一个特性,即得过天花并痊愈的人会获得永久性免疫,因此只要让人得过天花并治愈,这个人就永远不会得天花了。

一旦所有人都被治愈了,或者说所有人都永久免疫了,那天花病毒就永远不会威胁到人类了。

康熙先是从胤裪身上的天花痘中取出带着天花病毒的体液,随后将这些液体种到三十位宫女的身上,这样的做法会有两种结果,第一种是宫女们随之染上天花而死去,第二种则是获得免疫。

实际上这种看似残忍的方法正是疫苗的工作原理,人类为了免疫一种病毒,最好的方式是用少剂量甚至微小剂量的灭活病毒注射到体内,以此刺激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形成抗体,达到一种克敌机先的效果。

虽然康熙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他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作为补充,根本无法意识到直接将病毒注入人身上的这种做法是危险的,直白地讲,这样的方式无异于杀人,但医学的进步就是由无数生命堆砌起来的,更况他是皇帝。

从胤裪的身上取痘之后,太监们在康熙的授意下在宫女手臂上用针扎出一个小孔,随后将痘液敷上去,这就完成了一次种痘。

宫女们的日常全部由内务府负责,由于宫女们的地位低下,内务府的人对她们的态度非常不好,加上康熙让人种痘的时候非常粗暴,导致宫女们认为这是在受刑,在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之下,4位宫女在一个月内就相继死去了。

虽然还是有二十六个宫女存活,成功率已然很高了,但是这样的对比法显然不是很科学,因为无法得知那死去的四位宫女究竟是因为精神压力下的死亡还是因为单纯的感染了天花。

为了进一步证明种痘法是可行的,康熙让御医团队和洪若翰一起研究,找出一种安全的种痘方法。

“疫苗”研制成功

经过一系列实验,洪若翰又参考了欧洲天花病毒爆发之后的防疫方法,他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给活人或者说从未感染过天花的人接种时,从病人身上取出的痘液必须经过稀释,也就是降低痘液的毒性。

原来,当初康熙直接从胤裪身上的天花痘中取出的液体含毒量巨大,可以说所有的天花病毒都存在于痘液中,因此给宫女接种后,除了死去的人之外,剩下的人都出现了高烧不退的现象,要不是有御医团队坐镇,可能会死更多人。

洪若翰提议,可以从病人身上取痘,但是取下来的痘液一定要放置一段时间,并将其稀释之后再往活人的身上使用。

再一次,康熙又找来了三十位宫女,用已经经过大量稀释,仅仅保留了一点点天花病毒的痘液给这群宫女接种,事后发现基本成功,而且活下来的宫女都获得了天花抗体。

实际上这稀释的过程就是如今现代疫苗研发过程中的最后一步——灭活,只有灭活的疫苗才是可以被人所使用的安全的疫苗。

康熙立马把这种种痘法推广开来,但是在清朝,人们闻天花色变,一听皇上要在他们身上注入天花病毒,更是惊恐不已,老百姓们几乎都是一副抵触情绪。

为了消除人们的担忧,康熙先是在自己女儿的身上接种了人痘,随后又在自己的妃子身上接种了人痘,在她们都没事之后,种痘法才从皇宫中普及了开来,一直到天花从中华大地消失了。

康熙虽然在防治天花领域做出了贡献,但是在他的执政后期却不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我们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入主中原算不算侵略?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承认清朝的正统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入主中原算是侵略吗,清朝可以统治中原吗,清朝为何能进入中原

    清朝的建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光是从皇太极扩大势力到建立大清,就至少花了十年。他是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汗位的,一上位便励精图治的改革。十年后也就是崇德元年(1636年),正式称帝,国号大清。紧接着开始对明朝作战,不断削弱明朝在关外的精锐,导致宁锦防线的崩溃。 但入主中原这

  • 清亡后,欠列强的十几亿赔款如何处理的?列强向民国退款是咋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政府还清了列强的赔款吗,清朝欠的赔款都还了吗,大清一共向列强赔款多少

    第一次见到梁启超的这两句诗歌时,内心是极为震撼的,尤其是那一句“兵魂销尽国魂空”,将整个晚清的状貌描绘得淋漓尽致。国家实力之弱,军队之风颓靡,大烟鸦片四起,列强瓜分蚕食迭起,割地赔款之风不息...... 公元1840年6月,自此鸦片战争打响之后,满清政府便走向了一条不归之路也。因为实力上的悬殊,在和

