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广在位时功过各半,为何谥号为炀,唐朝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

杨广在位时功过各半,为何谥号为炀,唐朝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88 更新时间:2024/1/21 5:33:49

首先我们要知道谥号的具体来源。有人说是周公作谥,这是在君主死后对他的评价。一般都是一个字或者几个字。既然是死后评价,一般都是根据君主一生的功绩来平定的。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公平,一旦平定之后就盖棺定论了,无法更改。既然是一生的作为,肯定有好有坏。所以谥号有几种类型,褒义、贬义、同情、普通等等。而隋炀帝的的谥号“炀”就是贬义。

根据《周书·谥法》,去礼远众曰炀,好内远礼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肆行劳神曰炀。这些的意思是说不守祖宗之法,疏远忠臣,好色,不理朝政,大兴土木等。可以说是坏事做绝了。

我们看一下杨广的生平:修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后面几点确实是昏君的作风,前面确实是明君。即使做得比较仓促,有点急,也不至于用炀这个谥号。也应该用一个普通的谥号,至少是褒贬各半。之前用炀这个谥号的是,南陈的亡国之君陈叔宝。陈叔宝在位期间,荒废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诗文和音乐,这个谥号符合他。但放在杨广身上,有点不合适。

不仅是我们现在认为不合适,当时的人们也认为不合适。我们看一下杨广去世后,当时人们给他上的谥号。杨广被宇文化及在江都处死后,有三个人给他上了谥号。王世充追谥杨广为隋明帝;窦建德追谥杨广为隋闵帝;李渊追谥杨广为隋炀帝。因为这些人都拥戴杨广的后代做皇帝,给杨广上谥号,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统。我们看一下其他两个谥号。

隋明帝显眼是褒义的,虽然没有文、武好,但也还是不错。隋闵帝是个普通的谥号,一般,没有褒义也没有太大的贬义。这就说明,王世充和窦建德并不完全否定杨广。至于后来采用的是隋炀帝,因为李渊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才以他上的谥号为准。那么,李渊为何给杨广上个隋炀帝的谥号呢?

我们都知道李渊造反,却不知道李渊和隋炀帝是亲戚。李渊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亲姐妹,都是独孤信的女儿,他们是一个外公的。李渊也算是隋朝的外戚了。既然是外戚,如果造反的话就更容易说不过去,因为自家人造自家人的反,如果没有太好的理由,天下人都不会认同。而李渊造反的理由就是隋炀帝昏庸。而谥号就是最好的体现。如果隋炀帝不昏庸的话,李渊造反就没有了任何理由。所以杨广死后,李渊才把最差的谥号给了自己的表哥。

既然杨广昏庸,那李渊造反也是替天行道了,自己也是接替隋朝成为正统。虽然说正统这个词现在来说没什么。但是在古代非常重要,所有的君主都看重这个,天下的百姓也认同。一旦被认为不是正统,会有很多人造反,王朝可能会更替。

现在看来,真的是应了鲁迅说的那句话,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统治者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结束历史,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解说。而杨广也就是这样成为了唐朝建立的牺牲品。他的谥号这么差也是必然的。

更多文章

  • 秦琼位列“凌烟阁功臣”最末,皆因为他在玄武门之变中的政治站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琼在玄武门之变时干了什么,秦琼为什么进凌烟阁,秦琼与凌烟阁关系

    秦琼和尉迟恭都是隋末唐初的名将,都极大地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如果,非要在二人中间寻找不同点的话,那就是秦琼比尉迟恭更像是一名职业军人。他尽力避免涉及政治站队和派系斗争,这也就是二人在“玄武门之变”中表现不同的主要原因。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秦琼和尉迟恭,了解“玄武门之变”前后各自的不同选择和命运结局

  • 杨贵妃的前夫,被父亲抢了媳妇的寿王李瑁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贵妃前夫李瑁,杨贵妃秘史中李瑁结局,杨贵妃和李瑁结婚了吗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能够感动所有人,除了被父亲抢走老婆的李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白居易的一支妙笔下,《长恨歌》道尽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凄美悱恻的爱情,可以说所有人都会被玄宗和贵妃之间的真情所感动,但有一个人除外,他是谁呢?杨贵妃的前夫,李隆基的儿

