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孔子的儒家思想虽然在汉代以后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却不太好使。当时诸侯们都忙着称霸中原,急需的是辅佐“王道”、“霸道”的法家思想,因此孔子在各诸侯国也不受重用,他只好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公元前497年,齐国送给鲁国80名美女,执政的季桓子统统收下。从此鲁国君臣迷恋女乐,不思朝政,孔子对季氏非常失望。后来鲁国举行郊祭,按惯例,祭祀之后的祭肉是要送给大夫们的,但身为鲁国大司寇的孔子却没有收到。孔子明白季氏是不想再重用他了,只好带着弟子投奔别国。
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便是卫国,除了因为卫国与鲁国是近邻外,还在于孔子听人说卫灵公是出了名的“礼敬贤士”。孔子当时已经声名在外,所以便打算去卫国碰碰运气。果然,孔子到了卫国后很受卫灵公尊敬,卫灵公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卫灵公却没有授予孔子任何官职,也没有让他参与政事的任何意向。孔子志向高远,岂甘心于吃闲饭?就在他打算动身离开时,他被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召见了。
[var1]
南子是宋国公主,长得非常漂亮,明眸皓齿,回眸一笑百媚生。但这样一位绝世美女,生活作风却很不检点。在嫁给卫灵公之后,还与宋国公子朝私通。卫灵公思想也很开放,不仅不处罚南子,反而还给二人创造见面的机会。通过控制卫灵公,南子掌控了卫国政权。听说孔子来到了卫国,南子让人将孔子带来见见。
与这样一位自带风流韵事的美女会面,孔子自然觉得有些尴尬,所以便婉拒了。但南子派人对孔子说:“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啥意思呢?就是说,不管谁想得到卫灵公的重用,来卫国都必须先见我。孔子为了自己的仕途,还是去见了南子。在二人会面时,南子躲在絺帷中,孔子进屋后先“北面稽首”,然后南子回礼,只听见她身上的环珮玉声叮当作响。
[var1]
至于后来二人交谈了什么,司马迁没写。只是孔子从南子宫中出来后便心情愉悦,还对学生子路说了很多南子的好话,认为世人对南子有误解。子路之前也听过南子的风评,对于老师这种判若两人的态度很是不忿,认为他是被南子的美色所迷惑。万万没想到,他所尊敬的老师居然是这样一个人。
同时,子路质问孔子:“你究竟和南子交谈了什么?干了些什么?”孔子看被学生误解了,急忙说:“我可啥都没干啊!”并对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要不是逼不得已去见她,让老天厌弃我,让我遭天谴!”但即使如此,子路也并没有相信孔子。后来孔子看卫灵公是个喜爱美色的好色之徒,便带着弟子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