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贤相却并没有大肚量,事事睚眦必报,孔子后人都中了招

一代贤相却并没有大肚量,事事睚眦必报,孔子后人都中了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80 更新时间:2023/12/17 12:30:27

[var1]

王曾,字孝先,出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他八岁时父母双亡,由叔父王宗元抚养成人。因为他自幼勤奋好学,又才思敏捷,所以年纪轻轻就有了才名。咸平五年,王曾中殿试第一名,由于他在之前的发解试和省试中也是第一名,所以便成为了传说中“连中三元”者。这种难度,比现在考博士还困难。中国科举1400多年,文科连中三元的一共才17人而已。难度可想而知。当时北宋文学家杨亿见到王曾所作的赋后,赞赏地说:“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啊!”

宋真宗期间,他累官至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还规劝宋真宗减少“天书”和修宫殿的事。天禧二年,王曾因受宰相王钦若排挤陷害,出任应天知府。当时应天府民间谣传有妖在晚上抓人吃,搞得人心惶惶。王曾就让人在晚上将大门敞开,对着邻里喊道:“如有妖,就先来吃我”。结果王曾第二天活得好好的,谣言也不攻自破。

[var1]

宋真宗去世后,太后刘娥垂帘听政。王曾奉命入殿起草遗诏:“以明肃皇后辅立皇太子,权(代理之意)听断军国大事。”宰相丁谓为了讨好刘太后,便让王曾去掉“权”字。但王曾却不答应,坚持太后只是代理国政。后来丁谓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曾提议年幼的仁宗只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接见大臣。大事由太后决定,小事则由太监雷允恭传奏禁中,决定可由雷允恭下达。

对于丁谓的提议,王曾并不同意。在遭到反对后,他冷眼旁观丁谓一党的一举一动,默默收集证据。后来他抓住时机,将丁谓、雷允恭一举拿下。从此,连刘太后都开始听王曾的意见。而王曾也并非一个完美的人物,他最大的缺点便是心胸狭隘。王曾走上仕途后,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将堂妹嫁给了孔子的后人孔冕。但孔冕夫妻二人却感情不好,时常吵闹。

[var1]

当时宋真宗正打算封禅泰山,如果在山东地面传出他们夫妻二人感情不和的消息,那吃亏的肯定是王曾表妹。毕竟,孔冕继承了衍圣公的爵位。为了帮助自己的表妹掩盖真相,王曾故意去孔府做客。出来后不久,坊间就流传出孔冕要用毒酒毒死他的说法。王曾还假惺惺地上奏说:“我相信孔子后人应该不是这样的人,肯定有误会!”宋真宗忙着封禅,也没空处理孔家的家事,但孔冕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就降了一大截。后来有官员为孔冕叫屈,宋真宗一直押着不给处理。王曾利用手段,为自己保全了面子。对于这样的人,你说他是好还是坏呢?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战败只是因为赵括吗?其实最大责任在另外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平之战赵括深度分析,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长平之战赵括的真正实力

    [var1]赵括乃战国名将赵奢之子,将门氏族,身世显赫,自幼习读兵法,司马迁《史记》中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然而这位言兵事天下莫能当的狂傲少年却在长平战场中失败,四十万赵军遭秦军坑杀,赵国自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失去了与秦国争雄天下的资本。很多人谈论起赵括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他

  • 孔子画像为何总露出两颗门牙?不是因为丑,背后有深刻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子最真实的画像,孔子动态画像,孔子画像为什么露一个手指

    [var1]孔子出生于贵族家庭,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武王伐纣后,他的祖先在宋国当贵族。而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则为躲避宋国战乱定居鲁国,在鲁国担任陬邑大夫一职。叔梁纥的正妻施氏一连为叔梁纥生了九个女儿,就是没有儿子。小妾生了个儿子孟皮,孟皮还有足疾,无法继承家业。于是叔梁纥又向鲁国颜氏一族求亲,希望颜

  • 孔子怒斥学生:朽木不可雕也!学生后来怎样?成就让孔子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弟子做了好事反而被孔子批评,孔子是怎样告诫弟子的,孔子对学生的教训

