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篡位之后,找了建文帝16年,为什么找到后却没有杀他?

朱棣篡位之后,找了建文帝16年,为什么找到后却没有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882 更新时间:2024/1/16 17:08:50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保证明朝的长治久安,学起了周王朝分封诸侯的办法,他将宗氏25人分为藩王,负责边境和全国战略地点的安全,朱元璋对此说道:“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他的意思很简单,大家都是一家人,要合力守护明王朝的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让明王朝长盛不衰。

这个初衷是好的,可是过于理想。

为了避免藩王作乱,朱元璋又做了一个精妙的决策,那就是命令所有的藩王不得相互接触,即便是上朝,也不能同时来,只能走一个来一个,这就断绝了藩王联手的可能性,同时藩王又需要听从皇帝的指令,一旦有藩王作乱,其他藩王必须立刻来支援朝廷。

不得不说这决定很聪明,看起来像个千古决策。

但也始终是个隐患,有大臣对此表示忧虑,担心年代久远之后会发生战国时期那样的事,结果朱元璋听了很不开心,直接将那大臣处死了。

为了保证朝廷不会被奸臣掌控,朱元璋又留下了一条叫“靖难”的规矩,规定藩王有向朝廷索要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但是,藩王起兵的前提是要得到皇帝的诏令,不然就是造反,并且铲除奸臣后需要五日内离开。

这条规矩看起来也很完美,即便有藩王想借机作乱,其他藩王也不会答应,王位还是会沿着嫡长子继承下去。

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一条规则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因为朱元璋的嫡长子死了,所以朱元璋立了皇长孙朱允炆当太子,后面也确实是朱允炆继位,这其中又有三重考量:

第一个是朱允炆很聪明,朱元璋认为他有治理国家的能力;第二个是皇长孙继位合情合理,这个是有先例可以借鉴的,第三个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争夺皇位,自相残杀伤了和气。

纵观朱元璋的这些决策,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也是非常的聪明,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当老子的可以轻易镇压住一群儿子,可一个做侄子的能镇压住一群叔叔吗?

朱允炆显然没有这个把握,而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也心有不甘!

朱允炆当上皇帝之后,便是建文帝,他第一时间就开始清理这些藩王,并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拉倒了5个藩王,分别是周王、代王、湘王、齐王、岷王,而燕王朱棣就排在第六位,这也给了朱棣足够的时间来反应。

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朱棣是什么时候起了反抗的决心,但是当建文帝不断拉倒藩王的时候,他察觉到了危险,如果自己不反抗,就算不死也得被撤销职位,从此沦为路人。

这是朱棣不能接受的,但是他的几个儿子还在国都南京当人质,他也没办法直接起兵,所以一边招收蒙古士兵,暗中操练,一边装疯卖傻,声称自己病的很严重,要求建文帝遣返他的几个儿子。

到第二年六月,建文帝做了一个愚不可及的决定,那就是准许朱棣的几个儿子回家,这一下朱棣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开始更加明目张胆的招兵买马,准备正式对抗建文帝。

七月末,朝廷的军官抓到了两个朱棣手下的官员,并把他们送往南京以煽惑罪处死,所谓的煽惑本来就是朱棣的决策,这一下就让朱棣顺藤摸瓜开始反抗,向附近州县发动了进攻,并声称这是在执行朱元璋留下的“靖难”。

换言之,他向天下宣告,自己只是清君侧,并不是造反。

这一场战争持续了三年,一开始建文帝依仗着兵力更多,粮食更充足,还能压制朱棣的军队,可随着战况的不断发生,建文帝出现了军事上的决策失误,而朱棣则越打越勇,最后带领军队取得了绝对性胜利。

建文四年的时候,建文帝写下了“罪己诏”,并派庆阳公主去谈和,想通过割地来请求停战,实行国中国的管理策略,但是朱棣没有答应,他已经胜券在握,没必要将国土让一半给建文帝。

六月中旬,朱棣抵达国都南京,谷王和曹国公打开金川门迎接,南京就这么不费一兵一卒地破了,也足以看到朱棣当时的威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皇宫大院起火了,当火势扑灭的时候,灰烬中只有几具烧焦的尸骸。

建文帝不知所踪。

朱棣毕竟是篡位的,不能相信地上的几具焦尸就是建文帝一家多口,如果看不到建文帝清晰的尸体,他寝食难安,所以朱棣上位之后,一直在极力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咱们再看看朱棣是怎么掌权的。

他先是杀死了所有忠于建文帝的大臣,然后将建文帝废掉的藩王重新立了起来,用以安抚众多藩王和天下百姓,等大局稳定之后,他又将这些藩王一一废掉,做法比建文帝更决绝,部分皇室众人沦为庶人或者直接死掉。

回看建文帝为什么失败,其实就是因为他比朱棣心软,居然信了朱棣的邪,把他的几个儿子一个不留地放了回去,真是一点也没学到他爷爷朱元璋的精髓,毕竟朱元璋早有明令,藩王上朝都不能一起,而朱允炆照猫画虎都不会。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建文帝的军事才能不行,再加上朝廷的军队不如蒙古士兵勇猛,才导致了一场又一场败仗,不仅丢失了民心,也丢失了天下。

说回朱棣寻找建文帝,这一找就是十六年,还真让他找到了踪迹。

一些文献记载,朱棣的大臣胡濙(ying)在江苏吴县穹窿山找到了建文帝,于是连夜回了京都,在深更半夜叫醒了朱棣,两人商谈到凌晨四点,到后来朱棣也没有将建文帝怎么样,也就在当年,建文帝死了。