  • 越南第一大省,跟中国有很深的缘分,唐朝大文豪就埋在此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为什么能统一越南,唐朝时期的越南是现在的哪里,古代越南和中国哪个地方发展好

    乂安省,属中北沿海地区,北与清化省相邻,南接河静省,西临老挝,东临北部湾。面积16,493.7平方千米,人口300万乂安省位置示意图这个“乂”字属于生僻字,大家可能不认识叫啥,这个字其实和“义”字差不多,读音也一样,意思是治理;安定。“乂安”这个词意思就是太平;安定,是汉语词,《史记》就记载,“汉兴

  • 李渊如果不给李世民这个官职,他是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刚建立的时候,带兵打仗的并不是李世民,而是太子李建成。要知道太子李建成也是能文能武的,只不过后来政务太多,他去处理内政去了,之后才是李世民出场。李世民出场之后,可以说功劳比李建成厉害多了。他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这时候被封

  • 唐朝的陌刀是什么样的,真能砍的“人马俱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的陌刀现在保留下了吗,唐朝的陌刀真的有用吗,唐朝陌刀长什么样

    外形长柄刀,比普通刀剑而言较为沉重据《新唐书》记载:“兴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贼将入,兴一举刀,辄数人死,贼皆气慑”史书的记载里有幸提到了陌刀的重量,张兴曾经使用这种陌刀,当时的重量记载是15斤,唐朝的一斤与我们现在的不同,一斤大概相当现在的600g左右,这样来算的话陌刀的重量大概是18斤左右,这

  • 关于唐朝我们不知道的十点冷知识,明君最多,问题也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的明君,唐朝皇帝明君多吗,唐朝后期唯一的明君

    第一唐朝是外戚篡权建立的。我们都知道唐朝是唐高祖李渊建立的,不过李渊和隋朝的关系很少有人知道。李渊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亲姐妹。就是说,李渊和隋炀帝是表兄弟。也正是这样,隋炀帝才非常信任这个表兄弟,一直对他委以重任。第二唐朝之后庙号开始普遍了。对于唐朝的皇帝,我们都知道是唐什么宗之类的,这种称呼大家

  • 武则天选择与李治葬在一起,是两人感情深厚,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怎么和李治在一起,武则天和李治的关系怎么样,武则天与李治关系好吗

    充满传奇的人生,因为李治的宠爱,她由才人走到了皇后的宝座武则天能当上大唐的皇帝,这就说明她不是一个普通人,必定是有些背景和智慧在身上的。她出生于商人世家,虽然封建社会不鼓励经商,还有意降低商人的地位,但是架不住人家有钱,花费重金把女儿培养成了一个气质不凡的大家闺秀。武则天长大以后,应该也是风华绝代,

  • 2005年,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志上刻有55字,暴露李世民的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真实的李世民墓志铭,李建成墓志出土全过程,李建成墓志在哪里出土的

    李建成兵败身殉玄武门,但李建成毕竟是大唐第一位太子,太宗李世民同父同母的嫡亲哥哥,他的身后安葬事宜又是如何被处置的呢?在如何安葬这个问题上,李世民远比雍正爷“仁慈”,最起码没有乱改名字。2005年,在西安长安区出土李建成墓志,相比于其他宗室子弟的长篇大论,“隐王”墓志仅区区55字,却暴露李世民的为人

  •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室内刻有55个字,才发现李世民的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李建成墓,历史上李建成的墓,李世民李建成真实故事

    唐朝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辉煌的一页,这里面李世民功不可没。李世民登基之后,勤政爱民、唯才是用,甚至能够耐着性子听众臣的谏言,他一边在众臣面前说魏征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一边在后宫大发着脾气要杀了魏征,这就是李世民特有的两面性。李世民确实是个仁君,登基之后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让刚刚建国的唐朝快速

  • 武则天第一次侍寝时做了一件事,让李世民对她刮目相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侍奉过李世民吗,武则天当年真的很受皇帝的宠爱,李世民武则天李治是何关系

    武则天14岁的时候被召进宫。当时家里人都在哭。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皇宫是水深火热的地方,在里面随时会有性命之忧。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哭,而且对家人说。“侍奉的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大致在里面机会比较多,上升的可能性回答,为什么要难过。这就足可以看出来这个人的魄力不一般。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