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分水岭,长平之战后再也没谁可以阻挡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步伐

作为分水岭,长平之战后再也没谁可以阻挡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步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09 更新时间:2024/2/26 4:47:31

自从五国联合伐秦失败后,秦国真正成为了战国第一强,大幅加速了自己对外征伐的脚步。在长平之战前,秦国的统一之志已经昭然若揭,唯一还有实力可以与之掰手腕的,恐怕就只有赵国一家了。

[var1]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遣大将白起领兵攻打韩国,一举切断了韩国的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犹如一块“飞地”一般。眼见情势危机,韩王只好向秦国求和并且同意割让上党郡,秦国勉强同意撤军。

但上党郡的郡守冯亭却非常豪横,坚决不同意降秦。得知自己已经被韩国出卖后,他们索性主动联系赵国并表示愿意主动归附,请求赵王出兵救援上党郡。

赵国一看白得一块肥肉,自然乐意出兵;而秦国一看煮熟的鸭子要飞,自然要发兵攻击。就这样,秦、赵之间一场旷日持久而影响深远的大战“长平之战”爆发了。

经过两年的长期僵持和消耗,长平之战以赵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包括四十万降兵都被全部坑杀。据《史记·秦本纪》记载:

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

[var1]

在当时,秦国的人口数量不是最多的,单兵装备也不是最强的。更何况,他们还是深入赵国境内作战,长平距离赵国都城邯郸不过两百里,距离秦国都城咸阳却四百多里。因此,对于长途奔袭的秦军而言,粮草运输和辎重补给是最大的软肋。

作为赵军统帅,廉颇判断出了秦军的这处短板,采取了以逸待劳和坚守不出的策略,希望通过长期消耗战的方式挫败秦军。可是,赵国人遗憾的发现,秦国的后勤补给能力太强了,甚至强过了前线的作战能力。

[var1]

凭借商鞅变法后打下的根基,秦国很早就开始积蓄力量,修路、养马、开渠……。长平之战期间,秦国就是依靠这些有利因素,实现了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力补充。

而反观赵国,由于长期疏于管理和建设,以至于虽然就近作战,后勤供给依然困难,甚至还不如秦军那么顺畅。相持一年多,赵王首先沉不住气了,他开始连续下诏强令廉颇改变防守态势,要求主动出击秦军。

长平之战期间,秦军屯兵于西南的山谷地带,地势非常险要,典型的易守难攻。如果赵军放弃防守,转而进兵山谷,那结果就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坚决不同意由守转攻,终于遭至了赵王的撤换。

赵括接替廉颇后,数十万赵军已经开始陷入了饥饿和半饥饿的状态,粮草供应出现短缺。加之,廉颇的前车之鉴摆在眼前,因此他不得不采取积极甚至是激进的策略,寻求主动出击秦军。

果然,赵军中了秦军的埋伏后被围困山谷,投降后还遭到了无情的坑杀。那么问题来了,秦赵两国倾举国之力在长平僵持的两年期间,其余各国都在干吗呢?

原来,实力位居第一和第二的秦国与赵国死磕长平,各国都在作壁上观。危难之际,赵王向齐国求助并且借粮,但遭到了齐国的无情拒绝。

与齐国情形类似,韩国、楚国、魏国和燕国也选择进行中立,远远地看着作为老二的赵国被秦国打残打废。各国都乐见秦赵两强打得精疲力尽,打得两败俱伤,但是,又都不希望赵国被彻底灭亡。

[var1]

就这样,随着长平之战分出了胜负,其余五国再也不敢坐视不管了,纷纷参加了事关赵国生死存亡的“邯郸之战”。秦国深知自己还没有实力彻底消灭赵国,彻底击败其余五国,于是见好就收留下了赵国。

在秦国的一再攻伐下,其余六国从此再也无法对秦国形成真正有效的威胁,只有等待被一个个地消灭。等到秦始皇即位后,秦国终于发起了最后的冲刺,实现了“灭六合、统天下”的宏图伟业。

[var1]

公元前230年,韩国亡;公元前228年,赵国亡;公元前225年,魏国亡;公元前223年,楚国亡;前222年,燕国亡;公元前221年,齐国亡。

[var1]

终于!秦王嬴政实现了秦国历代先王的夙愿,实现了一统天下,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更多文章

  • 庞涓嫉妒孙膑才能,设计砍了孙膑双脚,孙膑后来的复仇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膑打败庞涓后去了哪,孙膑和庞涓的真实情况,孙膑与庞涓的较量

    庞涓陷害孙膑庞涓与孙膑都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传说他们是师兄弟,都出自鬼谷子门下。庞涓出师后,到魏国侍奉魏惠王,担任魏国将军,一时间风头无两。但他知道自己才能不如师弟孙膑,所以便派人密切监视着孙膑的动向。为了防止孙膑出山后威胁到他的地位,庞涓假意向孙膑发出邀请,请他来魏国共享“富贵”。[var1]孙膑

