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手下的10大名将结局有多惨,7人惨死,3人无奈降敌

崇祯手下的10大名将结局有多惨,7人惨死,3人无奈降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08 更新时间:2024/2/5 19:08:08

崇祯临死前,还在气愤地说道:“文臣皆可杀”,文臣无休止的党争,以及贪污腐败、自私自利等,是大明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人们并不同情文臣的遭遇,但崇祯手下的将领,他们为了大明王朝浴血奋战,大多数值得尊重,不过大明王朝崩塌之时,他们的命运也十分悲惨。

一、袁崇焕

袁崇焕是大明的“长城”,他是进士出身,但在大明危难之时,他主动请缨,为大明去镇守边疆。到边疆之后,他获得了蓟辽督师孙承宗的重用,率兵大败清军,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

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兵进入关内,攻打京师。袁崇焕率兵勤王,击败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袁崇焕是大明的功臣,但崇祯听信谗言,怀疑袁崇焕故意放胡太极进入关内,有通敌之嫌,最终以“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为由,将袁崇焕凌迟处死了,也让大明损失了一顶级名将。

二、卢象升

卢象升是大明的“擎天之柱”,在征剿高迎祥、张献忠等起义军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起义军不成气候之后,崇祯又将卢象升等人调往边疆,让他率兵抵御清军。卢象升多次率兵击败清军,立下赫赫战功,但在贾庄之战中,高起潜见死不救,卢象升因寡不敌众,壮烈战死。

三、孙传庭

孙传庭是“明朝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明史评价他“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多次击败起义军,还生擒了“闯王”高迎祥,剿灭了十五股起义军势力。后来,崇祯调孙传庭去保定等地抵御清军,却因杨嗣昌、高起潜等人的谗言,被崇祯关进了大牢之中。孙传庭坐牢期间,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再次崛起,成了朝廷的心腹之患。崇祯放了孙传庭,让他率兵讨灭叛贼。由于崇祯的催促,孙传庭准备不足,在和起义军作战时,不敌对方,战死于汝州。

四、曹文诏

曹文诏是崇祯手下的第一良将,他也是崇祯手下的“救火队员”,哪儿有叛乱,他就率兵去哪儿剿贼。曹文诏因为作战勇敢,接连击败起义军,时人称赞他“军中有一曹,流贼闻之心胆跳”,但英雄总有落幕的时候,曹文诏率领3000人途径湫头镇时,遭数万起义军进攻,最终兵败自尽。

五、孙承宗

孙承宗是崇祯手下的得力大将,他替出众镇守辽东期间,打造了关宁锦防线,让女真铁骑无法长驱直入,入侵大明。同时,他还为大明打造了关宁铁骑,以及培养了袁崇焕等将领,是崇祯手下的栋梁之臣,但可惜因奸臣诬陷,被迫辞官回了故里。大明亡后,孙承宗全族被清军杀害。

六、洪承畴

洪承畴是进士出身,也是崇祯手下颇有才能的一位将领,他为崇祯剿灭起义军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曾打着李自成只剩下了十几骑,张献忠也奄奄一息了。起义军快被消灭之时,崇祯将洪承畴调往辽东,让他接替袁崇焕率兵抵御清军。洪承畴取得了不少战功,但在松锦之战中,洪承畴惨败给了清军。洪承畴在率兵袭击清军时,兵败被俘。不久后,他被皇太极劝降。

七、祖大寿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他跟随袁崇焕抵御清军,颇有战功。皇太极攻打京师时,祖大寿跟随袁崇焕勤王,解了京师之围。随后,袁崇焕被冤杀,祖大寿害怕遭受牵连,率兵逃回了边疆。祖大寿从此不再信任崇祯,但他没有背叛大明,依旧在边疆率兵抗敌。大凌河之战中,祖大寿粮尽援绝,被迫诈降,不久后,他又逃回锦州,依旧坚持抗清。松锦大战之战中,明军惨败给了清军,主帅洪承畴被清军俘虏。陷入绝境后,祖大寿放弃了负隅顽抗,率兵投降了清军。

八、毛文龙

毛文龙也是一员悍将,带兵数次击败清军,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为人傲慢跋扈,被袁崇焕所杀。

九、曹变蛟

曹变蛟是曹文诏的侄子,他跟随曹文诏南征北战,颇有战功。曹变蛟统兵有方,敢战敢为,为大明抵御外敌清军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可惜,大明已无药可救,曹变蛟最后在松锦之战中战死。

十、吴三桂

吴三桂是祖大寿的侄子,官居辽东总兵,他替大明镇守山海关。李自成攻打京师时,吴三桂率领关宁铁骑前来勤王,但还未赶到,大明就亡了。随后,吴三桂投降了大清,让清军进入了关内。吴三桂为大清拿下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还因此被大清封为了平西王。后来,他联合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起兵反清。康熙派兵将他们剿灭,大势已去之后,吴三桂郁郁而终。

崇祯手下名将如云,但他刻薄寡恩,生性多疑,没有用好手下的将领,最终导致了大明的覆灭。

更多文章

  • 宋朝积贫积弱软弱无能,为何却在中国文化史上登峰造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是积贫积弱的还是繁荣的,宋朝积贫积弱的关键原因,宋朝是积贫积弱还是造极之世

