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藩,一诸侯却生120多个孩子,多年后才知高明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藩,一诸侯却生120多个孩子,多年后才知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23 更新时间:2024/1/17 11:39:02

除了中山靖王刘胜之外。刘胜是汉景帝刘的儿子,与汉武帝刘彻是异母兄弟。他出生于公元前165年,与汉武帝一起经历了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因此刘胜对于自己的那些叔叔伯伯为了夺取皇位最后的下场是十分了解的,为了皇权,汉景帝不得不对自己的叔叔伯伯下手,最终镇压了他们。

而他自己的母亲贾夫人又不是皇后,无法与汉武帝母亲王娡相提并论,所以他从小就对这些皇权争夺的事情看得比较淡。等到他11岁的时候,就被父亲封为中山王。做了诸侯王的他根本不像其他诸侯王那样励精图治,反而沉迷于美女和姬妾。他的同母兄弟刘彭祖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怎么能够这么不争气呢?”他却回答道:

“兄长为王,专门代官吏治事。为王应当日听音乐,玩赏歌舞美女。”

他这话在当时是引来了很多争议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刘胜是个不折不扣的酒色之徒,特立独行。而刘胜也确实特立独行,表现出了与其他君王完全不一样的行为。比如后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时候,其他诸侯大多或明或暗的抵制,唯有刘胜一点儿事都没有,乃至于还一口气生了120多个孩子,他傻么?

看他傻不傻,就不能只对这样一件事情来考虑,我们还可以看看他做的另外一件特别有名的事情: 上奏武帝群臣欺凌诸侯。这件事在当时是非常敏感的,即使是当时实力强大的诸侯,汉武帝的叔叔伯伯们,也不敢当着汉武帝的面提起这样的话。因为公元前154年的七国之乱近在眼前,不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敌视诸侯。

所以诸侯们只敢暗地里给自己争取权力,绝对不敢明着让汉武帝给自己增加权力的,就是横着心上书,汉武帝也绝对不会去答应他们的。但是,刘胜上书了这件事情,并且最终获得了汉武帝的许可,汉武帝 因此禁止了群臣再次找诸侯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提高了诸侯的地位。刘胜这个“酒色之徒”,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公元前138年,刘胜与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济川王刘明前来朝见汉武帝。他们除了是君臣之外,同时也是兄弟,小时候可能还在一起玩过。虽然曾经有皇位之争,但此时已经没人能够争得过汉武帝了,所以汉武帝在百忙之中也想增进一下感情,把几个兄弟叫了回来,大家一起听听歌,吃吃饭。

汉武帝因此在宫中设宴款待他的几个兄弟,并且放起来快乐的音乐,一起追溯曾经愉快的童年时光。这本来是一件很轻松的宴会,但是刘胜却在会上突然失声痛哭起来。这下让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的汉武帝也搞得有些不知所措,问他:今天大家好好的一起吃饭,听着这么快乐的音乐,皇兄(刘胜比汉武帝大)你为啥哭起来了啊?刘胜于是说道:

“臣听说悲伤的人听不得抽噎的声音,忧愁的人听不得叹息的声音。所以高渐离击筑在易水之上,荆轲因此低头而不食;雍门子微吟,孟尝君为之悒悒不乐。现在臣心中积压许多忧伤,每当听到幽妙精微的音乐,不知不觉地就会涕泪横流······”

然后就把群臣无故挑诸侯的毛病,甚至欺辱诸侯的事情都和盘托出,并且说“臣虽轻微,但有幸得到皇上的亲近重用;地位虽卑下,但能作为东方的藩臣,从亲属关系说来,还是皇上的哥哥。现在朝廷群臣与皇上之间没有血缘亲情,没有承担国家的任何重任,却结成朋友党发出偏私的议论······”让汉武帝大为感伤,因此提高了诸侯的待遇。

我们来回顾整个过程,刘胜的表现根本不像一个傻兮兮的“酒色之徒”,反而像是一位非常老道的“纵横家”,怎么说呢?他首先是借着快乐的音乐悲伤的大哭,直接打乱了汉武帝的心境——这在“捭阖术”当中叫作“捭”,意思是打开对方的心灵;然后又突出自己与皇帝是亲戚,而且还是皇帝的哥哥,大臣们则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这就叫“阖”。

意思是,关上对方的心门,让对方没有退路。事实上,汉武帝真的没有退缩的可能了:他总不能当着这么多兄弟说,兄弟就是没有大臣亲吧?何况他也是人生肉长的,是有自己的情感的,自己的哥哥都这样可怜的来祈求自己了,怎么能够完全无动于衷呢?这些细节,其他的哪个诸侯王能够做得到?都做不到。

所以说,刘胜他响应推恩令一口气生120个孩子,根本就不是蠢,反而是大智若愚的表现。他知道,自己最能够为之依赖的东西不是励精图治,而是与皇帝的亲情,只要这份亲情在,他的好日子是没完没了的;反之,如果他反对推恩令,他当着汉武帝哭诉,还有用吗?当然没有用了,涉及到皇权的事情,汉武帝是绝对不会含糊的。

而他多生孩子还有个最大的好处:这么多孩子,以后总会有个有出息的,甚至于机缘巧合做了皇帝也不是不可能吧?事实上刘胜这个想法还真的就实现了,后面他的后代刘备就做了 蜀汉的皇帝,为东汉王朝续命60多年,多年后人们才知道刘胜的高明之处。怪不得古人常说:多子多福!