    [var1]孔子共有三千弟子,但成才的只有72人,史称“七十二贤人”。在这些弟子中,最令孔子头疼的便是宰予。宰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鲁国人。据《大成通志》记载,宰予比孔子小29岁,最初因能言善辩,颇得孔子喜爱。他曾随孔子周游列国,还被孔子派遣出使齐国和楚国,可以说是很受孔子器重。那后来宰予为何又让孔子

  • 秦昭襄王在位56年是什么概念,六国君主被他熬死了15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昭襄王实际掌权多少年,秦昭襄王是哪位皇帝,秦昭襄王时期的各国君主

    [var1]齐国:3个[var1]秦昭襄王继位的时候,齐国是齐宣王在位。齐宣王去世后齐闵王继位,齐闵王去世后齐襄王继位,齐襄王去世后齐废王继位。齐废王就是田健,就是战国时齐国最后一位君主。从齐宣王到齐废王,齐国有三个国君去世,换个四个国君。楚国:2个[var1]秦昭襄王继位时,楚国的国君是楚怀王。楚

  • 他在位3年,因举鼎而死成笑话,却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被鼎压死的秦国国君,秦国哪位君主举鼎死了,历史上秦国的功臣之死

    [var1]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位君主,却没有以上这些人有名,他在位的时间也只有三年。更可笑的,他不是死于战争,也不是生老病死,而是因举鼎力竭而死,他就是秦武王嬴荡。关于他的死亡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说过,但他在位虽然只有短短三年,却也立下过一些功劳,具体他做了什么事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第一件事就是

  • 蔺相如将和氏璧完璧归赵,和氏璧后来去了哪?为何不再听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完璧归赵蔺相如获得了什么,蔺相如完璧归赵简介,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哪里

    [var1]据相关史料记载,和氏璧最早在历史上出现,是在东周春秋时期。当时楚人卞和在青山见凤凰落在青石之上,便赶快把这块青石献给了楚厉王。因为在古人的印象中,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既然凤凰在青石上栖息,那这块青石肯定是宝贝。楚厉王让玉匠鉴定,玉匠说只是普通的石头,楚厉王便以欺君之罪砍了卞和的左脚。楚武王

  • 商鞅变法为何要大量招请移民,没有这项制度,秦国无法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商鞅变法与秦国统一,商鞅变法为何能使秦国富国强兵,商鞅在秦国是什么地位

    [var1]所谓徕民政策,就是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民移民到秦国。商鞅变法的时候,对徕民政策做了很详细的规定。大致就是如果其他国家人民移民到秦国的话,会有很多好处。比如一个成年男子会赏赐百亩的土地,而且还免除税收九年。这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有很大的诱惑。秦国也正是凭借徕民政策吸引大量的移民。我们看一下秦国

  • 一场因为过度卖萌引发的离婚战争,齐桓公冲冠一怒暴揍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齐桓公为什么最后撤兵攻打楚国,齐桓公和楚国战争,老梁讲齐桓公

    这还不算奇葩,真正奇葩的是引起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一个女人改嫁了。要说女人改嫁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怎么就闹到刀兵相见了呢?[var1]首先介绍故事的主人公之一:蔡国。蔡国名副其实,是个比较“菜”的国家,蔡国位于河南的上蔡一带,与其他的啥管国啦,霍国啦,毛国啦等小国做邻居,您别看蔡国小,但人家也是正正经经的

  • 秦灭六国为何第一个灭韩国,主要因为韩国做了这件事惹到秦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如何灭韩国的,为什么秦灭六国最先灭韩国,秦国灭六国的过程时间

    [var1]韩国当时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很难,毕竟国家弱小,而且处于四战之地。于是韩国的韩桓王就想到了一个主意来保全自己。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郑国来到秦国提出这

  • 春秋时一直默默无闻的燕国,到了战国后,怎么就突然成战国七雄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七雄中的燕国,战国时期燕国的典故,春秋时期的燕国实力

    [var1]先看一下燕国的历史。燕国的历史在很战国七雄里还是比较早的。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姬奭在燕地,所以姬奭成为了燕国的开国之君,后世成为燕召公。在燕国的国君中,前期最出名的就是燕召公了。燕召公不仅参与武王伐纣,在西周建立后还积极辅佐纣王,为成康之治打下了基础。不过燕召公名声虽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