    另一方面,宋朝在中国文化史上又是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众多学者公认宋朝达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巅峰。比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的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演进,在宋朝登峰造极。而中国宋史研究领域的泰斗邓广铭先生也提出,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古代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那么为什么宋代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

  • 李文忠:从天而降的战神,他病逝后,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光太医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文忠与朱元璋,朱元璋为什么没有封赏李文忠,李文忠和朱元璋的后人

    没多久,便降服驴牌寨军民三千,随后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又得人马二万。来到定远,偶遇李善长,李善长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一一一要想实现宏图大志,就必须知人善任,不得胡乱杀人。于是二人合计,决定拿下滁州,就这样,朱元璋有了自己的第一块领地。不日,有人求见,朱元璋听到名字后,立马飞奔而出,只见门外三人衣衫

  • 70岁冯胜召回应天后随即赐死,朱元璋痛斥:他若不死,皇太孙难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建国后为什么把冯胜杀了,朱元璋为啥夺了冯胜的帅印,明朝开国名将冯胜是被谁杀的

    然而,蓝玉死后,冯胜却没有受到连累,在应天安安稳稳地度过了两年的太平时光。直到1395年,朱元璋突然下令赐死冯胜,禁止他的子孙承袭爵位,将这位开国勋贵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么,朱元璋为何要无端赐死冯胜,他的死是不是受到“蓝玉案”的波及呢?这位功劳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的大明战将又为何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呢

  • 此人是谋杀“张无忌”的凶手,朱元璋没有追究,反而将他封了大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说张无忌的原型是小明王,名叫韩林儿,而这一点是很多人都支持的一点,而其中有一个非常能证明这个观点的理由,那就是这个韩林儿也曾经掌管过朱元璋,所以可以说这个韩林儿百分之八十是张无忌的写作素材。韩林儿死在了廖永忠的手里还是谋杀,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我们先来说廖永忠和朱元璋的关系

  • 此人是李自成第一谋士,若他不死,则退可保大顺,进可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自成十大预言,李自成最有智慧的谋士,李自成第一谋士是谁

    在明朝末年,由于宦官专权,阉党盛行。朝廷上下沉浸于牛李党争之中,西北地区又爆发了连年的饥荒,广大贫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纷纷接杆而起,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就是就是西北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对于他的评价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其实在笔者开来,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任何人都是集优点和缺点于一身的,当然李自成

  • 此人才是清朝第一猛将,斩张献忠战吴三桂,他若造反康熙也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平定吴三桂叛军,吴三桂和康熙打了多久,康熙杀吴三桂完整视频

    其实在清朝还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张献中。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在他小时候,生活是比较贫困的。也就是这样的原因,这样的逆境,才逼迫他成长得更快,使得他不得不成长。再加上他天生聪明,性格刚烈,也就是学东西快。刚开始的他在朝廷中只是一个小小的捕快而已,后来他被人看中,一步一步的,成就也越来越大,

  • 此人手握40万大军,是朱元璋的托孤重臣,为何朱棣篡位他按兵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真实朱元璋对朱棣态度,历史上朱棣与朱元璋的关系,朱棣起兵时朱元璋有多少大军

    明朝时期,有一个人物,名字叫做梅殷,他是一个十分有计谋的人,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才华被朱元璋所看中的,并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做驸马,其实这位驸马也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他是其中一位开国功臣的侄子,也就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才能顺利的当上驸马,变得更加的理所当然,直到后来,朱元璋在驾崩之前,托孤给他,甚至可

  • 明英宗之女隆庆公主,丈夫保卫四朝皇帝,夫妻情深感人肺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隆庆皇帝,隆庆公主被烧死,隆庆得的什么病

    高氏3岁就没入宫中为婢,后来侍奉明英宗。明英宗被景泰帝幽禁于南宫期间,没什么事做就只能生孩子,高氏就这样分别于景泰三年和景泰六年,为明英宗生下第五子朱见澍,与第十一女隆庆公主。而根据隆庆公主的墓志记载,可知公主的名字叫朱玄真。正因高氏为明英宗生了一子一女,后来明英宗复位,便将其封为淑妃。高淑妃活到正

  • 北宋灭亡后,北方还有两个政权,一个投降南宋,金国肠子都悔青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灭亡后南宋现状,金国与北宋的百年之战,北宋时金国的处境

    张邦昌建立的伪楚政权伪楚,国号大楚,因为是张邦昌所建立的,又称张楚。由金国扶持定都金陵。张邦昌因为原本就是北宋的主和派,曾今跟随康王赵构出使金国作为人质,后来金军南下希望建立傀儡政权,一眼就相中了曾经和他们打过交道的张邦昌,然而张邦昌深知这种行为会遗臭万年,于是称病拒绝登基,曾一度以自裁相对。然而野

  • 朱棣兵临城下,朱允炆还有一支30万的精兵,为何没想到传旨救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还是没有考虑将皇位留给朱棣,而是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后来朱允炆当了第二任皇帝。而朱允炆在位四年,皇位就被朱棣篡夺了。朱允炆手下有大量的兵力,但为什么到最后还是让朱棣给篡夺了皇位呢?首先,我们要来说说朱棣当时的情况。明朝建立初期政局还不是很稳定,四周的敌对势力都想占有中原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