  • 西方为何把世界瓜分完了,才对清朝动手?并且最终也没能分割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为什么列强没能瓜分清朝,清朝为何要与列强开战,英法对清朝的看法

    随着时代的兴衰更迭,历史逐渐来到了清朝时期,虽然大家如今对于清朝有着许多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认,论封建王朝的国力,清朝绝对是封建王朝的巅峰。只可惜,它存在的时间遇到了中华2000年未有之变革,西方工业革命的隆隆机器响声,一夜之间,让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地方彻底落后了。说起对中国影响最深的敌人,除了让当年

  • 民国众多军阀,比较风光,同时结局较好的军阀头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的大军阀都有谁,民国军阀分别有哪些,民国时期军阀谁的实力最大

    不过,民国时期的地主军阀,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北洋军阀,如代表人物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曹锟都是属于北洋军阀。而在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两次北伐后,北洋军阀者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接下来全国各地,又冒出一批新的实力派人物,盘踞全国各地,让蒋介石对他们也十分头疼,这些人也被称之为

  • 国学大师钱穆:如果太平天国成功了,那么整个中国历史就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国学大师钱穆简介,钱穆评价太平天国,钱穆的历史简介

    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正值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者入侵之时,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呈现出与其他农民起义不同的特征:比如,它担负着反封反帝的双重任务,后期编制出带有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资政新篇》。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从开始就坚决与晚清作战,立场坚定的反对西方侵略者,可惜他后来生活腐化、军事

  • 清朝“效力赎罪”使用范围有多大?从《清实录》分析其影响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时期的社会实录,清朝实录,理性看待清朝功与过

    在清代,被实施效力赎罪的官员众多,涉及到朝廷不同层次的官员,辐射到社会的各个角度,影响深远。清代官员犯罪时,有多种减轻、替代甚至免除刑罚的办法,其中,效力赎罪就是清代官员通过各种形式的效力以赎其罪的方式,历朝实施普遍。《清实录》中关于效力赎罪的记载近千条,清代内阁题本、军机处录副奏折等材料中也有大量

  • 赈灾时,和珅往粥里放沙子,乾隆对此赞赏有加,百年后也得到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珅赈灾在粥里撒沙子是哪一集,历史上和珅赈灾在粥里撒沙子,和珅赈灾为什么在粥里放沙子

    智慧需要用在正道,大家熟知的历史上的大贪官和珅的形象,大部分都来自于电视剧,这里面的和珅狡诈,爱使坏招,常常与纪晓岚斗智斗勇,但最后也还是棋差一招。和珅看似智慧非凡,却总是将自己的聪明用在如何敛财上,但是和珅就真的是这样的一无是处吗?其实这些也只不过是影视作品中的和珅,而真正历史上的和珅,乃钮祜禄氏

  • 民国风流才子袁克文: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死后千名女子为他送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袁克文传奇大揭秘,民国美男子袁克文,袁克文墓

    袁克文,位居 “民国四公子”之首。他温文尔雅,举止潇洒,不留胡须,鼻架眼镜,头戴六合帽,帽上缀一颗浑圆光莹的明珠,身着长衫,胸佩汉玉,手执烟袋,端的一副好样貌。作为袁世凯寄予厚望的“皇二子”,袁克文的一生,都在所谓的政治权利中心。袁克文但是他和一心想做皇帝的大哥袁克定不同,他的一生都在做一个真正的“

  • 雍正到死都不知道,龙凤胎的名字连起来读就是甄嬛背叛他的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龙凤胎是甄嬛背叛雍正的证据,雍正死时甄嬛跟他的对话,历史上的甄嬛是怎样被雍正看上的

    但是宫中的有些妃子往往不能理解皇帝的这种想法,她们认为皇后是妻,这妃子也是妻,为什么皇后的地位就要高一些呢?往往这种认识不到自己位置的人总会付出代价。甄嬛和雍正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初入宫门的甄嬛以为自己遇到了一段神圣的爱情,但是雍正帝注定是这个国家的王者,他的眼界是不会停留在儿女情长上面的。单

  • 什么矛盾最终促使黄兴弃孙而去?一首诗道尽其当时心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黄兴个人简介,黄兴的诗,黄兴孙文之争

    但是在革命的进程中,孙黄二人虽是死党,但并不是铁板一块,没有任何矛盾的,相反对于革命理念和革命道路的不同认识,让他们最终分道扬镳。从孙黄二人关系的变化,能看出领导近代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虽然有先创之功,但后劲儿不足,所以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孙黄相聚闹革命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最终李鸿章的北洋精锐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