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清照已年过半百,因悲愤写下一首诗,短短七字可见其风骨

李清照已年过半百,因悲愤写下一首诗,短短七字可见其风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1 更新时间:2024/1/23 11:58:20

作为词的一代大家,清照的词从不只是婉约所能概括的,她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尽显俏美可爱,还有《点绛唇》中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诠释了含羞娇人之态,而《夏日绝句》中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巾帼豪情。

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下李清照的另外一面,在年过半百时,她面对南宋朝廷的懦弱之态悲愤不已,一气之下写下了一首《题八咏楼》,这是一首登楼诗,全诗开阔了恢宏的场景和李清照独有的空灵之境,其中7个字更是成了千古名句。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时的李清照已经50岁,她心中饱受丧父之痛,而靖康之耻又迫使她举家避难,在到了浙江金华时,她看着南宋就此灭亡,宋氏不痛定思痛,反而一蹶不,她悲愤之下,在登上八咏楼时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大意:我登上这千古风流的八咏楼,暂且放下心中的忧愁,这些江山国事且留给后人去想,站在楼顶眺望远方,只见水路密集可通江南水乡三千多里,这样的气势足以影响江南十四州的存亡。

这千古风流说的是八咏楼这一座明楼,它外观宏伟壮阔,让诗人内心一下子就豁达了许多,也希望自己能短暂的放下国仇家恨,好好享受当下美景,而“江山留与后人愁”7个字直接成了千古名句,其实这不过是李清照的自欺欺人罢了,国家满目苍夷,她又如放得下呢?能够不愁的也只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宋氏朝廷吧。

诗中最后的三四句看似只是写了八咏楼的气势,其实却有李清照对时局的分析,八咏楼所在地是战略之地,近之可夺江南三千多里的腹地,也决定了江城十四州的命运,这江城十四州其实引用的是唐朝末年高僧贯休的典故,当年贯休献诗给吴越钱镠时,写了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而钱镠则贪心的将十四州改为了四十州,贯休看完拂袖而去。而一代高僧不惧权贵的气节是很可贵的。李清照引用此诗,其实正是讽刺朝廷的懦弱和缺乏骨节,这种讽刺之语着实辛辣。

更多文章

  • 汉朝和亲又纳贡,明朝不和亲不纳贡,那到底谁更强大?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向谁纳贡,明朝真的不纳贡吗,汉朝给匈奴纳贡哪些东西

    汉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伟大的王朝,但是汉朝的有些表现的确是有点差强人意,但是这也怪不得汉朝,毕竟北方的匈奴实在是太强大了。在秦朝时期,北方的匈奴就已经很强大了,北方的燕国、赵国和秦国为了抵挡匈奴的入侵,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防御工事,这也就是后来的万里长城的雏形了;而且在赵国后期时,李牧还曾

  • 成吉思汗有“四骏”“四獒”,独此人贡献最大,征战地域最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四獒都是谁,成吉思汗领土有多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速不台)咱们先来看看速不台一生的征战情况。一、第一次西征:呼罗珊里海。速不台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参加了第一次西征。在这一次西征中,速不台的军队不但打败了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而且和哲别一起,追击摩诃末,一直把摩诃末追到里海的一座小道上。最后,摩诃末死在这座小岛上,宣告花剌子模的彻底灭亡。第一次西征结

  • 天道好轮回,宋朝发生了三件极为相似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轮回之谜真相,宋朝是天道轮回吗,宋朝十大经典语录

    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发生了许多相似的事,历朝历代中都会存在极为相似的事。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俗语,举个例子来说,明朝建立时,朱元璋励精图治,将明朝推向了第一个盛世——洪武之治。到了朱元璋后期,由于对待子孙的各种优待,结果导致了欺压百姓,到了明末时期,李自成攻破京城,在这之后朱元璋

  • 朱棣为朱元璋打造的世界第一碑,3万多吨,金字塔最大石块仅50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画像朱元璋称帝不久,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封另外二十五个儿子为藩王。朱标还没等继承皇位,就病逝在老爹之前了,朱元璋于是立朱标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死后传位长孙朱允炆。朱允炆在位时,为压制诸侯王的势力,决定削藩,引发叔叔们的不满。朱棣画像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最终以武力夺取了皇位

  • 朱棣篡位之后,找了建文帝16年,为什么找到后却没有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保证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学起了周王朝分封诸侯的办法,他将宗氏25人分为藩王,负责边境和全国战略地点的安全,朱元璋对此说道:“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他的意思很简单,大家都是一家人,要合力守护明王朝的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让明王朝长

  • 崇祯手下的10大名将结局有多惨,7人惨死,3人无奈降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崇祯三大名将,崇祯手下名将排名,崇祯手下有几个大将

    崇祯临死前,还在气愤地说道:“文臣皆可杀”,文臣无休止的党争,以及贪污腐败、自私自利等,是大明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人们并不同情文臣的遭遇,但崇祯手下的将领,他们为了大明王朝浴血奋战,大多数值得尊重,不过大明王朝崩塌之时,他们的命运也十分悲惨。一、袁崇焕袁崇焕是大明的“长城”,他是进士出身,但

  • 宋朝积贫积弱软弱无能,为何却在中国文化史上登峰造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是积贫积弱的还是繁荣的,宋朝积贫积弱的关键原因,宋朝是积贫积弱还是造极之世

    另一方面,宋朝在中国文化史上又是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众多学者公认宋朝达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巅峰。比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的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演进,在宋朝登峰造极。而中国宋史研究领域的泰斗邓广铭先生也提出,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古代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那么为什么宋代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

  • 李文忠:从天而降的战神,他病逝后,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光太医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文忠与朱元璋,朱元璋为什么没有封赏李文忠,李文忠和朱元璋的后人

    没多久,便降服驴牌寨军民三千,随后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又得人马二万。来到定远,偶遇李善长,李善长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一一一要想实现宏图大志,就必须知人善任,不得胡乱杀人。于是二人合计,决定拿下滁州,就这样,朱元璋有了自己的第一块领地。不日,有人求见,朱元璋听到名字后,立马飞奔而出,只见门外三人衣衫

  • 70岁冯胜召回应天后随即赐死,朱元璋痛斥:他若不死,皇太孙难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建国后为什么把冯胜杀了,朱元璋为啥夺了冯胜的帅印,明朝开国名将冯胜是被谁杀的

    然而,蓝玉死后,冯胜却没有受到连累,在应天安安稳稳地度过了两年的太平时光。直到1395年,朱元璋突然下令赐死冯胜,禁止他的子孙承袭爵位,将这位开国勋贵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么,朱元璋为何要无端赐死冯胜,他的死是不是受到“蓝玉案”的波及呢?这位功劳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的大明战将又为何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呢

  • 此人是谋杀“张无忌”的凶手,朱元璋没有追究,反而将他封了大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说张无忌的原型是小明王,名叫韩林儿,而这一点是很多人都支持的一点,而其中有一个非常能证明这个观点的理由,那就是这个韩林儿也曾经掌管过朱元璋,所以可以说这个韩林儿百分之八十是张无忌的写作素材。韩林儿死在了廖永忠的手里还是谋杀,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我们先来说廖永忠和朱元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