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巨鹿之战,项羽如何大败秦军?秦国从此灭亡

巨鹿之战,项羽如何大败秦军?秦国从此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84 更新时间:2024/1/16 9:49:52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秦以十月为岁首,秦二世二年为前209年十月至前208年后九月,该年闰月),秦军上将军章邯打败并杀死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不足忧,于是渡过黄河,汇合前来增援的王离军20万(长城军)一起攻打赵国,大败赵军。这时候,赵歇为王,陈余为大将。张耳为国相,都逃进了钜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自己的军队驻扎在钜鹿南边,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给他们输送粮草。陈余作为赵国的大将,率领几万名士卒驻扎在钜鹿北边,这就是所谓的河北军。

[var1]

无奈之下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救赵诸军驻扎在巨鹿城北,陈馀曾派陈泽率五千人先去试试秦军的力量,结果是到了那里就全军覆没了,自此,诸侯联军没有人敢前去迎战。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后九月(闰月),楚怀王阵营分兵两路,一路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上将军,鲁公项羽为次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路以刘邦为主帅,进攻关中。楚怀王许诺说谁先攻下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

楚国援赵大军进至安阳(现在山东曹县东南)后,宋义称最好等秦赵两败俱伤后楚军再收渔人之利,故逗留46天不前进。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一月(秦二世三年为前208年十月至前207年九月),项羽痛斥宋义并杀死了他。楚怀王遂封项羽为上将军,并令英布和蒲将军两支楚军也归其指挥。

战争过程

破釜沉舟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月至公元前207年九月)十二月,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一说为漳水),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赵将陈余又催促进兵。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一说为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杀死了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作壁上观

此时,楚军的雄威压倒了诸侯军;援救钜鹿的诸侯国的军队有营垒十多座,却都不敢发兵出击。待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见楚军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诸侯军人人都惊恐不已。这样打败了秦军后,项羽便召见诸侯军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时,没有一个不是跪着前行的,谁也不敢仰视。项羽从此始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他统帅了。

但在《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中,关于诸侯军又有另一种说法:“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巨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按《张耳陈余列传》所叙述,则诸侯军仅仅在项羽与章邯的甬道护军作战时作壁上观,待项羽进攻王离时,诸侯军则参与了围攻,俘王离、迫使涉间自杀,是楚军和诸侯军的共同战果。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综合了《史记》中《项羽本纪》和《张耳陈余列传》的说法,表述为:“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

两军决战

巨鹿大战

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河南,两军对阵,相持未战。由于秦军屡屡退却,秦二世派人来责问章邯。章邯害怕了,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请示公事。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长史司马欣非常害怕,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司马欣回到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如今仗能打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打不胜,我们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认真考虑这情况!”

这时,陈馀也给章邯写了封信,说:“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南征攻陷了楚都鄢郢,北征屠灭了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清,最后还是惨遭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北面赶跑了匈奴,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最终也被杀害于阳周。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每个人都予以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他们。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以十万计,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那赵高一向阿庚奉承,时日已久,如今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将军来推卸罪责,让别人来代替将军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将军您在外时间长久,朝廷里跟您有嫌隙的人就多,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而且,上天要灭秦,不论是智者,还是愚者,谁都明了。现在将军您在内不能直言进谏,在外已成亡国之将,孤自一人支撑着却想维持长久,难道不可悲吗?将军您不如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南面称孤,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相比,哪个上算呢?” 章邯犹疑不决,秘密派军候始成,到项羽那里去,想要订立和约。和约没有成功,项羽命令蒲将军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驻扎下来,与秦军交战,再次击败秦军。项羽率领全部军兵在污水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

新安杀降

章邯又派人来求见项羽,想订和约。项羽召集军官们商议说:“部队粮草不多,我想答应他们来订约。”军官们都说:“好。”项羽就和章邯约好日期在洹水南岸的殷墟上会晤。订完了盟约,章邯见了项羽,禁不住流下眼泪,向项羽述说了赵高的种种劣行。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安置在项羽的军中。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当先头部队,巨鹿之战结束。

更多文章

  • 曹操的儿子那么多,为何只有两个人争夺王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的25个儿子排名,曹操的儿子哪一个继承了王位,曹操四个儿子都叫什么

    第一虽然曹操不是皇帝,但他选择接班人也得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来。虽然并非那么严格,但在嫡子当中选择,这是没有什么毛病的。从这个角度看,曹丕和曹植都是嫡子,他们争夺王爷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第二曹操的儿子虽然多,但其实长大成人的并不多。曹铄、曹熊、曹玹、曹矩、曹上、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以及历

  • 糜芳跟随刘备征战24年,为什么选择在刘备最辉煌的时候投降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糜芳为什么背叛刘备,糜芳与刘备是什么关系,糜芳和刘备关系如何