按照后来的猜测,朱棣之所以不对建文帝再下手,是因为他知道建文帝已经病入膏肓,活不了多久了,所以才任由他在穹窿山死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建文帝这么多年并没有表现出叛乱的迹象,而且朱棣的皇位早已坐的踏实,无惧什么建文帝了。

参考《明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崇祯手下的10大名将结局有多惨,7人惨死,3人无奈降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崇祯三大名将,崇祯手下名将排名,崇祯手下有几个大将

    崇祯临死前,还在气愤地说道:“文臣皆可杀”,文臣无休止的党争,以及贪污腐败、自私自利等,是大明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人们并不同情文臣的遭遇,但崇祯手下的将领,他们为了大明王朝浴血奋战,大多数值得尊重,不过大明王朝崩塌之时,他们的命运也十分悲惨。一、袁崇焕袁崇焕是大明的“长城”,他是进士出身,但

  • 宋朝积贫积弱软弱无能,为何却在中国文化史上登峰造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是积贫积弱的还是繁荣的,宋朝积贫积弱的关键原因,宋朝是积贫积弱还是造极之世

    另一方面,宋朝在中国文化史上又是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众多学者公认宋朝达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巅峰。比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的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演进,在宋朝登峰造极。而中国宋史研究领域的泰斗邓广铭先生也提出,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古代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那么为什么宋代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

  • 李文忠:从天而降的战神,他病逝后,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光太医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文忠与朱元璋,朱元璋为什么没有封赏李文忠,李文忠和朱元璋的后人

    没多久,便降服驴牌寨军民三千,随后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又得人马二万。来到定远,偶遇李善长,李善长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一一一要想实现宏图大志,就必须知人善任,不得胡乱杀人。于是二人合计,决定拿下滁州,就这样,朱元璋有了自己的第一块领地。不日,有人求见,朱元璋听到名字后,立马飞奔而出,只见门外三人衣衫

  • 70岁冯胜召回应天后随即赐死,朱元璋痛斥:他若不死,皇太孙难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建国后为什么把冯胜杀了,朱元璋为啥夺了冯胜的帅印,明朝开国名将冯胜是被谁杀的

    然而,蓝玉死后,冯胜却没有受到连累,在应天安安稳稳地度过了两年的太平时光。直到1395年,朱元璋突然下令赐死冯胜,禁止他的子孙承袭爵位,将这位开国勋贵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么,朱元璋为何要无端赐死冯胜,他的死是不是受到“蓝玉案”的波及呢?这位功劳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的大明战将又为何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呢

  • 此人是谋杀“张无忌”的凶手,朱元璋没有追究,反而将他封了大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说张无忌的原型是小明王,名叫韩林儿,而这一点是很多人都支持的一点,而其中有一个非常能证明这个观点的理由,那就是这个韩林儿也曾经掌管过朱元璋,所以可以说这个韩林儿百分之八十是张无忌的写作素材。韩林儿死在了廖永忠的手里还是谋杀,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我们先来说廖永忠和朱元璋的关系

  • 此人是李自成第一谋士,若他不死,则退可保大顺,进可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自成十大预言,李自成最有智慧的谋士,李自成第一谋士是谁

    在明朝末年,由于宦官专权,阉党盛行。朝廷上下沉浸于牛李党争之中,西北地区又爆发了连年的饥荒,广大贫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纷纷接杆而起,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就是就是西北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对于他的评价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其实在笔者开来,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任何人都是集优点和缺点于一身的,当然李自成

  • 此人才是清朝第一猛将,斩张献忠战吴三桂,他若造反康熙也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平定吴三桂叛军,吴三桂和康熙打了多久,康熙杀吴三桂完整视频

    其实在清朝还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张献中。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在他小时候,生活是比较贫困的。也就是这样的原因,这样的逆境,才逼迫他成长得更快,使得他不得不成长。再加上他天生聪明,性格刚烈,也就是学东西快。刚开始的他在朝廷中只是一个小小的捕快而已,后来他被人看中,一步一步的,成就也越来越大,

  • 此人手握40万大军,是朱元璋的托孤重臣,为何朱棣篡位他按兵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真实朱元璋对朱棣态度,历史上朱棣与朱元璋的关系,朱棣起兵时朱元璋有多少大军

    明朝时期,有一个人物,名字叫做梅殷,他是一个十分有计谋的人,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才华被朱元璋所看中的,并且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做驸马,其实这位驸马也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他是其中一位开国功臣的侄子,也就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才能顺利的当上驸马,变得更加的理所当然,直到后来,朱元璋在驾崩之前,托孤给他,甚至可

  • 明英宗之女隆庆公主,丈夫保卫四朝皇帝,夫妻情深感人肺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隆庆皇帝,隆庆公主被烧死,隆庆得的什么病

    高氏3岁就没入宫中为婢,后来侍奉明英宗。明英宗被景泰帝幽禁于南宫期间,没什么事做就只能生孩子,高氏就这样分别于景泰三年和景泰六年,为明英宗生下第五子朱见澍,与第十一女隆庆公主。而根据隆庆公主的墓志记载,可知公主的名字叫朱玄真。正因高氏为明英宗生了一子一女,后来明英宗复位,便将其封为淑妃。高淑妃活到正

  • 北宋灭亡后,北方还有两个政权,一个投降南宋,金国肠子都悔青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灭亡后南宋现状,金国与北宋的百年之战,北宋时金国的处境

    张邦昌建立的伪楚政权伪楚,国号大楚,因为是张邦昌所建立的,又称张楚。由金国扶持定都金陵。张邦昌因为原本就是北宋的主和派,曾今跟随康王赵构出使金国作为人质,后来金军南下希望建立傀儡政权,一眼就相中了曾经和他们打过交道的张邦昌,然而张邦昌深知这种行为会遗臭万年,于是称病拒绝登基,曾一度以自裁相对。然而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