  • “尊王攘夷”与齐国称霸,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霸主,春秋五国霸主齐国,为什么齐国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此时,周王室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秦汉之前,中华大地本就不是大一统的集权帝国体制,周王虽号称“天子”,但实际和后世帝王也完全不一样,周王说白了,只是诸侯共主而已,再通过 “由尖至锥的横切为血源关系的宗法制度,再以礼乐制度与井田制巩固整个尖锥,维系周王与诸侯国、官员、国人、野人的关系”来构建统治体系(《

  • 《大秦赋》:秦王嬴政消灭六国后是如何对待各位末代国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嬴政先后灭六国的顺序,嬴政灭六国的故事,嬴政灭六国于哪一年

    近来,“大秦帝国”的第四部《大秦赋》正在热播中,虽然豆瓣的评分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依然还算得上是一部可圈可点的历史巨作。已更新的剧集中,秦王嬴政尚未发起针对其余六国的“灭国之战”,接下来,我们提前揭示那段历史。众所周知,秦王嬴政最终消灭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秦朝,积累了璀璨的

  • 比韩信还能忍得3个人,勾践是其中之一,另一人常被人忽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勾践个人资料简介,勾践与韩信谁厉害,勾践有多强大

    [var1]第一人:越王勾践。勾践应该是中国隐忍派的代表。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厉兵秣马打算攻越,所以决定先发制人。范蠡对勾践进行劝阻,勾践充耳不闻,继续用兵。夫差派出吴国精锐与勾践军队作战,在夫椒大败越军,勾践带着5000士兵退守会稽,吴军转而围困越军。[var1]没办法,勾践只好遣使请

  • 春申君黄歇,移花接木让儿子当了王,为何最后却命丧街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申君黄歇和苏州渊源,黄歇与春申君的历史,春申君与黄歇什么关系

    [var1]黄歇在年轻时曾四处拜师游学,所以知识渊博,很受楚顷襄王的赏识。公元前278年,秦国大举出兵攻打楚国,楚顷襄王被打得迁都陈县。就在这时,黄歇作为楚国使者到秦国求和。当时秦昭王已命令白起和韩国、魏国一起攻打楚国,黄歇听闻后,立即上书劝阻秦昭王说:“攻楚只会让秦国和楚国两败俱伤,而让韩国和魏国

  • 孔子遭学生质问,赌咒起誓:我若干了此事,让天打五雷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孔子七日之围故事,孔子关于打牌的言论,孔子对待不听话的弟子

    [var1]孔子的儒家思想虽然在汉代以后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却不太好使。当时诸侯们都忙着称霸中原,急需的是辅佐“王道”、“霸道”的法家思想,因此孔子在各诸侯国也不受重用,他只好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公元前497年,齐国送给鲁国80名美女,执政的季桓子统统收下。从此鲁国君臣迷恋女乐,不思朝

  • 韩信用一万新兵击退赵国20万大军,为何后来无人敢用这一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最吓人的一条计策,韩信是如何使军队发展壮大的,韩信能打败赵国吗

    [var1]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击败了刘邦,原本打算投靠刘邦的诸侯瞬间开始保持中立。因为这些“墙头草”的存在严重威胁汉军的侧翼,所以刘邦便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韩信在灭掉魏王豹,攻占魏国后,针对诸侯们只图自保、互不救援的特点,向刘邦提出了“开辟北方

  • 作为战国时期唯一的职业化军队,魏武卒为何在战国晚期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魏军实力,吊打秦军的魏武卒为啥会退出历史,战国魏国最强军队是啥

    作为战国第一强国的魏国之所以能够崛起,既有国君魏文侯的英明贤德,又有李悝变法的国富民强,还有任人唯贤的优良传统,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吴起也曾在魏国侍奉了大半辈子,而正是在吴起的手下,创建了战国唯一的职业化军队--魏武卒。[var1] 魏武卒 魏武卒之所以能够成功创建,第一个原因就是吴起独

  • 都是战国名将,杀神白起和兵圣吴起,二者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起吴起韩信谁打仗厉害,战国时期吴起白起谁厉害,吴起白起谁最厉害

    [var1]白起是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军事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三人并列战国四大名将。他一生中,最轰动的事情,便是在长平之战中坑杀了40多万士卒,让赵国一蹶不振。因此,他也落了个“人屠”的名号。在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的时间里,白起攻城70余座,为秦统一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那在军事方

  • 韩王派间谍拖垮秦国,谁知间谍太投入,助秦崛起后吞并韩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国给秦国修渠,秦灭韩始末,秦国间谍机构

    [var1]韩国“疲秦政策”韩国派出的这名间谍名为“郑国”,是当时韩国都城新郑人,韩国优秀的水利专家,曾任韩国管理水利事务的水工。韩王为了阻止秦国东征,消灭山东六国,决定实行“疲秦”计划。派郑国到秦国兴修水利,让秦国将注意力都放到水利上。秦始皇元年,郑国奉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