    此人便是糜芳。 糜芳原本是在陶谦帐下谋事,只是,因为这糜芳的哥哥不愿意帮曹操做事,最后,只好跟着自己哥哥糜竺一起去投靠了刘备。当时的刘备正是用人之际,糜芳及其兄长便在此时刘备送去了大量的财富,并且还帮助刘备谋事造反,为此也受到了刘备的重视。不得不说,刘备在后来可以当上汉中王,糜芳兄弟俩还是帮了不少忙

  • 秦始皇究竟是高大威猛,还是郭沫若口中的又矮又挫,一身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真正的样子,秦始皇的名气大吗,郭沫若批秦始皇的文章

    秦始皇嬴政在出生之时,并不曾像诸多的史书中所记载的那般,但凡说是帝王将相,便会伴有异象。嬴政的出生看起来是哪班的平常 ,谁也不曾知晓,正是眼前的这个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孩子,会在有朝一日成为那叱咤天下,且一统中原的霸主。 关于秦始皇的功绩,自是不必多说,在13岁之时便成为了秦国之王,在吕不韦的帮助之下

  • 刘禅在孔明死后次年突然登山观汶水,这仅有的一次外出究竟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禅说了哪些话孔明大吃一惊,孔明死后刘禅怎么样了,刘禅和孔明关系如何

    在西晋《三国志》中《蜀书后主传》有这么一段评价:“后主任贤相为循理之君,然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孔明虽达于为政,犹有未周焉。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此优劣著矣。”意思是说:“后主刘禅在位期间的历任宰相都是贤臣,诸葛亮、蒋琬、费祎,包括后来的大将军姜维,哪个不是

  • 商鞅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大秦帝国因商鞅而崛起,也因商鞅而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统一后对商鞅的评价,商鞅的历史事迹及评价,商鞅的事迹和成就

    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他之所以离开卫国,是因为即便是他是卫国国君的儿子,但却是庶出,是姬妾所生。诸侯卫国原本就是个巴掌大一点的小诸侯,所以庶出的商鞅自然难以在卫国有所发展,所以他来到了相对而言较为强大的魏国。商鞅在魏国地位很低,只是相国府中的一个幕僚,想要在魏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也很困难,唯一的指望

  • 湖南出土一枚竹简,上面记载20个字,专家:刘备故意不救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沙出土三国竹简刘备不救关羽,考古发现关羽失荆州的原因,关羽墓竹简

    刘备出生于公元161年,虽然《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有很多时候都是在“艺术化”的改造历史,但是刘关张在历史上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刘备与关羽张飞结义的故事,但刘备很早 就与二人结识,并且三分一起征讨黄巾军,一起鞭打督邮,可以说与结义兄弟没什么区别了。然而,关羽在当时的历史评价并不是很

  • 一生被誉为“忠臣君子”,号称孙权克星、司马懿“催命符”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懿和孙权谁的武功高,孙权评价司马懿,司马懿是如何评价孙权的

    更有西周开国元勋周公姬旦,他本是周武王姬发同母四弟,为了扶周灭纣,他手持金斧扈从在武王身边,一路杀进殷商首府朝歌,斩下纣王之首,悬于白旗之下,从而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江山基业。而其子姬伯禽被封鲁侯,本是开国以来第一大诸侯,却是“子不类父”,做事拖拖拉拉,婆婆妈妈,到曲阜封地之后,竟不像齐太公那样诛逆立

  • 她是最爱刘邦的女子,无欲无求,儿子也是如此性情,才保住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一生娶了多少老婆,爱江山更爱美人刘邦,刘邦

    在后人看来,刘邦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便是吕后和戚夫人。事实上也是如此,然而如果说到谁是最爱刘邦的,她们肯定算不上。戚夫人自不待说,她来到刘邦身边时,刘邦已经贵为汉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戚夫人为刘邦生下了刘如意之后,更是天天哭泣,就是逼着刘邦表态,将刘如意立为太子,为的还是母子的前途。在刘邦没有发迹的

  • 他的名字很狂,靠一张嘴为刘邦拿下七十多座城池,却因韩信被煮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杀韩信全过程,刘邦张良萧何韩信故事,刘邦斩韩信的历史故事

    汉王刘邦麾下奇才无数,谋略有张良,武将有韩信,但要论口才之能,游说之力,就不得不提郦生了。“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县中皆谓之狂生”。郦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原名叫郦食其,那为啥《史记》中以郦生来命篇名呢?其实郦食其之所以被称之为郦生,就是和他性格有关。郦食其家里非常穷,古代

  • 刘备病死白帝城那一刻,整个魏国都在欢呼,唯有一人流下了眼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死于白帝城,刘备临终前为什么呆在白帝城,刘备退出白帝城原因

    三人你来我往平分了中国的天下,成就历史上著名的“三国鼎立”之势。他们手底下的能人武将更是众多,在他们身上也展现出了什么叫君臣忠义。刘备的仁德也是他人愿意追随他的一个重要原因,以至于他死后很多人都为他感到惋惜,其中还有一个曹魏的大臣,他叫黄权。因曾经追随过刘备而深感他的仁义美名。力荐刘璋黄权是巴西郡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