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来酒”,就是指让美酒可以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畅涌到筵宴上,流到酒客的杯子里,可以随性饮酒,而不必拘泥于繁琐的礼节。那这种“自来酒”是如何流传开来的呢?在史料记载中,当时的唐朝和多个国家都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这让唐太宗李世民觉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派使者来大唐参拜是好事,但同时也带来了个问题,就是该如何款待他们?这可不是随便吃吃饭喝喝酒的事,而是要在宴会上体现出唐朝的强盛,同时对他国使者起到震慑作用,好让他们不敢产生异心。因此,自来酒便应运而生。
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用这自来美酒招待的是“献方物”的回纥使臣。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坐在宝殿中,殿前临时建起一个高高的坫台,台上放着方便盛酒的容器,自上而下埋有地下管道,美酒通过管道直通台下,又往上涌入容器中,容器下又有管道引出,将美酒转注饮者杯中。赴这次酒宴的游牧部落使团有数千人之多,他们敞开肚皮痛饮,结果还剩下一半的酒没饮完,场面相当壮观。
对少数民族来说,他们哪里见过如此“高科技”的自来酒,因此一个个的都对唐太宗佩服不已,同时也知道了唐朝的厉害,不敢再有造次的行为。从史料记载来看,自来酒在唐代沿用了很久,因此很多王公大臣都争相模仿,在家设宴时也搞自来酒。但他们只模仿到了皮毛,真正的精神内涵,他们根本就没有掌握。要知道,李世民用自来酒招待访客,只是为了更好的建立外交关系,算是一种外交手段。但这些官员却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所以可以说盛唐之后,再无自来酒。
到如今我们的喝酒的方式也更加多样,酒的种类也多到数不清。很多人或许压根不知道唐朝的自来酒,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仍促进了唐朝外交关系发展,也让我们对唐朝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