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便是糜芳。
糜芳原本是在陶谦帐下谋事,只是,因为这糜芳的哥哥不愿意帮曹操做事,最后,只好跟着自己哥哥糜竺一起去投靠了刘备。当时的刘备正是用人之际,糜芳及其兄长便在此时刘备送去了大量的财富,并且还帮助刘备谋事造反,为此也受到了刘备的重视。不得不说,刘备在后来可以当上汉中王,糜芳兄弟俩还是帮了不少忙的。
当时,在刘备帐下还有一员大将,此人便是众人皆知的关羽。关羽在当时是手握实权的大将,糜芳虽说整个的地位确实是高,但是和握有兵权的关羽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众所周知,这关羽是极为有本事的人,性子自然也是有些傲气的,所以,即便这糜芳在当时的地位比较高,但是依旧是被关羽瞧不上,为此,这糜芳和关羽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怎么好的。
公元220年,关羽带领着军队围困襄樊,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被曹操带来支援的兵队所擒获,关羽先是将庞德斩杀,但是随后又遇到了徐晃增援军队,与此同时吕蒙也带着军队前来偷袭荆州,最后,关羽因为腹背受敌,败于敌手,最后被杀。但是,造成关于兵败的原因,一来,是关羽自己的性格所致,二来是整个大局势影响,三来,其实也有糜芳的“功劳”,正是因为糜芳投降了东吴,最后导致了
与其说糜芳是一个臣子,不如说他是一个商人(其实,糜芳家确实也是世代经商的)。在一开始的时候,糜芳不过就是看到了刘备身上的投资价值,所以才会在一开始的时就选择资助刘备成事。关于糜芳后来为何会投降东吴,有人说,是因为糜芳不想和关羽共事了,所以才会如此。不过,多想一些便会发现,其实,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
在一开始的几年,糜芳对于刘备还是比较的忠心的,只是,最后依旧是在守卫荆州的时候令人失望了。当时,关羽在征战之时,原本糜芳是要和博士仁对关羽进行物资资助的,但是,糜芳和博士仁并未照做,对关羽的征战造成了影响。随后,博士仁选择了开城门投降,而一开始,虽说糜芳也进行过坚守,但是,看到自己的小伙伴博士仁选择了投降,心里便开始慌了,最后便也选择了投降。正是因为如此,也导致了关羽最后的死亡。糜芳此举,实属是不该,其兄长糜竺也因为这件事情觉得十分羞耻,最后选择了自尽。
单单从糜芳的角度而言,这么做确实是他保命的最佳方法,但是,从大局面而言,这也确实是不够意思的,令人诟病也是情理之中的了。不敢用,倘若当时糜芳一直坚守着,结果又会如何呢?
理性分析一番,即便这糜芳在当时坚守抗战,那么,因为其同伴博士仁的投敌,糜芳说到底也是没有什么退路的,到最后也没有什么退路可言,死路一条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只是说,倘若这糜芳坚守到最后,宁死不降,倒是可以落下个好名声。不过,糜芳终究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选择了投降东吴。
很多人说难以理解糜芳的投降毕竟他也是刘备的姐夫,最后还是这般,实属是没有情意可言,只是,综合各方面来说,当时的蜀国对于糜芳而言终究是没有太多存在的意义了。世间万事皆有因果,其中种种,倒也是难以分说的了。