更多文章

  • 民国大总统曹锟:为官运“压福”,四次娶妻,60岁还强娶19岁少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锟晚年照片,军阀曹锟个人资料简介,民国历史曹锟

    但是大多数人,对他的日常生活并不了解,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是曹锟封建迷信,一昧相信娶妻添福,娶了四个妻子的故事。古话说得好:“妻贤夫安。”男人最大的贵人,就是妻子,娶对了妻,旺家族;娶错了妻,毁三代。很多人迷信风水,认为妻子就是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风水师。北洋军阀曹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这一生一共娶了

  • 康熙举办“千叟宴”,有一人迟迟未到,康熙:他不来,不开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千叟宴片段总结,康熙为啥要举行千叟宴,康熙晚年摆千叟宴

    据记载,千叟宴出现于康熙帝时期,在乾隆帝时期举办的规模达到了顶峰,距今最近的一次“千叟宴”是在2006年的10月28日的广西永福。而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千叟宴的最早始于清朝的康熙年间,并且在康熙帝在位时也曾经先后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两次举办“千叟宴”。这两次虽然都

  • 左宗棠,当众呵斥二品总兵“滚出去”,还踢一脚,险惹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左宗棠为什么会骂二品总兵,左宗棠怎么评价二品总兵,左宗棠手下二品总兵

    人说在官场,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这其中一种是面具,另一种是谎言,若没有这两样东西,为官之路,寸步难行。可今天我们提到的这位人物确是反其道而行。左宗棠作为晚清时期备受关注的军事家政治家,从小便志向远大,聪敏伶俐,他学习很多经世致用的学问知识,所学的东西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经济,军事,地理,和水利等等,他

  • 民国“拉车人”的悲剧人生:跑到衰竭倒地而亡,几乎活不过40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民国时期人力车夫,民国拉车人的悲惨生活,民国拉车照片

    记载于武汉历史故事的一角,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民国拉车人的简单一生。而这个吴一狗死后,狠毒人谴责洋人在中国横行霸道,政府无所作为,在极力掩饰下,其家属得到了政府一笔不小的“封口费”,于是这件事被揭过去了。钱怎么能买人命?可是在一些时代,钱就是可以买人命的,价格还尤其便宜。汉口报纸关于吴一狗事件报道吴

  • 清朝灭亡后,14万的皇亲贵族去哪了?有人至今自称阿哥,还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十大最惨皇室,清朝退位后的皇族,清朝皇室真实历史

    不过,清朝在灭亡之后,皇室贵族却受到了极好的待遇。当时,14万的皇室贵族依旧是像往日一样过着平稳的生活,虽说没有亲王是的资金进行帮衬,但是他们依旧富裕。 社会的变革,多多少少会对这些皇室后裔有些影响,但是大体而言,他们的生活依旧是自在的。 一部分的满洲贵族人员,内心还是存有忌惮之心的。为了防止受到相

  • 湘军猛将李臣典:27岁暴毙身亡,真因纵欲过度?你看他有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湘军将领李臣典死因,湘军一共牺牲了多少人,历史上真实的湘军灭亡

    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曾国藩又参与了剿灭捻军和主办洋务等,可以说他为晚清鞠躬尽瘁。他是一个遵从儒家学说的军事家,在治军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在他的管理之下,手下能人众多。在曾国藩的带领下,湘军成为一个铁杆子似的军队,他也培养了许多有将帅之才的人,其中一个就是李臣典。他在湘军中被称为“猛将”,但屡

  • 慈禧的最后一天,嘱托3件事,说完就含上了夜明珠,傍晚慢慢咽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太后临终前的三个愿望,慈禧临死前下三道遗令,慈禧临终前做的几件大事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王朝,随着光绪、慈禧的相继去世,清朝也慢慢走向了灭亡。慈禧是历史上一位十分专制的女人,她扶持年仅四岁的亲外甥光绪当上皇帝,然而在暗中却是她自己一手遮天、垂帘听政。历史上的慈禧不但自负而且以自我为中心,思想保守老套,她因无法兼容新思想,将“戊戌六君子”全部斩杀于菜市口。杀谭嗣同之时,

  • 清朝银库看守,靠伤害身体的方式偷银年入上万两,晚年痛苦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银库遗址,清朝银库看守视频,清朝银库排名一览表

    可是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发生过一起性质十分恶劣的库银失窃案件,道光皇帝以节俭文明,他对于奢侈的生活没有丝毫的追求,因此在道光时期,清朝皇室的开支是历史上最低的。可是在道光二十三年,道光皇帝却发现自己的国库“失窃”了,造成的损失高达930万两白银,感情自己节省下来的钱都被人贪污掉了,道光皇帝后悔不已,那

  •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究竟在天王府祸害过多少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秀全定都南京后的生活,洪秀全攻占南京,洪秀全定都南京过程

    然而,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还是宣告失败了。洪秀全定都南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就在拥有了权势之后,他开始变得腐朽,为自己招揽了庞大的后宫,这让人不禁疑惑,洪秀全定都南京后,究竟在天王府中糟蹋了多少美女呢?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

  • 清朝皇妃为何都戴尖尖的手指套?其实不光为了爱美,更为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皇妃手指上戴的是什么,清朝皇后与妃子的头饰有何不同,清朝皇宫妃子们的服饰

    唐朝女子非常爱美,除了对身材和面容有所要求外,她们也会注重手的装饰,比如说《咏手》这首诗中就提到过“"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只不过她们基本上只是精心修建爱护,而不会弄一个手指套。而到了清朝以后,蓄长指甲,带手指套俨然形成了一套风俗。 手指套主要还是为了保护手指甲,因而又有护指套、护甲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